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383章

作者:肥鸟先行

“西川紧急军情!”

信使已经是骑马一天一夜了,喊出紧急军情后就昏了过去。

看守城门的禁卫士兵不敢怠慢,一名守门的兵马使将信使摇醒,架着他赶往兵部衙门。

轮值兵部的兵部侍郎仆固怀恩看到听到信使禀告的军情,不敢怠慢,给信使服用了一些蜂蜜水之后,立刻带着信使叩请进宫。

等到皇帝听完了西川的军情,立刻让身边的李辅国召唤宰相们进宫。

深夜召唤宰相,必定是发生了大事,而信使从朱雀大街冲入南衙的情景,不少人也都看到了。

长安城的气氛立刻紧张起来。

裴冕本来已经休息了,但是等宫里黄门令来传,他立刻批上衣服站起来。

黄门令跪在门口说道:“陛下请裴相进宫!”

裴冕打开大门,明火执仗的家丁包围住这个黄门令。

黄门令的额头冒出汗水来,只听到裴冕问道:“何事陛下要夜召宰相进宫?”

黄门令吓得磕头说道:“裴相,奴实在不知道啊!”

裴冕又问道:“可是相州急报?”

黄门令咬牙说道:“是西川的使者进攻,陛下召集各位宰相议事!”

西川?

裴冕一下子明白了,西川节度使负责防御吐蕃和南诏,如果是西川的信使,肯定是帝国西南防线出了问题。

不过现在还是冬季,吐蕃和南诏就算要发动进攻,肯定也要等到开春。

说起来紧急的军情,恐怕还是吐蕃和南诏的政治讹诈为主。

吐蕃趁着大唐内乱会出手,这是朝廷还在凤翔府的时候,大唐高层的一致推断。

吐蕃在这个时候动手,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裴冕心中有了判断,他对着这个黄门令说道:

“长安初定,陛下怎么能夜招宰相进宫!”

“请这位令使进府,等到明日本相再进宫议事!”

“回府!”

这黄门令吓的全身发抖,可是堂堂帝国宰相的威仪,又岂是这么一个小黄门能够抵挡的,他也只能乖乖的随裴冕入府。

不仅仅是裴冕,其余的宰相也都和裴冕一样,拒绝在这个关键时刻入宫。

长安刚刚安定,宰相入宫的消息肯定瞒不过长安百姓,如果因此闹出什么骚乱就不值当了。

派出去的黄门都没有返回,李辅国立刻将消息禀告了皇帝。

李亨也已经做了两年的皇帝了,宰相们的应对让他冷静下来。

“是朕着急了,宰相们做得对!”

“长安初定,说不定还潜伏着伪燕的叛徒,深夜召唤宰相们进宫,会扰乱长安民心。”

“明日清早再让宰相们进宫吧。”

“另外将这个军情交给兵部,让兵部拟个方案出来。”

李辅国立刻接过奏折,按照李亨的吩咐安排下去。

而裴冕也没有直接睡下,而是找来一名亲信家丁,对他说道:

“你去陇右都督府留后院,告诉商留后使,西川传来紧急军情。”

宰相们没有深夜进宫,总算是安定了一下长安百姓的心。

等到第二天早上,宰相们这才换上了朝服进入皇宫。

李亨已经坐在御座上,他拿着西川的紧急军情说道:

“西川节度使韦见素上奏,吐蕃和南诏向西川送上了战书,索要我们大唐西川三郡二十八县,要不然就要兴兵攻打西川。”

现在政事堂有五位宰相,宰相崔圆作为归义大使,去太原接受史思明的请降。

听到这个消息,五位在想并不意外。

吐蕃这个大唐的宿敌,没有趁着大唐内乱咬下一块肉来,这就不是大家熟悉的吐蕃了。

吐蕃进攻的方向是两个,一个是从吐谷浑北上进攻陇右和河西,朝廷设置河西节度使,就是为了防备回鹘和吐蕃。

另外一个方向就是从高原的川藏线向下,从蜀西进攻大唐,也就是西川地区。

大唐设立西川节度使,也是为了在这个方向上防备吐蕃。

裴冕首先说道:“丑蕃也不是第一次携南诏进攻西川了,韦相在西川一直训练兵马,肯定能够挡住丑蕃。”

韦见素虽然政治上不怎么样,但是他在上皇时期担任过兵部尚书,在军事上是可以信任的。

安禄山之乱的时候,无论关中的情况多么危急,因为上皇在成都,所以大唐一直没有征调蜀中的军队。

西川也有很多可以防守的要塞,所以大家对于吐蕃进攻西川还是很乐观的。

这也是为什么宰相们听到紧急军情,没有连夜入宫的原因。

皇帝听到了裴冕的分析,脸色稍微好了一些。

不过吐蕃战斗力强大,李亨又问道:“光是西川一军能够挡住丑蕃吗?”

裴冕说道:“可以让东川兵马暂时归韦使相指挥,趁着冬季建造防御。”

裴冕说完,皇帝微微点头,昨日被紧急军情扰乱的心情终于平复。

他看着御阶边上的两个儿子,首先向齐王李系问道:

“齐王,你怎么看?”

