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第217章

作者:呼啦圈大神

当一个人,告别了童年,逐渐步入成年人的行列中时,难免对事物产生了新的看法,然后拿这种成年人的看法去衡量过去少年人的自己,多多少少都会产生困惑和忧虑。

心理学上讲,这是一种自我否定的过程。这种成长的阶段,要么有个长辈来逐步引导,要么让他自由发展,通过犯错,感受痛苦,再知错能改的步骤强行成长起来。

杨怀仁想了想,在宫中确实缺少这么一个引导赵煦的人,高太后自然不会教他怎么变得更强大,而朝中的几位身为帝师的大学士们,只是按照他们的想法,强行把自己的观点灌输给赵煦。

在他们眼里,赵煦或者是一个挡在他们争权夺利前边的绊脚石,或者是一个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操纵着去跳舞的提线木偶。

不得不,北宋时期的皇权,实在是太孱弱了,要么是外戚当权,要么是文官对皇权进行道德绑架。

而北宋后期的几位皇帝,也都是性格太文艺太软弱了,被别人操控了不,还像养金丝雀一样养在金丝镶边宝石做缀的豪华笼子里。

这种事,杨怀仁不敢,也没有能力当着赵煦的面去点透,他能做的,只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尽一点绵薄之力,但求无愧此生,仅此而已。

面对这样的赵煦,杨怀仁似乎也不再怨恨他当初在杨母抬棺跪在宫门口时,没有站出来在高太后和百官面前替他求情了。

“既然‘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有理,就不要武断地去怀疑自己。

就拿我是个厨子做菜来,一道美味的产生,厨艺的技法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制作这道菜所需要的食材,还有调味所用的调料,也同样重要。

如果追溯到上古时期,人类还是茹毛饮血的呢,随着时间的推荐,人类才渐渐学会了圈养牲畜,培育和种植粮食作物。

也正是因为人类变得聪明了,才学会了这些,而有目的的圈养牲畜,有计划的种植农作物,让人类的食物更加种类丰富,人们的饮食也变的更加富有营养。

丰富的营养摄入,又让人类越来越聪明,又逐渐尝试着去创造和发现更多的食物种类,就这样一种良性循环中,人类才逐渐走到了今天。

食物的发展其实和一个人的成长,是比较类似的。我们的人生路途,越走下去,经历的事情就越多,正是从这些或痛苦,或快乐,或疑惑不解的经历当中,我们逐渐的成长。

每一个人都是从呱呱坠地,什么东西不懂只知道啼哭的婴儿开始的人生历程,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懂,或者有一技之长的。

经历的天真的童年,懵懂的少年,才会慢慢成长到成熟的成年。你之所以觉得自己没有用,正是因为你还没有成熟起来。

不过你也不用着急,很快你就会经历很多事,也很快就会成熟起来,到那时,你就找到你是哪块材料,你的人生意义在什么地方了。”

杨怀仁讲了一大堆,话中口气也根本没把赵煦当做一位高高在上的皇帝,而是当做一个年少的弟弟来教育的。

其实完了之后,杨怀仁也觉得自己有点自作多情了,这种事,他不是对他一点影响没有,但是了,要么赵煦真的当你是个兄长一样的人生导师,要么会觉得你懂得太多了,胆子也太大了,竟然敢教育去皇帝来了。

好在赵煦这个皇帝性格还是比较好的,他抬眼望着窗外,回味这方才杨怀仁过的话,似乎陷入了沉思。

就这么过了好久,眼见着外边的天空从明亮逐渐变得昏黄起来,赵煦才回过神来,转过头来对着杨怀仁灿然一笑。

“今日朝堂上作出让你禁步在你家庄子里的决定,希望你不要在意,过段时间这件事情慢慢被朝臣们淡忘了,就放你出来。

听你两位娘子都有了身孕,这段时间正好你可以留在庄子里好好陪陪她们。

还有一件事,你在家也别闲着,通过环州一役,明咱们大宋的边军也不是那么无能的,既然通远军能战胜夏军,那其他地方的边军实力也不应该差到哪里去。

你在家抽空想一想,总结一下环州大胜的经验,将来大宋军队的革新,我还指望你能给朕出谋划策。”

杨怀仁刚才还在埋怨赵煦这子怎么神游起来也不管别人了,眼看着日暮将近,他这一趟进宫还要去高太后那里一趟,跟老太婆解释解释为什么他要怼濮王,省的老太婆怀疑他而背后要除掉他呢。

没想到赵煦神游了半天回来,就想了那么多事情。总结环州一战的经验,这个是没问题的,可后边一句话就不对劲了。

什么叫为以后大宋的军队革新想想?以后还要给你出谋划策?难道……赵煦要革新军队,整饬军事了?

他又是怎么这么有把握,凭他目前的话语权,在朝堂上提出这种想法来,高太后和那些大臣们能同意呢?

