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轻风去
不明白秦德威的心思,很多时候就不好打配合。
秦太监忽然就感到心累了,跟秦德威这种心思诡异的人配合,还不如自己孤军奋战自在。
此时秦中堂正在文渊阁训人,忽然看到小太监过来传旨,让秦中堂速速去仁寿宫觐见。
对此文渊阁里没人感到奇怪,就秦中堂最近那无法无天的表现,不被皇帝叫去才是奇怪!弄不好还要打廷杖!
就是秦德威本人也有心理准备,对方舍人交待了几句后,就跟着小太监走了。
第七百六十八章 一面之词(中)
既然早就预料到可能会面君,这段时间一直横行霸道的秦德威当然也不会毫无准备。
在从文渊阁前往仁寿宫的路上,秦德威在心里反复打了几遍草稿,对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都有所准备。
无非就是那点儿事,为什么勒索工部?为什么硬闯刑部鞭挞官吏?为什么要炸郭勋的庄园?
等的就是被别人弹劾或者向皇帝告状,一切尽在掌握,没什么可担心的!
秦中堂顺利的被带进仁寿宫,来到前殿。此时嘉靖皇帝已经用完早膳,所有君臣都转移到了更方便外臣朝觐的前殿。
秦太监很想对秦德威说点什么,但是在这个环境下,他根本没有机会与秦德威私下里交谈。
等秦德威行完礼,还要忙着去修仙的嘉靖皇帝也没心情兜圈子,直接劈头喝道:“秦德威!听人说,尔近日在宫外擅作威福!”
秦德威稍稍感到意外,从皇帝的用词来看,事态似乎比自己想象的略微严重一点?
嚣张跋扈也好,横行霸道也好,这些词其实都无所谓,并没有触及皇帝底线。
但要用上了“威福”两个字,性质就有点不同了。擅作威福、威福自专这些词里的内涵,哪个是皇帝能容忍的?
不过也不打紧,无非就是把嘉靖皇帝小情绪安抚住的问题,秦德威仍然没慌。
他心里迅速寻思着,就先引导嘉靖皇帝骂几句好了,等皇帝骂完,情绪也就发泄大半了。
所以秦德威有意奏对道:“陛下请听臣解释!”
于是嘉靖皇帝就拍着扶手喝问道:“那你给朕解释,为何没有言官敢弹劾你,坐视你作威作福不理?”
秦德威:“……”
好像与想象的情况有点不对!嘉靖皇帝在意的似乎是另一件事?
此刻秦中堂与刚才秦太监的心情差不多,都是猝不及防的有点懵。
看着才回过神来的秦德威,嘉靖皇帝又说:“朕还能在这里亲自问你,是你的恩典!你若有什么见不得光的苟且之事,如实说来!”
秦德威只觉得自己实在太冤枉了,嘉靖皇帝这意思,分明就是怀疑他为了专权,在暗地里压制言路!
这简直就是六月飞霜,他秦德威从来只有唆使别人弹劾自己,什么时候压制过言路了?什么时候怕被别人弹劾过了?
等嘉靖皇帝说完,秦德威就奏答说:“伏请陛下明鉴!别人为何不弹劾臣,臣又哪里知道?臣也没有那个本事,明白别人如何想的啊!”
这意思概括出来就是,别人不弹劾我秦德威,又关我秦德威什么事!
生怕皇帝钻牛角尖,秦德威继续说:“即便臣作出解释,也是一面之词!陛下若想知道其中缘由,应当召问他人。”
这意思概括出来就是,谁不弹劾我,就去问谁的理由好了!
嘉靖皇帝:“……”
又是一个“一面之词”?今天这是第几次听到这个词了?这帮臣子能不能换个新花样新姿势?
但别人说的另一面之词好歹是指定了人选,而你秦德威的另一面之词,是不是太夸张了点?
