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呼啦圈大神
朱太后最近就常常睡不着觉,整天瞎琢磨将来她的生活有多么凄惨,大概是哪个体己的太监和宫女看不过去了,才给她出了这么个主意。
杨怀仁想想差不多就是这么回事,以朱太后的智商,大概还不会想到这么个点子,更扯不到杨怀仁这里来。
杨怀仁竟不感觉排斥,既然如此,那就可以把这件事当做一笔生意来看待。
他可以当说客帮朱太后赢得一点后宫里的权力,来满足她的虚荣心或者自尊心,同时也可以借着朱太后的建议,解决大壮现在那种在宫中的很孤独的问题。
第2004章 谁利用了谁?
杨怀仁故作赞成状,笑道,“太皇太后娘娘说的极是,既然如此,不如让花匠们多弄几盆茶花,相互映衬着,自然就不显得那么孤独了。”
朱太后听罢眼珠子就灵动了起来,“现下是初春,茶花不好养,怕是要难为那些花匠们了。”
杨怀仁立即接话,“只要是为了陛下,为了太皇太后娘娘好的事情,微臣觉得臣子们付出一些,那本就是应当的。
何况几盆花而已,举手之劳罢了。”
朱太后的眼睛里已经要冒出光来,她盯着杨怀仁的眼睛看,杨怀仁也很自然的点了点头。
朱太后这会儿才把自己原来那股子直爽劲儿尽情显露了出来,傻乎乎地问道,“杨国公知道我在说的什么?”
杨怀仁心说看来那个给朱太后出了主意的太监或宫女还是缺少经验,只教了前边如何说绕弯子的话儿,却没教杨怀仁来了反应之后她又该如何说下去,于是便有了这句实诚又小白的话。
杨怀仁毫不掩饰地说道,“陛下年少,宫里也没个玩伴,心情不好,不光太皇太后您这位当祖母的担忧,我们当臣子的当然也担忧。
不如娘娘您跟向太后娘娘商量一下,从宫外的王公大臣家里寻一些和陛下年纪相仿,又好学上进的孩子进宫来,陪着陛下读书。
想必宫里的先生自然是最好的,那些王公大臣的子侄能进宫给陛下伴读,自是受益匪浅。
陛下有了读书的伴儿,读起书来也容易了些,不知太皇天后娘娘,觉得微臣说的是不是个理儿?”
朱太后心情变得很畅快,她现在才肯定杨怀仁是彻底明白了她的意思,就等着杨怀仁把她的所想也说出来,于是夸张地回了句,“杨国公的法子真是太好了!”
杨怀仁也是识趣,接着道,“说到给陛下找伴儿的事,微臣还有一件事想跟娘娘聊聊。”
朱太后大喜,“说来听听。”
杨怀仁道,“虽说陛下现在还年幼,但为陛下挑选后宫妃嫔之事,现在也该提上日程了。
从民间选温婉贤良的女孩儿进宫,这得用不少时间;她们进了宫还要调教几年,学学规矩,这又得好几年。
等她们有资格可以成为陛下的妃嫔了,估摸着也就到了给陛下选妃的时候了,娘娘觉得呢?”
朱太后频频点头,嘴上却说着惊讶的话,“杨国公若是不提,本宫差点把这么重要的事儿给耽误了。”
杨怀仁接着道,“娘娘谦虚了,娘娘最是疼爱陛下了,怎么会把这件事给忘了呢?”
朱太后憋不住内心的欢喜,竟嗤嗤笑了出来。
杨怀仁本就知道她的性子,一套话总是要说完,“微臣觉的,向太皇太后娘娘身份高贵,这等事自然不会亲自过问。
孟太后娘娘呢,因为久居宫外,如今回到宫中,似乎还有些不习惯宫中的生活,那为陛下培养妃嫔这么重要的事情,还得是娘娘这位陛下的亲祖母来操心最合适不过了。”
杨怀仁说向太后身份尊贵不适合干这活呢,本来也不是朱太后爱听的,但这话又是为了后边做铺垫的,等他说到亲祖母这仨字的时候,朱太后那欢喜劲儿就不用提了,看杨怀仁都跟看亲儿子似的。
啊呸!
