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444章

作者:肥鸟先行

就算是这个时候占下大行城,等到日后大唐平定内乱,兴师问罪的时候新罗肯定失去的更多。

可是安守圭却只能感觉到深深的无力感,新罗国主年幼,王庭上几个执政家族争斗不休。

而为了迎合新罗国内越来越强烈的“重建高句丽”的政治风向,安家也不得不主导发动这一次筑城运动。

在大唐建立之初的时候,高句丽雄踞半岛,新罗曾经和高句丽联姻,如今新罗王族确实有高句丽的血统。

其实高句丽和新罗并不完全是同一个血统,文化上也差得很多,但是在高句丽和百济覆灭后,占据了整个半岛的新罗人,也逐渐以高句丽的继承人自居。

最强盛时期的高句丽,是占领整个辽东,甚至威胁幽州的强大政权。

在高句丽主义在新罗王庭复苏之后,安守圭也只能听从家族的命令,在鸭绿江边上筑城,想要伺机夺取大行城。

看到那个孤零零的唐军旅帅,披着红色的披风出现在白茫茫的雪地之上,安守圭也松了一口气。

只要这群士兵还在大行城,那么安守圭就可以向自己的执政父亲回报,大行城中依然有唐军。

他就可以继续在这鸭绿江畔和大行城内的唐军“对峙”,就可以不入侵大唐的土地。

对于这名大唐老兵,安守圭也充满了敬佩,易地而处,安守圭绝对不会坚守大行城,更不会每天顶着风雪巡视边境,就为了震慑对面的敌人。

段崇的腿都要冻麻了,老马的速度也越来越慢,去年巡视完这一段路只需要两个时辰,如今却要三个时辰才能走完。

骑在马背上,段崇看着对面新罗人新筑的城。

这些半岛人真的是野山里的棒子,大唐只是出了一点乱子,他们竟然就敢在鸭绿江边上筑城。

如果是几年前,恐怕唐军都要打进新罗国都,将新罗王押送会长安问罪!

段崇涌起了一丝悲凉,跳梁小丑一样的新罗人都敢在鸭绿江边上筑城了,难道大唐真的要放弃大行城了吗?

段崇孤零零的在雪地里巡视了一圈,每天他巡视的时候,对面营地里的新罗人都会走出军营,隔着鸭绿江看着段崇。

段崇也很享受这样的感觉,仿佛他不是在敌军面前巡逻,而是在检阅自己的部队。

总算是走完了路程,段崇骑着老马往大行城走着,总算又守住了一天。

突然,段崇听到了马的嘶鸣声。

他立刻翻下老马,将耳朵贴在地上,果然是战马的声音!

段崇回头看向鸭绿江,新罗人那边没有任何的动静啊。

糟糕,难道是新罗人绕道后方攻击了大行城?

段崇紧张起来,他连忙骑着马向着大行城奔跑起来,此时段崇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和大行城共存亡!

等到段崇跑到大行城下的时候,只看到一支威武的部队已经在城下了。

段崇眼睛一黑,果然已经到了极限,已经守不住了吗?

等等,怎么这支部队都是红色大氅,这不是大唐军团的样式吗?

段崇继续骑上马,终于冲到了大行城外,他近距离看到了对面铠甲的样式,又看到了对面的武器和军旗,果然是大唐军队!

段崇热泪盈眶,自己终于的等到了援军了!

段崇骑着马冲向了这支唐军阵前,只听到为首的一名少年将军对着大行城喊道:

“平卢军节度府长史庞举,奉王节度帅令,接管大行城!还不速速开门!”

而城内的守军则喊道:“我家旅帅在外巡边,请长史等旅帅回来再开城门!”

就在庞举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的时候,段崇骑着老马冲过来,一下子跪倒在地上,老泪纵横的说道:

“大唐!节度使没有忘记大行城啊!”

说完这些,段崇哭泣的快要晕过去了,庞举连忙让人安抚住了段崇。

段崇这才说道:“庞长史,下官失态了,是否能给下官看节度使府的帅令。”

庞举拿出出征前从王玄智那边求来的帅令,核查完毕之后,段崇立刻对着城内喊道:“开门,还不快点开城门!”

庞举跟着段崇,带着手下进入了大行城。

这座城虽然破旧的,但是段崇带着手下维护的不错,倒不像是废弃城池的样子。

庞举这一次来大行城,是为了在海滨建造船厂,给绕着半岛航行而来的渤海国运输船提供补给,并且在船上安装火炮。

于是庞举利用自己的关系,向王玄智求得了一个巡边的差事,向着大行城而来。

丹东在后世也是著名的海港,是水深暗礁少的天然良港。

庞举带着三百名潜入平卢镇的玩家士兵,已经假借王玄智的名义接管了安东都护府。

只是庞举也没想到,大行城竟然还有这么三十个坚守大唐边疆的老兵。

等到听完了段崇的话,得知新罗竟然在鸭绿江边上筑城,庞举拍案而起道:

“岂有此理!一定要给棒子一个教训!”

