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呼啦圈大神
第427章 将军世虎
杨怀仁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位刚跳下马的将军,看样子三十岁左右,身长六尺有余,面目还算俊朗,眉眼之间还有些饱读诗书的文气。
只不过可能是长期驻守西北边陲的缘故,皮肤有些粗糙,面颊略带紫红,再配上一脸的络腮胡子,就显得有点沧桑之感了。
他头戴亮银兜鍪,身穿黄铜锁子铠,一身将军打扮倒是衬托出飒爽的英姿,只不过杨怀仁并不认识这位将军,心里想着两人这是第一次见面,怎么他会一眼就认出我呢?
杨怀仁上前一步,抱拳还了一礼,“不必多礼,不知这位将军小侯该如何称呼?”
托掌柜笑呵呵的站起身来,走到杨怀仁身边给他介绍道,“侯爷,这位是环州通远军军都虞候杨世虎杨将军,咱家牧场能在环州地面上建设得如此顺利,还要多谢杨将军。”
哦,原来如此,杨怀仁心道,听名字这位杨世虎和他还是个本家,想来这就是托尼贵早先提过在环州一直对牧场都照顾有加的那位驻军的将领了。
他这才第一天到环州,还没有进通远县城,那么这位杨世虎将军能来和他见面,看来是托尼贵的安排了,既然托掌柜能邀请他来跟自己见面,看来这个人在托掌柜眼里应该是个比较不错的人,也是个值得交往的朋友。
杨怀仁忙邀请杨世虎好跟随他一同来的两位小校一同入席,才笑着问道,“杨将军好眼力啊,不知将军是怎么一眼就认出在下的呢?”
杨世虎见杨怀仁待人十分亲切,毫无一个贵族勋戚的架子,心中很是受用,爽朗的声音回到道,“末将以前追随游师雄总管,是有总管麾下一个小小裨将,后来积功升迁至军都虞候,便被派来环州。
杨侯爷被赐封之后,末将便接到朝廷旨意,又收到游总管来信,帮助侯爷在环州地界上建设一个蓄养牛羊的牧场,末将能帮的上侯爷的帮,真是荣幸之至。”
“将军这话可折煞小侯了,能得将军帮衬,小侯才是感激之至。”
杨世虎哈哈大笑,“侯爷客气了,末将实在不敢当。侯爷发明新式军粮,吾等边军将领那才是真的感激呢,说起来末将也只不过是帮助托掌柜选了这么个地方而已,也没出多少力气。
至于怎么一眼认出侯爷来嘛,那就得多亏托掌柜给末将讲过的侯爷的许多事情了。像设计从吐蕃购入牦牛之事,可谓绑了吾等边军的大忙。
西北边军,周围群狼环饲,西有吐蕃,西北是西夏,北面还有契丹,虽然经年以来并无大规模战事,但是边陲之地,被这些胡人反复侵扰还是屡见不鲜的。
有传闻吐蕃、西夏和大辽意欲在西北之地组成同盟,共同对我大宋施压,如果这个联盟真的形成,我边军压力骤增,后果不堪设想。
可侯爷妙计破坏了他们的联盟,末将要替所有西北边地的军民好好向侯爷表示一下谢意呢。”
杨怀仁听他说的头头是道,印证了他对杨世虎的猜想,这位杨将军不仅是个领兵的边军将军,还是个有文化的儒将。
跟吐蕃东部诸部购买牦牛之事,一开始他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解决随园使用牛肉的问题,至于后来可喜的结果,只能算是歪打正着,瞎猫碰上死耗子而已,听杨世虎如此高抬了他,杨怀仁心中还有点不好意思。
“杨将军谬赞了,歪打正着,歪打正着而已。”
“侯爷过谦了,侯爷大才,不是吾等粗俗将领可比的,侯爷一个计谋,可顶十万边地雄兵,侯爷此次驾临环州,末将一定要请求侯爷去军营里视察做客,好好指点一番。”
杨世虎说的情恳意切,还真不是装出来的,可杨怀仁就有点为难了,他有几斤几两他自己再清楚不过,做几道好吃的菜,或者耍点小聪明赚点钱他在行,指点人家的军务,这不外行指挥内行吗?
若是换了个旁的事情,杨怀仁装一回砖家叫兽出出风头也就算了,可军事之事无小事,万一自己随口说一句耽误了人家的正常军备和训练,这可万万使不得。
但人家说的如此诚恳,他要是直接回绝了人家,好似又不给人家面子。杨世虎作为环州的最高将领,一位军都虞候,也是从五品的实职军事长官,以后自家的牧场在环州地界上还要长期仰仗着人家的照拂,总得给人长个脸不是?
