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第294章

作者:呼啦圈大神

而赵煦不允许,又千方百计的找了杨怀仁这个说客去劝慰赵頵,也是要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是大度的,我相信你。

杨怀仁这下理解了这件事中的两个人的心中所想了,他们都是在做戏,一个是为了自保,一个是为了自己的名声。

而杨怀仁夹在中间,其实也不过是演戏给别人看,不过他并非是主动的,就像一开始他问赵頵的那个问题一样,也许他觉得是应该,实际上也是不得不做而已。

好在杨怀仁在这场戏里也不过是一个配角而已,对于这场戏剧情的走向,从一开始也没有什么关键的影响力。

杨怀仁越想越透彻,也越想越是心凉。当亲情需要演戏给别人看的时候,那还叫什么亲情呢?

他忽然就不想说话了,只要他在他的位置上,不论对赵頵还是赵煦,他作为一个朋友尽到了他该尽到的责任,其他的他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改变些什么。

特别是明白了自己原本就是个配角,说的太多,做的太多了,反而有抢戏之嫌。

既然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杨怀仁觉得最佳男主角他是没有什么资格去竞争了,拿一个最佳男配角,也挺好的,永远也别不拿豆芽当盘大菜。

赵頵见杨怀仁不在说话,又笑了一下,不过这笑意里带着一种豁达。

人就是在不断的经历中历练了自己的性格和脾气,吃了亏,才能加速自己的成长,永远一帆风顺,也许就永远也长不大了。

赵頵觉得他离京的事,也离的不远了,忽然想起些什么,抬手抓起杨怀仁的手来说道,“我是一个人出京去皇陵的,王妃和霏儿不会跟着我一起去。

我走了之后,如果王府有什么事情,还要你多多照拂。”

杨怀仁觉得赵頵的表情太到位了,给人的感觉,有那么点托孤的意思,心道你自愿去守皇陵尽孝道,也不过三五年的工夫,又不是回不来了,干嘛说话说得这么暧昧啊。

想起一年之前,杨怀仁还是孑然一身之时,没少借了人家的势,更没少得了人家赵頵的好处,眼下忽然位置转换了,他倒是觉得不太适应了。

杨怀仁坚定的点了点头,“放心。”

第六卷 吃遍天下

第711章 人的烦恼

赵煦的御书房里已经燃了暖炉,让杨怀仁觉得有点热。

赵煦每次接见杨怀仁的时候,也总是屏退了了众人,也许在他心里,只有这样,杨怀仁才会像个朋友一般跟他说话。

“你见过皇叔了?”赵煦吹散了茶盏中漂浮的茶沫,边抿着茶边问道,神色宁静自然。

“嗯,见过了。不过官家委托我的事情,我还是没有办好,嘉王爷心意已决,如果官家不肯让他去给高太后守陵,他说他会用一种比较激烈的方式来表达他的决心。”

事情已经是必然,不过杨怀仁总要给赵頵和自己找一个托词,倒不是刻意的去欺瞒赵煦,就是为了给大家一个台阶下而已。

“哦?照这么说来,皇叔是不肯留在京城了。”

赵煦说着抬眼看了看杨怀仁的反应,杨怀仁便喝着茶水,眼睛虽然没去迎上赵煦的眼神,却用余光察觉到了赵煦似乎在期待着什么。

“嘉王爷孝感动天,既然他执意要如此,不是我一个人说几句话就能改变他的心意的。”

杨怀仁放下茶杯,稍微顿了一了,“不过这样也好,去皇陵住上些日子,说不定能静下心来,等他过段日子再回到京城,也许书法和画艺,都能精进不少,不是你我可以比拟的了。”

杨怀仁这样的话,似乎在赵煦这里很受用,把一件复杂的事情岔开到另一个无关紧要的话题上去,无形中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本来很明显的事情,赵煦原也是想到了这样的结局的,更是愿意看到这样的结局。

之所以要故意摆出这样的姿态,也是为了自己在百姓和群臣中的形象而已,对杨怀仁,赵煦有种感觉,不必把话说得太透,大家心照不宣,就挺好。

“嗯,我以前也是当皇帝,现在也是当皇帝,可以前虽然心情总不是那么好,可活得自由自在,想任性的时候,就任性一下。

等任性的玩累了,往自己的寝宫里一躺,舒舒服服睡一个好觉,等再次睁开眼,浑身又充满了活力,又可以继续任性。

可现在似乎一切都不同了,刚开始上朝的时候,我高高在上的坐在那里俯视群臣,有一种天下尽在掌握的感觉。

但慢慢的,那种感觉就淡了,日复一日的上朝,听着那些大臣们重复着一样的话,总是觉得无聊的很,心也累。

回到寝宫想着一觉睡到天明,起来也许就不累了。可气就气在每天天不亮就醒了,醒了又要面对同样的人,同样的事情。

唉,你说这是不是旁人说的当皇帝的烦恼?”