嘉靖皇帝感觉自己可能被当傻子糊弄了,怒道:“你秦德威说召问别人,就能得知缘由。
那么满朝文武成千上万,又该召问多少?难不成全召过来,朕还要一个个问过去?”
秦德威连忙又献言说:“不必如此!只需要询问几个典型范例就行了,过去谁弹劾臣最多,就召问谁!”
从道理上是说得通的,过去弹劾秦德威最积极的人,这次却没有出手,背后说不定就具有代表性的理由。
还能有这样操作?嘉靖皇帝微微错愕,下意识问道:“过去谁弹劾你最多?”
秦德威答道:“臣记得清清楚楚,第一是监察御史陈春,第二是工部员外郎严世蕃!还有第三第四第五,就不赘述了。”
在场众人无语,你秦德威记这个记得可真清楚。
秦德威继续奏道:“若想知道别人为何不弹劾臣,不如就询问这二人,或许可以得知答案。”
事起突然也没有准备,秦中堂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办了,下意识的先把严世蕃一起拖下水再说!
嘉靖皇帝发了狠,他想看看,这帮臣子还能有多少花样!便对身边太监喝令道:“将这两人也召来!”
就是这两个人,一个在工部,一个在都察院,要过来都需要多等些时间。
想起今日修仙功课,嘉靖皇帝有些不耐烦,起身就向后走,并对秦福和黄锦这两大太监吩咐道:“等人来了后,你们替朕问话!”
不过走了几步后,嘉靖皇帝又改口说:“还是朕亲自问话!”
走出前殿,嘉靖皇帝又一次产生了心累的感觉,忽然厌倦了臣属之间的勾心斗角。
嘉靖皇帝曾经很热衷于驭下制衡之术,挑动大臣之间的对立和斗争,但现在终于有点烦了。
天天处理这种互相扯皮的破事,还怎么修仙?或许应该与时俱进,换一种驭下模式了?
是不是要找一个可靠的代理人,将所有的事情扛起来?而作为皇帝,只要控制好这个代理人就行了,总比同时操纵几个方面要省心。
只是如今朝廷可用之人不多,可供选择的人更不多。
却说严世蕃人在工部,突然被召入宫朝觐皇帝,也是猝不及防的。
他和秦德威不一样,根本没去过仁寿宫,所以接到召见旨意时,猛然间是十分惊讶的。
没有父亲的通风报信,严世蕃十分不明白,皇帝召见自己作甚?难道贪污工程款的事情被皇帝发觉了?
来到仁寿宫门外是,严世蕃发现有个人与自己一同等待。不是别人,正是与自己争抢过弹劾秦德威第一人头衔的陈春陈御史。
此时嘉靖皇帝正在做修仙功课,他最讨厌被打断。
于是严世蕃和陈春就只能在宫门外候着,而前殿里有秦太监、陆炳、秦德威等人,也不敢出去,同样只能继续等待。
一直到了下午,嘉靖皇帝的本次功课才算告一段落,然后又来到前殿。
这时候,严世蕃和陈春才得以被带进殿,朝觐天子。
第七百六十九章 一面之词(下)
自从嘉靖皇帝深居西苑仁寿宫修仙后,很少接见大臣尤其是外朝大臣,这次真是严世蕃第一次进仁寿宫朝觐皇帝。
刚才在宫门外的的时候,严世蕃心里就在犯嘀咕,不仅是因为不知道为何被召见,还因为旁边一起被召见的陈春。
陈春身上和他严世蕃几乎没有任何共同点,却一起出现在这里,到底是什么意思?
非要说两人有什么交点,那就是曾经一起竞争过“弹劾秦德威第一人”的荣誉。结果因为对方作弊,他严世蕃败了,只能当弹劾秦德威第二人。
世人大多只记得第一名,又有谁会在意第二名是谁?当然有,就是秦德威。
所以严世蕃在走进宫门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个准确的判断,这次突然被召见绝对与秦德威有关!
