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第716章

作者:呼啦圈大神

而且杨怀仁发现非常奇怪的一件事,给皇帝炼制丹药的道士不仅只有一个,而是有三个。

更奇怪的是这三个道士都是被后宫里的妃嫔举荐入宫的,而且三个道士也是不同的妃嫔分别举荐的。

也就是说,赵煦现在服用的丹药,不仅仅是一份,而是三份!

这就对了,民间也不是没有相信这些炼丹术的有钱人会请一些道士给他们炼丹服用,也有些人确实在服用了丹药之后活了很久,给人以一种服用丹药可以延年益寿的错觉。

但赵煦一个人服用三份丹药,光是这些丹药里含有的硫化汞就够毒死他了,更别说丹药里还有不同的成分的药物或者毒物。

它们混在一起服用,在赵煦体内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产生什么样新的东西,这些东西是对他的身体有益还是有害,就更没人说得清楚了。

杨怀仁心中忍不住偷笑,别说是这些本身就含有毒素的丹药了,就算是正常保健食品,多种混合在一起服用,对人的身体也是弊大于利的。

赵煦身为皇帝,竟然对炼丹和服用丹药这种事没有一点基本的常识性的认识,真是越想越觉得可笑。

最可笑的是赵煦服用丹药,朝堂上那些大臣们也应该知道的,说起来如果像苏公公这种没有多少见识的太监不懂,那些饱览群书的文官们应该懂的,服用丹药本身就有两面性。

他们不但不规劝赵煦,反而听之任之,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实话的,想想更是觉得他们其心可诛。

还有后宫那些妃嫔,她们的出发点或许只是想用这种方式来争宠,为了能怀上龙种从而在后宫得到稳固的地位,但她们的做法却是害了赵煦,和帮凶没有什么差别了。

杨怀仁也不能直接告诉赵煦他所服用的这些丹药就是毒药,那样的话打击面就太广了,牵扯的人也好,或者他们背后的势力也好,会一下把自己推到几乎所有人的对立面。

所以杨怀仁也不打算直接说出来,而是一点点的让赵煦明白,他所服用的丹药,毒药的成分远远大于药物。

另外一个奇怪的地方,就是赵煦的饮食了。平时的饮食倒也看不出什么,无非是些优质而珍贵的食材混合在一起的菜式罢了。

但是杨怀仁发现,如果赵煦是在某个妃嫔的寝宫中用餐的话,并不是皇宫里的御膳房提供的食物。

那些妃嫔到了一定的地位,有了自己单独的宫院,宫院里自然也会有独立的小厨房。

这些小厨房里的食材虽然也是内府监统一采购的,但把这些食材制作成食物的人却不见得都是专业的厨师。

有些是妃嫔的贴身侍女,也有些是懂点厨艺的太监,他们没有完善的厨艺,却能在一些特殊的菜式上有不错的造诣。

起居注里记录的做多的,便是这些妃嫔给赵煦制作的各种各样的补汤。

补汤自然是用很多珍贵的食材烹制出来的,目的也是补身体用的,但这些妃嫔的小厨房里熬出来的补汤,里边是什么成分,又是起什么作用的,就不言而喻了。

尽管这些补汤在给赵煦食用之前也是经过了他身边的太监尝试过的,但补汤中的某些对男人有极大刺激作用的猛药,太监们服用之后却是完全没有效果的。

太监们不觉得有什么,自然可以放心交给赵煦食用,可赵煦食用之后的反应会是如何,就不用多说了。

三份有毒的丹药,加上不断的用猛药进补,各种刺激人体的成分混合在一起对赵煦的身体起作用,也难怪他的身体吃不消了。

还有另一个道理也不难理解,一个身体已经虚弱的人,你给他服用猛药,自然能让他短暂时间内从新龙精虎猛。

但这种龙精虎猛的状态是用猛药催发出来的,耗费的却是身体最后的元气,长期这样,人的身体逐渐被掏空,再加上毒物渗透,一个年轻男子被折腾的无药可救,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了。

