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367章

作者:随轻风去

这时候秦德威忽然产生了些许疑心,总感觉另有隐情,严嵩是不是太过于卖力气了?

说实话,就算自己真去了两广,也不至于一定会把严世蕃怎么样啊。

严嵩为什么执拗到如此地步?如此担心自己去两广?

就在秦德威心生疑虑并深思的时候,嘉靖皇帝果断采纳了严嵩的进言。

又对秦德威说:“这次南征不必劳动你了,你留在京师,与朕共享太平。”

秦德威仿佛心灰意懒,随便谢了恩,又对嘉靖皇帝奏道:“既然不用臣南征,臣就想请一次假,回南京去探亲。”

如果不是看嘉靖皇帝心情好,秦德威未必敢这么大胆。

嘉靖皇帝微微皱了皱眉头,这是闹情绪?直接赌气撂挑子了?

竟敢公然当面闹情绪,真就是恃宠而骄,不知收敛了!

这是对皇帝的不敬!

其余十个大臣,包括严嵩在内,都有点骇然。

近十年来,敢这样与嘉靖皇帝甩脸子的大臣,只有前首辅张孚敬,所以张孚敬首辅才有三起三落的遭遇。

连生性傲娇的大学士夏言此时在皇帝面前,都还夹着尾巴做人,不敢稍微有所放纵。

你秦德威哪能与张孚敬相比?这样随便赌气,简直就是在廷杖的边缘疯狂试探。

嘉靖皇帝已经在考虑,是打十下意思意思,还是打二十下见个红了。

但此刻秦德威迅速又补完了一句:“等到九月份,再回京师。”

如此刻意强调时间,肯定暗示什么,反正不是“待到秋来九月八”。

嘉靖皇帝是个很聪明的人,稍稍琢磨了一下,立刻就明白了。

今年是乡试之年,要从京城派出官员往各省主考乡试。

最远的云南乡试主考官已经出发了,其余各地也会根据距离远近次第派出。

而乡试是固定安排在八月份考试,八月底放榜,然后九月份主考官返程回京。

南京是天下第一乡试的考场所在地,主考官非从五品以上大翰林不可。

而现在这位姓秦的侍读学士又说想九月再回京,到底暗示什么不言而喻。

“知道了。”嘉靖皇帝就说了这三个字。

也行吧,他并不怕大臣有私心,他也不认为真有大公无私的大臣。

此时秦德威确实有资格要点好处,给就给了。

能进入“十人团”的大臣,没有傻的,渐渐也回过味了。

雾草!这是把天下第一乡试,也是含金量最高的乡试的主考敲定了?

按道理说,主考官不允许提前公布。

但秦德威是暗示,嘉靖皇帝也是暗示,一切都是心照不宣,别人还没反应过来似乎就敲定了!

现在是小范围议事,朝仪不那么严格,严嵩忍不住又想站出来说点什么。

这时候夏言忽然盯着严嵩,咳嗽了几声,严嵩只得按住了再次狙击的念头。

另一个秦学士的老对头霍韬迟疑着说:“秦德威还是太过于年轻……”

十九岁的南直隶乡试主考官,委实也有点匪夷所思。

这比起十九岁的总督军务的离谱程度,也差不了多少!

秦德威大怒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还让不让人做事了?反正我做不到尸位素餐,你霍韬想让我辞官就明说!”

嘉靖皇帝开口道:“秦德威的定策之功容后再说,先推举南征文武大臣的人选!”

这意思很明显,秦德威的事情暂时到此为止,不必多言了!

还是先说说,派谁去白捡征安南的功劳。

虽然没能南征,但已经把好处捞到手的秦德威算是放松下来,心思就开始飘向别处。

正所谓上阵父子兵,又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要不要把曾后爹推上去?

曾后爹爱好武学,又有边镇工作经验,还平定过兵变,又正值壮年身体健康,基本素质方面没问题。

可他最大的短板,就是才正五品,品级上不匹配。再怎么也不可能让五品官员充当南征主帅。

如果正官当不上,那么是否可以塞进南征队伍当个副手或者分路人选?

只可惜自己人微言轻,举荐无力,如果不是机缘附会,自己连站在这里发言的资格都没有。

或许可以把严嵩抓出来,利用一下?