一切都挑明了,朱太后还是谦逊了一下,“只是不知本宫能不能把这件事做好。”
杨怀仁也没有拍马屁的瘾,大家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才脱了裤子放闲屁,朱太后再这么做作,杨怀仁也难受。
“娘娘何须谦虚,微臣觉得娘娘是一定能把这件事做好的。娘娘不方便开口,这事便由微臣去跟前朝的几位相公说去,谁要是不同意,就让他去操心好了。”
朱太后这下放心了,忽然又不再提这事,闲聊了几句别的,杨怀仁才脱身告退。
走出寿安宫的时候,杨怀仁唯一想的就是买卖做成了。
给大壮找陪读的事情,看起来简单,好像只是杨怀仁为了不让大壮那么寂寞,同时也为了让大壮能轻松见到他的兄弟姐妹们,以消除眼下的不开心和孤独感。
但往细了说,找十几个王公大臣的子侄进宫给皇帝当伴读,这里边学问就大了,说白了,还是朝堂上的利益分配问题。
杨怀仁可绝不会傻到只想着自己的孩子,名额该怎么分,都不能破坏了朝堂上权利平衡。
这有点复杂,不过也不算是件太难的事,为了大壮,让杨怀仁再多牺牲点利益也无所谓。
至于朱太后要权,这个不难,向太后和孟皇后这种聪明人一看就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不会管的还是不会管,会管的也不会明着管。
朱太后和她背后出点子的人觉得自己很聪明,其实他们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她们以为杨怀仁跟几位相公提这件事,是利用了杨怀仁让自己得了后宫的权力,但实际上却没那么简单。
几位相公们自然不会管后宫的事情,至于将来谁会成为后宫之主,本来就是明摆着的事情,也就朱太后还搞不明白罢了。
大臣们操心的只会是自家里不能少了份儿,从家里挑出一个和陛下年纪差不多,聪明伶俐长得又俊俏的女孩子送进宫里就完了。
朱太后怎么调教,那是她的事,何况大家估计都能想透彻,朱太后这种脾性和智商,恐怕真正调教那些女孩儿的事情,真正做主的也不会是她。
陛下的生母孟太后是个什么心智,大家心里都明镜儿似的,尽管现在孟太后青灯古佛的看着淡泊,但一个母亲为了儿子能做出什么事来,那还用多废话吗?
杨怀仁是绝不相信孟太后会把调教未来儿媳妇的事情交到旁人手里,朱太后这样自己都没活明白的女人,那就更不可能了。
特别是她经历了那么多后宫里的腌臜事之后,自然不想儿子再走赵煦的老路,未来几年后宫中的实权如果不被她掌握在手里,那才是奇了怪了。
向太后早就看透了这一切,所以继续装她的老好人不闻不问,拿年纪做借口就当自己养老了。
也只有朱太后还搞不清状况要强出头,她觉得她再利用杨怀仁,恐怕她现在还想不到的是,孟太后也在利用她而已。
第2005章 出奇的顺利
杨怀仁把事情告诉了李清臣。
对于杨怀仁只说结果不说过程,李相公全然不在意,对聪明人来说,有时候重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包括李相公在内的几位相公都没有什么意见,有人已经开始考虑让自家哪个后辈进宫来陪读了。
这才是大事!
