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第590章

作者:呼啦圈大神

最流行的就是贬配,还保留了文官的官职和功名,但贬配的地方不太好,要么是西北西南条件艰苦的州县,要么就是海南岛了。

海南岛到近代以前,一直都很落后,除了原始的一小部分僚人,也没有多少百姓住在这里,在这里繁衍生息的,也是自古以来被发配过来的犯人以及他们的家属和后代。

因为是流犯,所以大多数人也没有读书出仕的权力,从隋朝科举制度产生到眼下北宋末年,琼州竟从没出过一位金榜题名的进士。

苏轼来了之后便决心积极改变这个局面,努力办学,为的就是在有生之年,能培养出琼州第一位进士来。

没想到东坡先生的这个梦想还真的实现了,不过是在他过世八年之后,他曾经教过的一个叫做符确的弟子,成为了海南岛历史上第一位进士。

当然这是后话。

在征讨交趾的大战之前,杨怀仁还是要躲开陆地走的,所以舰队没有走路线更近的琼州海峡,而是选择绕行海南岛,然后向西向交趾国发起突然袭击。

第1460章 夜袭(上)

虽然绕了远路,但这一路走来风都特别顺,更没有遇上大风大浪,舰队只用了十二天,便到达了交趾东部沿海五十里处。

杨怀仁特意让舰队停留在这样的位置,还是因为不能被交趾的渔民看到的缘故。

根据情报,交趾国有两支水军,一支在交趾郡东部的吉婆岛,另一只在日南郡的象林港。

两只水军人数其实不多,加一起也就三四千人,而且他们的战船比大宋的寻常水军的战船也好不到哪儿去。

因为交趾国没有造大型船只的能力,所以他们的战船中最大的也只有五六百料,正常都是三百料的快舟,作用和大宋的水军差不多,只能是沿海护送本国商船。

吉婆岛的位置比较关键,在格金河河口外,后世格金河河口的海防港是越南最大的军港,也是海军司令部所在地。

而眼下海防市还不存在,只不过是一个小渔村而已,交趾最大的水军就驻扎在格金河河口外二十里的吉婆岛上。

要想出其不意的进攻交趾,吉婆岛的战略位置显得格外重要。

一来必须要先消灭交趾国的海上力量,二来格金河河道宽阔,河道很深,后世可以通行一万吨的大型船舶。

杨怀仁不知道现在格金河的水文是个什么情况,所以还不敢保证能顺着格金河逆流而上直捣升龙城。

但起码格金河河口和吉婆岛这个军事要地,他是一定要先占下来的,先给武德军找到一个合适的大营驻扎地,进可攻退可守,最不济也可以逃到海上。

交趾国南部的九真郡和日南郡两郡,地形狭长,军事力量有限,不过也不能就此无视。

杨怀仁准备派出一支两千人的军队,去占领九真郡的郡守所在地胥浦城,这样可以把守住从南部两郡前往北方交趾郡的要道,防止南部军事力量得到消息后赶来救援。

而大军则直接进攻吉婆岛,占领格金河河口的战略要地,如果格金河可以走大船,便让舰队逆流而上一路进攻,直到升龙城下。

如果格金河口不能通航大型战舰,就以格金河河口为根据地,步军沿着格金河一路打上去。

基本的战略定下来,一些细节方面,军中的将领比杨怀仁有经验,在侦查和保密方面,他们都提出了不少很不错的建议。

小七率领的千人的斥候部队,专门负责侦查、预警和信息传递工作。

彭保率麾下两千水军进攻九真郡胥浦城,杨怀仁给他的任务是攻下胥浦城之后守住二十天。

如果大军进攻顺利,打下了升龙城,那么接着就会扫平升龙城周边的各州各县,然后移军南下,占领整个交趾国。

若果大军进攻不顺利,彭保率领的两千水军很可能会面临腹背受敌的情况,所以二十天的期限,也是考虑到这年头信息传递,以及交趾军反应过来然后发起反攻的时间。

到时候不论如何彭保都必须带领手下将士弃城而走,回到海上才能更加安全。

徐泾和史云则带领四千水军进攻吉婆岛,占领格金河河口,给大军一个驻扎地。

到了陆地上之后,剩下的事情便可以交给步军了。

杨怀仁这次只带了五百名骑兵,这个数目很少,但也是没办法的事,武德军中总共也只有一千余骑。

