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殆火
伯夷恭敬答道:“是,臣搜集诗乐三千,已整编成册。”
“三……三千?”
据说诗经原本有三千首,后来渐渐失传了,现在商末,虽然没有周时形成的诗歌,但加上夏时的诗歌,差不多也是这个数。
“臣搜集整理初夏至今千年间的民间诗乐,整理成册,分为《风》、《靡》、《颂》三个部分,《风》为千年来各地的歌谣,《靡》为宫廷靡靡之音,又分《小靡》和《大靡》;《颂》为王公贵族宗庙祭祀先祖的乐歌……”
凉凉。
这下诗经成了,风靡颂,靡靡之音彻底成了褒义词,后世的风靡该不会是这么来的吧?
子受有些疑惑,诗经横跨五百多年,又是补遗又是整理,花了好几代人的功夫才弄出来,到伯夷这儿怎么一年就弄出来了?
“整理成篇绝非一人之力,可还有人助你?”
吃着饭呢,莫名其妙挨了一刀,起码得把凶手找到吧?
伯夷拱手:“陛下慧眼如炬,有一仙姬妙于音律,臣有幸得其相助。”
仙姬?
莫非是伏羲?
不对,那是男的。
难不成是玉石琵琶精?
九头雉鸡精会养鸡,玉石琵琶精会弹琵琶也不奇怪。
貌似当年打发伯夷去修路的时候,妲己顺嘴提了一句说有个姐妹可以相助,不过那时候太开心,没太在意。
子受觉得桌上的吃食不那么香了。
虽然一曲鹿鸣并不碍事,只要张大在招贤馆严防死守,任何贤人都不可能进入朝中,有但终究有些影响心情。
子受直接断了伯夷继续演奏的想法,让子衍也下了台去,还取啥花石纲啊!不取了,那只是走个形式而已。
直接开赏!
放假,年假,月假,三天一小休,五天一大休,全给你们安排上!
费仲上了戏台,将赏赐的方法道出,戏台视野好,直接被子受当成主席台用。
群臣都知道腊祭宴上会有赏赐,刚才的鹿鸣一诗中也提到过“承筐是将”,暗合君王以赏赐让群臣归心。
果然是陛下安排好的啊!
不过这赏赐的方法,未免有些太过随性。
竟是将群臣的名字写在竹简上,再将竹简拆分,随即挑选出封赏臣子。
子受偷偷摸摸观察着臣子反应。
嗯,大家都有些不满嘛!
不满也没用,继续!
大家委委屈屈吃饭、忿忿不平获赏,子受就能开开心心让群臣放假,大权在握,非常完美。
虽然出了点小问题,但最终目标还是没有任何变故!
子受也不打算整些其他套路,赶紧放完假借口身体不适回宫。
费仲开始翻竹简,一开始还有人觉得新奇,比如玄鸟卫的泼皮闲汉们。
他们平日里的俸禄就已经极高,又深知自己的能力,根本不指望获得什么封赏,但在随机封赏之下,有了些兴趣。
万一呢?万一赏个千金或者封侯加爵呢?
可随着赏赐内容揭开,玄鸟卫们瞬间没了兴趣。
休沐日?对他们没意义啊!
每天上值就是在市井里打听消息,休沐日不也一样?
他们的工作内容就是以往闲时干的事啊!
不过,伯夷却感觉到有点问题。
……
第258章 原来答案在这里
伯夷发现,入朝为官的截教弟子都坐在一排,其他人也不太适应和仙家弟子相处。
因为闻仲身为太师,又是三朝老臣的缘故,这一排附近,全是朝中重量级的大臣。
但偏偏这一排没有人获得封赏,此前或赏的都是些无关轻重的小官员。
这让重臣们面子上有些挂不住,腊祭收取田赋,是对一年收成的总结,腊祭的宴会,也应该是对臣子们一年行政的总结。
越有功劳的臣子,越应该获得封赏,难道不是这样吗?
伯夷不禁想起了朝歌中所流传有关吕岳的传说。
这倒霉催的,果然不能靠近。
台上的费仲善于察言观色,将重臣们的反应看在眼里,抹了把额上的冷汗。
刚才的所有封赏都是真正的随机,竟然一个重臣都没获赏。
幸好陛下早就算到了这一步,在重臣们的竹简上留下了暗记,宴会中最丰厚的赏赐必然属于重臣。
很快,费仲就念到了闻仲等人的赏赐。
休沐日少则一月,多则半年,通通送去休假。
伯夷原本紧皱的眉头忽然舒展开来,果然如此。
变法就是在宣传有功就赏有过必罚,如果真的按纣王所说,这一手随机赏赐不就正好破坏了变法的主旨?
