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1997 第734章

作者:胖一点

花姐拿枪指着张麻子,因为他是个好人。

可以说每一个镜头,每一场戏都没有废话,信息满满,而誓师大会,三大巨头的最后一场同出场,更是妙语连珠。

曹轩拿着铁皮话筒,声嘶力竭喊的声音都劈了,拐弯抹角的指着鼻子把张麻子和师爷骂了个遍。

“自宣统皇帝退位以来,鹅城共来过51任县长,他们都是王八蛋、禽兽、畜生、寄生虫,而我们这位马邦德县长,他不是王八蛋,不是禽兽,不是畜生,也不是寄生虫……”

曹轩台词一向极佳,逻辑重音自然咬的很好。

“不”字很轻,语速极快的略过,“县长”和“是”两个词咬的很重,至于王八蛋、畜生、禽兽、寄生虫,更是喊的解气。

黄四郎骂完,师爷也开骂。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走四方,麻匪。任何时候都要剿,不剿不行。

你想想,你带着老婆出了城,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就被麻匪劫了,所以,没有麻匪的日子才是好日子………”

师爷根据真实经历改编,说的悲愤交加,情绪激动。

某种程度上和黄四郎形成呼应,不管以后怎么着,先骂一顿张麻子。

这两段也是对前面剧情的一个总结,两个吃够张麻子的亏的人,对其的控诉,形成了很鲜明的笑点,配合三大巨头的默契,极具喜感,再次让影院笑成了一团。

不过之后的剧情就没什么笑的了,真麻子和假麻子恶战,师爷炸死。

张麻子带着剩余的兄弟返回鹅城,与四郎决战。

这段戏,曹轩个人觉得是《让子弹飞》拍的最有意境,也是立意最高的戏份。

如果是传统电影,这个结局应该是张麻子带人杀进碉楼,一番恶战,最终干死黄四郎。

而《让子弹飞》结局之所以不落俗套,且让人印象深刻,就是作用了极具革命特色的大杀器——发动群众。

很多人说中国的许多电影是学人家好莱坞,就是因为玩的就是个人英雄主义那一套。

而中国人真正的法宝,至少是现代最能代表中国特色的思想纲领。

第一是抗争,团结一切受压迫的阶级,推翻头顶的剥削大山。

第二是自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会放弃,而是想办法的去解决。

第四是务实,拒绝幻想,脚踏实地,不去盼望奇迹,而是去创造奇迹。

第四是大同,或者说集体主义精神,这个集体,不是某个小集体,而是整个全中国或者是全人类。

第五是牺牲,敢为天下先,为了理想、信仰和集体而自愿牺牲。

…:……

这些思想纲领不一定全对,可能还有各种各样的错漏,甚至还有一些可能走歪了,但不得不承认,大多数的中国人对这些思想还是非常认同的。

《流量地球》后世能爆,就抓住了自强、牺牲、大同、务实等几个基调,打造了一个符合中国人思想的灾难科幻。

同样的道理,《让子弹飞》可以大爆,也是因为里面内含了多种思想,符合国内观众心理。

所以大结局黄四郎和张麻子并没有直接交锋,而是以鹅城百姓隔空斗法。

张麻子发枪发钱,黄四郎收钱收钱。

张麻子在激起鹅城百姓的怒火和反抗情绪,而黄四郎带着阶级的傲慢,笃定百姓们不敢反。

他赌赢了。

鹅城百姓确实不敢,不管张麻子“杀四郎、抢碉楼”的口号多么响亮,仍然没有人愿意和他们冒险。

但他同时也赌输了。

张麻子找来他的替身,斩除了百姓们心中的恐惧,他这个鹅城的天……塌了。

所有人跟着张麻子打破了黄家,黄四郎的狗腿子武举人带头冲锋,去碉楼拿回他们自己东西。

不过这里值得说一句,张麻子那句“谁赢他们帮谁”,被无数人奉为至理名言。

但在真正的那些先辈们眼里,还有另一个解释,不是“谁赢他们帮谁”,而是“他们帮谁,谁赢”。

这可以看出两者思想高度的差距。

或者说,老姜的解释有问题,人民群众不知道自己的力量多么庞大,所以要制造先赢的假象,让他们以为自己赢了,才能发动群众。借助人和民群众的力量赢。

老姜这句话,有“本末倒置”之嫌,也多多少少带着点精英对普通群众的傲慢认知,总觉得老百姓愚昧。

这种思想也不能算错,毕竟人确实是有劣根性的,很多素质低的人表现也十分扶不上墙,难免让人心生反感和轻视。

但是不包括那些真正拥有红色思想的伟人和志士,他们对所有人平等的包容,给予尊重,慢慢改造。

老姜能拍出《让子弹飞》,已经是非常具有思想的导演了,这在文艺圈简直是凤毛麟角的存在,上述这些有点鸡蛋挑骨头。

毕竟他只是个导演,而不是真正的伟人和文志士,不能过于苛求。

而于曹轩而言,黄四郎也迎来了落幕。

老姜的结局设定的很有意思,黄四郎假扮替身,意图活命,在武举人手下战战兢兢,伏威作小。

但等看到张麻子,意识到结局,他挺直了腰板,恢复淡然,抽着烟卷,竭力要保持最后的体面,少有失态,也最终化为无奈和接受。

“张麻子。”

