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离婚:从庄园系统开始 第60章

作者:九秒公子

正在喝茶的他,听到吴青峰要建水电站,也差点惊讶的把茶水喷出来了。

无论是吴家山还是杨志军,都很疑惑吴青峰怎么会想要建立水电站?

杨志军平复了一下心情,喝了一口茶水,想了想,看向吴青峰,问道:“老弟,你搞养殖场,搞水果园,承包水库,怎么又想到了私人水电站?”

杨志军之所以这么问,其实还是有一点,他希望吴青峰专注一点,不要想到啥,就想干啥。

就算有钱应该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啊,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当然,他还有一点原因,就是希望吴青峰专注果园或者养猪场,争取搞出名堂,给恒城打造一个能拿的出手的,本土支柱产业,带动恒城的经济发展。

总的来说,他对吴青峰,不管是从私人角度,还是地方官角度,都希望吴青峰能在恒城的地界上,开创出一翻产业。

“两位老哥,不是我东一锄头,西一锄头,啥都想干!”

“而是,私人水电站是必要的一环,未来我名下将会有近两万亩,两万亩的果园,人工配套设施。”

“首先一点就是电。”

“不光果园,未来养猪场以及我所设想的一系列产业,首先一点也是电。”

“安市的电力情况,我想不用我给两位老哥科普了吧!”

“根据我的预估,等到果园,养猪场等等设施齐全以后,我这里每年要消耗近两百万度电以上。”

“首先不说我的用电成本,光说恒城配电份额连恒城居民用电每个月都不能满足,如何保证我这里的用电?”吴青峰解释道。

在中国,国家电网压力很大,中国的电力情况始终处于短缺的状态。

秦地电力虽然属于国家电网,但是秦地电力其实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如果国家电网是国家军队,那么秦地电网就是地方军队。

就像军队一样,每个城市驻扎多少,是根据城市的重量级划分数量的。

电力也是如此,工业发达,经济发达的城市,肯定是优先供电,并且配电额度也大。

而安市这种四线城市在秦地,地理位置很重要,但是经济就不起眼了,本来秦地电力就短缺,像安市就更不会有太多电力配额,每个月停电两天都是常态,而且也基本保持居民用电,如果是工业用电,还会限制很多。

“所以,我想建立私人发电站的主要目的,还是因为吴家山水库,水库蓄水量非常充足,而且对周边环境无论是地理的影响还是人为用水资源的影响,都几乎没有!”

“可以说是天时地利都在,只要促成人和就好!”吴青峰看到两人沉思,继续补充道。

杨志军和吴家山对视了一眼。

他们对吴青峰想要建立私人发电站,没什么意见,主要是害怕吴青峰一心多用,搞太多,太杂,最后“一事无成”!

但是,听到吴青峰的话,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吴青峰考虑的用电因素,的确是个大问题。

安市用电都捉紧,更别说下级恒城了。

目前能保证恒城居民基本用电已经是不容易了,更别说工业用电了。

尤其是,恒城一些上点规模的厂子,老板经常来政府抱怨,希望镇政府出面,让供电所多放点电。

但是供电所那边他出面也不好使,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恒城供电所只有那么多,在安市供电局又要不到更多的电,自然也没办法。

“而且,两位老哥,水电站也不是单纯为我自己,我打算在水电站放一个一千千瓦的水轮发电机,预计一年可以发电近九百万度,那怕打个对折,那也有四五百万度电,我私人用不完,完全可以卖给恒城。”吴青峰抛出杀手锏。

他不信杨志军,吴家山不动心。

恒城电力捉紧也是恒城无法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果然,听到吴青峰还能剩余至少四五百万度电,无论是杨志军还是吴家山都有些动容。

作为地方父母官,他们自然知道恒城有那些短板。

国家越来越富强。

但是人工成本不断攀升,所以有很多南方的老板,愿意来秦地,安市地区开厂,恒城也有不少。

不光南方的老板,安市本地有钱人也看到了机遇,相比以前招商引资的困难,这两年仿佛就像送上门来一样。

但,俗话说得好,天上掉馅饼,捡起来容易,就怕咬不动。

恒城也是如此,人家来建厂,就是因为用工成本,虽说恒城年轻人大多数常年不在家,但是留守的家庭妇女却逐年在增加。

这也是受到教育的影响,以前孩子交给婆婆公公,两口子都出去打工,但这两年教育的重要性,残酷性,不断攀升,也让更多的三四线城市家庭认识到了孩子未来的重要性。

所以自己带孩子,自己留守家庭的妇女逐步增多,这也是老板们来建厂的原因,就是想要利用这些留守的妇女。

毕竟,很多家庭妇女有大量的时间,在孩子上学后,完全可以在家门口找个厂,上点班,挣点小钱。

镇政府已经遇到很多想来开厂的老板了,对此,他们当然是举手欢迎,但是小规模还行,规模一但大起来,用电,也变成了难题。

没有电,怎么建厂!

他去市政府求爷爷告奶奶,但是安市电力捉紧,市长直接告诉他,别说他亲自来了,就算老天爷来了,也没有!

