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295章

作者:随轻风去

关于你下面的工作,我写了个纲目,你照着做就行了!

在加上平乱大功,争取任期到了后,直接超升到五品要职,这才不辜负我的期望!”

摊上这样的继子,曾后爹无奈的摇摇头,又对冯经历说:“当年在江宁县时,也真难为冯大人了!”

冯经历吐槽说:“他可能是觉得,曾大人你如果升的太慢,可能会挡他的道。”

秦德威叹道:“是啊,我都是从六品翰林官了,父亲大人您才是个七品御史,今后要加倍努力啊。”

第四百七十三章 科举余波(上)

秦德威在北国为了百年大计下大棋的时候,南京城也因为他这只小蝴蝶,悄然产生着变化。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又到了交……文人仕女游春交往的季节。

只是在嘉靖十四年的春季,南京文坛活动虽然还是按照惯例举行着,但有点平淡,大家普遍都感觉不够热闹。

或许是近几年横空出世的金陵小学生、江东小霸王、一代诗霸秦德威把大家胃口都养刁了吧。

嘉靖九年,拳打王逢元,脚踢顾东桥,顺手调戏了一下文征明,小学生名号登上舞台。并送走了南城御史、南城兵马司指挥。

嘉靖十年,打造出“金陵春梦”,并送走了应天府尹全家。

嘉靖十一年,告诉大家顶流巨星如何进行商业化操作,并送走了镇守太监。

嘉靖十二年,远赴京师,一个打八个,让京师文坛体会到被来自南方的小学生殴打的滋味。

嘉靖十三年,推出“新金陵”概念,开创相声艺术,并送走了南京兵部尚书。

但在今年,年年有大戏,从不让大家期待落空的秦德威又去了京师,参加大比去了,于是这南京文坛就少了八分的热闹。

而且年年被小学生殴打的顾老盟主也暂时离开了南京,也让文坛少了许多快活气氛。

但一直到了三月份中旬,南京文坛终于兴奋起来了。

从遥远的京师传来消息,这次会试南京城竟然有三个人中式!

不跟周边苏州啊常州啊徽州啊这些地方比,只跟自己比,可算得上是大捷了!

而且这次的会试第一也就是会元,居然是南京举子许谷!简直史无前例!

甭管接下来殿试如何,就会试这个成绩也足够让南京文坛振奋了。

毕竟自大明开国以来别说状元了,南京城连个会元也没出过。

所以许谷今年这个会元称得上是截止到目前,南京城科举最高成就了,必将成为一个标志。

虽然拿会元当标志,还是免不了被出过状元的地方嘲笑,但总比没有强。

所以在会元的光芒下,虽然南京文化巨星秦德威也中式了,但此时却不那么引人注目了。

再有才名的人,在考试季也抢不过一个会元的风头,何况这还是全南京独一无二的科举成就。

只有那些关心秦德威的亲近人,才会在意秦德威中没中,并且各自有喜有忧。

无论是叔父秦祥也好、还是秦家外室顾氏也好,亦或是徐老指挥父子、业师王老先生也好,听到秦德威名登甲榜的消息,唯有欢欣喜悦。

考中进士就意味着脱离了凡间,可以为所有亲朋好友支撑起一片天地了。

比如越做越大的钱庄更安全了,又比如王以旌老先生“春秋学问”的后续有人了,再比如徐老三感觉这辈子能继续抱大腿躺赢了。

但这些亲近人里,只有王怜卿反而感到了淡淡的忧伤。因为秦德威飞的越高,就意味着离她越远。

作为一起滚了上百次床单的人,她很清楚秦德威心里的世界有多大。

一个野心勃勃还中了进士的人,绝对不可能再回到南京长住,并天天陪着自己风花雪月了。

陈老鸨进来,拿着请帖对王怜卿问道:“他们青溪诗社为了庆贺许谷的会元,又要雅集狂欢了,你去露个脸吗?”

王怜卿百无聊赖的歪在榻上,连打开请帖的兴趣都没有。

青溪诗社都是秦德威多年的手下败将,自己去凑这热闹,不是给秦德威丢人吗。

陈老鸨提议道:“如果你不想去,那我们也可以自行办事。

反正小秦先生这回也登榜了,要不你也开个集会庆祝下?恢复一下你的名声身价?”

王怜卿依旧没兴趣:“我有什么资格给他庆祝啊。”

陈老鸨故作大惊小怪的说:“全南京谁不知道,你就是小秦先生唯一公开承认的情人,小秦先生写给你的诗词都能出集子了!你当然有资格庆祝!”

王怜卿叹口气说:“算了,一个进士也没什么可庆祝的。”

进士还不值得庆祝?陈老鸨对这位手下头牌红人的状态简直绝望了,忍不住就问道:

“那你到底怎么想的,给我交个底啊,以后你想怎么办?

就说这半年,你浑浑噩噩的跟隐居了一样,每天只知道调教那几个小女儿。

我们这行新人换旧人快的很,若这样浪费时光,再过上半年就没人记得你是谁了。

你也不剩两年好时光了,耽误不起了!当然如果你想就此隐退,我也不拦着你,你仔细想想!”