而运输马匹要占用太多的战船资源,所以只能带五百匹战马,骑兵虽然很少,但对交趾国来说,这个数目也够用了。

交趾国虽然也有骑兵,但军中骑兵比例和大宋差不多,也只有百分之三到五左右,算起来数量不过千人而已。

尽管听说交趾国的骑兵部队都是禁军,而且大都是这些年来交趾国从大食人那里买回来的大食马。

但交趾国打仗其实用到骑兵的机会并不多,骑兵作为禁军,也不过是为了交趾国君的仪仗能好看一些罢了。

杨怀仁这可不是猜,风神卫收集的情报上就是这么说的,交趾国骑兵其实很少真正骑马出去作战,和交趾的地理情况也大有关联。

交趾国虽然大都是平地,可惜这些平原地带广种水稻,全都是水田,根本不适合马匹奔跑。

其余的则都是热带雨林了,丛林作战,就更用不上骑兵了,所以交趾国花费大量国帑打造的这只骑兵部队,怎么看都像是李乾德为了自己的威严才拼凑出来的。

一支没有作战经验的骑兵,要说有很强的战斗力,那就有点太假了。

而武德军中的骑兵,则大都是当初西北边军通远军中的骑兵,他们作战经验丰富,五百骑的数量决定了他们的机动性。

在步军作战为主的战场上,五百骑经验丰富的骑兵,正好可以起到一定的战术作用。

战事正式开打之前,杨怀仁下令全军将士白天里全部回舱睡觉休息,傍晚时刻起床然后饱餐一顿,携带好半月的压缩军粮,做好一切准备。

等天色暗下来的时候,则有经验丰富的水军水手掌船,整支舰队在黑暗里快速的向交趾国东部的海岸线航行。

大战即将到来,杨怀仁这位主帅心里也难免会有紧张,旗舰排在两艘小型探路的快艇后边静静地航行着。

杨怀仁领着一种甲胄鲜明的将军们站在船头,在黑暗里向前方望去,可惜除了深不见底的黑暗,什么都看不到。

一切都很安静,只听见战船破开海水的哗哗声和风帆被风吹的猎猎声,没有人哪怕讲一句话。

因为是夜袭,所以舰队进行了灯光管制,所有的灯火都熄灭了,只剩下惨白的月光为整个舰队指明方向。

将士们心中应该也有些紧张吧,杨怀仁是这么想的,毕竟武德军里很多人也没有参加过真正的战争。

他们平时的训练是刻苦的,也是优秀的,杨怀仁觉得他们已经是大宋军队中少有的精兵了,只是缺少一次实战的历练。

杨怀仁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战争能让武德军快速成长起来,虽然难免会有牺牲,但正是因为一支军队经历了这些,才能真正成长成为一支精锐之师。

第1461章 夜袭(中)

两个时辰之后,舰队行至海上离吉婆岛交趾水军大营外五里的地方,虽然看不清陆地,大桅杆顶端的观察哨已经报告,发现敌军大营的微微火光。

杨怀仁下令,水军出击。徐泾和史云领命,换突袭用的百人小艇五十艘,领麾下将士四千余人悄悄向敌军营地驶去。

杨怀仁在旗舰上看到一艘艘的小艇在视线里消失,心中多少有些担心。

这是水军成立一来的第一战,将士们究竟会把仗打成什么样子,他心里也没有底,水军将士们训练中的表现是非常出色的,但训练和实战,真的是两码事。

真实的战场上厮杀那是不能单论武功的,而是看谁勇猛,看谁大心脏,看谁应变能力强。

特别是当人见了血肉横飞的惨状之后。难免会在心理上发生变化。要么因为恐惧而崩溃,要么是壮起了胆子变得无所畏惧。

杨怀仁回想起他自己在清平关上的第一战,现在还心有余悸,倒不是说他脆弱,而是满目的鲜血淋漓,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

他也曾经畏惧过,但还是挺住了,坚持了下来,才有了他以后的经历,否则,不敢想象他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不过在经历了生死厮杀之后,他变得成熟了不少,男人经历了血与火的历练。 。总会获得极大的成长,再一次经历生死的时候,会变得镇定许多。