于是杨怀仁想到了一个假意应承下来,然后岔开话题的方法,希望杨世虎能忘记这件事情。
“指点谈不上,若是将军哪日有了空闲,小侯倒是愿意带着我的几位兄弟去将军军营里去学习学习。
对了,小侯这位黑牛哥哥,还是位武举人呢。”
杨怀仁说着便拉过黑牛哥哥来,让他陪着杨世虎说会儿话。他早看见黑牛哥哥见到杨世虎的那一刻,眼睛里就流露出崇拜和景仰的神情。
黑牛哥哥忙起身过来给杨世虎见了礼,便问起了边军的日常生活琐事来。
杨世虎打眼一看跟随杨怀仁来的这些汉子,一个个的都样貌不凡,像他这种久经沙场之人,第一眼就看出来这帮人大都是身怀武艺的武人。
只不过这些武人常年生活在中原平静祥和之地,从未领略过边地风光,更对边军的事情心中好奇,于是便大大咧咧挑了几个边军和经常来袭扰的零星胡人打仗的故事讲给他们听。
包括黑牛哥哥和天霸弟弟在内的众人这时也来了兴致,纷纷围在杨世虎将军身边,津津有味的听了起来,还跟随着故事中的曲折时而感叹,时而鼓舞。
杨怀仁对这些故事倒不是很感兴趣,只是发现跟着杨世虎来的那两个小校似乎对方才柯小巧烤制的全羊似乎不是很有胃口,心有疑惑。
稍微一想,杨怀仁便明白了,此地地处西北边陲,肯定有许多贩羊的胡人和养羊的当地百姓,烤羊肉一定是经常吃的,不像他们乍一来到此地,吃起烤羊来那么有新鲜感。
于是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包来,往羊肉上撒了一些红灰色相间的粉末。
第428章 烤羊肉的关键
宋朝的时候,无论是胡人还是宋人,做烤羊的方法还是比较简略的。
一只羊,整个架到火上烤,看上去很简单,并不需要多么高水平的厨艺。
不过众所周知,新鲜的羊肉好吃,但是却又一股浓重的膻味,如果换了是煮或者炒的方式制作羊肉,都是需要用葱姜等先行把羊肉腌制除膻之后再烹制的,但是若是一整只羊,当时的条件下,就没法实现腌制除膻了。
宋人的做法,是在烤制的过程中,添加多种的辛香味料,用浓重的香料味道来掩盖羊肉原本的膻味,这样做的优劣也很明显,优点是复合的香料味道的确能掩盖住羊肉的膻味,劣点是因为香味料太重,掩盖住腥膻味的同时,也遮盖了羊肉原本的鲜美味道。
大多数胡人吃烤羊则更加直接,连香味料也省了,所以胡人身上都有一股子熏人的膻气味。
杨怀仁和他的兄弟们初来乍到,对于烤羊还没有那么多讲究,所以吃起来还是觉得很美味的。
其实杨怀仁第一口就吃出了烤羊味道重的缺憾,但考虑到这烤羊是人家托掌柜的盛情,又是柯小巧亲手制作的,大家吃起来也觉得还行,他也就懒得再二次加工了,生怕驳了柯小巧的面子。
后来他发现杨世虎将军带来的两名随身的小校对烤羊不太感冒,基本上没怎么有兴趣,便想到了这一点。
这两个小校看样子在边军之中有官职的,杨世虎来拜访杨怀仁,能带在身边的人,一定是他的心腹或者亲兵。
既然如此,杨怀仁觉得人家来一趟,总得让人家吃的舒心如意,一个厨师的职业素养在这时候就又泛滥了。
他身上是随身带着厨刀和一些类似辣椒面等香料的,于是就有了他动手往烤羊上添加这些复合的香辛料的一幕。
烤肉要像烤的好吃,并不是件很难的事情,除了恰到好处的火候之外,最关键的无非两点。
第一点便是盐。整个羊架并没有腌制过,咸味实在烧烤的过程中添加的盐巴,当时西北边远地区,盐巴还是很贵的,所以柯小巧在刚才的烤制过程中,貌似加的就不太够。
而且比起东部和中原的海盐,这种矿盐由于提取工艺的水平低下,都被制作的很粗糙,颗粒大,咸味低,而且不均匀,还略带苦涩之味。
地处内陆的胡人和宋人都吃惯了这种粗糙的盐巴,倒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可杨怀仁味觉这么敏锐的人,就觉得问题很大了。
盐,是激发出肉类鲜美之味的关键所在,盐用不好,或者用的份量不对,羊肉的美味都会大打折扣。
