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170章

作者:肥鸟先行

可等到石五郎加入赤水军后,原本说好的五十钱被克扣成了三十钱,这时候石五郎已经有些后悔了。

按照如今的米价,五十钱换上的米面粮油,再加上原来家里的几亩薄田,刚好够石五郎这个四口之家生活下去。

可月钱成了三十文,那连换一年需要的粮食都不够。

可是签了契书,又上了官府的兵册,这可不是石五郎不想从军就可以的离开的。

军法官不断的宣读军法,一旦成为逃兵,不仅仅是本人要被砍头,就连家人都要受牵连。

为了家人,石五郎只能咬牙在军中干了下去。

好在石五郎参军的前几年,赤水军还是打了几场小仗。

靠着这几场小仗的赏钱,石五郎一家活了下来。

很多和石五郎一样的基层士兵,都是靠着朝廷的一点赏钱养家糊口。

可自从房琯这个河西节度使到任之后,不仅仅每个月的俸禄被克扣了,就连应该要给的赏钱也迟迟不发。

石五郎自然愤怒了,原本就不足以养活一家人的俸钱比以前更少了,现在又不发赏钱,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

上一次去城里公办,石五郎路过河西刺史府的时候,看到河西刺史府正在装玻璃窗户。

石五郎知道这是从陇右传过来的新鲜玩意儿,玻璃比窗纸更加的透光,看起来也更加的干净透亮。

这一块玻璃,就抵得上石五郎一年的收入。

一想到这里,石五郎就气不打一处来,他拿起地上的石头砸碎了玻璃,又高声喊着“老丈还钱”的话。

等到冷静下来,自己砸了节度使府的玻璃,这怕不是砍头的罪过,石五郎喊了两声之后连忙快步离开现场。

像是石五郎一样的士兵还有不少,他们参军也只是为了养活家人。

当他们的赏钱不能到位的时候,自然就生出了桀骜的情绪。

可是石五郎并不知道,河西节度使给每一名募兵开的钱是月例100文,这其中的70文钱,都被从上到下的军官用各种方法克扣了。

甚至石五郎都不知道,其实他的名字都不在军册之中。

校尉在军册中记录了一个不存在的石大郎,石五郎的月例都是以石大郎的名义领出来,然后再从中取出三十文交给石五郎。

遇到了出征前后的赏钱也是如此,河西节度使府给多少钱,大头都是流入到各级军官的口袋里。

石五郎有气无力的修整城墙,依托着这段从汉代留下来的古老城墙,赤水军在武威以西修建了一个小型的城堡。

在这个城堡里囤驻了一千的赤水军,和周围三座城堡呼应,一同构建了祁连山口的防御工事。

每天的修葺工作让石五郎觉得厌烦,他不知道这段城墙的历史有多久了,他只知道这破城墙每个月都要重新修整,风化脱落的石块要用米糊和黏土补上。

可是石五郎从没有在祁连山那一头见到过任何一个吐蕃人,他不能理解这样做有什么意义,这城堡又是用来防御谁的。

日复一日的繁重工作,让石五郎十分的厌烦,好在这修葺城墙的工作时间并不长,队正吹起了集结的哨子,他们马上要去城堡外的农田干活了。

据说城堡外的田是校尉家的田,他们这些士兵每天最重要的工作不是修葺城墙,也不是训练作战,而是给校尉家种田。

对这件事,石五郎也谈不上什么抵触,他本来就是一个种田的,比起修葺城墙来说,他更喜欢种田。

听军中的老人说,这些田曾经都是赤水军的,那时候大家种田非常卖力,到了收割的时候大家都会冲进田里。

每年收获的时节,每个士兵都能分到不少的粮食,足够一家人吃上一年的粮食。

可惜石五郎没有赶上这样的好日子,那些老兵对种田都是非常敷衍的,只是拿着锄头在田里随便比划一下。

就连队正都只是催促大家装一装就行了,因为队正家的田还等着大家去种呢,反正校尉又看不到,没必要在他的田里浪费力气。

石五郎算是一个认真的人,他只是舍不得这么好的田。

他用锄头打碎了板结的土壤,这么上等的良田,如今却杂草丛生土壤板结。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老兵急匆匆的喊道:

“敌人!有敌人!”

敌人?

石五郎不以为然,在武威能有什么敌人?

不就是土匪和山上的羌人吗?

可是那个老兵却惊恐的喊道:“是吐蕃人!吐蕃人来了!好多吐蕃人呢!”

队正连忙跟着冲出去,石五郎也跟在后面,他们爬上了一个小山丘,看到了前方密密麻麻的吐蕃大军,这下子石五郎彻底傻了。

身后响起了的紧急集合的号角声,石五郎连忙跟着队正退入了城堡中。

站在城墙上,看着一眼看不到头的吐蕃大军,石五郎的腿彻底软了。

他从军以来,最多也就是清剿过山上的羌人,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

不仅仅是石五郎,就连这支赤水军的校尉,也从没有见过这么多吐蕃人。

惊恐的情绪在赤水军上下蔓延。

吐蕃先锋大将,东道大论尚绮心儿的亲子岱则,看着被大军围困的城堡,他心中只剩下战功两个字。

这么多的唐军,这可是多少斩获战功啊!

怎么能放他们返回武威城呢!

