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呼啦圈大神
不过野利图里还是跑了。虽然他被射中,可羽箭穿透了他的背甲,便泄了一多半的力道,再射入他后背之时,只射入了寸许。
野利图里皮糙肉厚,这一箭并没有伤及他的内脏。他自然知道这种三齿狼牙箭的厉害,若是冒冒然回手把这支箭拔出来,他一定会血流不止,恐怕逃不出多远就会流血而死。
于是便忍着疼痛,背上带着那支三齿狼牙箭,奔回了夏军大营。
黑牛哥哥远远的看着野利图里中了一箭却没有重伤,而是跑出了射程之外,心中又悔又恨,只好无奈的深深叹了口气。
他赶忙又去察看柯小川,不知他是死是活。
柯小川此时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疼得全身虚汗,每喘一口气,都从口鼻里喷出些血沫来。
黑牛哥哥见他还活着,忙把他抱了起来,一路小跑跑到自己的战马前,把柯小川小心的扶上了马背,又把野利图里的马槊和自己的柘木弓架在马上。
柯小川虽然跨上了马,可他身受重伤,像一滩泥巴一般,一撒手便摇摇晃晃似要堕下马来。
黑牛哥哥一手扶着他,一手扯断了马缰的绳扣,用马缰把他绑在了马背上。
随后他拽着马头向着通远县城的方向,用力一巴掌拍在马屁股上。马儿嘶吼一声,便奔跑起来。
李黑牛也跟在马屁股后面一路奔跑,嘴里念叨着,“小川兄弟你可千万别出事,不然哥哥可没法跟你姐姐和仁哥儿交代。
玄郎中一定会治好你的,你可一定要挺住!”
……
野利图里回到夏军大营,大营之中只剩下四千余夏军,这其中一半人是些保障夏军粮草辎重的后勤军士,还有一半则是前几天攻打清平关时候的受伤将士。
来不及修整,野利图里立即下令夏军撤回韦州,丢弃了大量粮草辎重,那些伤兵里,也只带走了受伤较轻的一半人,那些受伤较重无法独立行动的,全部舍弃不顾,只能留下来做了俘虏。
这一战宋军大胜,只付出了伤亡几十人代价,击败了一万余夏军精锐。
总共算起来,从野利图里带着两万夏军精锐第一天进入大宋开始,到这一天受伤逃跑撤离环州,短短十天不到的时间,折损六千余人,被俘万余人,粮草辎重也都全部留给了宋军。
其中牛羊近万头,粮一万余石,兵器衣甲等两万余件,最重要的是,宋军还得到了珍贵的西夏上好的战马六千余匹,攻城用的投石车十数架。
童贯大喜,立即把这次大捷写成书面文书报送朝廷。通远军将士们也欢欣鼓舞,大宋立国百余年,与西夏多次交战,这样的胜利和战果,实属罕见。
而且最重要的是,宋军是以少胜多,宋夏两军之间战损比却是一比十的高比例,更是史上未曾出现过的。
无论童贯还是杨世虎,都明白一点,若不是杨怀仁的计策,恐怕结果就不是如此了。
第483章 主战与主和
就在通远军和夏军英勇作战的时候,远在东京城的杨府却发生了件让杨怀仁如何都预想不到的事情。
童贯作为环州最高军事长官送到枢密院的信件,杨怀仁以内卫副总管的身份送进宫里交给高太后的信件,他以朋友的身份分别给赵頵和赵煦的信件,以及封报平安的家信,几乎同时送到了京城。
而在这之前少早几个时辰,永兴军路和秦凤路报告野利图里领静塞军司两万夏军进攻环州,另有其他各路夏军也兵陈这两路边地州县边境外的加急军报,也送到了枢密院。
这两份边报,虽然说的是同件事,可态度却截然不同。
游师雄所在的秦凤路的边报,要求朝廷下旨和夏军开战,而永兴军路的边报,则要求朝廷下旨缉拿杨怀仁,并要求跟西夏讲和。
当日的朝会气氛紧张了起来,朝堂上的官员们,派支持开战,派支持讲和,还有派不说话看热闹。
支持开战的多是些品秩虽高,却没有多少实权的武官,少数的官也都是曾经在边地做过地方官的人,而支持讲和的,大都是些位高权重的大佬们。
而最后那派不说话看热闹的,要么是些有势无权的皇亲国戚和勋贵们,要么是大多数职位不高,在朝堂上说不上话的,籍籍无名的下层官员,还有两位陷入沉思拿不定主意的宰相。
开战派和讲和派各有各的理,朝堂上又是番论战,但谁也说服不了对方,这可愁坏了赵煦和高太后。
按照赵煦的性子,他是相信杨怀仁的,说他去了环州惹出些小麻烦来,那他相信,可说他因为时意气就刺杀了西夏权相梁乙逋的儿子,他如何也不肯相信。