这样的话,从一个皇帝嘴里说出来,杨怀仁即便没有亲身的体会,却是听懂了赵煦想要表达什么。

而且这样的话,也许天底下也只有他一个人能从赵煦这里听到了。

在他看来,也许是赵煦对着一个他信任的熟悉的人发发当了皇帝的牢骚,也许是向一个朋友征求些意见,总的来说,这一刻他很轻松。

杨怀仁是不想对赵煦现在的生活去下一个明确的定义的,毕竟追根揭底,两个人的身份已经不同了,有些话杨怀仁不能还当赵煦是一个小孩子那么去说。

当然也不能没有任何反应,让赵煦一个人尬聊,保持一个中立的态度,维持两个人之间亦是君臣,同时又是朋友的关系,是一件很精妙的事情。

杨怀仁心中还是有一定的尺度,笑着回答道,“烦恼这东西,谁都有,而且越是有才华的人,有本事的人,越是有地位的人,高高在上的人,烦恼就越多。

不过话说回来,烦恼和快乐,也总是如影随形的。就比如说我,你也知道,前段日子我两位娘子同一天给我生了两个孩子。

这是件好事对吧?一开始我也是高兴的不得了,左手抱着儿子,右手抱着女儿,左看右看,都是喜欢的紧。

那几天我见人就吹我杨怀仁受到了老天的眷顾,一天之内得了一对宝贝儿女,我将来的日子一定是快乐无边的。

可过了几天之后,我就开始发愁了,儿子太顽皮,总是跟我这个当老子的作对。

先是不好好吃奶,吃了吐,吐了吃。要单单是这样也就算了,白天我想抱抱他陪他玩,他就闭着眼睛睡觉,等晚上我要睡觉了,他又来了精神了。

别人抱还不行,一抱就哭,只有我抱着,才不哭了,然后就瞪着两个大眼珠子望着我,而且必须盯着我的眼睛。

我抱累了,困了,稍微一闭眼,他就踢我,下了狠劲那种踢法,我都想不明白他那么点大的一个小东西,一脚踢在我脸上,竟然那么疼。”

“哈哈,有意思。”

赵煦哈哈大笑起来,接着问道,“为人父母的,就是这样的,将来他长大了,就会明白父母的苦心,然后会感动,才会懂得父母养育他成人不容易,才会懂得孝顺父母亲。”

“长大了?”

杨怀仁眉头皱得更紧了,“这么点大就这么顽皮,等长大了,怕是要学孙悟空大闹天宫了”

“孙悟空?就是你上次聊天说起的那个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

这话把杨怀仁逗乐了,想起当初无聊给赵煦讲过的西游记里边的选段,忍不住笑出声来。

“哈哈,对,就是那只不听话的猴子。你说我烦恼不烦恼?将来怕是这孩子长大了要当个纨绔子弟了,在家惹事的话,起码还有我给他担待着。

若是将来出了家门,在别人的地盘上惹了什么麻烦回来,我可没有本事给他担待对了,将来还要指望你。”

赵煦点点头,“你放心,只要不是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来,我一定帮他担待着。”

说完赵煦似乎明白了杨怀仁的用意,杨怀仁有了孩子是又快乐又烦恼,而他呢,是有了权力才又快乐又烦恼。

他作为皇帝,等待手上紧握着实际的权力等待了好久,就好像十月怀胎诞下的一个孩子一样,快乐和烦恼是同时到来的,他必须去面对,去接受。

第712章 两个使团(上)