就在战场不远的地方,一只热气球正在慢慢鼓起,一点点的升上天空。

坐在热气球上的玩家,正在紧张的直播着这场战役。

第二百六十章 热气球上

万向军坐在热气球的吊篮上,看着吐蕃步兵冲出祁连山口,包围了赤水军的营地。

吐蕃人一个个如同出笼的猛兽,一些唐军还没能撤回到堡垒里,就被这些吐蕃武士砍翻在地。

万向军也没有想到,大唐的防御竟然松懈到这个地步。

吐蕃前锋大将岱则骑在高大的马身上,看着士兵们如狼似虎的冲破唐军的营寨,心中非常的得意。

他对着左右说道:

“不愧是我吐蕃的勇士,佛祖会赐福这些勇猛的战士的,只要是为了开拓佛国而战死的,死后必定能够进入极乐世界!”

岱则也随着父亲皈依了佛门,虽然他连一句经文都不会,也根本不懂佛法,对佛教的唯一了解就是府中几个大和尚讲的佛法故事。

但是不妨碍他护法罗汉之子的身份,这些“赐福”的话说多了,就连岱则身边的亲卫都觉得,为了吐蕃战死就能升入西天极乐世界。

岱则记得出征前,父亲拉着自己的手叮嘱过:

“岱则,你是大论家族的弟子,想要继承这光荣又伟大的位置,必须要有让整个东道城堡主都信服的勇气和智慧,你明白吗?”

岱则一直都是尚绮心儿的继承人,他自然明白父亲的意思。

吐蕃的贵族近些年有些堕落,但是尚武的风气依然在。

四方大论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尚绮心儿活着,他自然是吐蕃的东道大论,是吐蕃东道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没有一名城堡主敢于反对他的话。

可若是尚绮心儿死了,岱则就没有父亲这样的影响力和威望了。

所以这一场战争,岱则主要要求担任先锋官,就是为了能够积攒军中的威望。

在进军之前,岱则也没想到堂堂大唐赤水军,防守竟然如此的松懈。

吐蕃军队很轻松的拔除了祁连山上的侦查岗哨,一直到大军翻过了祁连山,大唐军队才有所警觉。

赤水军的五个城堡敲响了钟声,那些还在城堡外务农的士兵,不少都还没来得及拿起武器,就成了吐蕃人的俘虏。

石五郎算是幸运儿之一,他务农的地方距离城堡不远,当集结的钟声响起之后,他立刻放下了农具冲回了堡垒中。

校尉亲自清点人数,原本堡垒中有官兵一千人,跑回来的只有八百人,两百多名兄弟被番狗杀了或者抓了。

吐蕃人!为什么会有吐蕃人!

石五郎自投军以来,还没有打过真的仗。

他探出头,看着城堡四周密密麻麻的吐蕃人,双腿不停的打颤。

这时候,一支弓箭擦着他额头飞了过去,吓得石五郎立刻藏到了城墙后。

曾经让石五郎无比嫌弃的破城墙,此时却让石五郎无比安心。

“放箭!”

吐蕃弓兵又是一轮射箭,箭雨落在了城墙上,只有一两个倒霉的唐军被射成了刺猬。

这一轮齐射主要还是打击唐军的士气,果然在一轮的齐射之后,城堡里的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直到这个时候,统领城堡的鲁校尉才想起升起狼烟,向远处的武威城报告赤水军被围困的消息。

发了求援的狼烟后,破败的城墙并不能给鲁校尉安全感,他此时只想要赶紧回到武威城的大宅子里,只有武威城高大的城墙,才能给鲁校尉安全感。

此时鲁校尉万分后悔,为什么不好好修葺城墙,为什么不多挖几口水井,为什么不多存一点粮食。

他就是个普普通通的赤水军校尉啊!鲁校尉没有追随父辈打过仗,他的校尉职位,也是家族贿赂前任河西节度使留后才买来的。

鲁校尉甚至都不敢探出头探查敌情,他只是将士兵分散到城堡各处,严防吐蕃人的进攻。

好在此时此刻天已经快要黑了,吐蕃前锋也是日夜兼程的突袭,并没有携带足够的工匠和攻城器械,所以岱则只让士兵围住堡垒,却没有立刻攻城的打算。

万向军放下望远镜,看样子吐蕃人一时半刻是打不起来了,他坐在热气球的吊篮里,拿出准备好的干粮和清水,用清水就着干粮吃了起来。

吃完了饭,万向军又拿出风向标和测量风速的风速仪,开始摆弄仪器测量起来。

在一个名为《飞行家之梦》的群聊小组里,万向军记录下这个整点的数据。

“偏东风四级,热气球没有明显扰动。”

“老大,坐热气球的感觉爽吗?”

“万老大,什么时候提供商用服务啊,我也想坐热气球玩。”

“工坊什么时候开始制造民用热气球啊,我还想坐热气球旅行呢。”

“热气球旅行,你怕不是《妈囧》看多了吧?你知道热气球旅行多危险吗?”

“有什么危险的,大不了浪费一次复活资格呗,爷有信用点!就是造!”

看着聊天小组逐渐热闹起来,万向军也不觉得那么无聊了。

随手在聊天小组里聊聊天,今天夜间航行的测试就能完成了吧。

自从五兄弟热气球升空之后,万向军在游戏里也火了一把。

上一篇:重生:崛起香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