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呼啦圈大神
庄稼长势喜人,儿子也健康活泼在成长,连学院工地上,也是让杨怀仁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原本工期半年的第一期工程,因为做工的人足够,杨怀仁这个东家给他们的待遇和福利也足够好,老孙头他们几个把头,曾经拍着胸脯打保票,四月内就能完成。
可这才两个来月的工夫,整个工程似乎已经完成了九成似的,几座高大巍峨的建筑拔地而起,虽然还只是个主体的框架,却能让杨怀仁借着想象出完成后的样貌。
杨怀仁把几位把头找来赞扬了半天,老孙头才红着脸不好意思的说,这其实就是工程过了一半多点的样子。
主体建筑看上去是完成的差不多了,可很多配套设施,以及装潢安装的工作,都还没有开始建设呢。
杨怀仁看来是犯了外行的经验性错误,不过他脸皮厚,对此也没有什么好尴尬的,只是笑笑,继续夸赞着工程进行的不错。
询问了他们匠人们的生活问题,得到了工匠们非常满意现在的工作和生活状态的答复,杨怀仁才算放下心来。
最后嘱咐着他们,伏天里太阳毒,该让大家伙休息就休息,不用那么赶,大家的身体要紧。
本来就是一句真心实意的很普通的话,杨怀仁还真是想让大家劳逸集合着来,可传到大家伙耳朵里,一群人又是感动的不行,结果工程的进度又加快了不少。
杨怀仁察看了一圈工地,匠人们热火朝天地赶进度,可也并没有偷工减料或者粗制滥造的情况,柔石和利水两位先生除了设计,也担任了监督的工作。
杨怀仁转完了,才发现在学院的设计里,原就是有不少类似操场的所在的。
不过这年头人们眼界有限,把操场设计得都跟练兵用的校场似的,跟供学生们运动健身的操场,还真是有很大的出入。
跑道是肯定没有的,或者说校场只要弄的平整了,哪里都可以当做跑道来用。倒是有一面精致的照壁。
照壁上用浮雕的处理方法,刻上了几个大字,看样子,好像应该是“文武双全”。
看到这样的宣传标语似得大字,杨怀仁心里觉得好笑。这样的四个字,放在以后的朝代里,还都是很合适的,可放在扬文抑武的大宋朝,把文和武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还真是有可能招来非议。
看来这应该是柔石和利水两位先生的意思,他们受到的廉复先生的教育思想里,和如今的那些大儒们,肯定是不同的。
不过这也没什么,杨怀仁觉得他建设的本就是披着庖厨学院外衣的军备学院,让武人们别光想着练武强身,学学习文弄字,对于提高他们的个人素质,也是利大于弊的。
照壁下面,专门用巨大的青石垒砌了一个宽大的四四方方的高台,看样子是要建个擂台一样的场所,而擂台四周,还留出了地方,应该是要摆上十八班兵器的陈列架。
看来运动这个词,在古代实在是不时兴,在古人的理解里,运动和练武就是一码子事。
这年代最流行的两大体育运动,蹴鞠是当做打架来看的,因为蹴鞠场上除了踢球,好像听说踢人也没什么事,于是大家就相互踢。
而真正的打架,比如说角抵,是当做戏剧一样来看的,而且绝大多数时候,看这样的一场戏,也总是要下注小赌上一番的,不然总觉得少了些许乐趣。
最后的校场,是用黏土和沙子按一定比例混合了之后,夯实成一片空旷的场地,有点类似官道的修法,这上边可以供将士们联系行军和列阵。
唯独这样的地面上不长草,所以要踢球,似乎太硬了一些,也很容易受伤。
军事学院,建几个这样的校场自然是理所应当的,只不过将来的学生们如果只是训练军事技能,没有适当的娱乐运动,似乎学习的整个过程要单调无聊了些。
所以杨怀仁找到柔石和利水两位先生,要求再平整一片空地,用来建设一座足球场。
让杨怀仁出乎预料的是,这两位自认是他师兄的中年人,竟然听说过足球这项运动,不过信息量似乎有点不够,只是知道足球,却没搞清楚足球场和蹴鞠场,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杨怀仁找了几根干草,就在地上给他们摆足球场的样子,有中圈,有禁区,还有球门,以及供观众看球的看台。
摆好了形状,然后开始给他们讲解足球的基本规则。两位先生果然是接受过新鲜事物的人物,听了杨怀仁的介绍,不但不觉得奇怪,并且觉得这样的规则,似乎比如今的蹴鞠,还更加有趣了些。
就这样,两位先生立即就展开设计图纸,从新把一块荒地给圈了出来,准备按照杨怀仁说的方式,建设一座足球场。
第650章 视察军营