第二点便是调味料的搭配。最常见的和羊肉搭配的调味料有三种,分别是辣椒,孜然和黑胡椒。
以这三种香辛料为主的复合调味料的加入,配合烤肉的香味,才是最完美的搭配,特别是辣椒面,赋予了烤肉的味道有了层次感,同时又刺激人们的味蕾,增加了人们的食欲。
两名小校之中,高瘦一点的叫江一成,矮壮一点的叫杜俊峰,两人看上去只不过是二十三四岁的年纪,却已经是边军中能够领兵的都虞候了。
二人看着侯爷来到他们面前,重新加入了他们不认识的调味粉末,又把烤羊重新烤了一下,都没有明白侯爷这是何意。
他们并不熟悉杨怀仁,更不知道杨怀仁是个专业的厨子,只是大体从杨世虎那里知道这位年轻的侯爷,跟京城里那些勋戚贵族子弟的纨绔放荡不同,算是个有点本事的人而已。
看着侯爷亲自烤羊,江一成和杜俊峰疑惑地对视了一眼,都没有搞明白侯爷这是在弄啥。
等杨怀仁觉得新加的调味粉融入了羊肉之中,他便用小刀重新挑了个好部位分割下两大块羊肉来,送到了江一成和杜俊峰他们手里。
两个小校赶忙点头致意表示感谢,不过心中却有点犯了难。作为边军将领,因为这地方羊肉相对便宜,吃过的很多羊甚至都是过关的胡人羊贩子送的,他们平时是不缺羊肉吃的。
军营里的火夫也就那么回事,做饭就是做熟了而已,从来都谈不上美味,做羊肉无非是大锅煮或者整只烧烤,胡乱加些浓重的香辛料完事。
所以二人吃羊肉有点腻歪的感觉,这也就是他们来到杨怀仁的牧场之后,坐在烤羊面前没有什么胃口的原因了。
眼下手里抓着的两大块烤羊肉,是杨怀仁这位侯爷亲自送到他们手里的,二人虽然没什么胃口,但是也不好拂了侯爷的美意,只好硬着头皮带着笑脸咬了一大口含在嘴里。
一开始二人还真是像应付应付,等杨怀仁转过头走了他们也就不必勉强吃这些平时就吃吐了的羊肉,可杨怀仁好似完全没有要走的意思,笑眯眯地看着他们,好似等着他们吃过了之后,对他亲手重新烤制过的羊肉进行一番评判。
二人无奈,只好陪着笑脸,点着头继续表示感谢,当那口含在嘴里的羊肉开始散发味道的时候,他们却感受到了和他们以前吃过的烤羊肉味道之间,那种极大的不同。
江一成先嚼了起来,当烤羊肉的味道弥漫在他整个嘴里的时候,他眼前一亮,好似滔滔黄河在他嘴里翻滚,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
杜俊峰的感觉同样是美妙的,他第一次觉得香味料和羊肉的搭配,是那么的完美,香料的味道适中,没有抢了羊肉的鲜美,而是恰如其分的和羊肉的鲜美结合在一起,稍微一嚼便满嘴肉香。
这下不用杨怀仁劝食了,二人三下五除二便消灭了手上的一大块羊肉,又解下自己腰间的小刀主动去割起了羊肉吃,连吃相都不顾了,更顾不上跟杨怀仁客气的道谢。
杨怀仁倒不在乎这个,看着自己出手重新烧烤的羊肉受到了两位小校的欢迎,他心里也非常满足。
不过,这让他意识到一点,杨世虎邀请他去军营指点的事情,他有了个想法,军事上的事情他是外行,但是军队里的伙食,他倒是真的可以指点一下。
第429章 未曾谋面的老熟人(上)
杨怀仁一行人在牧场里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在杨世虎将军的陪同下进城。
通远县城坐落在环州正中间,两面都是群山,县城依山而建,东北面是峭壁,西南面则是环江。因为是边陲要塞,城墙足足修了有近五丈高,虽然没有东京城那样的气派,但是在晨光的照耀下,同样显得十分高大威严。
整个城池只有南北两座城门,杨怀仁的车驾来到南门的时候,门外早已有当地的官员列队等候。
杨怀仁见了这场面心里觉得好笑,他又不是钦差,而且这次来环州,名义上还是被贬来的,更何况他这次西行,一路都非常低调,通远县里的这些官员竟然知道他今日进城,看来这帮人虽然身在边陲之地,消息却灵通的很。
