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胖一点
“还有这种贴吧!?百度贴吧名字字数不限长度的吗?”
曹轩一脸懵逼,这都什么破名字,不过点进去一看,人气竟然还不错,快赶上很多明星的粉丝贴吧了,
之后他还顺便发现了一个兄弟贴吧【曹轩今天出专辑了吗吧】,人气比上个贴吧还旺,甚至好像是他歌迷大本营之一。
“看,我没骗您吧。”
张崇见曹轩看的认真,得意问道,曹轩点点头:“确实人不少。”
“您打算演《甄嬛传》了?”
“再看看吧。”
曹轩有些犹豫,拍电视剧是小事,以他现在的咖位和人气,就是演网剧,也没人觉得他过气,反而可能说他接地气。
不过《甄嬛传》拍摄时间确实太长,会打乱他不少原定计划,这才是他最纠结的地方。
………
《甄嬛传》具体拍摄要放到明年,可以暂时放到一边,曹轩现在还是要先拍《让子弹飞》。
徐州机场距离繁星枣市分基地不算远,路途顺利的话,两个多小时就到了。
曹轩看了部电影,小眯一会就来到了《让子弹飞》片场。
这次颁奖共请了三天的假,结果因为他回京城来回,又因为天气原因飞机晚点,小小超时了半个上午,虽说已经电话打了招呼,但回来也得露下面。
赶巧他来的时候,片场没有拍戏,老姜几个主演正讨论剧本,看到他进来,老姜马上学着电影里师爷的腔调高喊。
“影帝来了,咱们剧组就稳了,影帝来了,这部电影就成了。”
“别扯淡啊。”
看老姜用台词调侃自己,曹轩忍不住给他一个中指,老姜毫不在意,还招呼大家鼓掌。
“欢迎曹影帝载誉归来,大家呱唧呱唧。”
啪啪啪——
大家都很给面子,掌声如雷,曹轩也收起中指,微微欠身致谢。
简略的欢迎仪式后,其他人散去,就几个主创聚起来聊天,葛大爷笑眯眯的冲曹轩竖起大拇指。
“我们都看报道了,华语大满贯,两岸三地头一份。”
“我这就是窝里横,葛老师可是戛纳影帝,老姜也没少国外获奖,和您二位比,我还差的远。”
“这话就不实在了啊。”
老姜义愤填膺:“国外的奖你也没少拿吧,格莱美加起来突破两位数了吧,三大电影节很多人都拿过,格莱美那么多奖,亚洲你都是都是独一份。”
“音乐和电影不一样,还得学习啊。”
“你35岁不到就拿了华语大满贯,国际影帝早晚的事。”
“我记得葛老师拿戛纳时才37岁吧,更了不起。”
“比不上姜导,24岁就拿百花影帝了,少年得志。”
三人起先还互相谦虚几句,然后搁这一起商业互吹,他们倒是互相捧的开心,旁边的廖到几人直感觉心窝被疯狂插刀。
不过旁边的制片人马柯倒是眼前一亮,之前《让子弹飞》打出的名号是三大影帝合作,也是这部电影最大的噱头之一。
不过今天三个人商业互捧一回,让他发现这个噱头还有挖掘的空间。
三人不只有一座影帝,三大影帝小气了点,直接数奖杯更刺激。
曹轩金鸡、金马、金像、华表、百花大满贯,总共5座奖杯。
姜闻导演成就更高,影帝奖杯不算多,只拿过两回百花影帝,共2座。
葛大爷也是产杯大户,戛纳、金鸡和两座百花,共4座影帝奖杯。
此外,饰演老二的邵宾也有一个华表,范小胖刚刚拿下金马影后,总计是13座影帝影后奖杯。
而且这还都是主流权威奖杯,如果把其他那些含金量低或者不入流的奖杯全算上,30座都打不住。
旁的不说,单单曹轩那些乱七八糟的影帝奖可就不下两位数。
光是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男演员】,曹轩就凭借《男人恋爱时》《新世界》《画皮》拿了三届。
此外,他靠《新世界》拿了香江的金紫荆奖影帝,《绣春刀2》拿过一个新加坡什么电影节影帝,《新警察故事》好像有个菲律宾影帝奖杯,还拿过一次长春电影节金鹿影帝。
《画皮》《三国·赤壁》《飓风营救》系列这种大片或动作片不被电影奖项青睐,但拿过好几个所谓华语或亚洲电影大赏等杂牌影帝。
《拯救吾先生》今年的收获也不仅有一座金马影帝,杂七杂八的影帝也拿了两三个。
有的奖项曹轩给主办方面子去现场露下练,再不济录个vcr感谢一下。
有的时候,曹轩自己都不知道拿奖了,等拿到人家邮递过来的奖杯或者从媒体渠道才得知自己又多了个影帝。
这些所谓的影帝知名度太弱,也没啥显摆的,曹轩也不爱拿这说事,不过有时候有这些奖杯,他的“大满贯”更有说服力。
马柯也没把这些奖杯放在眼里,但是宣传可以用得上。
到时候弄张电影海报,布局分为上下,上面是《让子弹飞》五个主创的半身照,三大巨头居中,范小胖、邵宾左右。
下面是密密麻麻的影帝影后奖杯,杂牌奖项缩小放在一角落,权威奖加大放在中间。
不管怎么着,几十座奖杯一砸,搁谁谁不迷糊,也能营造高手飙戏的感觉,增加热度,吸引观众。
马柯别看长得像“八岁”,但却是个合格的制片人,眼光独到,还特别擅长抓关键话题。
比如上个月由他担任制片人的《蜗居》热播,就狠抓了不少敏感话题,一度导致被停播。
不过没停多久,这部剧就在那些地方台开始复播,网上播放量也很高,且因为此事,电视剧热度更胜一筹,成了2009年底的最大爆款电视剧。
曾老师的得意弟子闻章一炮而红,跻身当红小生之列,也是少数不靠繁星杀出来的中戏02班学生。
曹轩这次回京城开会,还有高层提议把他挖到繁星。
但先不说曹轩同不同意,就算想挖也已经晚了,闻章今年参演《海洋天堂》,期间和李莲杰相逢恨晚,拜了对方当契爷。
抱上这么一条大粗腿,在西宫娘娘这还有几分师生情,女朋友还有京圈和沪圈的人脉,再加上中戏明星02班的光环和刘天仙等诸多老同学互助倚望,曹轩都觉得他前途光明。
前提是改了那个狗脾气,别自己作死………
值得一提的是,闻章和马柯关系不错,后来他能出演姜闻的《一步之遥》,也很难说没有马柯在其中牵线。
哪怕是曹轩也是比较认可马柯的能力的,《让子弹飞》剧组的繁星制片人,目前都给他打下手。
要知道,繁星拥有《让子弹飞》50%的份额,以往有这么多份额的剧组,绝大多数都是繁星主控,《让子弹飞》例外,主要是看重姜闻和马柯的能力。
……
回到《让子弹飞》当天下午,曹轩就开始拍戏。
剧组10月下旬开机,按照原定计划,曹轩不到50天就可以杀青离开。
然而关键在于老姜狗日的爱改剧本!