整饬军事本身没有错,也是朝野上下愿意看到的,可这种事出来容易,做起来难。

大宋禁军、厢军、边军人数众多,军队的官员也数量巨大,想革新,最大的困难就是免不了要平衡各方面的利益,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可这些,赵煦有办法吗?

“今天我很开心,天色不早了,你早点回吧。”

赵煦没注意杨怀仁惊讶的表情,兀自站起身来向殿后走去,只留下杨怀仁怔怔地望着他离去的背影。

第530章 四点关键(上)

杨怀仁从大庆殿后殿走出来,便看见了叶公公阴着个脸跟吃多了盐齁着了似的站在那里等着他了。

想起今天可算是把这位叶大公公得罪了,如今事情已经过去了,杨怀仁便堆着笑脸迎了上去。

“叶……”

“什么也不用了,太皇太后要见你,赶紧跟咱家来吧。”

叶公公还是臭着个脸,根本不给杨怀仁话的机会。罢他转身就走,杨怀仁也只好跟了上去。

杨怀仁边走边想,反正也把这个老太监得罪了,再什么好听的话,在人家耳朵里也都是废话,既然如此,也就懒得再多什么了。

再无论如何,虽然不清楚具体的时间,但高太后的命数肯定是在今年结束的,这位叶公公的将来,也是一片黑暗。

起来这位叶公公虽然对他不怎么友善,可两个人之间也没有什么大的仇怨,在杨怀仁看来,叶公公只不过是因为妒忌他快速得到了高太后的重用,才对他冷眼相向而已。

实际上杨怀仁眼里的叶公公也是个人才,一个阉了进宫当公公的人,能有这么狠的手段,这么高的武功,能成为高太后的心腹,还被委以重任掌握内卫,那叶公公铁定不是一般人。

放开善恶不,单看一个人的本事的话,叶公公是个人才。目前的内卫能发展到这样的规模,有这么多的高手,并不是高太后的功劳,而是叶公公操持了一切。

不过欣赏一个人的能力,并不代表杨怀仁就欣赏这个人,何况叶公公的身份,也注定了和杨怀仁不可能是同路人。

寿安宫里,黄铜盘凤雕纹的香炉里冒着袅袅香气,高太后支着一个大靠枕斜躺在一张金丝楠木的软塌上,身上盖着一层丝被,正眯着眼不知在琢磨着什么。

杨怀仁进门见过了礼,叶公公便屏退了宫女等人,自己却留下来守在了门口。

杨怀仁见这架势觉得不太对劲啊,心中咯噔一下,难不成高太后这是要关门放叶公公的架势?

他开始组织语言,想明白怎么把今天的事情跟老太婆解释。正在这时,高太后突然睁开了双眼,直勾勾的瞪了过来。

“杨怀仁,你今天功劳很大啊。”

杨怀仁要是听不出这时老太婆在反话,那么他可以不用等叶公公动手,自己撞死在那张金丝楠木的大床上撞死算了。

可他还就是愿意不按常理出牌,高太后越是板着脸看着气势汹汹,杨怀仁呢,则越是一脸喜庆的笑模样。

“多谢太皇太后赞赏,微臣功劳,何足挂齿?”

杨怀仁没想到他这么厚脸皮浑话,高太后不但没有更气,反而笑了,就是那笑容,让人忍不住感觉有点瘆得慌。

“哼哼,本宫是今天的事,你功劳不啊,本宫从来没想过你会有这样的胆识,以前还是瞧了你了。

你现在都敢做赵家的主了,以后是不是本宫这位外姓的太皇太后,你都不放在眼里了?”

杨怀仁见高太后虽然笑着话,但表情却有点阴狠,想想目前来看确实还是老太婆实力更强,他也不敢再嬉皮笑脸了。

“太皇太后此话句句诛心,微臣惶恐。”

“你还知道惶恐吗?哼,本宫怎么不信呢?今天你敢带兵围堵了濮王府,明天是不是就敢带兵围堵宫门了?!”

“微臣不敢!就算有一天臣要率军围堵宫门,也只能是为了太皇太后啊!”

这话一出,高太后忍不住一个战栗,猛然做起了身来。杨怀仁这话就是向她表明态度要忠心于她了。

但以前她并没有当着杨怀仁的面过这种话,即便知道她一开始任命杨怀仁为内卫金菊堂堂主,让他寻找九天玄铁的时候,杨怀仁就明白她的想法了。

今天突然把事情摆在了桌面上出口来,还是让高太后心中一惊,惊骇之余,高太后却隐隐觉得内心里对杨怀仁所的那一天,似乎还有点期待,想想要是这件事真的发生了,她心中还有些暗爽。

而杨怀仁想的却是,要真有天要我带兵围堵宫门,那一定是为了……抓你这个老太婆!