虽然王怜卿漠不关心,但青溪诗社的春季雅集依旧声势浩大的筹备着。

许谷的父亲是金陵著名隐士许隆,与顾老盟主等人交情莫逆,与乃是一个圈子里的,以青溪诗社为组织。

就是拉帮结派的青溪诗社这圈人近些年来,被秦德威压制的有点惨,或者说是非常惨。

文人士子喜欢赶时髦,宁愿参加秦德威发起、源丰号钱庄赞助的春秋两季大赏,或者去追随“新金陵”风尚了。

就连外地人也渐渐的认为,主张“六朝派”的青溪诗社不太能代表南京文坛了。

甚至青溪诗社话事人顾东桥老先生都忍无可忍的抛下文坛基业,远走高飞起复做官去了。

如今出自青溪诗社的许谷开创历史中了会元,青溪诗社忍不住就抖了起来,肯定要大肆庆祝。

反正秦德威也不在南京,不怕他来捣乱!就算来了也不怕,会元功名足以镇压一切妖魔鬼怪!

而且顾老盟主如今在隔壁湖广当布政使,请个假然后抽几天时间顺江而下,回南京参加活动也非常方便!

真是想不到,被一个秦德威压制了几年,打又打不过,躲又躲不开,本来已经令人绝望了,没想到天上掉下一个会元!

不借着这个天赐良机,恢复青溪诗社往日声势,更待何时?

其实许谷的父亲许隆心里很明白,与秦德威别苗头毫无意义,说不定秦德威还帮助了自家儿子。

但架不住青溪诗社一帮老兄弟非要大操大办,再说会元也是值得庆祝的、光宗耀祖的事情,许隆也就无可奈何的随他们去了。

第四百七十四章 科举余波(中)

南京城,江东门外码头,现任湖广布政使顾璘顾老大人下船登岸,一大群人上前迎接。

与南京阔别一年,顾璘顾东桥仍旧气质疏朗,行走之间依然高视阔步。

前来迎接的众人细细看去,感觉顾老先生做了官后,精神仿佛比从前好了许多。

此刻顾老大人迅速扫了一圈迎面而来的人群,对别人暂时都顾不上,他眼中只有老友许隆。

并颇为欣慰的对许隆说:“子侄辈十数人,惟有石城最有内秀,果然今日一飞冲天、荣耀显名!吾辈与有荣焉!”

石城就是许谷的号,原来顾东桥嘴里“最有内秀”这话都是说前关门弟子王逢元的,今天不动声色就换了对象。

许隆谦逊说:“东桥公过誉了!只是有运道而已。”

顾老大人又说:“听说今年殿试推迟了,不然现在殿试结果也该传到了,便可以一起庆祝。

以我看来,石城作为会元,殿试名次肯定低不了,而且馆选为庶吉士也没有问题,这才是最值得祝贺的事情。”

这话也没毛病,馆选庶吉士入翰林院学习,被视为储相,是三鼎甲之外普通进士最好的出路了,比一个会元虚名实惠的多。

许隆连忙回应说:“托东桥吉言,但愿能如此!”

顾老大人你最后叹道:“可惜我们这些前辈无能,不能在朝中施以援手,不然石城再拿个三鼎甲没问题!”

懂行的都明白,殿试的内幕猫腻最多了,没有最高层人脉的南京举子很难夺取三鼎甲。

至于状元更是做梦,在场人里,没谁傻到以为南京城还能出个状元吧?

但许隆已经很知足了,连连摆手道:“东桥公这又说的哪里话,我们许家焉敢得陇望蜀!”

在岸上寒暄完毕,顾璘便与许隆同车而行,一起朝着城里前行。

在路上,顾璘问道:“庆祝会元的集会在哪里办?可有人出资?”

许隆既发愁又脸面有光的说:“徐魏公和徐锦衣都想要承办,一个芳林园,一个在东园。两边争执不下,难以抉择。”

魏国公徐鹏举和他叔叔徐天赐都是南京城里著名的文化活动赞助人,两边偏偏还不对付,经常互相攀比别苗头。

开国一百几十年来,南京就出了这么一个会元,两位附庸风雅的大爷都想蹭点光彩,互相争执起来确实也让人为难。

组织活动经验丰富的顾东桥轻轻一笑:“这有什么难的?我之所以赶回来,也是怕你们遇到这种事情不知如何处理,都交给我好了。”

许隆连忙道:“有劳东桥兄了!”

作为著名隐士,许隆老先生向来是以蹭活动为主的,但从来没有主导过。

所以这次有点力不从心,如果老友顾东桥愿意接手,那再好不过了。

当晚几位老友为顾璘接风洗尘,小范围的聚在一起。

酒过三巡后,顾老先生就开口说:“关于雅集的事情,我有些话要说。

第一,我们做人还是大气点,不能只庆祝自家子侄的会元,应该连南京城另两个中式者一起庆祝!”

便有人暗暗想道,莫非这是拿秦德威作陪衬?

顾东桥又说:“第二,这是全南京城的喜事,不用自己花钱!去找源丰号钱庄赞助!

他们近些年总是喜欢出钱资助文坛,如今南京文坛遇到这样的喜事,他们好意思不出钱?难道别人拿了会元,他们就小心眼了?”

众人无语,源丰号钱庄是那秦德威的产业,这样做是明摆着恶心人吧?

随后顾东桥又提出了最后一点看法:“第三,关于在那里举办,那还要看徐魏公和徐锦衣这两位的诚意了!让他们比试下,谁更有诚意就在谁那里办!”

便有人疑惑的问道:“如何比较他们二人的诚意?”

都不是外人,顾东桥笑呵呵的解释说:“这次是为了庆祝南京城百年一遇的会元,这是整个南京城科举功名的最高标志,足以成为南京人文的象征!

所以这两位不拿出点诚意来,如何能体现出重视?比如说,会元能配得上镇园刻石么?会元过不够资格壁上题诗?”

其余众人稍加琢磨,就品出了其中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