杨怀仁把发现的问题说了出来,措辞上还是很委婉的,一方面也是为了给赵煦保留脸面,另一方面也是不想直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为他接下来的计划保留些余地。

一开始赵煦听了也是不太相信,或者说不是那么在意,苏公公也觉得杨怀仁所说的事情,多少都有些危言耸听了。

这把杨怀仁给激怒了,他还不至于跟赵煦发作,只是憋着劲说道,“陛下若是觉得微臣咋危言耸听,大可以把宫中的三位‘真人’唤来,微臣有办法证明微臣的话。”

赵煦想了想,也不好直接拂了杨怀仁的面子,便差人去传人去了,但小太监带回来的道士却只有一个,一问之下才知道,另外两个刚刚出宫,说是去采购炼丹所需的药材了。

这事情也太巧了些,杨怀仁进宫,派人去取了陛下的起居注来查阅,那些道士便立即的了消息,然后便即刻出宫采购药材去了。

连赵煦和苏公公也开始对他们起了疑心,这几位他们眼中的“真人”或者“大师”,进宫之后为了表示官家对他们的敬意,是给了他们充足的人手侍奉他们的。

平时他们要采购什么炼丹的材料,他们亲自出宫采购的时候也不是没有,但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要把材料告诉服侍他们的人,自然有太监们帮他们去采买。

但今天忽然间三人中的两人竟不约而同出宫采购药材了,加上杨怀仁进宫这个时间点,实在是让人不得不怀疑。

就连最后被唤来的一个,听传话的小太监说,也是正在收拾东西出宫。

赵煦对此非常疑惑,但也很快琢磨过一件事来,这世上的人,如果没有做过亏心事,是不怕鬼敲门的。

他们如此急匆匆的出宫,根本不像是他们所借口的出宫采购药材,更像是东窗事发,他们这是要跑路了。

第1739章 杨怀仁大闹皇宫(五)

赵煦脸色很难看,虽然依旧没有血色,但眼神里却似是要冒出火来。

而那个山羊胡子老道,见赵煦要发怒,也有些怕了,可他也算是有些急智,忙劝道,“陛下万万不可轻易动怒,修养之道,在于平心,静气,宁神……”

杨怀仁看着这个老道,也就三十多岁,胡子却老长,怎么看怎么觉得那搓山羊胡子不像是真的。

而且从他的反应来看,这人还是有点小聪明,不过很明显的一点,一个只有三十岁出头的道士,竟然被当做一个真人一般的看待,在宫中被好吃好喝供奉着,这太不合常理了。

虽然不能说年纪轻轻就不能是得道高人,可眼前的山羊胡子老道却没有一丝得道高人的仙风道骨,就算不是鹤发童颜,起码你装也要装出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来啊。

可惜他全没有,装腔作势倒是有一些,可做作的成分太大,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杨怀仁觉得宫里这些公公们也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可他们竟然没有一个人对这个老道的来历或者道行深浅有疑问,那问题就很明显了,大概他是后宫里哪位妃嫔举荐给皇帝才进宫来的。

太监们不敢得罪那位受官家宠爱的妃嫔,所以即便看出来一些不对劲,也不敢说出来。

或者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宫里养着的三位道长,估计都不是什么真正的得道高人,大概和那些江湖骗子是一类的,穿上道袍就能装道士,剃了头发就能扮和尚。