第五百六十九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

在秦德威这个“局外人”的旁观中,“十人团”讨论了一会儿,又奏请过嘉靖皇帝,南征主帅人选就定了下来。

在大学士夏言强力支持下,老牌左副都御史毛伯温被选中,升为右都御史兼兵部尚书,总督南征军务。

这不出秦德威所料,在原本历史上,毛伯温就是受命南征的人选。

“朕与先生解战袍”里的先生,据说就是毛伯温。

不过原本的历史轨迹里,前期总督军务的人是咸宁侯仇鸾,毛伯温只是赞理军务的文臣代表。

但在本时空,灰头土脸的仇鸾已经暂时被遗忘了,朝廷直接用毛伯温总督军务了。

今天到此为止,南征决策已下,方略确定,主帅人员也定下,事情就应该讨论的差不多了。

秦德威看君臣有散伙的意思,就赶紧“查漏补缺”的奏道:

“大凡对安南用兵,从来都是两路进击,主路是广西,偏师是云南。

如今以毛伯温总督军务,坐镇两广统领全局,另外还应设一员大臣为协理军务,负责云南方向的偏师。”

十名大臣的心里,不由得齐齐冒出一个词“贼心不死”。

这秦学士今天看来死活也要蹭点军功,不然就誓不罢休啊。

抢不到主帅,也要抢一个分路偏师?

很好,很有精神,很像大佬的作风了。

左都御史霍韬直接质疑说:“云南方向的偏师,让云南巡抚负责就行了,何须多此一举另派人去?”

秦德威狡辩说:“区区安南小邦,同时动用一个正二品主帅和一个巡抚进行征伐,是不是太过于抬举了?

再说总督、巡抚主次不明,很容易产生互不统属的问题。

所以我看云南方向偏师,不必使用大员,从朝廷派个四五品官员就可以了,这样也是为了主次分明。”

秦德威这说法,深刻的证明了什么叫朝中有人好做官。

如果秦德威不提,别人也没想太多,云南方向功劳就归了云南地方。

秦德威提了这么一句,功劳就归朝廷派去的人了。

其实很多人这时都已经猜出,秦德威是想推荐他那个继父了。

但对“十人团”这个级别的大佬来说,四五品档次的人员安排并不是“必争之地”。

这意思就是,不会“不惜代价”的去争夺。

因为四五品位置很多,这里安排不下就换一个地方,何必吊死在一棵树上?

所以大家都想着,先看看风向,先瞧瞧秦德威这次得到的支持力度大不大。

再说还有严嵩在,今天严嵩为了独子的人身安全,好像一直在反对秦学士直接插手南征事务。

这两人现在一个为了爹,一个为了儿子,想想还是挺好笑的。

秦德威很清醒的看着严嵩,“其实还有个人选也值得推荐,那就是四夷馆驻广东办事员严世蕃。”

众人十分意外,皆以为秦德威会说出大理寺丞曾大人的名号,没想到居然是严世蕃,真是莫名其妙的。

秦德威大声称赞说:“严世蕃足智多谋、机敏过人,可调到中军做个书办,协助赞画,定能人尽其才!”

众人又是齐齐无语,这么好的人才你为什么不留在身边,帮你管理四夷馆?

严嵩心脏剧烈的跳了几下,差点就一口气没喘过来。

他深深的吸了几口气后,连忙道:“犬子身有残疾,见识短浅,不知兵事,焉敢赞画军务!”

秦德威和蔼可亲的笑眯眯:“哪里哪里,严尚书太小看令郎了!

以令郎才华,赞计中军绰绰有余,想必督军毛大人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严尚书你可能信不过我,但你还能信不过毛大人?”

严嵩却变了脸色,十分愤怒的喝道:“我只有这一个独子,万万不敢让他从军!秦学士休要欺人太甚!”

秦德威就“退让”了,自言自语说:“实在不愿意就算了,急什么啊。”

众人听严嵩和秦德威这段对话,都有点晕。

感觉秦学士像是一个五六十的老狐狸,而五十七八岁的严尚书反而像是个毛头小伙子。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秦学士又拿严世蕃出来说事。

只有秦德威自己明白,通过这番试探,看来自己先前一个关于严世蕃的猜想是真的。

在原本历史时空里,严世蕃干出过一件非常胆大包天的奇葩事情。

严家败落的那时候,严嵩被罢官,严世蕃也被嘉靖皇帝发配到广东雷州。

但是过了两年,别人发现,严世蕃根本就没在雷州!

他竟然偷偷回了老家江西,并且在南昌大兴土木修建豪宅。

就是这件事彻底激怒了嘉靖皇帝,成了严世蕃丧命的导火索。

刚才一开始秦德威见严嵩拼命阻止自己去两广,不由得就产生了怀疑。

严嵩如此害怕自己去两广,是不是想掩盖什么问题?

深思过后,秦德威就猜测,莫非严世蕃与原本历史中的情况类似?

也是人不在广东,偷偷回了老家江西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