一声枪响,换了衣服,梳了头发的曹轩站在高楼之上,甩出帽子,仰天大笑朝后走去,回头间,高楼爆炸,尸骨无存。

而且老三老四老五跑路,老七也转身离开,张麻子的一个人骑着白马追火车。

这个最有意境的镜头,却让很多懂行的人看的心惊肉跳,如果说之前的尺度极大,大家还是心惊的话,最后这段戏真把人镇住了。

“这特么是怎么过的审。”

冯裤子爆了一句粗口,在他旁边的曹轩微微一笑。

过审算什么,老姜请他演反派,找了马柯当制片人,利用二人的人脉和名气光环打通多个渠道。

当然还有原因是一个客串牧师的演员,与某位来探班………

不过这就没必要细聊了,冯裤子有本事也把人请来,醒不来就恰柠檬吧。

电影结束,影院上千名首映观众送上雷鸣般的掌声,众多主创上台,分享首映感想。

曹轩着重提及了表演:“这次演的真的很过瘾,与姜导和葛老师两个前辈的过招,让我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进一步感受到表演的魅力。”

记者们更关注的还是票房,众多主创也纷纷继续预估。

老姜自己是导演,不好自吹自擂,另外关心则乱,也有点拿不准,只给了个2亿。

葛大爷比较保守,哪怕给面子,也给了一个3亿的预估。

范小胖胆子大,以半开玩笑的形式喊出了5亿目标,将来就算达不到,也可以玩笑应对,不算打脸。

胡戈中规中矩,也同葛大爷一样说了3亿。

最后所有记者把话筒怼到了曹轩面前,十分期待这位现阶段内地票房之王的声音。

昨天沉吟了一下,根据原时空的票房基础,加上繁星院线引起的正面积极反馈以及自己的票房号召力,最终给了一个还算客观的估算。

“6~8亿。”

一时惊起千层浪,哪怕老姜都忍不住侧目,没想到曹轩对《让子弹飞》信心这么强。

只有台下的冯裤子黑了脸,《唐山大地震》7.1亿,曹轩给《让子弹飞》估6~8亿,在他看来针对性不是一般的强。

很多记者也有同感,于是很多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媒体放上了标题。

《当面宣战冯小钢,曹轩剑指年度华语电影冠军》

第600章 无敌,是多么多么寂寞~

次日,曹轩马不停蹄的返回美国拍戏,姜闻则带着其他人继续商演。

而随着《让子弹飞》的大规模上映,电影的口碑开始凸显。

大量看过电影的影评人观众在微博、时光网、天涯等网络平台留下自己的评价。

【这是一部溢满荷尔蒙的火药桶,130分钟的影片满是高潮,全场观众从头沸腾到结尾】

【台词太棒了,幽默精致,剧情结构紧凑、首尾呼应,完整度极高】

【一个土匪碰上一个恶霸的故事………这部片太惊喜了】

【虽然还是有一些问题,但总体瑕不掩瑜,姜闻确实把站着把钱挣了】

【内涵太多了,姜闻真胆大】

【拍出一个虎虎生风,拍出一个一日千里,拍出一个恍如隔世】

【很多人认为这部电影是个搞笑片,还将其视为小品段子的集锦,简直大错特错,隐喻内涵之多,数不胜数】

【葛大爷和曹轩实在出彩,没有他俩,电影要失色不少】

【杀人还要诛心,时隔多年饰演大反派角色,曹轩给了满分的答卷,我一直认为曹轩更适合演反派,自带制霸光环,可惜演的太少了】

【确实,曹轩饰演反派,总让人有一种关键时刻翻盘主角团的感觉】

【好电影,怪不得能请动曹轩和葛大爷两位大佬,不过最让我惊喜的是胡戈,戏份不多,但让我刮目相看】

【曹轩绝对找对了,姜闻气场太强,又是主场,一般演员压不住他,只有曹轩无论是卡位、地位、名气还是演技都能接得住,最佳人选】

【三大影帝的表演简直就是享受,看了三遍,还是觉得没看够】

【首日票房出来了,4080万,超越《唐山大地震》打破华语首日票房新纪录】

【票房,高!口碑,硬!】

【《让子弹飞》又高又硬!】

【……】

时光网近万人评分,最终拿下了【8.5】的高分,这个数据在一部还在上映的电影里,不是一般的高。

要知道,《让子弹飞》现在很多细节还没有被扒出来,也远远没有达到后世申遗的程度。

在很多人心里,这就是一部拍的不错的剧情片,甚至是喜剧片,8.8分已经是口碑相当优秀,甚至有曹轩和老姜粉丝滤镜的原因。

其实翻翻2010年的评论,会发现《让子弹飞》赞誉很多,但唱反调的也不少。

最关键的就是那些喜欢文艺电影的影迷,他们觉得姜闻变了,满身铜臭,这部电影比《鬼子来了》差远了。

他们一些人甚至说不出什么所以然,就是说太粗糙了,甚至把笑点幽默视为漏洞,带着很高的姿态评价。

让曹轩很无语的是,这帮人拿《阿凡达》捧一踩一,关键捧还没捧到地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