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轻风去
简直就是猪一样的队友!不知好歹!看你秦中堂怎么与内阁争!
却说两个大太监先被秦中堂挑拨离间,又皇帝喝退后,大臣们的心思重新活跃起来了。
排除了外来的风险,肉又烂在锅里了,那么谁才能伸手从锅里捞肉?
在“主持朝会”位置上越发得心应手的秦中堂,气定神闲的开口道:“谁能告诉我,刚才诸君说到哪里了?”
便有人暗自吐槽,秦中堂是不是得了“健忘”的毛病?没多久之前的事情,这都想不起来了?
还没有坐上宰辅位置,先得了宰辅“难得糊涂”的病!
大部分人都很谨慎的装聋作哑,毕竟秦中堂已经在朝六年了,喜欢钓鱼这个习性,已经广为人所熟知。
焉知这句明知故问,不会是鱼饵?
秦德威见状,心里不由得再次感叹,钓鱼真的越来越难了。
但终究不乏“大聪明”,开口答道:“刚才已经说到,如果吏部和都察院皆不合适,考成法不妨交由内阁主持施行!”
秦德威又笑嘻嘻的问道:“那么是谁提议的?我想不起来了。”
“大聪明”也不禁愕然,难道你秦中堂连这都忘了?
不就是原左都御史屠侨和原吏部天官许瓒吵架,然后屠侨发现吵不过老官僚许瓒后,就主动果断转进,转而提议支持内阁吗?
再说,屠侨这个“原左都御史”能获得发言机会,还是因为被你秦中堂点名!你秦中堂怎么能自己都忘了?
从其中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就连“大聪明”也不敢随便答话了。
在朝堂上说事或许可以随便说,但随便说人就是很危险的行为。
在沉寂中,忽然有人开口答道:“就是屠总宪提议的,你秦板桥莫非真记不起了?”
众人循声望去,答话的人却是原吏部天官许瓒!顾不上揣测许瓒的心思,众人又连忙去看秦德威的反应。
只见秦中堂还是笑容可掬的模样,对屠侨说:“屠总宪!我再给你一次组织语言的机会。”
屠侨预感有些不妙,但当中说出去的话,不可能随便收回来修改。
再说他也不觉得这有多大问题,难道必须支持你秦德威才行?难道你秦德威不知道什么叫言路畅通吗?
大明朝廷最大的政治正确之一,就是言路畅通啊!
见屠总宪执迷不悟,众人又做好了迎接秦氏疾风暴雨的心理准备。
说实话,秦德威今天的“温文尔雅”让很多人渐渐的感到不习惯了。
又听到秦中堂不疾不徐的对屠侨说:“昔年太祖高皇帝废除丞相后,曾有诏令再敢言恢复丞相者斩,敢称赞大臣德政者斩。
如果你提议让内阁主持考成法,会不会让世人误会,你别有居心啊?”
屠侨:“……”
这两件事,扯得上关系吗?
秦中堂便稍稍解读了一下:“内阁辅臣本就是执政了,再握有考成法,通过六科直接监管百官和各衙门,就更权重了。
仔细想想,这样的加权后的内阁比丞相又差多少?
所以提议内阁管考成法,与复立丞相和称赞大臣德政没有本质区别,很可能就是殊途同归啊。
虽然明面上没有复丞相之职,实际上却是复丞相之权。”
众人:“……”
你秦中堂这个解读,还能更生硬点吗?你不能因为现在是“一言堂”,就这样滥用话语权啊!
最后秦中堂语重心长的说:“何况屠总宪你身为原都察院之首,职责本该是统领御史监察百官纠劾风气,但你却主张给内阁加权,这实在有些不合体面。
你屠总宪去年才入朝,很多时候经验不足导致考虑不周。若不听我这种老人之言,吃亏就在眼前啊。
听我一句劝,你对此要慎重三思,再重新组织一下语言可好?”
听到最后这段,很多人忽然又感觉,秦中堂前面的解读又不那么生硬了。
其实屠侨的心思,有些人也明了,可能是指望严阁老拿到考成法权力后,分点职责给都察院。
毕竟内阁大佬不可能事事亲历亲为,分出一部分具体工作给都察院,也是很顺理成章的。
应该说,想争权是人之常情,屠侨的言行从官场逻辑上来说,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真架不住“一言堂”的秦中堂的魔鬼解读啊!
本想看笑话的秦太监,忽然感觉自己可能是个多余的?秦德威可能根本不要什么队友?
直接搞出今天“一言堂”的秦太监,初衷只是想着,让秦德威能站在一个有利的位置上,无论形势怎么变幻,都可进可退游刃有余。
但没想到,秦德威还藏着“考成法”这样的思路,借着“一言堂”机会就开始兴风作浪。
目前看来,吏部不行,都察院不行,内阁不行,东厂不行,司礼监也不行!
假如采用排除法来做决策,到底是哪里才行?
秦德威友好的劝退了原左都御史屠总宪,又顾左右而道:“考成法事关重大,不可轻忽,诸君尽可畅所欲言!”
这会真冷场了,真没有“大聪明”了。
但嘉靖皇帝开口了,对秦德威质问道:“若都按你的心思,朕也别无选择,莫非只有军机处才行了?”
秦德威连忙朝向皇帝,不假思索的奏道道:“若说只有军机处,倒也不是!”
