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离婚:从庄园系统开始 第70章

作者:九秒公子

“老弟,我突然想起来你的车牌号有些眼熟!”程学义眼睛一亮,开口找了一个话题。

“哦?”吴青峰闻言,看向程学义。

程学义想了想,笑道:“你知不知道屈成?”

吴青峰闻言,一愣,显然有些不明白程学义为什么会觉得他会认识。

“萍县首富!”程学义提示道。

吴青峰瞬间恍然大悟。

“原来是他啊!”他舅舅就是萍县的,在萍县,这个首富屈成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没错,就是屈老板!”

“他的座驾挂牌就是陕G.五个八,刚才我看第一眼,还以为你把屈老板的车牌买来了呢,仔细一看才看到那是四个八!”程学义笑道。

吴青峰闻言微微一笑,他到是想要五个连号的车牌,不过这些车牌全在安市富豪手中,每一个在安市地区都很有份量。

“看样子,老哥好像对屈成挺熟的?”吴青峰若有所思的问道。

怎么说,在安市地区,亿万富豪有不少,每一个提起来,那都是赫赫有名的。

但唯独这个屈成完全不一样。

萍县亿万富翁回老家当村支书,半年间村里焕然一新,在二零一五年的时候,这个新闻标题,可以说在安市地区闹得满城风雨。

一个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突然决定回自己的小山村做村支书,甚至承诺在五年之内,让自己家那个小山村人人发家致富,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那个时候,吴青峰正好回家看父母,听闻过这件事。

吴青峰对这样的人很欣赏,安市也需要更多这样的富豪,带头发展家乡,发展安市,早日让安市百姓走上致富脱贫之路。

所以听到程学义提起这个人,他顿时有些兴趣了。

“我和他也不是很熟,我们也是在他回村当村支书之后才有些交情的,他们村的核桃树和茶树种苗,就是我提供的!”程学义说道。

“说实话,我真佩服老屈,就他那个一千多人的小破村,年轻人还外出务工,留下一些老弱病残,就这样,人家还能下决心扶贫,共富,如今五年过去了,那小破村真的已经变得大不一样。”程学义感叹道。

虽然他做不到,但是并不妨碍他敬佩这样的人。

“我们村现在可是省级文明村呢!”

第87章 86,对年轻人不友好的时代

蒋姓年轻人下意识插话道。

梁致胜和程学义闻言,一同瞪向蒋姓年轻人,其余人也是看着蒋姓年轻人。

原本还很自豪的蒋姓年轻人,仿佛又意识到了自己多嘴了,连忙低了低头,有些尴尬的傻笑起来。

吴青峰到没有因为蒋姓年轻人插话,因此不爽。

当然了,他也理解粱致胜和程学义。

粱致胜属于过来人,肯定多多少少都懂得职场求生之道。

最起码是老板和老板之间谈话,没让你说话,你知道也不要说话,做个木头人最好,既不得罪老板,又不让老板觉得你这个人毛糙。

而程学义,毕竟是老板,还是小城市起来的老板,俗话说,水浅王八多,小城市老板更有阶级感,他们更加信奉强者为尊。

我和同境界的老板聊天,你一个小毛孩,一而再的插话,本来程学义就做东,自然让他觉得丢面子。

吴青峰无视两人的反应,直接看向蒋姓年轻人笑道:“你叫什么?”

蒋姓年轻人原本都暗自懊恼自己多嘴,尤其是这还是如同面试一样的饭局,自己还多嘴,他简直后悔死了。

听到吴青峰的问话,他差点都没听到,蒋风连忙站起来说:“吴总,我叫蒋风!”

“蒋风?”

“你是我第一个认识的姓蒋的人,这个姓可不多见!”

“坐下说,吃饭嘛,那就随意一点,吃饭都吃不爽的人,那干活还能干好活嘛!”吴青峰看着蒋风,示意对方坐下来。

这小子身高估计也有一米八,不过瘦的和麻杆一样。

“老哥,咱们大家就聊聊天,吃饭整的太拘束,那这饭就没啥吃头了!”看到蒋风眼角有意无意的看粱致胜和程学义,吴青峰连忙转头看向程学义笑道。

“那是,吃饭嘛,最重要就是开心,大家别拘束!”程学义又不是傻瓜,知道吴青峰让他开口。

不过,他也松了一口气,他请吴青峰吃饭,自然是想要结交对方,既然对方高兴,那就按照对方的意思来。

刚坐下的蒋风,悄悄看了一眼吴青峰,眼中露出一丝好感。

不光是他,其他三位原本拘束的年轻人,原本紧绷的身体,也松了下来。

就连粱致胜也稍微活动了一下身体。

倒是风情万种的女秘书,看着吴青峰多了一丝欣赏和沉思。

“小蒋,你刚才说你们村,你和那位屈老板是一个村的?”吴青峰看向蒋风问道。

“是的,吴总,屈总就是我们村的!”蒋风点了点头,脸上浮现了一丝自豪。

“你是老屈村里的?”程学义也是一愣,他没想到这个三番两次没规矩的小子竟然是屈老板同村人。

“嗯,程总,屈总严格来说还是我的表叔!”面对程学义,蒋风有些拘束的点了点头。

“那你小子怎么不回去,帮老屈,以前老屈一找我,就问我要农业方面的人才,你们村现在能发展起来,多多少少还有我一丝功劳。”程学义惊讶的看着蒋风。

以前那个屈老板就像吴青峰一样,想要打他手下农业人才的主意。

“程总,我们村现在已经发展起来了,农业人才并不缺少。”

“我家里,我爸养了十几头猪,家里六七亩地也全部种植成了果园,现在我们那里,都由镇上,村上统一指导种树和养殖。”蒋风笑道。

程学义闻言,点了点头。

确实,那个双羊村发展好几年了,农业技术类人才不会像之前那么缺了。

“那你们家里年收入应该不错吧!”

