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77章

作者:随轻风去

这场面让秦德威脑子有点乱,也不知该说什么了,那远在扬州还有个曾先生呢!

周氏深深吸了一口气,开口道:“多谢诸公美意,妾身暂时无心另嫁。”

她已经认识到,这一切变化的起因,绝对都在儿子身上,还是再等等吧。且先看看儿子还有什么变化,只怕将来会更吃香。

第一百三十章 几件小事

在这徐家第二次诸神之战里,秦德威无所表现,仓皇而出。母亲周氏虽然脱离了奴籍,但仍然以帮佣身份在徐家工作,毕竟这是她熟悉的人际环境。

秦德威是无所谓的,反正他不拼爹不拼妈,母亲只要不影响自己科举,干什么都行,他没有职业歧视。

不过秦德威挺好奇的,临走前悄悄对母亲问道:“以我揣测,母亲过往曾经对于在徐家为妾室很动心,为何今日犹豫到最后没有答应?”

周氏有点担心的说:“你若改姓徐,那同为徐氏的徐妙璇怎么办?”

秦德威无言以对,他实在没想到,母亲大人竟然也有高瞻远瞩的时候。

等秦德威回到青溪家里时,女先生徐妙璇已经蹭过了晚饭,但依然没走,还在等着他回来。

“事情好不好办?”徐妙璇迎上来问道。

秦德威点点头:“妥了,县试推迟到四月初一,告示发出来了。”

徐妙璇感激地说:“多谢秦兄弟!”

秦德威毫不在意的说:“一件小事而已!”

如果县试二月开考,那徐妙璟现在就要回南京城。但现在这一月下旬,还是天寒地冷的时候。

徐妙璇就担心自家弟弟年幼体弱,路途奔波伤到身体,就央求秦德威想想办法。

秦德威对冯知县说的是,他还没复习好;而冯知县以为,秦德威是想多出两个月冷处理身份,冲淡“县衙内部人员走后门”的嫌疑。

真实原因却是,因为徐妙璇担心弟弟身体,秦德威就把县试推迟到四月了。

当然对秦德威而言,决定县试时间确实只是一件小事,举手之劳。

徐妙璇再三道谢,告辞了回自己住处。婢女柳月将徐妙璇送了出去,回来就对秦德威嘀咕道:“小老爷你这个做法,让奴家想到了一个古人,最近书上看到的。”

“谁?”秦德威很感兴趣的问。

柳月很内涵的说:“小老爷你说你像不像那周幽王,就是为博美人一笑,便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

“你懂个什么!”秦德威斥责道。

柳月瘪了瘪嘴,委屈的说:“反正卑贱小奴没有女先生尊贵,小老爷你想骂就骂,这都是小奴应该的。”

秦德威懒得解释,自己之所以能想到派人去旧文牍堆积如山的架阁库里,翻检出十年前的一份契约,那还不都是女先生帮着提醒的主意?

至于推迟县试时间,投桃报李而已!

不过江宁县将告示张贴出去后,确实也引起了一些波动。不过波动并非发生在本县,而是来自于隔壁上元县。

那上元县的齐知县听说了江宁县的告示,结果有样学样,同样发了个将县试定于四月初一的告示。

理由都和江宁县一模一样,告示文字就像是从江宁县抄来的,为了避开早春农忙,为了不伤农事,为了劝农春耕……

而且齐知县还加了新料,同时规定二三月为农户息讼之月,除了刑事案件不受理农户民事诉讼,以此督促农户用心春耕!

消息传回江宁县县衙,被抢风头的冯知县气得大骂了上元县一个时辰。便又念及秦德威的好处了,想对付这种不要面皮的老官僚,非江东小霸王不可!