足球场落实下来以后,杨怀仁这才往山谷的深处走,想去视察一下驻扎在那里的两卫的将士们。
他们搬过来也有些日子了,杨怀仁一直也没去看过。也许在他内心里,这么做也是故意而为。
在旁人看来,禁军就应该驻扎在禁军大营里,谁也没搞懂为什么皇帝突然心血来潮,把两卫禁军,两万来人就迁移到杨家庄子山后的谷地里来了。
这会儿的局势,真正搞懂了的人,毕竟是少数,知道内情的人,就更少了,不过他们顶多就是猜疑猜疑,背地里非议上几句,是绝不敢搬到台面上来说的。
杨怀仁一是因为前段日子护送高太后的棺椁去归山,没有工夫去看这些禁军,二是因为他故意装作没事人一样,试图撇清了他跟这些人的关系,尽管他如今有了个龙武卫大将军的名头。
有时候他自己也觉得做的有些做作了,似乎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但装一装,总比不装来的好,总是处在风头浪尖,不但容易闪着腰,还容易扯着蛋。
当赵煦领着朝堂上大片的新面孔开始搞他的改革大计之时,似乎也就没有多少人还关心杨怀仁家后山谷里还驻扎着两万禁军了。
这样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倒是正合杨怀仁的心意,这些日子朝堂上的新人们都换着法的去讨小皇帝开心,对他的改革政策是一个劲的鼓吹,可以说是吹鼓了腮帮子装胖子。
但是他们肚子里其实也没多少东西,他们对于赵煦的帮助到底有多大,别人说不好,杨怀仁是大体有数的,所以认为没有大肚子的胖子,那算不得一个合格的胖子。
让他们去折腾吧,杨怀仁心想,他们折腾的越厉害,越是瞎忙活,就越不会想起来我的存在,哥们也正好趁着这工夫干点正事。
山谷里有条穿谷而过的小河,小河两岸也有宽阔的河谷平地,两卫的官兵驻扎在这里,也不用进行多么大的改造,把河滩荒地上的荒草和零星的几颗小树清理了,扎上帐篷就可以住人。
饮水是没有问题的,河水清澈见底,烧熟了喝一点问题都没有,大量的枯枝,让生火造饭也变得简单,唯独兵部每次往这两卫禁军运送军饷和粮食,费了不少劲。
山谷的一头是学院的建设工地,这一侧道路顺畅,但是被工地所阻挡。而另一侧谷口的道路就不那么好走了,一辆两辆的马车还好说,大量的运送物资,就显得有些不方便。
杨世虎带人进了谷,除了安排两万人临时住下,第一件事也不是着急训练,而是先进行必要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最先开始做的,就是修路。
禁军将士们虽然不是专业的,而且这年代军营里也没有后世那么精细的兵种划分,没有专门的工兵,但每一个将士,基本也都有点类似的技能。
修不出官道那种宽敞平坦的效果,可开出一条能走马车的土路,还是不难。
朝廷供给的粮食辎重,一点也没比琼林苑的禁军少,但在杨怀仁看来,这些似乎也不多。
粮食足够大家吃饱,但是想吃好,那点钱实在不够看的,倒不是说主簿和钱粮官的活做的不好,而是以前禁军的待遇也大体就是这个样子。
萝卜白菜管够,粮食也充足,肉蛋奶那是不用想太多,肉也不过是偶尔才吃上一顿的,这样的伙食,让官兵们真的嘴巴里淡出个鸟来。
尽管如此,这两万人吃的也是比原来在禁军大营里吃的好一些的,这段日子杨怀仁也一直吩咐人送些土豆番茄过来。
新式蔬菜,新鲜归新鲜,但也没有多少油水,大家心情似乎也都不怎么好,都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
杨怀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可不是他想要的,不能再他们这样继续萎靡下去了。
这样的状况,也怪不到杨世虎头上,他已经忙得团团转了,毕竟第一次带这么多兵,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滴水不漏。
杨怀仁走进虎贲卫中军大帐的时候,几乎吓了一跳,这才半个月的时间,杨世虎的脸色憔悴了不少,似乎老了好几岁一样。
见杨怀仁来了,杨世虎赶忙站起来迎接,搞得杨怀仁反倒不好意思了。
杨世虎让出上位让杨怀仁坐下,又吩咐账外的侍卫去换一壶新茶,接着便自己坐在下首位上开始介绍这段日子两卫禁军的事情。
杨怀仁大致听了个大概,基本上跟他来到军营里看到的差不多,见杨世虎说得口干舌燥的样子,嘴唇上也起了皮,他也实在看不下去了。
“杨将军,”杨怀仁打断了他,“这些事咱们可以慢慢聊,不过我看你现在这个样子,是不是太过劳累了?”