纣王英明神武,怎么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所以,并非如此。
表面上是宛如小孩胡闹般的随机封赏,各凭运道争取,实际上却是暗中操控。
凡是朝中重臣,都获得了更长的休沐日,这绝不是一句运气就能解释的。
这样一来,一切都说得通了。
陛下举办腊祭宴会,邀请老臣、新臣以及贵族三个群体,是为了让这三个群体相处的更加融洽。
可腊祭作为一年中的总结,必然会有封赏,如果按贡献封赏,难免会寒了人心。
根本不用多想,一年到头来,老臣肯定是贡献最多的。
新臣刚上任没多久,不可能有多少功绩,而贵族就更不用说了,压根没有人在朝中仕官。
但采取表面随机封赏,内里按功封赏的计策,面子上好看很多。
贵族们知道自己有功劳,但不会说自己是凭着家世,凭着奴隶多土地多才有如此身份地位,只会感叹自己运道不好,没能获取赏赐。
重臣们都是有才能的人,只要动动脑子,就能看出陛下的深意,弯弯绕绕整这么一出,就是在封赏群臣的同时,让他们不要居功自傲。
将休沐当做赏赐,也很容易理解,朝中重臣基本都上了年纪,的确需要更多的休息时间,而贵族们根本不仕官,相当于封赏有名无实。
纣王名为随机虽暗中操作的封赏,顾及到了在场所有人的颜面,让本有矛盾的三个群体更为融洽。
子受心满意足,虽然没能促进三个群体之间的矛盾,但总算是完成了任务。
成功给朝中重臣放假,闻老头更是被他扔去了北海看雪,足足得看三个月,看到初春。
我看朝中还有谁能碍事!
顺便还观察了一番贵族,虽然他们看似笑嘻嘻,但心里一定骂起来了,那么高的炭价,谁吃的消?
子受借口困乏离席,让群臣继续吃喝玩乐。
伯夷还在思考,唯一让他不懂的是,纣王为何要优待贵族。
纣王明明之前还敌视过贵族,对贵族百般刁难,怎么突然变了性子?
看到纣王离席,他才发现自己忘了来此赴宴的初衷。
除了奏乐外,是想趁机提出奢靡之术中的缺陷。
奢靡之术下,人人大肆消费,物资储量不足,炭价扰乱市场,木炭供不应求,人人都去烧炭,其他物资大大减少,更促进了这一现象。
物资不足……
伯夷恍然大悟,原来答案在这里。
原来陛下料到了这一切,根本不用自己上谏,陛下早就自行查漏补缺。
贵族经商,将外地物资带入朝歌,一切就不同了。
如那灌江口、陈塘关,远没有如此多的贵族去消耗物资。
还有各个诸侯的领地之中,诸侯们虽然承认奢靡之术治国有一定道理,但无疑还是节俭更容易营造名声。
就如同西伯侯二公子姬发,在西岐被抢后,西伯侯府上下一切从简,将物资存粮分发给百姓,挽回了不少名声。
如此,贵族经商便能为奢靡之术再补上一个缺口。
伯夷憋了几天的上谏,胎死腹中。
崇侯虎吃着鸡腿,无意间瞥见伯夷恍然大悟的模样,吐出根鸡骨头。
他连连点头,伯夷不愧为大贤,这么快就领悟了陛下的深意。
奢靡之术,商业乃国策,这可是他当时特意上街观察了一番才领会出来的东西。
……
次日,就在子受睡懒觉的时候。
数不清的车马,已是趁着天未亮,纷纷出发。
贵族的家仆们怀揣着印信,或是其他身份标识,打着彭家、曹家等贵族旗号,一队队车马,浩浩荡荡,连绵不绝。
有了从上林苑归来的族中精英弟子解惑,他们纷纷找到了一条光明的出路,跟不用说,还有陛下以腊祭宴会所表现出的大力支持。
表面上看,好似是宫中高价收购木炭,使木炭价格暴涨之后,需要花费更多钱财取暖。
可细细算下来,正因为木炭价格高涨,带动一切物资价格上涨,让往来买卖的利益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