今天且先少一个“抓”字,哄你开开心罢了,作为一个预先知道了历史进程的穿越者,真到了那种关键时刻,是不可能站错队的。

高太后意识到刚才的举止,在杨怀仁面前有些失态,忙平复了下心情,笑着问道,“你除了濮王,是为了本宫的大事,又是怎么个意思?”

高太后既然这么问,杨怀仁就觉得她已经七八分相信自己今天的一切不合理的举动,都是为了她了。

于是他郑重其事地解释道,“太皇太后要想日月当空,无非有四点关键所在。”

杨怀仁“日月当空”意思就是暗喻高太后要学武曌当女皇帝了,高太后听了也确实受用,急切的问道,“哪四点?”

“这第一点嘛,便是民意。直白点,就是让老百姓承认殿下的权力。

而殿下之前吩咐微臣寻找九天玄铁,正是要证明您老人家是君权天授,老百姓是认天不认人的,只要殿下召唤出神龙,天下人见此神迹,必会认定殿下才是上天承认的天下之主。”

高太后听了肯定地点了点头,正如杨怀仁所,她要取代当今的圣上做女皇帝,最难的就是堵住天下人的嘴。

而九天玄铁的神奇传,正是让她掌权之后,让天下人无话可不得不臣服的保证。

虽然她也不曾见过神仙,可在她的观念里,只有真正的统治者,才会被天神所接纳和承认,更是赋予了他统治天下的权力。

赵氏皇族能当皇帝,听就是太祖和太宗皇帝受了上天天神的指引,在乱世中统一天下的。

杨怀仁自然知道老赵家赵大赵二是编故事欺骗天下人,好证明他们的当皇帝是上天的旨意。

更知道九天玄铁召唤神龙的传,尽管出自他手,但既然高太后信了,那就顺着她的思路继续骗她无妨。

迷信的思想,也正是他能忽悠住高太后的关键所在。

第531章 四点关键(中)

杨怀仁心里清楚,历史上每一次改朝换代的时候,新的当权者都要弄出点什么违反人类认知的天象来,或者搬出个什么天神来给自己撑腰,好糊弄老百姓相信,他才是真正的天选之人。

而老百姓呢,在那种大环境、大时代的背景下接受的思想意识里,又让他们不得不相信这种天马行空的传说。

倒不是说老百姓就是笨或者愚蠢,实在是在古代的知识局限内,对于某些自然天象实在做不出合理的解释,所以就有人利用这些原本正常的天象,编撰出一个天神降旨的故事来蒙骗百姓罢了。

杨怀仁自然知道九天玄铁是怎么回事,当初就是忽悠奸商骗第一桶金的时候,胡编乱造的一个故事而已。

就算高太后真集齐了七块九天玄铁,她也召唤不出神龙实现她的宏大愿望。

也许她的认知里是不太相信收集七块天外来铁就能召唤出个几十仗高的神龙,还能实现她任何的愿望的。

因为神龙的存在,就是对她现在既有权力的一种威胁和挑战,如果她可以召唤神龙实现愿望,那么别人同样也可以。

但是他选择相信,实在是因为她心虚。谋朝篡位,改朝换代,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有这种想法是特立独行,同时也是背负了巨大压力的。

即便背负的压力很大,但历史上从来都不缺少被权力迷昏了头脑,做出一些蠢事的人,原因就是权力对于一个人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好比一个从来没有吃过肉的人,没吃过肉的时候不知道肉是个啥滋味,也就没有多少去吃肉的欲望。

但是等他吃过了肉之后,却是不能从此再不吃肉了,他不但要继续吃肉,还要把肉都舀到自己的盘子里来,看不得别人和他分肉吃。

每一种生物从出生到这个世上开始,都是贪婪的,植物都尽力的生长,努力把自己的叶片长得更高去贪婪的吸收阳光,就更不用说更高级又有智慧的动物了。

杨怀仁接着说,“这第二个重点,就是得到朝廷文武百官的支持。没有这些大臣们的力挺,就好比失去了左膀右臂,想干什么都干不成的。”

这一点高天后也表示赞同。北宋的政治制度,决定了朝廷的文官集团,拥有比任何一个其他朝代都更高的权力和地位。

太祖皇帝扬文抑武的遗训,本是为了抑制武人的权力,无论在朝堂还是军队里,让性情相对平和的文人,通过以文制武的方式,防止五代时期藩镇割据的局面再次出现。

太祖皇帝的出发点是好的,他怕他的子孙受到武人的阀害,可重文轻武的基本制度发展到一百年后,文人集团不断的疯狂包揽权力,不光剥夺了武人的权力,连皇权都绑架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其他朝代那种“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说法,在大宋是绝对不存在的。

文官集团制定了严格的制度,来限制了皇帝的权力,君让臣死,必须有充足的理由,必须合理合法,要不然,他们就不承认,可以集体来反对皇帝的决定。

用制度来管理国家,管理人,本是一种文明的进步,可制度制定到偏执的时候,往往造成的最大的限制,就是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