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401章

作者:肥鸟先行

正旦大朝会之前,延光公主带着乐舞团,来到了光禄寺。

光禄寺是掌管皇室典礼的衙门,光禄勋位列二品,是朝廷一等一的高官。

只不过这等高官从大唐第一任光禄勋李密开始,就是李唐皇室的摆设。

如今担任光禄勋的安平郡王李坦是李唐宗室,李坦是李隆基弟弟李业的儿子,在辈分上算是延光公主的叔叔。

李隆基对于儿子非常的苛刻,但是对于兄弟却非常的宽宏大度。

也许是因为在武周朝的时候,李隆基和兄弟们困在十王宅中的时候,建立起来的兄弟情义,李隆基的几个兄弟都在他当了皇帝后加封亲王,而且最终都得到了善终。

其中李业是李隆基最疼爱的弟弟,在李业死了之后,李隆基甚至痛苦晕倒,还让礼官追封李业,让他能够葬入皇陵,等待自己百年后去和兄弟相见。

李坦是李业的嫡子,李隆基爱屋及乌,对于这位侄子也非常的照顾。

如今李坦是宗室里官职最高的,享受超品郡王的待遇。

看到延光公主,李坦也没有摆长辈的架子,而是笑着说道:“听说公主要在正旦大朝会上给皇兄献舞乐?”

“皇室叔果然消息灵通,侄女今天来就是为了这件事的。”延光公主盈盈一礼,李坦立刻说道:“公主一片孝心,为陛下排练舞乐的事情,长安城谁人不知道,这一次皇叔绝对配合你!”

李坦虽然是宗室,但是延光公主是皇帝最疼爱的女儿。

可是李坦和皇帝已经是堂兄弟了,更不要说李坦在上皇时期就被重用,要知道如今朝堂上,上皇时期被重用的人可不被重视。

比起恩宠来,李坦肯定是不如延光公主的。

他这个光禄勋虽然是正二品的高官,甚至在品级上要比部分宰相都高。

但是这个职位从来都是用来安置那些高品而不受重用的官员的,除了操持国家大典几乎没有任何用处。

李坦对于延光公主的态度算得上是相当配合了,不过延光公主这些日子读了不少书,也收敛了一些脾气,她用商量的语气说道:“我有一件乐器,要是正旦大朝会那天搬到含元殿前恐怕来不及,皇叔能不能让我先把这乐器搬进宫里?”

李坦犹豫了一些,如果是别的事情,他就直接答应延光公主了,但是事关皇宫警卫的问题,他这个光禄勋也不敢保证。

李坦想了想说道:“好侄女喊了这声皇叔,皇叔怎么也要帮你办了,我这就去和宫门郎中令商量!”

延光公主微笑表示感谢。

作为皇帝身边最受宠的公主,延光公主当然可以直接去求自己的父皇。

不过延光公主还是想给父皇一个惊喜,这才求到了光禄勋李坦这边。

宫门郎中令是负责宫廷禁卫的中郎将,既然是光禄勋和公主的请求,宫门郎中令自然也没有拒绝的道理,他甚至还提出让看守皇宫的神策军帮着公主安放乐器。

有人愿意做苦力,延光公主自然求之不得。

正旦大朝会之前,含元殿前搭起了舞台,舞台边上个又搭起了演奏的乐台。

按照大唐的惯例,从正旦大朝会结束到元月十五元宵节之间,是所有官员最期待的长假。

这段时间衙门都会关门,封存官印,只有政事堂和六部会有官员轮值。

正旦大朝会也是礼仪性质的朝会,皇帝会发表类似于新年祝福的讲话,朝廷大臣向皇帝恭贺新年,然后会在含元殿进行表演,中午皇帝还会赐宴群臣。

搭建舞台是正常的,但是看到了工匠们搬着奇怪的零件送进广场,其余工匠们还是忍不住偷偷看上几眼。

在公主府中,余潇潇正在给舞姬们进行最后的排练。

“程姬注意力度!秦王破阵乐是军舞!是力和美的结合!不是搔首弄姿的胡旋舞!”