所以他认为这里边肯定有什么阴谋,而这个阴谋是否和高太后有关系,他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他内心里还是主张和西夏开战的,大宋开国以来,历代皇帝都幻想着自己能当代圣君,在经济、化和科技上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超过过往的历朝历代。
可惜治上的成就并不能掩盖武功上的无能,在开疆拓土这鉴定位皇帝是否是代圣君的标准上,宋代的皇帝可就毫无建树了,可以说土地让出去不少,开疆吗,半寸没有。
太祖太宗皇帝之后,宋代的皇帝可以说都是斯人,学艺术以及琴棋书画上造诣倒蛮高的,打仗的话,别逗了。
赵煦也是有这样的梦想的,尽管他还很年轻。哪天他要是能把他祖母这座压在他头上的大山给移除了,他也是想干番大事业的。
京畿之地驻扎着号称十万禁军,赵煦倒没糊涂到相信禁军真的有那么多,可二十多将近三十万的禁军,他约莫着还是应该有的。
他老爹在位的时候,元丰西征就没有成功,他琢磨着他这代,是不是可以完成他老爹的遗愿,好好和出尔反尔的西夏大干场。
当然,还有另个原因是他比较在乎的,就是这年来,他得到的些不太明确的消息,他的祖母暗让枢密院调整了不少禁军的武将的职事。
这是不是安插自己的亲信呢?赵煦不敢确定,也不敢说出来,更不敢去细想。
如果宋夏开战,把高太后安排到禁军之的这些官员,都派到西北边地去打仗,或许京城会安全了不少。
所以他比较支持开战派的观点。
高太后其实和赵煦想的差不多,只不过出发点不同。
她如果想学武则天称帝,如今她自身最大的缺点,是威望上,在人间还好说,可是在武人心里,似乎就不太够分量。
给某些武人高官厚禄,调到禁军来,似乎还不足以完全得到这些武人的忠心。
武人想的什么,她不是不知道,就是在外战上,能获得次能拿得出手的胜利,能振奋人心,提升军队士气。
所以高太后也想由她主导场战争,能取得胜利的战争,至于付出多少代价,要死多少人,不是她要算计的事情。
可是朝堂上几百官员吵个没完没了,赵煦和高太后虽然各怀心事,可也不能纲常独断,总要得到武百官之大多数人的支持才行。
主战牌和主和派争来争去势均力敌,那些原本看上去默默无闻又好似事不关己看热闹的间派官员,似乎就成了两派拉拢的对象。
主和派之的官员位高权重,在拉拢墙头草的过程,似乎逐渐占了上风,而主战派则慢慢陷入了弱势。
赵頵的内心是害怕战争的,只是他愿意相信杨怀仁是无辜的,他觉得西夏人陈兵边地,是早有预谋的,而拿梁乙檀的死说事,只不过是个由头而已。
让杨怀仁当替罪羊,他是极其不愿意看到的,他就这么个能说话不用动心思的朋友,他不愿意看着他就这么背负冤屈,被绑了交给西夏人。
所以他极力支持主战派。
两位宰相范纯仁和吕大防,他们这样的大儒,从心里是不愿意看到战争的,因为战争就以为着靡费大量金钱,要死人的。
他们也觉得,以杨怀仁的性子而言,要说跟梁乙檀这样的人不和,那简直是肯定的,可要说杨怀仁下狠手杀人,那也无法说服他们。
所以他们二人言不发,考虑的是另个问题,这里边是不是有别的阴谋?
从以前的经验来看,只要是宋夏之间有了什么矛盾,契丹人总是非常积极地跳出来当和事佬,然后从两边捞好处。
可这次奇怪的是,契丹人跟没事人样,仿佛对夏军开进了环州事漠不关心,这太反常了。
两位宰相开始回想大辽最近的动态,回想辽使的更换,以及辽使之子前段时间跟杨怀仁之间的矛盾,想从这些看上去不相干的事情之,找到相互之间的联系,最终找到答案。
从早上争吵到晚上,武百官说得喉咙都哑了,个个的声音都从打鸣的公鸡变成了“嘎嘎”乱叫的公鸭。
最后还是高太后满面倦容的站出来发了话,“明日再议!”
第484章 杨府危机(上)
朝堂上争论的事情,往往很快就会变成整个东京城里百姓们讨论的事情。
早上才收到杨怀仁报平安的信,杨府上下还开心地准备把王夏莲也有了身孕的消息写信告诉杨怀仁,可没料到到了晚上,从宫里流出来的消息显示,杨怀仁好像惹了大祸,而且大难临头。
是的,王夏莲也有了身孕。照杨母的话说,别看莲儿生的瘦瘦弱弱的,其实她好生养。
嫁给杨怀仁做妾,笼共也没在一起住了几天,可王夏莲的肚子就是这么争气。
起先是何之韵妊娠反应比较剧烈,看见什么吃的东西都想吐,作为妹妹,莲儿尽心尽力的把自己当做一个丫鬟一样侍奉韵儿,可不知是不是看着别人吐的厉害也受传染,她也跟着吐的厉害。
惠民堂的郎中看过了之后,边说莲儿也有了身孕。
这下可把杨母乐坏了,韵儿没有动静的时候,她心里着急,如今两个儿媳妇都很争气,一下要给她添两个孙子,她岂能不乐?