吴青峰这话真的说道他心里。

“这样,老弟,我把供电所洪所长叫来,我们一起商谈一下!”杨志军眼中心动不已,但是也有一丝皎洁闪过。

供电所所长?

吴青峰一愣,叫供电所干嘛。

吴家山开始也是一愣,但是看到立马去办公桌上打电话的杨志军后,他仿佛明白了。

等到杨志军电话打完,三人暂时放下发电站的事,聊了一些家长里短。

大概不到二十分钟,一个非常高大的五十岁中年人,留着干练的小平头,特别精神的推门而入。

对方刚推门而入,就一边嚷嚷着:“老杨,叫我过来干嘛啊?”

“电话里问你,还不说。”

“如果又是要电,你干脆把我卖了算了!”

第74章 73,恒河水库(老爷们,月票拿来,自觉一点啊!)

“把你卖了,要是能换电,我和老吴那是乐意至极!”

“可问题是你又不值钱!”看到来人,杨志军一边笑着说道,一边去泡了一杯茶叶。

“话,不能这么说,啥叫我不值钱?”

“你每次去我那里要电的时候,可不是这态度哦!”

“老吴!”来人不满的顶了杨志军一句,随即又向吴家山点了点头。

“这位是?”来人在吴家山身边坐下,打量着吴青峰,有些疑惑的看向吴家山。

吴家山刚想介绍。

杨志军便端着茶杯递给来人,笑道:“这位是吴青峰,回来为恒城发展一起努力的创业老乡!”

“老弟,这位是供电所所长洪涛。”

“咱们恒城这边地界,这家伙号称电阎王,怼天怼地怼空气,我都不敢惹他!”杨志军瞅了一眼洪涛,对着吴青峰笑道。

电阎王?

怼天怼地怼空气?

吴青峰差点没忍住笑了出来,不过供电所所长在县镇一级的地方,权利的确非常大的。

因为供电所所长只有市里供电局能管到,县镇长官无法遏制。

号称电阎王也不为过,尤其是用电大户,你得罪县镇官员受小罪,但是你得罪了供电所所长,那就是断财路了。

除非你赚钱不用电。

“你好,洪所长!”吴青峰率先起身伸出手笑道。

“你好,吴先生!”

“你可别听老杨胡说八道,什么电阎王,尽到处败坏我的名声!”洪涛笑道。

吴青峰微微一笑,松开手。

洪涛见吴青峰没有接话,也没有多说什么,坐下来端起茶杯,吹了起来。

他不是傻瓜,杨志军对着吴青峰表现的很亲密,加上杨志军在这个场合将他叫来。

他猜八成吴青峰也是一个投资的大老板,又是找他协调电力的。

其实,他真不想来,但是杨志军是地方官,面子他得给,有没有电,态度起码得到位。

虽说,杨志军无法遏制他,但是恒城位置很特殊,听市里说,很快恒城就会升格,到时候他能不能更进一步,杨志军这些地方主官的意见还是起到一定决定性。

“怎么了,老洪,平时你这话,一箩筐都装不下,现在咋变成斯文人了?”杨志军看到洪涛端茶吹啊吹,一句话也不说,随即笑道。

“我看啊,老洪,是害怕咱们要电呢!”一旁的吴家山忍不住笑了起来。

其实,他们都理解洪涛。

这家伙也是被电力搞得焦头烂额的,别看电阎王威风无比,可是如何将三十余万人用电管理的井然有序,不容易。

同时,给全镇几百家稍微上点规模企业掉配电力,也不容易。

“放心好了,今天不找你要电,说不定你以后还能为电,少发愁一会!”杨志军见洪涛有些警惕,便不准备绕弯子了。

“什么意思?”洪涛一愣。

随即又有些警惕的说道:“老杨,别想套路我,一句话,要电没有,要人就一个。”

“上个月,我去供电局找了局长,直接被怼了半天,说什么安市发展重要还是恒城发展重要,安市都还没发展起来,恒城想要多余的电,没门!”

“又说什么困难自己想办法克服,市供电局电力掉配也是稀里糊涂的。”

“总之,电没要到一度,但却去听了一个多小时的思想教育。”

“所以,老杨,不是我不办事,而是真没有,恒城发展太快了,咱们的电力真是恼火。”洪涛苦笑道,赶快表态,反正今天,说破天,就是玉皇大帝临凡,与他亲自面对面谈,那也没有。

作为恒城本地人,他当然希望自己的家乡,飞黄腾达,但是电力的制约,不是那么好解决的。

市里都没办法,更别说他一个小小供电所所长了。

“慢慢熬吧,熬上四五年,等到恒河水库建成,咱们恒城电力应该能解放一部分了。”洪涛摇了摇头说道。

“恒河水库?你去看了?”杨志军闻言,连忙问道。

吴家山也放下茶杯,看向洪涛。

吴青峰目光也不例外。

恒城水库,他听说过,恒河水库坝址位于安市恒城恒河下游,工程以供水、灌溉为主,兼有发电等综合效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