徐泾和史云虽然是将门子弟,但真正的作战,对他们来说同样是第一次,徐进还是非常的谨慎,史云显得有点过于兴奋,他期待这一天太久了。

他们这样的人,身上背负的不仅仅的自己个人的荣辱,还有背后家族的荣誉,他们宁愿战死,也不会让家族蒙羞。

将士们倒是想法简单的多,没家没口的希望在战斗中立功,然后回去后能因为战功得到一笔赏赐,然后成家,继而繁衍后代。

有家有口的同样希望用战功来为自己的妻儿赢得更好的生活。。所以他们心中虽然也非常紧张,但他们不怕,唯一怕的是一会儿打起来他们还没来及的立功便白白送了小命。

几十艘小艇快速的朝着灯火的方向前进,离的只有一里多地的时候,便能大致看见吉婆岛上的情况了。

灯火亮起来的地方是一个港口,不算大,停了几十艘大大小小的破船,是的,是破船,比昌国军水军那样的舰船还破,而且小的多。

徐泾似乎更加有了信心,看来交趾水军也不过如此,从他们的船只上便能看出来,这支水军没有什么真正的海上作战能力,那些小破船连普通的货船都不如。

港口上有很多小灯,还有一座四仗高的灯塔,最大的光亮还是从灯塔里发出来的。

突袭的小艇开始放慢了速度,缓缓向前行驶,一点点的向港口靠近。

港口的情况也越来越清晰,如今已经接近半夜,码头上值哨的兵丁不多,岗哨竟不足十人。

徐泾觉得,可能是交趾水军从来没受到过袭击,甚至也没有任何作战经验,所以夜间值哨的岗哨才如此至少。

而且他发现,所谓的岗哨也不过是交趾士卒两两相互依靠着打瞌睡罢了。

码头后边,是一片丛林,丛林里的东西看不清楚,不过丛林边缘,却是一片木屋或者竹楼。

这是交趾国最常见的居住用的房子,他们不用砖瓦,而是直接在树旁,用木材或者竹子建造房子。

房子下边是空的,支架把屋子架起来,高出地面有好几尺的高度,或许这样的房屋风格,也是因为交趾国多雨水,所以房屋都高出地面一定的距离,防止下雨的时候房子被淹。

但这样的房子却非常怕火,不管是木头还是竹子。在有风的时候点一把火,一烧一大片。

徐泾心中大喜,本来现在是刮西北风的时候,今天夜里忽然起了些东风,这样他便有了新的打算。

攻占了码头之后,便立即派人在东边的房子放火,借助风势,可以用大火对敌军造成大规模的杀伤。

史云喜欢近距离的肉搏作战,他个人的武艺也不错,所以更享受手刃敌人的快感。

但徐泾不同,他更谨慎小心,能有方法更简单快捷的消灭敌军,他从来不会带领手下将士去近身肉搏拼命。

这或许也是杨怀仁任命他为水军主将的原因。 。这一点性格徐泾和杨怀仁是相似的。

杨怀仁的想法很简单,自从军中有了火药武器之后,他便觉得冷兵器时代的末日就要到了,有远程杀伤敌人的武器之后,近距离的冷兵器对战,则会极大的减少。

能用最小的代价获胜,他不愿意任何一个将士因为鲁莽白白葬送了了性命。

他带了这么多将士出来,最大的希望是战胜敌人之后,能把每一个人都完完整整的带回去,让他们和家人能团聚,共同享受战争给他们带来的荣耀和利益。

史云见徐泾给他打了个火攻的手势,尽管心里有点不喜,但他还懂得军令如山的道理,既然主将下了命令,他自然会毫不保留的遵从。

距离岸边还有三百步的时候。。小艇停止了航行,徐泾示意将士们下船入水,口衔兵刃,凫水靠近码头。

大家都能懂得一个道理,从亮处往暗处看,视线是相当短的,而从暗处往亮处看,视线却相对较远。

灯光都来自岸上,所以从岸上往水上看,视距不会超过百步,而从水上的暗处往岸上的明处看,视线却能看到三百步之远。

徐泾就是利用了这个光线的原理,在岸上人无法看到他们的时候,便下船凫水,要的就是出其不意的突袭岸上的敌人。

水军将士们都是从江南各地厢军中挑选出来的,一个个的水性都极佳,凫水三百步的距离,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他们没有穿甲胄,所以身子非常轻便,随身携带的兵器可以衔在嘴里,一点儿水都碰不到。

而身上携带的几枚手榴弹,是专门为了水军作战使用而专门蜡封了的,短时间里可以有很好的防水能力。。

第1462章 夜袭(下)

吉婆岛码头外,黑暗的海面上密密麻麻的出现了一大片人头,即便是凫水前进,水军将士们依旧能保持一个很好的队形。

最先出发的一队几十人,是去暗中解决那些不多的岗哨的,李朝仁就是这支特别战术小队的队正。

自从李朝仁加入了武德军水军之后,他便立即给家乡的家族族长写了家信,只是刚开始的时候老族长不相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