怎奈秦德威此时在家复习,闭门不出。

冯知县就打发了长随冯元去慰问看望,并送了一本四书里的《大学》给秦德威。泄题是不可能泄题的,就送本书吧。

秦德威拿着薄薄的书册,翻了又翻,没有翻到任何记号,也没有任何特殊夹层……就是一本纯粹的不能再纯粹的新书。

女先生帮着分析道:“看来县试出题必定是从《大学》里出了,冯县尊也是用心良苦。”

秦德威很质疑的说:“这也叫用心良苦?”

徐妙璇解释道:“在四书之中,《大学》最短,还不到两千字,复习起来最简单。

所以你应对县试,只管去揣摩《大学》题目的范文好了,这范围已经框的很小,比其他人不知省力多少倍!”

秦德威恍然大悟,也对,这相当于画了很小范围的重点。四书本经加起来好几万字,别人要去复习几万字本经,还有不知多少万字的注解,而自己只需要复习不到两千字的《大学》和注解。

以冯知县的人品,只能做到这地步了,但也不过一件小事而已!

“其它的也不能全放下,毕竟县试之后马上就有府试。”秦德威还是很有长远眼光的说。

告示放出去后,县衙礼房就开始接受县试报名,还要请两个秀才作为保人,这对秦德威来说当然也不是难事。

在秦德威埋头复习《大学》的过程中,时间又流逝到了嘉靖十年三月下旬。

曾先生带着弟子徐妙璟,从扬州府回到了阔别将近一年的南京。

秦德威打发人在县衙里翻了翻记录,找了一户恶意拖欠着官房银不肯交,又没有后台的老赖,强力驱赶出南京城,并将官房腾出来租给了曾先生居住。

这也是一件小事,不足挂齿。

这次再见面,大家都是感慨万分。不过秦德威马上面临即将到来的县试和府试,没有太多时间在曾先生这里盘桓。

曾先生倒也没抓住秦德威临阵磨枪恶补,因为秦德威现在有自己的复习节奏,贸然打乱了不见得是好事。

无数人的在期盼和等待中,四月初一,大明嘉靖十年江宁县县试之日终于到了。

嗯,这还是一件小事。

对大部分人来说,县试可能是第一次接受功名之神的审判,前途未卜莫测。

但对秦德威而言,这次县试其实就是认认真真搞程序,扎扎实实走过场而已……

做了这么多准备工作,要连小升初都过不了,那不就白穿越了吗?

在功名之路主线任务开启之前,秦德威早就把各阶段的难度,与上辈子记忆里的教育情况重新印证了下。

县试相当于这些年某帝都海淀区的小升初大战,普通娃进入六小强,相当于县试过关。

府试相当于四十年前的中考,考进名门重点高中相当于府试过关!那时候高中生尤其重点高中也算有点门面,跟大明的童生似的。

院试相当于四十年前的高考,考上大学称为天之骄子,获得干部身份,和大明秀才的地位差不多。

乡试中举,那相当于四十年前的大学里,获得公费出国留学名额,精英里的精英人物。

再考中进士,就相当于四十年前出国留学还愿意回来的……真正国家精英。

第一百三十一章 咏絮之才

在一般县里,县试都是在县衙举办,县衙大堂拿出来作为县试考场使用。

当然总是有不一般的非典型县,比如江宁县这样的,参加县试的人太多,动辄一二千人,县衙大堂肯定不够用。

所以这类非典型县为了解决问题,就五花八门各显神通。江宁县有个地利之便,南直隶贡院就在县境内,那里头有现成的几千坑位。

今年冯知县豪横,使出大手笔,直接借了贡院地方举办县试。当然也不是全用,只从贡院里划出一片区域作为县试考场。

天色还不亮,冯知县就坐在临时搭建的考台上,威风凛凛的开始点名。被点到名字的,接受搜检然后进场。

县试关防比乡试、会试松的多,搜检入场速度也快得多。就是交卷制度也宽松得多,考生可以直接交到考台上。

秦德威也按照程序接受了搜检,其实在此负责搜检的都是县衙差役,谁敢严查这秦小先生?

