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316章

作者:肥鸟先行

连接吐谷浑和陇右的当金山铁路,一开始就按照最高标准建造的。

铁轨,蒸汽火车,秦川追求的就是一个一步到位!

武中华武刚父子的蒸汽机工坊已经搬到了当金山口。

秦川看着铁轨工厂里轰隆作响的重锤,心中激动万分。

只看到蒸汽驱动的重锤高高的扬起,接着砸在了通红的铁锭上。

在工人的操纵下,铁锭逐渐变成了铁轨的样子。

安装了蒸汽机重锤后,整个铁轨工厂的生产效率大大提升,现在当金山口附近的铁矿煤矿都已经用铁轨连接起来。

秦川带着简夏视察铁轨工厂,他对着简夏说道:

“原来在铁轨厂工作的奴工全部换了,所有工人都换成了陇右请来的技术工人,每个工人安家费二十亩地,还有铁轨厂的干股,每年都可以享受铁轨厂的分红。”

“这可都是我从大水峡挖过来的,整个铁轨厂的支出可要比其他工厂加起来都要多。”

秦川的脸上满是肉疼的表情,上一次简夏来铁轨厂看了一圈,发现他使用吐蕃奴隶操作机械,导致铁轨厂事故不断,就将秦川喷了一遍。

秦川咬咬牙,将这些奴隶工人全部换了,从陇右重金挖了一批技术工人过来。

不得不说效果就是显著,看着墙上“连续安全生产十三天”的牌子,简夏说道:

“冶金产业对技术要求很高的,操作不当发生爆炸,那损失可要比这点工资大多了。”

“有了这些技术骨干,你可以拉一些聪明好学的土著跟在后面学习,再办几个夜校培训班,产业工人数量很快就能上来了。”

秦川连忙点头:“我们已经开始培养自己的产业工人了,主要是吐谷浑地区的教育太落后了,还需要先完成扫盲课程。”

秦川是一个大汉民族主义者,培养技术工人当然只能是汉人!

不过如今能够找到的汉人,以前都是吐蕃人的奴隶,光是让他们进入文明时代就要花费不少力气。

秦川只能从年轻的汉人中挑选学徒。

也是害怕简夏再骂他雇佣童工,所以秦川今天才没让这些学徒出来工作。

当金山口的铁轨厂就像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工厂,喷发的蒸汽机,大量精密的齿轮和杠杆,转动的流水线,站在工厂中就能够感受到蒸汽机的伟力。

但是秦川和简夏走到了生产蒸汽机的工厂里,却没有了任何科技感。

武钢正在武中华的指导下在搓新蒸汽机的核心精密部件,谁能够想到,代表了工业化和自动化先声的蒸汽机核心部件,竟然是如同手工作坊一样一点一点锉出来的。

这座蒸汽机工坊大部分部件还在手工生产,武钢的工坊搬过来之后,到现在也就生产了一台蒸汽机,也就是铁轨工厂里用的蒸汽机重锤。

对于这样的生产效率,是相当不工业化的。

简夏看着武钢一点点的将锉出合格的部件,忍不住对武中华说道:

“武老,车床还能不出来吗?”

武中华这个老八级钳工倒是非常的淡定,他说道:“车床其他部件弄出来不难,但是车刀不好造啊。”

“都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儿,这硬度合格的车刀才是最关键的。”

秦川问道:“怎么才能有硬度合格的车刀呢?”

武中华看着秦川边上的简夏说道:“那就请这位简工想想办法,弄出高硬度合金刀头了。”

简夏笑着说道:“武老可别拿我打趣了,我只是一个博士,不是院士。”

“而且以大唐的科技水平,就是院士来也造不出高强度合金,还是用土的办法吧。”

秦川问道:“土办法?”

武中华说道:“高硬度合金弄不出来,就只能用贵的土办法了,那就是使用钻石了。”

“钻石?”

武中华点头说道:“是啊,钻石的莫氏硬度是10,可以切开大部分的金属了。而且不用整块的钻石,只要将小钻石嵌在刀头就可以了。”

秦川又愣住了:“这,这钻石不是南非才有吗?现在到哪里去搞钻石啊?”

简夏说道:“这倒不是,钻石不仅仅在南非,在俄罗斯,在北非一些地区,也都有钻石矿。”

“这些地方的钻石不如南非钻石大,但是做钻头是绰绰有余了。”

秦川立刻说道:“那我立刻去找大食商人,看看能不能买到钻石!”

看到秦川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武中华也给秦川画饼道:“下个月我那几个徒弟就可以进游戏了,到时候生产速度就能加快了,我估摸着下个月月底就能把蒸汽火车的原型机造出来了。”

听到这句话秦川大喜过望,听说张掖也要建铁轨了,秦川这才着急过来巡视,这游戏里第一条铁轨的荣誉必须是吐谷浑的!

第四百一十五章 法与墨

张天伦陪着李泌,一路从张掖到了酒泉城。

进入瓜州要跨过沙漠了,张天伦对李泌说道:

“泌公,我们还是先在酒泉休整一下,找个商队再去瓜州吧。”

李泌点点头,他也是通晓地理的,知道在酒泉和瓜州之间的沙漠不是闹着玩的,为了安全还是先进城吧。

和武威张掖比起来,酒泉城池的规模就要小了不少。

不过酒泉依然繁华的出乎李泌的意料,这里真的是河西吗?