“这一段的衔接太拖拉了!音乐响起来第二组就要进场!”

“这个动作我都纠正你多少遍了?实在跳不来就换人!”

在指导舞姬跳舞的时候,余潇潇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平日里的温柔全都不见了,成为最严厉的老师。

就连平日里和她私交不错的程姬,也害怕被余潇潇训斥,每次排练都要拿出十二分的小心。

这边余潇潇在给明天登台表演的舞姬最后的训练,另一边苏暖和乐手们也在最后的排练。

延光公主来到这边,眉头忍不住蹙起来。

余潇潇指导的舞姬那边她是非常放心的,经过余潇潇这个公孙大娘传人的指导,舞姬们的舞蹈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可是到了苏暖这边,只听到她不停的让琵琶手反复的合奏,又让鼓手弹着单调的鼓点,根本听不出秦王破阵乐的旋律啊。

演奏完全版秦王破阵乐,需要两套完整的编钟和罄,当年上皇的正旦大朝会上,延光公主曾经听过乐师的演奏,那是一个气势磅礴。

可是如今整个长安城都凑不齐能演奏编钟的乐手,延光公主只能寄希望于苏暖的神秘乐器了。

在含元殿前,一名工匠玩家正在指挥其他的工匠们搭建各种长长的铜管。

一整队的神策军的士兵,协助工匠们固定这些铜管。

神策军士兵们非常的疑惑,他们接到的命令协助延光公主的工匠们搬运乐器,怎么搬运这些奇怪的铜管了?

不过这都是宫门郎中令交代下来的事情,士兵们也不敢怠慢,在工匠玩家的指挥下搭建这些铜管。

就是含元殿外的工匠们忙着搭场地的时候,东宫的丹房内终于升腾起一股白烟。

药香味弥漫在丹房周围,太子李俶连忙站起来,对着一名杂毛老道问道:“袁天师,丹药成了吗?”

只看到这个老道士用玉盘捧着一碟子新出炉的丹药,来到了太子面前。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丹药成了!”

李俶大喜过望!

原本用人炼丹的办法被京兆尹崔光远给搅黄了,李俶不得已用了更贵的办法。

为了炼制这么一炉丹药,李俶几乎掏光了东宫多年的积蓄。

一想到这里,李俶更加憎恶崔光远,暗暗下了决心自己继位之后,一定要将崔光远贬谪到儋州去!

不行,贬谪都是便宜他了!一定要杀了这家伙!

道士捧着炼制好的丹药说道:“殿下,这长生丹用了上好的朱砂为主料,取天地之灵气,融合草木之精华,只可惜没能用上五行人药,功效差了几分,不过也能够延年益寿了。”

看到药香扑鼻的丹药,又看到丹药表面如同血一样的红色外壳,李俶忍不住伸出手,抓起其中一枚丹药。

这时候他身边的太监程元振立刻上来说道:“臣愿为殿下试药!”

只看到程元振将一枚丹药含进了嘴里,很快的他脸上涌起了一阵潮红,只感觉全身都轻飘飘的,舒坦的不得了。

等到程元振将这枚“仙丹”吞食下去,只觉得肚子暖洋洋的,站在这丹房的院子里也不觉得冷了。

李俶惊喜的看着程元振脸色变红,眉头放松的样子,忍不住问道:“感觉如何?”

程元振跪下来说道:“恭喜殿下,贺喜殿下,老神仙练的真是仙丹啊!”

李俶大喜过望,也抓起一枚仙丹塞进嘴里。

果然他和也程元振感觉的那样,只觉得吞下之后肚子里暖和和的,四肢舒服的不得了,站在这雪地里一点都不觉得冷,这仙丹果然非同凡响!

李俶连忙命令程元振将丹药装进瓶子里,手里握着这一瓶的“仙丹”,李俶嘴角露出笑容,正旦大朝会上他绝对是最出彩的皇子!

