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开局奖励满级神功 第1402章

作者:落魄的小纯洁

足下于地面泥泞之中接连后退三步,每一步都滑行不断,步法也是前后变化三次,这才彻底稳住下盘,可身形仍旧往后退出半丈之距,这才彻底定住。

然而一抬头,那暗中之人这会已经到了跟前。

就见到,此人形若枯木,面无表情,一张脸好似刀刻斧凿,棱角分明。

双眸中连一丝一毫的情绪都没有。

欺身近前,举手就打。

掌势之中不见锋芒,唯快而已。

对方来势汹汹,张猛顾不上多做他想,猛然深吸了口气,两手一合挡在跟前。

却只觉得对方这力道来的宛如摧枯拉朽。

倏然破开他双臂的架子,直奔胸腹而来。

碰的一声响!

张猛打人家,那是如中败革。

然而被此人打了一击,却是口中鲜血狂喷,整个忍不住后退。

一边狂退,一边怒吼:

「还不出手?」

这喊得自然是那位欧姑娘。

然而欧姑娘却比他想象的还要聪明许多。

两个人今天晚上在这里谈论许久时间,本是已经达成共识。

却没想到,突如其来的又杀出一个高手。

此人来路不明,深浅难测,张猛显然不是他的对手。

既如此,再加上自己一个,恐怕也是肉包子打狗。

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难道等自己拖住这怪人,让张猛趁机脱身吗?

当即双手一抱拳:

「张前辈侠肝义胆,仁义无双,晚辈先行谢过,告辞!」

说完之后,转身就跑。

苏陌藏在树上,险些笑出声来。

没来由的便想到了御海王,于武神殿前抛弃那个假的第六惊,自己逃命的事情。

只不过,这姑娘还不如那位御海王呢。

那位虽然是个无胆鼠辈,但至少还留下了二十年后的场面话。

眼前这姑娘却是感谢一声之后,说走就走……连句场面话都不留。

张猛瞠目结舌。

有心放声怒骂,却又分心不得。

一时之间只恨了个咬牙切齿。

这小小同盟,尚未彻底成型,便已经分崩离析。

却不想,本来追着张猛打的那人,脚下步子忽然一变,便已经缀上了那欧姑娘的身形。

探手一拿,便要扣住这位欧姑娘的肩膀。

他竟然是一个都不打算放过。

欧姑娘出身自欧家堡,一身家传所学,也是精妙非凡。

听的背后风声不善,当即脚下一旋,单手一探一拿,施展的却是一路近身短打的擒拿功夫。

可谓是精妙异常。

可惜她这对手武功着实不凡,欧姑娘手上功夫硬朗,却远非其敌。

就见到他并起两指,随手一戳,取得赫然是欧姑娘脉门所在。

欧姑娘脸色一变,这一手就已经拿不下去,当即沉肩坠肘,步子接连变化,就听得啪啪啪三声响,顷刻之间两个人就已经分解三招。

而此时,欧姑娘招式用老,就见到那人两指一分,探手就戳。

直逼这位欧姑娘的双目而来。

欧姑娘一时间亡魂大冒,想都不想竖起一掌挡在这要命的一式跟前,避免了目盲之厄。

可就在此时,脚下忽然一轻,无需低头就已经知道,戳目是假,脚下横扫才是真。

下盘顿时失守,整个人打着横的就要跌在地上。

那对手至此仍不放松,一抬脚高高扬起,便要落在欧姑娘的脑袋上。

观其力道,这一脚但凡踏实,欧姑娘的头颅不得给踩得稀烂?

眼看这一脚就要命中,却忽然听得一声叹息自这雨幕之中响起。

一个苍老的声音开口:

「住手吧。」

这三个字并无玄妙,然而落入那人耳中之后,却让他的招式骤然一顿。

如今这脚距离欧姑娘的头颅不足三寸,那声音来的哪怕慢上一分,这脑袋都得当场踩烂。

就见得那人目光一探周遭,冷冷开口:

「出来。」

「老夫早就已经出来了。」

张猛和惊魂未定的欧姑娘听到这声音来自高处,连忙探头去看。

就见到一个打扮古怪的老者,手里拿着一把造型更加古怪的雨伞,正坐在一棵大树的树杈上。

二人四目相对之间,老者目光复杂。

那中年人神色却没有丝毫变化。

只是冷冷开口:

「五十年前,你我便已经说好,至死不见。

「班术,今夜你出现于我面前,莫不是……大限将至?」

第644章 七情绝念

两人这一番对话,却是让在场几个人都是一愣。

就算是苏陌都不禁眉头微微一挑。

五十年前?

看这面无表情之人,充其量也不过四五十岁。

五十年前有他吗?

张猛忽然脸色大变,猛然翻身跪倒:

“诡娘子饶命,诡娘子饶命啊!

“是晚辈一时之间鬼迷心窍,还请前辈念在晚辈无知的份上,饶晚辈一次。”

“诡娘子?”

欧姑娘趴在地上,凝望这中年人,忽然恍然大悟。

树上这位既然被地上这个人称之为班术。

那自然正是班术先生。

两者随口闲谈,又全然是平辈论交。

放眼江湖,自然唯有同样列为三奇五老之一的人,方才能够跟班术先生这般说话。

而三奇五老之中。

刀剑花三位都很年轻。

五老之中的‘啸’‘杂’二位,形貌皆有显著特点。

‘啸’之一字的这位老人,从来不以‘啸’字自称,平日里都是以伯言居士为号。

是一位喜穿蓝衣,形容整洁,风度堂堂的长者。

身后背着一尾古琴,很好辨认。

班术先生便是一身黑衣,身上总有古怪物件。

因为此人乃是机关术集大成者,一身的手段鬼神莫测,巧夺天工。

‘杂’字的乃是一位老乞丐。

据闻此人阅尽人间冷暖,少时家境极好,幼年便饱读诗书,其后文武同修。

但他却并不以此满足。

他觉得书法可打磨精气神,便去深研书法。

觉得画技精彩,可记录天地万物,便又去研究水墨之道。

偶尔出门看到路边杂耍,认为精妙异常,便也跟着去学……

此人每学一样东西,都能很快入门。

可不等彻底研究透彻,就已经转投他处。

这才得了一个‘杂’字。

其人自称,一身所学,杂七杂八乱七八糟,侥幸融为一体,得窥上乘之道。

只是境遇颇惨,于而立之年家道中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