只是因为他们是那些后宫里的妃嫔举荐的人,皇帝不会仔细去分辨,太监们自然也不会冒着得罪人的风险去乱说话。

可从这三位老道如今的反应来看,似乎他们是心中有数的,所谓的修道和炼丹,都是假的。

甚至杨怀仁可以大胆猜测,这三位老道可能就是那些举荐他们的妃嫔的什么亲戚,扮作了会炼丹的道士进宫来,也是为了帮助妃嫔们争宠的罢了。

而那些所谓的延年益寿的丹药,大概也可能是春药,然后配上些炼丹用的材料搓成了丹药的形状冒充神药而已。

其实他们炼制的这些丹药是怎么回事,他们比谁都明白,杨怀仁一进宫他们就慌了神了,怕事情败露出来,所以才赶紧找借口逃跑。

前头两个大概是运气好,早早就逃了出去,估计这会儿要寻也早寻不见了,只有这最后一个,还在忙着收拾金银细软,因为他的贪心,才没有及时逃离皇宫。

想到这里,杨怀仁心中只剩下苦笑,心说赵煦虽然不能算是非常精明之人,但起码还是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的。

怎么这几年没见,竟糊涂到连这点小把戏都看不明白的地步了?

杨怀仁很难说能了解这几年来赵煦的思想和心态的变化,但从外部环境上来说,或许是和他的经历有关系。

幼年就登基为帝,确实让他太早登上了人生巅峰,可惜这座巅峰上却还有一座大山盖着他,让他最初登基的六七年里受到了极大的压抑。

之后高太后离世,他才重掌皇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皇帝,一开始他也是想着要做一个千古明君,也想着励精图治的。

但成功又忽然间来的太快了,他开始渐渐忘记了最初的初心,开始习惯了玩弄权术,掌控朝堂,让自己提拔的人在不断斗争中排除异己。

对外战争的接连胜利,加上改革初期的表面成果,让他觉得他已经超越了祖辈成为千古明君了,所以当他感觉他的人生目标已经完成之后,就开始放任自流了。

另一个原因,是后宫的混乱。

后宫里原本有高太后在的时候还是规规矩矩的,后来高太后这种强势人物不在了,向太后自然知道赵煦不想看到另一个高太后出现,所以洁身自好不管后宫之事。

赵煦的生母朱太后本来就不是一个有本事的女人,别说统领后宫了,她平庸的个性让她管理后宫的话,几乎也是一点儿不顶事。

赵煦的原配皇后孟婉儿又是个温良贤淑的女人,性情一开始太软弱,加上她是高太后选出来的皇后,赵煦对她不但没有什么感情,反而对她心怀芥蒂,没日都看着心烦。

后来那些后宫里宠妾灭妻之事,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孟皇后被废之后,后宫更是乱了套,以刘清菁为代表的妃嫔开始变着法儿的魅惑皇帝,甚至无所不用其极。

像举荐道士进宫炼丹这种事,恐怕也不过只是小把戏而已,后宫里因为争宠而发生的肮脏事情,怕是说出来能把人恶心死。

朝堂上的人就更坏了,他们为了实现他们的政治目的,根本不会理会后宫里众妃嫔是如何魅惑皇帝。

不但如此,甚至他们为了各自的目的,还和宫中的妃嫔里外勾结,交通利益。

杨怀仁就听说如今后宫里很多妃嫔,就是那些朝堂上的大佬们送进宫里来的,赵煦又是个没有定力的好色之人,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了。

赵煦走到这一步,还真怪不得别人,全都是他自己作死。

杨怀仁也觉得替赵煦可惜,只不过眼下他的目的是为了保住大宋江山,即便他和赵煦之间还有些朋友情谊,他也感激赵煦这么多年来对他一直皇恩浩荡,但在民族大义面前,他也顾不上可怜赵煦了。

他现在能做的,就是让赵煦在死前能看清楚一切,能让他重新明辨是非,然后把那些前朝和后宫里的阴谋之人铲除掉,才能在他接下来把大壮推出来的之后,不会被这些小人阴谋暗害。

杨怀仁一脸不屑地打断了老道士,“你感激给我打住!你说你进献给陛下的丹药有延年益寿,凝神静气的作用对吧?”

老道这才瞧了杨怀仁一眼,发现面前之人他根本不认识,也绝对不是他熟悉饿那些朝堂上的大官。

但这人又不穿官袍出现在皇帝的寝宫里,他忽然想到,这个人不会就是杨怀仁吧?!