杨怀仁或者说一些俏皮话,或者随口讲几个他没听说过的小故事,让赵煦心情开朗了许多。

就这么赵煦也打开了话匣子,好似宫中真的没有人能跟他说上话,跟杨怀仁啰嗦起了最近朝堂上的事情。

杨怀仁嗯嗯啊啊的应付着,似乎对此不太感兴趣。这也不能怪他,首先他就不关心,其次他也不懂朝政上的事,更没法理解古代朝廷有些迂腐繁琐的运作方式。

而最重要的,是他作为一个穿越者,知道赵煦明年改号绍圣,而他的绍圣变法的结局,跟他老爹的两次变法革新的结局是一样的,都没有成功。

这种事自然不能告诉他,更不能让他知道杨怀仁是知道将来大概发生的事情的,所以杨怀仁也只能含糊其辞的支应着,没法发表言论。

赵煦也看出来了,杨怀仁对朝政的事情是一点儿也不感兴趣,他越说越没趣,自然而然的就转变了话题,开始聊他的后宫生活。

男人和男人之间,如果聊起女人来,自然不可能没有话题的。不过杨怀仁作为一位聆听者,就有点尴尬了。

皇帝的后宫故事,他不知道是该听呢还是该听呢还是该听呢?既然赵煦乐意讲,那就且先听听罢。

有点让杨怀仁惊讶的是,赵煦的故事里,女主角并不是皇后孟氏,而是另有他人。

孟皇后是高太后去年选出来的给赵煦的,赵煦虽然心中不情愿,不过由于当时的特殊情况,他也不能不从。

孟皇后此人说起来还真是个绝世的大美女的,杨怀仁虽然就远远的见过一次,但不论用当代的眼光或者后世的眼光,孟皇后都算是女神级别的人物。

能从千万个秀女中被选出来许配给皇帝的女人,根本不用去考虑她的长相问题。

只不过因为她是高太后选的,就导致了赵煦从心里对她有一种排斥之感,有可能赵煦每次看见孟皇后,总会想起他的祖母来。

尽管如此,赵煦刚刚重掌朝政,他需要后宫的稳定,所以他的后宫里,除了孟皇后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妃嫔了。

说起来这也许是做给外人看的,后宫的和谐景象,也会从某种程度上让大宋的文武百官和百姓们觉得赵煦是个好皇帝。

所以赵煦和孟皇后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微妙的,表面上两个人相敬如宾,给外人的感觉像是一对模范夫妻,但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那就不得而知了。

好在夫妻之间的礼数,两个人还是尽到了各自的责任,孟皇后最近也有了身孕,宫中这些年来纷争不断,这件事也算是一件值得宫中所有人欢喜的好事。

当然,赵煦没有另纳妃嫔是一码事,并不代表他就只有孟皇后一个女人。

都知道有句俗话叫做“后宫佳丽三千”,大宋的皇宫后宫也许没有那么多女人,不过千儿八百还是有的。

这些人虽然没有名分,也许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宫女,不过既然是宫中的女人,那她们就都是皇帝的女人。

赵煦的故事里,女主角就是一位普通的宫女,杨怀仁从他说的故事里,也听得出这个叫做刘青箐的宫女肯定样貌不凡,不然也不会惹得赵煦讲她们之间的小故事讲的这么激动。

皇帝和宫女的风流韵事,因为涉嫌不可描述,自然要“此处省略十万字”的,只是有一点,让杨怀仁太好奇了。

赵煦说前一段大理国来朝贡,原来是很平常的意见事情,不过奇怪的是这一次大理国来了两个使团,也有两位不同的使节。

这就把礼部和鸿胪寺的接待官员给整蒙圈了,一个国家两个使团?这什么情况?

大理国是地处大宋西南的一个外邦大国,不过大宋和大理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相对比较友好的,除了大宋开国年间有些摩擦之外,一百多年来两国都保持了一种相对友好的外交关系。

大理对大宋是称臣纳贡的,每年都会向大宋进攻一些他们国家的特产,大宋皇帝也欢迎这样的友好国家来进贡,还礼上也很大方,基本都是加倍还礼的。

这次一次来了两个使团,而且两个使团进贡的物品比起以往都有很大的增加,就让大宋的外交官员们摸不着头脑了。

后来一位刚刚从成都府路调回来京城的官员那里才知道,大理国最近也发生了一些事情,大理国布燮,也就是大理国的宰相高升泰架空了大理段氏的皇权,看样子要阴谋篡权了。

而两个大理使团产生的原因,也因此搞明白了。这两个使团,一个是大理国国主段正明派来的,另一个则是高升泰派来的。

段正明派使团来向大宋朝贡,那意思肯定是向大宋求救了,而高升泰派使团的目的,自然是要说服大宋朝廷能站在他这一边。

想到段正明这个名字,杨怀仁觉得熟悉不过,这不是段誉他大爷嘛,据说段正明武功高强,还会家传的武功绝学六脉神剑,怎么可能被一个老头子威胁呢?说不通啊。

不过这也是杨怀仁从后世的武侠中的描写里联想到的,有点经验主义和想当然了。

而真实的历史里,段正明确实有个弟弟叫段正淳,不过段正淳有没有儿子,他的儿子又叫不叫段誉,那就没出去查考了。

至于传说中的大理段氏的绝世武功六脉神剑,也只不过是个传说而已,江湖上也许有这样的传闻,但大家都这么说,却没有人真正见识过,也就是传着玩而已。

杨怀仁的认知里,或者影视里那种比手枪还牛比的武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应该也没有可能存在,也许大理段氏确实是武学世家,也和江湖中人有扯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

可要说他们真有六脉神剑那样的牛比武功,那实在没有道理,要不然他们大理段氏,也不用害怕一个阴谋篡权的高升泰了。

就在赵煦搞不懂这件事又左右为难的时候,那个宫女刘青箐,竟然建议赵煦把这件事交给杨怀仁处理,这就让杨怀仁难以置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