嘉靖皇帝显然不信,又喝道:“那你又是何意?难不成还有更合适的?”
秦德威奏对道:“臣所构想的是,各衙门呈交的底册放在军机处,每月核对一次,每年总核一次。
然后每次的稽核结果,都由军机处报给内阁,由内阁进行处置!”
殿内众人听到这里时,齐齐诧异不已,难道秦德威今天真改性了?竟然懂得分权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共享精神?
还以为你秦中堂打算让军机处独占考成法,结果竟然拉上了内阁一起。从历史经验来看,不会有这么好心吧?难道还是鱼饵?
嘉靖皇帝也是有点错愕,好像自己又错怪了秦德威?
但嘉靖皇帝细想后,感觉这个构想没什么毛病,也很对自己的口味,就下旨道:
“就按秦德威所献方略执行!军机处收取底册并负责总核,内阁负责对结果处置!”
然后又指着那一堆辞官奏疏道:“等各官先交上考成底册后,再由秦德威批答奏疏!”
说完了后,疲惫不堪的嘉靖皇帝没有再停留,直接起身走人了。
众人正要散去,忽然秦中堂高声道:“诸君慢着!关于考成法,我再讲一刻钟!”
众人一起叹气,但又不敢不听,辞官奏疏还在秦德威那里呢!
秦德威又清了清嗓子后说:“交上来的考成底册所列事项,第一要有本衙门或者本部门当前正在做的事务,以及该事务的进度和未来期限!
第二要有今年计划开始的事务,毕竟一年之计在于春,现在规划本年的事务还不晚!同样要有进度规划和期限!”
最后秦德威总结道:“望诸君认真对待考成法,不要掉以轻心!
若有瞒报或者因为渎职不能按期完成,又被军机处核查出来,就按照陛下旨意,交给内阁严惩不贷的发落!”
默不作声的严阁老听到这里,突然醒悟了!
核查结果是你们军机处定的,但具体惩罚却由内阁来作出!
应该处置谁,你们军机处说了算,但坏人让内阁来当!
也就是说,在考成法问题上,你们军机处负责决策,内阁负责执行?
内阁这踏马的不就成了你们军机处的工具了?
秦德威的夺权思路看起来不难,但为什么总是慢一步才想到!
第八百零九章 不只有青词
等秦德威讲解完考成法相关事项,今天来参加朝会的大臣们也就散了。
诸公没有再分头去各衙门,都统一出了长安右门,然后回家。因为现在大家理论上都是辞官状态,只能回家闭门反思。
放在以前,接下来也就是等待朝廷慰留罢了。但现在却与先前惯例不同,都得先上交本衙门事务底册,在军机处通过了才能有被慰留的资格。
唯一没有穿官服的秦德威也是唯一的例外,他出了文华殿,就直接来到对面的文渊阁。
经过今天上午,秦板桥又变成了秦中堂,可以回文渊阁上班去了。
还有两名小太监帮了把手,抱着几十本奏疏跟在秦中堂后面。
当秦中堂迈着矫健的步伐,踏进他忠实的文渊阁院里时,来往的中书舍人们愣了愣,便一起站着发呆,不知该如何反应。
主要是秦中堂有一阵子没出现了,现在突然毫无预兆的再次出现,让众人猝不及防。
他们知道今天文华殿有朝会,但那边刚散会,他们还没收到消息,秦中堂过个马路就来了,跑的比小道消息还快。
面对秦中堂,反应错了就万劫不复啊,所以站着发呆也比反应错了强,这就叫宁可不做也不能做错。
还有就是,秦中堂现在还穿着一身素衣,像个犯官似的,那么到底是不是呢?反正众人也不敢问,也不敢赌。
直到文渊阁首席中书舍人方佑匆匆忙忙从屋里出来,对着秦中堂行礼,这才打破了安静。
秦中堂对方舍人高声问道:“最近这段时间,本中堂不在文渊阁坐镇,有没有什么不开眼的小丑跳梁?”
方舍人连忙答道:“委实没有!”
秦德威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对院门外招了招手,众人便见两个小太监捧着一堆奏折,走了过来。
秦德威这才吩咐道:“你将这些章疏都收置好了!”
方佑疑惑的问道:“这些是什么奏疏?”
秦中堂轻描淡写的答道:“这些是朝廷四品以上官员为最近灾异谢罪,而上的辞官奏疏,皇上命我拟票批答。”
方舍人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在秦中堂身上,总是能发生很多让人理解不了的神奇事情。
票拟不是内阁的权力吗,这回怎么就落到秦中堂手里了?而且这一堆都是辞官奏疏,让秦中堂来拟定批答合适吗?
见方舍人也跟着发起呆,秦中堂叱道:“愣着作甚!速速讲奏折都交接过来,然后按衙门分类,等我来检阅!”
“是,是!”方舍人连连应声道,“下官都明白了,中堂只管进去安坐!”
秦中堂却随便摆了摆手,“今天我就不进去了,明日再过来!”然后在一干震惊的目光里,转身离开了文渊阁。
随即秦德威又向南一路出了宫,来到皇城东南的政务区,就是五部、翰林院等主要衙署所在的片区。
今天四品以上大佬都辞官了,等于是各衙署全都没了主官,秦德威明显能感受到,各处气氛明显欢快轻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