第五百五十八章 半渡而击,但是对面

庞举带领三百名玩家来到大行城,是为了在这里建造一座改装运输船的船坞。

为了能够从海上对榆关发动攻击,渤海国的运输船还需要进一步的改造,在船上安装炮台。

大行城,也就是日后的丹东,是东北亚地区的一座天然良港。

而丹东港的位置也相当的不错,绕过半岛的船队正好可以在丹东补给,然后继续南下进入渤海,是一个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城市。

在海上和陆上都如此重要的城市,因为大唐的收缩政策而面临废弃,甚至要拱手相让给对面的新罗人,这是玩家所不能忍的!

这大行城可是我们大唐自古以来的领地,你们棒子也想要争夺?

庞举立刻带着玩家,冲杀到了鸭绿江边上。

而与此同时,安守圭正在巡视军营。

整个军营有两千的士兵,这些都是安家攒下来的家底,在新罗国内也是一支强大的力量。

这支部队是安守圭的父亲,仿照唐家的制度操练出来的新军。

也是靠着这支忠于安家的行军,安家才能在新罗王庭掌控新罗北道,位列权臣。

安守圭每日都会定时巡视军营,和军官士兵拉拢感情。

安守圭也知道,军中对他颇为不满。

这位安家世子,都已经在鸭绿江边上对峙了一个月了,明明对面就只是一个唐人老卒,安守圭迟迟不肯进攻。

安守圭不肯夺唐人的城,那士兵就要冒着风雪在鸭绿江这边筑城,每天要苦哈哈的挖冻土,打下大行城暖和和的过冬不好吗?

就在安守圭巡视营寨,安抚这群骄兵的时候,突然有斥候来报告。

“什么,唐军打来了?”

安守圭倒吸了一口气凉气,差点就要下令撤退。

这时候,他身边的副将金载大声问道:“唐军到底有多少人马,是从哪里来的?”

斥候连忙说道:“会将军,唐军有三百人马,是从大行城里出来的!”

金载立刻拱手对安守圭说道:“世子,这肯定是安东都护府最后的援军!只要灭了这支唐军,整个安东都是我们囊中之物了!”

安守圭皱眉,金载又说道:“世子,这一次可是唐军主动攻击我军,如果这都不还击,恐怕会伤到军中士气啊!”

金载虽然是安守圭的副将,但这支新军平日里都是金载负责训练的,安守圭只是名义上的军队总指挥。

安守圭不懂军事,具体指挥作战也都是交给金载的。

金载在安家的地位不低,也是直接效命于安守圭父亲的亲信。

这一次安排金载来辅佐安守圭,是为了培养安家下一代的继承人,也是为了让安守圭和金载磨合一番,日后一文一武才可以有个默契。

所以金载所说的建议,安守圭不能完全不听,更何况当金载说出来的时候,周围的士兵都抽出武器摩拳擦掌,显然这个月隔着河筑城,把这帮士兵们给憋坏了。

安守圭叹息了一声,他知道军心不可违,虽然他不想要和大唐开战,但是手下军官和士兵都要开战,自己也没办法再拦着。

安守圭说道:“那就打开营寨,列阵迎敌,如果唐人真的攻打过来,一定要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

金载立刻低头领命,士兵们也跟着欢呼起来。

安守圭骑着马走出大营,他看到了对面雪地中的唐军。

这支唐军也都是披着红色大氅,虽然只有三百人,但是带了很多战马和装备。

金载的眼神立刻炽热了起来。

虽然新罗的军队是仿照唐军建制的,但是因为新罗缺铁,武器是远远落后于唐军的。

士兵都穿着半身的皮甲,武器也只有一把长矛,只有少数精锐配备了的唐刀,而新罗的唐刀也远远不如唐刀耐用,劈砍几次就要重新打磨。

看到对面这支全副武装的唐军,金载忍不住舔了舔嘴唇,如果能够吃下这支唐军,这批武器装备不就能入了我军之手了?

听说安东都护府里还存着没有带走的大唐军械,一想到这里金载又涌起了野心。

金载心中喊道:“这土地原本是我们高句丽的土地!只是无耻的唐军侵占去了!”

金载是高句丽主义的支持者,主张“恢复高句丽故土”。

在他看来,侵占了“高句丽故地”的大唐,就是邪恶的敌人,必须要大败大唐才能给他们这些“高句丽的继承者”更多的“生存空间”。

“出营!列阵!”

金载一声令下,新罗士兵也完成了集结,两军隔着鸭绿江遥遥相望。

此时的鸭绿江早就已经结冰了,只需要踩着江面就能到对面的阵地上。

金载已经摆开了迎战的阵势,弓箭手对准了结冰的江面中央,此时谁先进攻就是吃亏的一方。

金载按兵不动,他准备先和对面消磨一下士气,等到唐军疲惫了再进攻。

可是让金载大吃一惊的是,一部分唐军开始清理积雪,似乎要在河岸上搭建什么营地。

另外一部分士兵竟然开始在结冰的江面上铺设防滑的稻草,这是准备渡江?

金载被唐军的狂妄给气乐了,区区三百唐军,竟然敢于渡江攻击以逸待劳的两千新罗精锐?

对面的指挥官就算是再自大,这也太过分了吧!

难道唐军的指挥官都没有读过兵书,不知道半渡的时候是军队最危险的时候吗?

不可能,兵书都是汉人写的,他们怎么可能不懂得这些道理!

这简直等于没有将新罗人看在眼睛里啊!

上一篇:重生:崛起香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