说起来也不算奇怪,也并不是杨世虎通知的这些官员。整个环州地界上,从行政上来说,杨世虎这位从五品的军都虞候也只不过是位军事领导,按道理最高行政长官应该是通远县令这位父母官。
可实际上,通远县作为边陲州县,县令的职权实在是少的可怜,甚至可有可无,而真正有话语权的实权官员,基本都在通远军司里边。
通远军司里有四位领导,按品秩和权力倒着排的话,第四位是从六品的环州团练使。
团练使这种官职,原本也还是个实职,负责地方上的乡兵和民壮的组织和训练。宋朝初年,团练使一般由地方正府上的刺史、县令、县尉,或者当地厢军中的军事最高长官兼任。
到中后期的时候,朝廷官员冗余的情况严重,便单独把团练使这个官职分离出来,由专门的人担任,就是为了安排下更多的官员。
但是到了党争时期,团练使成了那些在朝廷中枢不得志或者被贬谪的官员发配到地方上的固定职事,逐渐就变成了一种虚职,当然应该有的职权还是有一些,但权力相对很小。
排在第三位的就是杨世虎这样的军都虞候了,作为真正有能力的军事长官,这官职听起来也十分有实权,可这样的权力也是相对的,都虞候在战时能指挥军队作战,可并无随意调动军队的权力。
这就是北宋军事制度里边,以文抑武造成的弊端了,真正的武职官员只能当个“将”,却没有“帅”权,而掌握“帅”权的人,是不怎么懂行军打仗的文职官员。
排名第二的,是军观察使,大多数情况下,还兼任军副指挥使的职权,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是军监。
说起来,这个军监就更可笑了,连个文官都不是,而是个太监。普通的地方上,这个职位也是个文官担任的,但是到了边军这里,朝廷也不知道怎么想的,非安排个公公来任职,实际上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位公公只不过是皇帝的眼线而已。
这还不是最夸张的,到徽宗朝时,西北边军按唐制重设经略安抚使作为边军最高长官,也是由一位皇帝信任的太监担任,形成了宦官掌权,文官次之,武官无权的搞笑局面。
最后排名第一的,就是通远军司最高长官军指挥使了。不过这种高级别军事长官,是名义上的,大都是留在京城里的皇亲或勋戚们摇领,不用真到地方上就职的。
如此说来,环州地界上的老大,是一位太监。想到这里,杨怀仁就明白为什么这个太监知道他什么时候到了环州,又在今天早上进城了。
莲子三兄弟是先前一步抵达环州的,进了通远县城,自然要联系当地的内卫,看来这位通远军司的宦官军监,很可能就是个内卫,所以知道杨怀仁的行踪,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种场面,杨怀仁心里不太喜欢,他便贬谪到此地,进城是件芝麻绿豆都不如的小事,却被这位军监搞出这么多花样来,简直是劳民伤财。
在当下这样的大环境中,杨怀仁也明白,这位公公也不过是讨好他这位内卫堂主而已,他就算再不喜欢,也是身不由己。
杨怀仁跳下马车,在伏首迎接他的官员里扫了一眼,很快找到了那位公公。
倒不是杨怀仁眼神多么好,而是这位公公实在太扎眼,他身材实在是十分高大,比身高近两米的天霸弟弟还不如,却也有了和黑牛哥哥一米九多差不多少的身材。
虽然他四十岁左右的年纪,又穿着绯色官袍,戴着黑色的纱笼翅帽,全身上下却完全没有一个文官那样的气质。
他皮肤白皙的有点吓人,浓眉大眼,竟然唇红齿白,笑起来便让人感觉十分亲切,漏了身份的特点,是他嘴上完全没有一丝胡须,比女人还干净丽亮。
杨怀仁若这还猜不出这就是那位宦官,可真是男女不分了。
见杨怀仁下了马车,这位宦官恭敬的紧赶了几步迎了上来叉手先行一礼,“下官通远军军观察使童贯,恭迎侯爷大驾光临。”
上一篇:重生飞扬年代,从中医开始
下一篇:星际战争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