又等进殿后朝拜过皇帝,严世蕃迅速用眼角余光扫了一圈,果然在殿里看到了秦德威,此外还有陆炳等人。
于是严世蕃更疑惑了,看来是陆炳向皇帝打小报告了,但怎么把自己牵扯进来了?难道陆炳出卖了自己?
在皇帝面前,臣子彼此之间无法私下交流和沟通,一切只能靠个人瞎猜了。
刚做完功课的嘉靖皇帝精神有些疲惫,说话声调没有上午时中气十足了。当然,在场臣子也都是从上午站到了下午,精神状态一样不好。
“你就是陈春?”嘉靖皇帝在新进来的二人之间来回扫了一眼,仅凭外表就分辨出了谁是陈春,谁是严世蕃。
陈春连忙上前一步,又行礼道:“臣正是!”
嘉靖皇帝就问道:“秦德威近日跋扈横行、作威作福,为何不见你弹劾?”
类似的问题不知问了多少遍了,但真不是皇帝小题大做。如果一个权臣失去言官钳制,没人敢弹劾他,嘉靖皇帝能放心才见鬼。
严世蕃一开始觉得有点泛酸,因为两个人一起朝见皇帝,但皇帝却先问另一个人。
论品级自己是从五品,论背景自己是阁老儿子,皇帝凭什么先问陈春?
随即严世蕃就反应过来了,皇帝问出这种问题的缘由何在了,等一会儿八成还要问自己!
看来当第二名还是有好处的,比第一名有更充分的准备时间,于是严世蕃就迅速思考起来。
嘉靖皇帝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想知道“你为何不弹劾”,并不是想要知道“秦德威是好人还是坏人”。
所以回答里,重点放在贬低秦德威或者抬举秦德威,都没有多大意义,只会让多疑的皇帝觉得这是在逃避什么。
最完美的答案,是能做到吹捧皇帝,然后把自己的动机与皇帝联系起来,表达出自己是皇帝的臣子,而不是会被秦德威影响的。
在严世蕃思考的同时,陈春就开口奏对道:“秦德威平日行事多有差错,臣曾数次弹劾秦德威,以求纠正风气。
奈何秦德威深受陛下庇护,每次弹劾都没有大用,甚至不了了之。长此以往,臣不免心灰意懒,故而懈怠无为。”
嘉靖皇帝:“……”
听陈御史这口气,仿佛是在埋怨自己这个皇帝,但他却并不感到生气。
毕竟陈御史行事的出发点是皇帝的态度,而不是秦德威,忠心是没有问题的。
想了想后,嘉靖皇帝就对陈御史训斥道:“尽忠职守应当前后如一不忘初心,焉能托辞懈怠辜负国恩!”
被皇帝训话的陈春连忙谢恩道:“承蒙圣训,纶音在耳,天恩浩荡,不胜感激!”
好了,这算是过关了。
早在陈御史树立弹劾秦德威这个人设的时候,秦德威就说过,当别人习惯了陈御史弹劾秦德威之后,如果有一次不弹劾就会引人注意。
所以就要防着,有吃饱撑着的人会问出,“为什么你这次不弹劾秦德威”之类的蛋疼问题。
只是陈御史没想到,问出这样蛋疼问题的居然是皇帝本人。所幸秦某人早就帮忙准备了标准答案,照着说出来就行了。
在皇帝眼皮底下成功过关的陈御史不蛋疼了,但身旁的严世蕃却开始蛋疼了。
因为陈御史的答案,就是他严世蕃刚才思考的结果。他才想出来,就被陈御史抢先一步用了……
可恶,这就是第二名的悲哀吗!
嘉靖皇帝问完了陈春,视线又转向严世蕃,同样开口问道:“你又是为何没有弹劾秦德威?”
严世蕃很想重复一遍陈御史的论调,但他现在已经不能这样做了!
第一看在别人眼里,肯定有毫无主见、鹦鹉学舌的嫌疑,甚至会被皇帝认为,是不想对皇帝说实话,所以才敷衍塞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