在齐王府中,齐王李系正在看着一棵红色的珊瑚树。

这棵红色珊瑚树通体都是鲜红色,整个珊瑚树足足有一人多高,更珍贵的是珊瑚树上一根断枝都没有,这是一棵完整的珊瑚树。

唐人也非常喜欢红珊瑚,这种红珊瑚可以打磨成红色的宝石,装点在首饰和戒面上。

这么巨大的一棵珊瑚树,能做出多少红珊瑚的宝石啊。

李系身边的宦官说道:“殿下,这是安南裴经略使在海边发现的,裴经略使命令手下用海船运送到扬州,再用纲船送到长安,可是费了大心思啊!”

李系微微低头,裴行是安南经略使,安南经略使统管岭南道,治所在广州,如今岭南虽然没有后世发达,还是瘴气盛行的蛮荒地区,但是安南经略使也是排名前列的地方要员。

裴行当上安南经略使后,立刻向李系进献了这棵红珊瑚树,而李系准备在正旦大朝会上,将这棵珊瑚树进献给父皇。

李系摸着珊瑚树,脸上露出不舍的表情,他说道:“有如此祥瑞进献,父皇一定非常欢喜,这一次肯定是孤王的礼物最亮眼!”

第五百零九章 除夕

大唐的除夕也是有很多活动的。

作为玩家第一次在游戏中过年,李炎也推出了了庆祝新年的活动。

这也是李炎本人在大唐过的第一个新年,一想到穿越至今,陇右在自己和玩家的经营下总算是站稳了脚跟,李炎心中那根紧绷着的弦终于放松了下来。

因为住在庭州,李炎没有在陇右都督府过年,仪式上稍微简陋了一些,但是依然在李泌的指导下,完成了一套新年的仪式。

首先是插桃枝,按照大唐的风俗桃树是能够辟邪的,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口插上桃树枝条。

李炎在插了桃树枝条之后,接着拿过了李泌亲手所写的春书,贴在了门楣上。

春书就是春联,李炎在陇右的各个官府衙门推行简朴风气,春书就是用普通的红纸所写。

但是在长安城,大明宫和太极宫上贴出来的春书,是用烫金泥花的大红纸为底,用锦绣丝绸裁剪成字,贴在这烫金的红纸之上。

大明宫的春书自然不用皇帝亲自来贴,一名小太监站在梯子上,颤颤巍巍的在老太监的指挥下,将春书挂到门柱上。

“小穆子左边点!”

“往下,往下!”

“好好好,停!”

随着老太监叫停,穆荣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

净身之后,伤口逐渐愈合,不过冬天的伤口长得慢,依然做不了太重体力活儿。

和穆荣一起净身成功的小太监们,被分配到了大内各省,而穆荣因为能够段文识字,被分配到了尚书省。

尚书省是管理皇室藏书,管理皇帝书房的要害部门,不过穆荣只是一个刚刚入宫的没品级太监,自然没有资格去整理皇室藏书。

他今天跟着师傅周太监,奉命来贴大明宫的春书。

贴完了春书之后,穆荣跟着周太监返回尚书监复命,接着几名太监在大明宫门口拉起了大大的春幡。

春幡就是青色的旗帜,普通百姓门口挂着青色的小旗,但是皇宫自然挂的是大旗。

唐人讲究应对四时,过了除夕就是春季了,而青色就是春天的颜色。

悬挂春幡也表示迎接春季,祈祷来年风调雨顺的意思。

李炎也在自己的行营门口悬挂上了春幡,等到这一切都忙完了之后,只听到庭州城内稀稀拉拉的响起了爆竹声。

声音越来越大,爆竹声是用来驱逐年兽的,同时也是为了炸去去年一年的晦气,庭州城逐渐热闹起来,李炎也饶有兴致的点了两个爆竹。

长安城中,权贵们也开始燃放爆竹,不过大部分的长安百姓连吃穿用住都不够,哪里有钱去燃放爆竹。

王成伟带着县衙的衙役,骑着马在万年县各个坊市巡视,本来王成伟还担忧放爆竹引起火灾,可是几个贫民居住的坊市根本没人放爆竹,只看到这些百姓将树枝堆在门口。

王成伟疑惑的询问身边的衙役道:“这把树枝放在门口是什么风俗。”

上一篇:重生:崛起香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