杨世虎怔了怔,坦然地一笑,“没啥,就是乍一带这么多兵,有些不适应。本来我就初来乍到的,官家给了这么个重担,我总是怕辜负了圣上的厚爱。”
“别想那么多,没有什么事,是一下子就可以做好的,更没有什么人,可以面面俱到。你完全可以慢慢来的,你需要适应身份角色的转变,两万禁军将士,也需要这么一个过程。”
“唉……”
杨世虎叹了口气,“我也知道杨兄弟说的有道理,可惜时不我待啊。”
这下把杨怀仁搞迷糊了,官家任命了他们两个作为这两卫的最高长官,但并没有对他们提出什么具体的要求。
想想也不难明白,这里边的大多数人,都是当初被长官蒙蔽了,去带着兵器闯城门被拦下来的那一批人。
他们原来的长官如今都已经入了罪,或死或被贬斥了,他们当兵的虽然搞不清楚这里边原委,但也知道他们迁移出禁军大营,这是被官家“另眼相看”了。
被重新编制成两卫的将士们,没法不认为杨怀仁和杨世虎手下的那些原来的通远军边军,就是官家安排来监视他们的。
就这样被官家猜忌了,不信任了,对于当了那么多年禁军的人来说,那中滋味,肯定是非常不好受的,好像被人嫌弃了,被人排挤了。
第651章 重建信心
要扭转这样的局面,单纯的去做他们每一个人的思想工作,那是不现实的。
一是因为人数实在太多,就算杨怀仁每次召集一千人训话,就算再煽情,再能忽悠,把同样的话要声情并茂地说上将近二十次,舌头估计能废了。
杨怀仁苦逼地有点怀念原来农村里或者街道里的那种挂在电线杆子上的大喇叭,对着话筒说话,全村全街道都能听得清楚。
不过他还是理解错了杨世虎所说的那句“时不我待”的意思。
外边人,包括百姓和禁军,开始称呼龙武卫和虎贲卫的将士们为山谷军,开玩笑说杨家庄子后山谷地里是藏龙卧虎的。
这些话原来听起来肯定是恭维和称赞的话,可放到眼前,似乎有点戏谑和嘲讽的味道。
龙是应该龙腾九天的,虎是应该呼啸山林的,可藏起来卧起来,那就不是威武的龙虎了,而是虫。
山谷军的两位长官杨怀仁和杨世虎,对这样的玩笑看法有所不同,杨怀仁有点气,可不知道如何发泄出来,杨世虎则处心积虑地琢磨着如何改变外人对山谷军的看法。
禁军原本在外人心中形象就不怎么高大,这些似乎被禁军抛弃的军队,就更是废物中的废物了。
原来的边军将士虽然算的上是精锐之师,可两千人去影响将近两万人,这么短的时间内,也起不到什么明显的效果。
杨世虎在环州之战之后,也是积攒了一些威名的,官家还亲自接见了他,还给他升了官,安排进了禁军,目的就是让他用它带领边军的方式,也带出一批精锐的禁军来。
这想法也挺好,但是要实现要落到实处,肯定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的,有句话说山难改性难移,就是这个道理。
那些禁军将士们当了这么多年兵,一开始底子就不好,也早已经在安逸的岁月里消磨掉了原有的锐气,现在想让他们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谈何容易?
所以杨世虎操心劳神还是急得一脸憔悴,也就不难理解了。
杨怀仁说了几句安慰的话,杨世虎就一个劲的摇头,“杨兄弟有所不知,事情不是这样简单的。
带兵,其实跟带孩子有些相似之处。孩子从小就跟着你,在成长中慢慢的适应了你的训练方式生活方式,那都没有问题。
再换一拨已经长到半大的孩子给你带,你还用原来的方式,效果就会事倍功半,闹不好还会出反效果。
所以我也是想给这些禁军的将士们一段时间来适应的,但是时间,实在是不够了。”
“为何?”
“杨兄弟看来,这些人现在最缺的是什么?”
杨怀仁想了想,觉得这些人什么都缺,缺少正规的军事训练,缺少一个职业军人的基本素质,但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训练和教育来逐渐实现的。
而眼下他们最缺的,应该是信心,所以他回答道,“信心。”
杨世虎点了点头,“比起身体上的不适来,或许他们更加不适应的,是心理上的转变。这几天驻地的生活设施也都整的差不多了,原本是可以开展训练的。
但是我每次到军营里走一圈,看到的就是这些禁军将士们一个个的士气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
我也很想告诉他们,只要他们跟着我的方式去训练,去磨练意志力,用不了多久,他们也能像咱们原先通远军的边军将士们一样能成为一支虎狼之师。
但这样的话,从我嘴里说出来容易,让他们记到心里,相信这些话,然后建立起信心来,那就太难了。
原来边军的将士,也许能通过他们的姿态,来带动一部分人,可是这样的效果眼下看来还不那么明显。
两批人来自不同的军队,他们之间因为以前那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处事方式,加上一些陌生感和相互不信任,便成了两批人之间一道难以弥合的裂隙。
谁也不把对方当做自己人,有点貌合神离。大家就这样生活在同一个军营了,谁都觉得别扭,要不先去改善了这些问题,训练禁军的事情,就无从谈起。”
杨怀仁也有点发愁,不过他忽然想起一件事来,急切地问道,“刚才杨将军所说的时不我待,是不是你想参加金秋的沙场点兵?”
上一篇:重生飞扬年代,从中医开始
下一篇:星际战争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