不论古今,同学一直就是人际关系圈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更不用说皇帝是同学,那意义就不用多说了。
杨怀仁没想到事情竟这么顺利,不知道那些相公们是不是故意的,也许他们一直就是这种样子,既然大家利益共享,那也就没什么好反对的。
杨怀仁忽然觉得时机不错,便漏了一点消息给李清臣。
他说道,“现在的禁军啊,真是愁人,能带兵的人没什么文化,不一定懂兵法;懂兵法的人没什么经验,不懂得带兵,唉……”
李清臣丝毫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只是抬眼瞅着杨怀仁,等着他说下边的话。
老李头不接茬,杨怀仁却奇怪了,倒是蔡卞没事人似的凑了过来。
杨怀仁和蔡卞之间,算是相熟,但也谈不上交情,之前也曾经处在对立面,但也谈不上什么私怨。
蔡卞幽幽道,“禁军里文武双全的人才,确实是少啊。”
李清臣这才似模似样了“嗯”了一声。
面对这来能把天轻易聊到死透了的人,杨怀仁很是无语。
是他们故意不接茬?还是他们早就有了准备,所以刻意不接茬?杨怀仁一时之间,还真不好判断。
静下心来想想,这件事他准备了好长时间了,连详细的章程都已经有了改了好多次的版本,就差正式上书皇帝了。
但这件事真的是一个秘密吗?不见得啊。
文官集团对武将集团不待见,但不代表武将集团里有什么风,文官集团还搞不清风向。
杨怀仁这下明白了,其实事情多多少少都传出来一些,几位相公们也早有准备。
既然如此,杨怀仁也就不用废话了,直接说道,“禁军里缺人才啊,那些待诏的进士,能不能先给禁军这边用用?”
蔡卞瞅着李清臣,眼神有些狡黠的意味,没有说话。
李清臣笑了笑,“可以啊。”
杨怀仁愣住了,事情就是这样,你觉得复杂,但别人不一定觉得复杂,你觉得困难,但别人不一定觉得困难。
杨怀仁心说是他们没把这事想透彻,还是人家早就有了打算,等着杨怀仁提出来呢?
要是他现在立即回去准备折子上奏朝廷,那是不是中了老李头他们的圈套?
杨怀仁有点糊涂。
这件事绝没有那么简单,看上去只是跟文官们要了一些还没有出仕的士子们去禁军里任职,但这里边事可太多了。
对杨怀仁来说,文人去禁军中任职,是军队建设的一种很好的尝试,这年代武人文化水平低,也是制约军队战斗力提升的重要问题。
可反过来,这种制约也不是没有反作用力,还是得看具体事,具体的人。
杨怀仁想要的是真有本事的文人,能在职上尽忠职守,真心愿意融入到军队中的文人。
如果只是书呆子,或者刻板迂腐之人,那就是作茧自缚了。
其实文官集团应该愿意军队里出现更多的文人,他们也能更好的了解、监视和控制军队。
杨怀仁也不担心这种体制上的变革,他觉得之前文官对军队的控制其实有点过分了,与其埋怨这些制度,不如主动让文官走进军队,加强了解。
最终的目的还是提升军队的整体素质,对军队的控制的制度上,也能有新的更合理的方式。
所以李清臣的态度,杨怀仁还真不好琢磨,有可能是人家也跟自己一样的想法,有可能是人家有自己的想法。
但杨怀仁既然早有打算,那这件事便是势在必行,至于将来出现的问题,现在也不可能全部考虑清楚。
杨怀仁又问了一次,“我想要的人,可能很多。”
李清臣这下也不卖关子了,笑道,“只要是杨国公觉得对大宋的军队有好处,要多少人都没问题。”
这话倒是让杨怀仁宽心了不少,他知道老李头不会在这么重要的事情上糊弄他,所以对大宋军队有好处这句话,杨怀仁觉得他是真心实意的。
蔡卞一直没发表自己的观点,但这次却很顺从地问了一句,“那大帅需要多少人?不如拟一份详细的章程,枢密院讨论之后送交陛下,陛下点头,这事就好办了。”
杨怀仁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竟有些不适应,以往一件小事他们这帮大佬们都争执个没完,今天这是怎么了?一个个都变了活菩萨不成?
“哦。”
他有些失神的应了一声,蔡卞只是拱了拱手,便转身离开。
杨怀仁再去看李清臣,老头脸上带着不已琢磨的笑意,冲着他点了点头。
那笑意里竟有些赞许之意,搞得杨怀仁更像是个等着先生夸奖的小学生一般。
杨怀仁也只能安慰自己,也许人家没有那么复杂,是他自己想多了。
起码现在再考虑其他的事,似乎没有必要,发生过的事情,没想清楚就是没想清楚,给你在多的时间也不会有什么新的想法。
而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未雨绸缪是没有错,但处处怀疑,似乎也不是个好的态度。
上一篇:重生飞扬年代,从中医开始
下一篇:星际战争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