以至于秦德威怀疑,他就算在考篮里明晃晃塞几本书,这些差役也会视而不见。

很顺利的过了搜检,又假模假样的在冯知县考台这里接受校验,然后就拿着考号入场了。

天亮了后,考场开始封闭,又有衙役举着题目牌子来回走动,确保每个考生都能看到题目。

按照大明县试的规定,只考一场,出两道四书题,下午才可以开始交卷,最终答卷时间天黑为止。

秦德威等了会儿,就看到衙役举着题目牌子出现在自己面前,凝目仔细看去,只见上面两道题目是“不修不可以”和“发财未有”。

如果是五百年后的高考作文题,答题学生们看到这种题目,心里肯定要直接点草出题人十八代祖宗。

但是在大明中后期的县试考场上,面对这种邪门绝活题目,大家都已经习惯了,秦德威除了习惯性吐槽几句也没在意。

这个科举模式都一百好几十年了,全天下不知有多少场考试和模拟考试,只从四书出题的话,不偏点怪点就没题可出了。

这年月还有个特点,越是底层考试,越容易出现偏题、怪题,很多有恶趣味的考官把这个当成秀脑洞的机会。

反而到了乡试、会试这样的大典,题目反而相对完整和正经起来。

最典型的怪题方式就是截搭题,上下文两句话,各自截取一段,然后搭接起来凑成一个看似莫名其妙的题目,叫做截搭题。

秦德威思考了一会儿两个题目的出处。

不修不可以,应该是“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这两句,上下各取一半,凑起来的截搭题目。

发财未有,应该是“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这里凑出来的截搭题。

看出题目的来历,这只是第一步,下面就要琢磨破题了。

此处注意,即便看出了题目来历,知道了题目上下文的含义,但是写八股文时,却不允许引用原文。

也就是说,要点破和阐述原文的含义,但却不允许直接写出原文句子,但又要能让读者领悟到原文,也是一种近乎于写谜语的烧脑游戏。

秦德威都练了快一年了,此时也不多想了,打开草稿纸就是干!

反正怎么也能过关,也不求多长大有力,每篇题目能写上语句通顺、格式完整的几百字,然后检查有没有违规字眼,最后誊抄到考卷上,就可以交稿了!

一直到了下午,开始有人交卷。脸皮厚的、胆子大的、或者认识的,就敢趁着交卷时机,和主考官知县搭讪套近乎,至于效果如何未知。

所有没门路的考生都有个梦想,交卷时与考官搭上几句话,然后通过面试获得赏识,并当场被取中。

很多话本小说的考试剧情里,就有类似的场面,这就是底层读书人心声的反应。

凑齐一批交卷的人,就开门放一次人。秦德威忍耐住了第一批交卷的冲动,做人要懂得低调,对走后门的人来说,平平庸庸就是最大成功。

然后看着又有十几个人交了卷,秦德威才收拾起考卷和草稿纸,走到考台那里,一脸高冷的交给了主考官冯知县。

对,草稿纸也要交上去,考官有可能会对照草稿纸进行勘查。曾经有个沙雕考生,以为主考官不会看草稿,便在草稿纸上吐槽了几句考官,然后被考官发现了,结局催人泪下。

秦德威只求低调,没有公然搭讪主考官的心思,正要转身走人,却听到冯知县喊了一声:“慢着!”

秦德威只能立定脚步,等候着主考官进一步指示。心里不停嘀咕,这县尊又搞什么幺蛾子?事前并没有约定当场面试项目啊?

但冯知县已经拿起秦德威的答卷,仔仔细细的看了下去,时不时摇头晃脑读几句。

期间还有其他交卷的人,也痴心妄想着要主考官当场面试,都被冯知县不耐烦的赶走了。

秦德威无语,这县尊这又是演什么?就自己那几笔平平无奇破文章,有什么值得看的?

眼角瞥见难得老实巴交不敢造次的秦小哥儿,冯知县微不可察的叹了口气,心里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