大唐曾经繁华的关中地区,也没有河西富庶吧!

走进了这个酒泉城,倒是和张掖不太一样。

张掖城中秩序井然,到处都是巡街的公差,听张天伦说负责收税的税吏,负责治安的警察,还有负责卫生和街道秩序的“城管”。

听说整个张掖城吃皇粮的就有上千人,这让李泌咋舌不已。

要知道管理长安城的官吏,还要算上不拿俸禄的衙役,也不过只有千人。

而张掖城的那些吃皇粮的,每个月都是要拿俸禄的。

也难怪张掖城的秩序这么好,有这么多官差管着,秩序能不好吗?

李泌还听说,张掖城内的法律详细到令人发指。

比如说摆摊有摆摊的规矩,不是每个地方都能摆摊的,有的地方只有夜里能够摆摊。

摊贩摆摊要负责清扫自己的摊位的卫生,如果卫生检查不合格,“城管”还要罚款。

又比如酒楼饭店也不是什么房子都能开的,必须要在税司注册纳税,还要保证后厨有灭火的水缸,到了晚上营业的酒楼,还不能开在民居附近。

这些详细到恐怖的法条,都是崔涛担任知州后颁布的。

这些法律几乎规定了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

马车如何出行,马车撞人要如何处理。

新房子要怎么建造,旧房子坍塌要如何维修。

这些详细的规定,以及数量庞大的吏员队伍,是张掖能够在繁华中维持秩序的根本原因。

在李泌看来,这位崔涛应该是一名法家信徒。

这种通过法律规定百姓生活方方面面,让所有人都在一个秩序框架下生活,这不就是法家所说的“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不过在李泌看来,张掖城的规矩未免过于严苛。

虽然和动辄就要砍脚的秦法比,张掖城大部分违法的后果就是罚款。

但是李泌也看到了,张掖城中儒家礼法的秩序已经在详细的法律下解体。

很多百姓遇到问题,都会去官府开设的“法庭”去调解或者打官司,而不再依靠宗族来裁断。

而通过罚款所建立的秩序,也很自然的让整个张掖城充满了追逐金钱的奢华风气。

这都让李泌闻到和盛唐长安城一样危险的气味。

张掖城秩序表象之下,一套以金钱为价值导向的秩序正在建立,不仅仅是百姓追逐利益,就连张掖城的官府衙门,里长坊正都在追求“政绩”。

这个“政绩”自然就是敛财的能力了。

这个味道李泌实在是太熟悉了。

在李泌看来,张掖的繁华最大的基础就是如今领导张掖的知州崔涛。

这一切都是靠着崔涛个人道德自律和个人能力来驾驭张掖这驾马车,正如同开元初年的上皇一样,一旦上位者开始失德,那么这个体系就会迅速败坏。

这多达千人的官吏,就会成为层层盘剥百姓的吸血鬼。

而这一切还不是李泌自己想到的,这都是他陇右报纸上看到的一篇文章。

这篇名为《小议秦制得失》的文章浅显易懂,没有使用任何典故。

但是对于秦代制度的反思十分的深刻,特别是最后一句“秦制在始皇帝手上是统一六国,富国强兵的兴盛术,但是在秦二世胡亥手里就是残害百姓,盘剥天下的衰亡术。”

“秦二世而亡,很多官吏都是从始皇帝时期任职到秦二世时期的,同样的秦律,同样的执行官吏,却能够得到截然相反的效果,这充分说明了法家制度的不稳定性。”

这篇文章让李泌深以为然,上皇不就是这篇文章最近的一个例子吗。

如果建宁王都是这样治理陇右,李泌反而要担忧建宁王日后不会又是一个上皇了。

可是进入酒泉之后,这里的繁华就和张掖的繁华不同。

街头上没有那么多衙役和官差,但是店铺都能规矩的在店里经营,也没有张掖那么多夸张的招牌。

李泌向张天伦问道:“这酒泉好像和张掖不同啊,这街上的官差这么少,这些店铺怎么能够守规矩的?”

李泌是做过基层官员的,他当然知道“治民”的难。

如果官府没有规定,那各个店铺的老板就会将商品摆到街上,或者直接让伙计在街头拉人进店。

各个店铺直接恶性竞争,最后的结果是大家都没办法好好经营。

虽然李泌本能上讨厌“秦法”,但是又不得不认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不对百姓加以限制,那最终的结果都是混乱无序。

张天伦说道:“泌公,这酒泉和张掖不同的,管理酒泉的是各个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是什么?”

张天伦说道:“我也是在论坛,哦不报纸上看的。”

“这酒泉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协会,比如吃饭的酒楼就有一个餐饮协会,协会成员是所有从业者,从业者们自己推举一名协会会长,就是协会的‘会首’。”

“会首每个月要和协会成员开会,制定协会的章程,没有执行行业章程的店铺,就要被协会警告甚至罚款,如果屡教不改就要逐出协会。”

李泌问道:“为什么非要加入这个协会呢?”

上一篇:重生:崛起香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