于是莲儿兼职管家的职事也被杨母安排给了他爹王明远,王明远累是累了点,可打心眼里高兴。
做妾的,只要有了孩子,那就意味着在府上的地位有了保障。
老人们都说若是怀的男孩儿,他们在娘胎里折腾得就厉害,所以当娘的也就吐的厉害。
所以何之韵和王夏莲都觉得自己肚子里的,是男孩儿。
可王夏莲不知怎的,就觉得面对韵儿姐姐有些愧疚似的,只有她们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莲儿就说希望自己肚子里的,是个女娃娃。
何之韵佯做嗔怒的样子,把莲儿抱在自己怀里,笑骂她好算计,明明知道官人喜欢女孩儿,所以硬说自己肚子里的是女娃。
莲儿听了就笑,把头埋在韵儿怀里喊了声“好姐姐”。
其实他们心里都知道杨怀仁确实喜欢女儿,可婆婆却是喜欢她们生儿子的,因为这年头,生女儿早完是别人家的,而生儿子才能给杨家传宗接代。
只不过这么一个小玩笑,却让她们两个好姐妹更加亲密了,一些话不用非得说出来,在杨怀仁眼里,生儿生女都一样,而何之韵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可宫里传出来的消息却把杨府上下所有人的好心情给打破了。
杨母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口气没喘匀和,晕倒了过去。王夏莲没弄明白这里边利害,却吓得只有哭。
何之韵这时候作为主妇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赶忙吩咐人去嘉王府上打探消息,先搞清楚事情的整个原委,才能另做打算。
杨府在短暂的震惊和混乱之后,又镇定了下来,羊乐天和王明远商量着要不要把随缘和聚园暂时营业,把所有府上的人撒出去打探消息。
何之韵没有同意他们的请求,她说现在外边虽然传的沸沸扬扬,可官人既然没说什么,那就不要慌乱,还是等嘉王爷的消息才算最准确。
而随园和聚园的生意,以及杨家庄子里作坊的正常运作,都不能耽误,因为这是杨怀仁走之前交代的事情,他们把这些事情做好,官人在外边才不用挂心家里。
当然,还是选了几个忠仆,连夜打点了行装,第二天城门一开便要出城,去环州把事情的究竟搞清楚。
杨府还算没有乱。何之韵知道现在她不能让家里乱,所以这时候她只能表现出一个主妇应该有的镇定气质来。
尽管她的心里,其实比谁都更担心杨怀仁的安危。官人的脾气她太了解了,如果西夏权相的儿子真的在环州当了恶霸,杨怀仁是一定会出手教训他的。
至于教训到要了那小子的命,这就有点让她不太相信了,而西夏要大动干戈,或许只不过是找个借口要进犯大宋罢了。
何之韵也是混过江湖的,这样的事情她不是没见过,只不过她担心杨怀仁一旦真的当了替罪羊,恐怕朝廷会畏于西夏的压力,真的会把杨怀仁交给西夏人。
赵頵出了宫,第一时间就派人给杨府这边送了信来,把事情的大致说了个明白,高太后和官家都还没有下决定,希望杨府上下一定要稳住,不要情急之下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来。
何之韵听了这个消息稍稍心安,她是清楚杨怀仁在高太后那里的秘密身份的,既然官人给高太后做了那么多事,相信高太后不会那么轻易就舍弃了官人。
而赵煦这里更好说了,听赵頵的意思,官家好像比较相信杨怀仁这次是被人栽赃嫁祸的,只是因为朝堂上主战和主和的两派争论的激烈,才没有第一时间表明自己的观点。
从这些综合来判断,何之韵觉得杨怀仁的事情还不算没有一点转机。
可市井之间传得就有点邪乎了,朝堂上主张把杨怀仁交给西夏人处置的论点占了上风的事情,他们也都清楚的很。
有些人替杨怀仁鸣不平,说一个西夏的纨绔公子哥,在大宋地界上闹事,宰了那叫为民除害,杨侯爷没有错,还应该奖励才对。
也有些人说杨怀仁年少轻狂,惹下了大祸,若是真引起了宋夏战争,那就是祸国殃民,罪无可赦,把他交给西夏人处置,也未尝不是挽回局面的一个法子。
朝堂上吵,民间也吵,一个比一个吵的凶。
上一篇:重生飞扬年代,从中医开始
下一篇:星际战争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