尤其是重头戏,更是翻来覆去的变,曹轩的戏份保守估计也得到2009年年底杀青。
得亏是曹轩时不时还能给指一下方向,节省了不少时间,不然曹轩阳历年底杀青了,春节前能结束就烧高香了。
比如现在拍得黄府鸿门宴的那场戏,剧本上写的是1天拍摄时间,同时由于是重头戏,还专门多加了1天备用。
但等真拍起来,剧本时间根本不算数,前两天甚至压根就没有开机,曹轩三人反复的在过剧本,甚至后来都不聊剧本,反而天南海北的胡侃。
直到第三天才正式开拍,但也是拍拍改改,陆陆续续拍了快一周才算到了收尾。
在这期间,剧组所有演员和工作人员一直跟着耗着。
曹轩是不太欣赏或者说适应这样的工作方式的,尤其是对他这种认同效率为王的人来…说,太折磨人了。
以前他和几个香江导演合作时,偶尔也会觉得他们拍片速度太快,有“粗制滥造”之嫌。
但和姜闻比起来,他又开始想念那帮快枪手了………
曹轩也理解那帮香江演员为啥很多人都烦王墨镜了。
老姜拖时间不过是按天,顶天了算周,王墨镜还是按月和年。
姜闻起码还尊重演员,大家一起聊剧本,心里有大致拍摄方向,后者听说就是把演员当工具人,剧本都没有,就是给个情景让演员自由发挥,一遍遍的磨,磨出一个王墨镜都不知道会不会用的镜头。
曹轩虽然嫌老姜墨迹,但至少可以忍受,要是王墨镜那种拍法,他早翻脸了。
其实话说回来,老姜这种拍法在电影圈虽然不多,但也不算多么出格。
曹轩之所以嫌他磨蹭,主要是他知道电影成品,然后明里暗里指引方向,姜闻却不听,非要一个个方案试,在他看来很大程度是白白浪费时间。
其实姜闻自己也不好受。
拍了一个多月,曹轩几乎60%以上的戏都有自己的想法,活跃度特别高。
姜闻自认也算是爱给导演“捣乱”的演员了,与曹轩一比,都算是老实人。
这也就罢了,毕竟知名戏霸,姜闻心里有数,事先早就以自己为原型设想了一下,打了足够预防针,心理可以接受。
最操蛋的是,曹轩很多想法和他不谋而合,而且往往经过试验,最终被他采纳。
这让姜闻惊喜曹轩与自己是难得知己的同时,又有一种被抢了脑洞和剥夺导演成就感的痛苦,执导的乐趣大大降低。
也因为如此,他就越发想推翻曹轩的提议,证明自己。
曹轩本来只是简单提醒,看他越来越不开窍,也说的越来越露骨,越来越“戏霸”,姜闻一边忍不住抄笔记,又想多试试其他想法,反驳曹轩。
两人某种程度上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不断的较劲。
葛大爷其实也有点烦姜闻越拍越慢,毕竟他的档期也很紧张。
但看着他们俩互相折磨,心里的烦闷就会消失不少,转而进入看乐子状态,甚至隐隐站在曹轩这边,希望帮自己也出口气。
黄府内室,撤去桌上的保鲜膜,准备开始拍摄。
这场鸿门宴差不多拍了一周,光是桌上的菜就换了两次,得亏是冬天,要是夏天,半天就得酸了。
当然,这场戏几乎没有吃的镜头,菜馊了演员也不吃,但一帮馊菜放在面前,模样气味总倒胃口,影响演员发挥。
鸿门宴这场戏很好玩,三个人每人八百个心眼,来来回回的试探,说话九假一真,期间又互相连横合众,充满了套路和反套路,同时双方角色有些鸡同鸭讲,偏偏又特别对路,给予上帝视角的观众愉悦和满足。
这也是姜闻反复去过剧本的原因,他的电影非常特别注重台词的凝练,尤其是《让子弹飞》之后,近乎达到了偏执的地步。
故事有,情节也没问题,但还是一遍遍的去琢磨台词,反复精炼设计,要求台词自然、有趣、深度,还要耐人寻味。
甚至是姜闻可以为了台词去开发剧情或电影,用他的话说——
为这点醋,才包的这顿饺子。
上一篇:极致反差,每天一个新人设
下一篇:神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