齐王愣了一下,他并不擅长军事,更没有亲临一线指挥过作战。

不过李辅国控制的神策军,就是齐王最大的后盾。

他连忙表态说道:“父皇!儿臣愿意为父皇分忧!入蜀中协助韦使相平叛!”

皇帝摇头说道:“刚刚裴相说了,蜀中暂无大碍。”

接着皇帝又对着刚刚加封的楚王,东宫太子李俶问道:“俶儿你怎么看?”

李俶立刻说道:“父皇,蜀中兵强马壮,不惧怕丑蕃来犯。但是陇右兵力疲惫,若是吐蕃也从北面进攻,恐怕倓弟那边守不住啊。”

在场众人悚然,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大唐将陇右河西的兵力抽调干净。

建宁王虽然“趁着”回鹘老可汗西征葛逻禄的时候,“偷袭”战胜了回鹘。

但是吐蕃可是一等一的强敌!

皇帝的眉头也皱起来,他对着堂下宰相问道:“越王那边?”

这时候精通军事的张镐站出来说道:“史思明请降,河东战事平定,可以令朔方节度使杜鸿渐入陇右,协助建宁王防备吐蕃。”

李俶又说道:“父皇,倓弟打仗经验不如杜节度,要不然还是请杜节度统制全局吧。”

皇帝想了想,这次是国战,对于李倓这个儿子说不上有太多的信心,他说道:“那就让杜鸿渐统制西北军,防备吐蕃北上!”

第四百八十八章 和亲郡主

正在北庭赈灾的越王李倓,也接到了从留后院发来的紧急消息。

吐蕃从西川进攻大唐,这也没有出乎李炎的意料。

吐蕃的政治体制,就决定了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扩张才能维持的军国政体。

吐蕃内部矛盾如此之大,若是不能维持版图上的扩张,不断的从征服地区剥削奴隶,不断的消耗等待兑现军功的武士,那吐蕃的这点资源是无法维持统治的。

李炎将军情交给了身边的李泌,李泌扫了一眼说道:

“吐蕃从西川进军不出所料,南诏如今被吐蕃所挟持,跟随一起进军也不稀奇。”

西川毕竟是吐蕃进攻大唐的一个重点方向,如今朝廷还不知道尚绮心儿已经身死,吐谷浑地区已经在陇右的控制之下。

一开始李泌也是不相信,一直到他看到吊在沙州城上尚绮心儿父子的风干人头,又看到从吐谷浑送来的各种政务,总算是相信了陇右已经吞并了吐谷浑。

吐蕃一道的大论,就这样身死在河西,这让李泌非常震惊,也对陇右拥有的火炮这种利器非常感兴趣。

看了几次火炮试射,李泌评价这是“国之重器”,他总算是理解了为什么陇右为什么有底气实行所谓的大迂回战略。

有这样的军国重器在,占领区区平卢不成问题,如果真的能够站稳脚跟,那么说不定还真的能够一举彻底平定安禄山之乱。

不过随着李泌参加政事的程度越深,他也就越发明白了陇右的实力,他和李炎捆绑的更加紧了。

如此的实力,最后肯定是要夺嫡的。

他也明白陇右为何要隐藏实力,任何一个人坐在龙椅上,知道陇右的家底都会寝食难安的。

如果是李倓的兄弟们坐在皇位上,那估计是日夜都睡不着觉。

夺嫡是越王必须要走的路,否则大唐就要再打一次内战。

一想到这里,李泌拿出了当时刚刚到灵武的工作热情来,发誓要帮助越王来一次夺嫡!

李泌看完了情报之后说道:“皇帝要让杜鸿渐领兵支援防御陇右,这倒是一件麻烦事。”

李炎点点头,杜鸿渐是从龙旧臣,是朔方军节度使,深的朔方将士的军心。

皇帝又命令杜鸿渐节制诸军,如果他进了河西不肯走怎么办。

李泌说道:“杜鸿渐这人虽然桀骜,但是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审时度势。只要让他见到陇右的实力,他一定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

李炎和李泌相视一笑,仿佛杜鸿渐要领兵入陇右只是什么不起眼的小事。

庭州的救灾工作,在李泌的主持之下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

但是李炎留在庭州,是因为宁国郡主李光亲的车队,已经追赶到了庭州,准备在庭州和李炎结拜兄妹。

李光亲原来叫仆固光亲,是兵部侍郎朔方军兵马使仆固怀恩的女儿。

回鹘牟羽可汗求娶大唐宗室,仆固光亲自告奋勇,皇帝让她承嗣在永王一脉下,封她宁国郡主,前往回鹘可汗城和牟羽可汗成婚。

回鹘方面愿意求娶大唐郡主,但是又提出要让李光亲和李炎认兄妹。

朝廷不能理解为什么回鹘要多此一举,但是到了陇右之后的李泌明白回鹘的意思。

上一篇:重生:崛起香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