老道想起听别人说起过的关于杨怀仁的一些事,忽然更紧张了,嘴唇也哆哆嗦嗦,一时之间竟说不出话来……

第1740章 杨怀仁大闹皇宫(六)

就在老道为难该如何面对杨怀仁的时候,宫外忽然又内侍唱道,“皇后娘娘驾到——”

紧接着,也没见赵煦点头,便听见殿外窸窸窣窣的脚步声传来,一个凤冠凰袍霞帔的妖艳女子走了进来。

除了四个贴身的侍女,其他随行太监和侍女都留在宫外,杨怀仁没看见全部,但视线里能看到的就有二三十人,可见皇后在宫中行走的队伍是多么庞大。

杨怀仁不曾见过当今的皇后,不过看那女人的样子,也知道她就是刘清菁了。

杨怀仁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女人生得实在非常惊艳,属于那种站在人群里男人扫一眼就能看到的那种。

五官的精致就不用多说了,只是脸蛋儿的那条曲线,给人的感觉就绝不是人间能有的,就算是后世许多整形的人造美女,都没有刘清菁的面部曲线那么完美。

杨怀仁的感觉,如果单单是这种尖削的面部曲线,还不至于让人感觉到她的美艳,甚至可以说如果她只是素颜给男人看,仿佛更像是一具冰雕玉彻的玩偶。

但搭配了粉脂和首饰的装扮之后,那种让男人垂涎欲滴的美艳就展现出来了,特别是眼神里流露出来的妖娆,更是让男人无法抵挡。

杨怀仁想到了很多形容美女的词汇,比如倾城倾国、出水芙蓉等等,但忽然间觉得不论是哪一个,用在刘清菁身上,似乎都不足以形容他的美艳。

杨怀仁甚至觉得,如果不是因为他对刘清菁的印象早已经固化成一个蛇蝎心肠的恶毒女人的模样,恐怕第一次遇见这样的美女,他也很有可能抵挡不出美色的诱惑。

这也难怪赵煦如此迷恋她了,想想当年刘清菁进宫的时候才十三岁,刚刚掌权的赵煦也不过十五岁而已。

指望一个十五岁、心智还没有那么成熟的大男孩不被这样的绝色所迷惑,这似乎也有点太强求他了。

孟皇后虽然也是非常美丽,只是孟皇后那种美是恬静的美,或许更雍容华贵,但因为缺少了艳丽和魅惑的魅力,反而显得太清淡了。

刘清菁如今贵为皇后,她迈着盈盈小步走进来,姿态也非常优雅,她装作没看见杨怀仁一般,缓缓走到赵煦的榻前,微微欠身福了一礼,“臣妾见过陛下,祝陛下万福金安!”

再去看赵煦,那张憔悴的脸上忽而浮上了一些笑意,但这笑意里又包含了很复杂的情感,有怜惜,也有愧疚。

赵煦只是点点头,示意刘青箐坐在他身边,她却没有急着坐下,而是转身冲杨怀仁福了一礼,“本宫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大帅,大帅在外领兵,对我大宋朝来说是劳苦功高。

本宫在这里替陛下谢过大帅了,也祝愿大帅身体康泰,披坚执锐守护我大宋金瓯磐石之固。”

杨怀仁惊讶于刘清菁说话竟如此圆润,真的很难让人对她产生厌恶的感觉。

但杨怀仁只是稍稍愣了一下,便立即明白一点,越是这样八面玲珑的女人,越是不好对付,她表面好似一副和蔼慈祥的样子,可内心里却是极度阴暗的。

要对付她,必须十分小心,杨怀仁心中虽然对刘清菁十分鄙夷,却装出一副恭敬的样子来,说道,“娘娘言重了。

微臣食君之禄,自然要做忠君之事,守护大宋金瓯完整,本就是微臣分内之事。

这次陛下急召微臣进京,微臣也定然会守护陛下安全,若是有谁敢做出对陛下不利之事,行僭越谋反之举,微臣一定会借陛下天威,诛除一切宵小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