“像你有技术,又年轻,没有想过回家创业?”吴青峰笑着问道。

十几头猪,六七亩果园,仔细算算,年收入不会低的,相比安市农村的人均收入,那个屈首富的双羊村,肯定是非常高的!

毕竟,被评为省级文明村!

古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放到现在这个年代,村里出一个有实力,有浓厚家乡情的富翁,的确可以做到鸡犬升天。

比如远在天边的脸盲东,又比如近在咫尺的屈老板。

如果,安市在多来几个,又何愁安市发展不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安市属于中国十大宜居小城之一,但是安市一区,八县,一个县级市,竟然有九个国家级贫困县,在整个中国贫困等级排到前五。

光看数据就让人头皮发麻,也就是没有贫困市的称呼,不然安市妥妥的排名第一。

“吴总,现在这个年代,还有我们创业的空间吗?”

“更别说,我是学林学的,想在农村创业,没有资本,没有人脉,自身没有经验,那难度可比在一线城市还要难。”

“我同学都开玩笑说,在一线城市收垃圾,成为富豪的几率也比农村创业大几十个百分点。”蒋风摇头苦笑道。

程学义闻言,想要骂人,想要说蒋风没志气,没抱负,想当年他也是二十出头,就下海纵横,虽然失败过很多次,但是如今他还不是抗下来了。

可是,他又想想自己的儿子辈,貌似还真没有几个在农村爬起来的。

有出息的,也是在大城市里搞互联网行业才爬起来的。

吴青峰听到蒋风这话,有些哭笑不得,虽然这小子说出来,有些调侃的意思,但是其中的残酷性,又不得不让他认同。

怎么说呢,在如今这个崇尚胜者为王的时代,创业并不是勇气的象征,很大可能是莽夫的代名词。

尤其是农村。

农村创业的确比城市所需要的成本高,而且还很有局限性,除了农业,好像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而农业周期太长,没有雄厚的资金玩不转。

至于小打小闹,好一点,也就挣个辛苦钱,不好,如果受到市场影响的,倒贴钱也是常有的。

至于蒋风说一线城市收垃圾,比农村创业成为富豪的几率还大,这个他还真见过。

他前年和儿媳妇张欣雨的父亲,一起去卖他家的旧电视,当时就有一个河南人在他们小区门口开了一个废品收购站。

因为老板年纪和他们差不多大,所以递上一支烟,大家就能聊到一起。

通过聊天,就那个七八十平方的废品收购站,一年纯收入在四五十万左右。

当时,他和张欣雨的父亲都惊了。

当然了,他亲家那个小区足够大,而且还是中高档小区,加上附近还有其他小区,所以废品量够大,当然了大头是在家具电器,很居民都是年轻人,公司白领之类的,家电家具只要坏了,很少会维修,大多数会扔掉,换新的。

而这些坏掉家具家电,被环卫工卖到废品回收站那里后,稍微维修之后,就能销售到二手市场贩子手里,尤其是这类高档小区,很多家具家电都是名牌,只要损怀的不严重,甚至能花点代价,翻新一下,卖出原品的价格。

第88章 87,农业人的心酸泪

那个老板说他以前就是在老家包大棚的,碰到行情好,能挣一些钱,碰到行情不好,他宁愿让菜烂在地里,不愿意卖出去。

因为收割,保存,运输之后,还不如让菜烂在地里,起码还不用继续到贴钱。

正因为包大棚不挣钱,他才跑来魔都收废品的。

所以说,蒋风那个朋友,说的也是实话,现在这个时代,对年轻人很不友好!

“如今双羊村家家住小别墅,全村年人均收入破万,我们家每年也能收入个十来万!”蒋风见两位老板不说话,一时间有些冷场,他便接着说道。

“哦,那收入很不错!”

“其实,如果我是你,还不如回家帮家里,可能比你上班还挣钱!”吴青峰笑了笑。

在农村,一年收入十多万,那真的是小康之家了。

“吴总,您有所不知,我们家年收入十几万,虽然相比屈总没回村之前,翻了十几倍,但是我爸妈,还有我哥,我嫂子他们四个人,偶尔我小妹放学回家还要帮忙,四五个人忙活一年才能有这么多收入。”

“我哥结婚,盖房子,掏空了我爸妈的所有积蓄,还外欠十几万,这两年虽然都还了,但去年我哥又在安市买了一套房,房贷又是几十万。”

“如果我回家,人力是投入了,但是产出是增加不了多少的。”

“何况,您也知道,我毕业了,也该结婚生子了,我女朋友他们家,虽然对彩礼没有要多少,但是安市的房子和车子,不说多好,起码要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