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轻风去
李小娘子认真的说:“我相信你,虽然你可能一直在骗人,但你骨子里还是个好人,你不会亏待我们的。”
秦德威:“……”
演不下去了,怎么办?
“我哪点像好人?”秦德威忍不住就反问说:“你怎么看出来的?”
李小娘子擦了擦眼泪,边走边说:“不告诉你,我当然有我的看法。”
第四百六十六章 愉快的嘲笑
努力扮演“浪子回头魅力坏男人”的秦德威搞不明白,自己怎么就被李小娘子发了“好人卡”?自己的演技层次不够深吗?
这是个意外的变数,他有点不放心,担心自己的计划出问题,又赶紧问:“那你到底对我是什么看法?”
李小娘子回答说:“虽然你骗人、虚伪、动机不纯,但你还是一个好官员。”
与那些压榨军户、侵占屯田、攫取利润的武官相比较,口口声声百年大计、沉迷于在辽东下大棋、极力向朝廷献策减缓军户负担的秦德威看起来当然是个好人。
更直观的说,一个被天下人视为星宿下凡的状元,对一群乱兵完全没有表现出高人一等的歧视,放下身段打成一片,能不是好官员吗?
人心向背虽然听起来虚无缥缈,但有时候确实也客观存在。
秦德威又追问道:“你打算怎么办?”
李小娘子咬牙答道:“照刚才你说的办!我去劝舅舅!就说你要与我结亲!”
这就是做事的最高境界,为了心中的正义和信仰……
秦德威便知道,不用再暗示和引导了,于是就给出了一个期限:
“这样大事,一般很难做出抉择!如果你舅舅和大哥他们需要时间考虑的话,我等三天!
三天后,无论你成不成,我就要开始公开用巡抚关防旗牌做事了!”
李小娘子回到住处,就去见了舅舅汤把总。
此时汤把总也正在等待,毕竟钦差、巡抚、指挥使三个被乱兵扣留的人,都在他监视范围内。
外甥女去找秦钦差,他当然要等信息反馈。
不过听到外甥女说起“与秦状元结亲”之事后,汤把总虽然吃了一惊,但并没有当场表态。
李小娘子就忍不住催促道:“舅舅怎么想的?”
汤把总敷衍着答道:“如此大事,怎可草率决定?那秦钦差不也说了,给三天考虑吗!”
其实在汤把总内心里,已经嗤之以鼻了。
如果只看书,只会看到两家联姻,然后约定共进共退,似乎联姻就是即插即用的手段。
但联姻本身也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的,是先有了共同利益,最起码也先要有交情基础,才有了联姻。
而不是先有了联姻,再去寻找共同利益,或者再去构建交情。
如果没有合适的基础,上来就空口白牙的提出联姻,甚至还让对方“弃暗投明”,那只能是本末倒置,痴人说梦。
等外甥女回到自己房间休息后,汤把总又连夜出门,直奔总兵府去,并向总兵官刘淮禀报了情况。
汇报要点有二,第一是朝廷已经给秦德威授权了,刘总兵索要权力的愿望落空。
第二是既然秦德威动手拉拢他汤把总,说明秦德威已经觉察到敌在总兵府了。
这两点都是很关键的动向,必须要第一时间禀报的。
刘总兵摇了摇头,评价说:“这钦差幼稚之极!朝廷竟然将诏令交与此人,也真是昏庸!”
他内心确实很失望,也很不服气!
没想到朝廷宁可把大权交给一个十几岁的小少年,也不肯给自己这样熟悉边镇的总兵官!
凭什么,就凭秦德威是个文官?状元又怎样?做事还不是这么幼稚?
汤把总也笑道:“这小钦差,妄想随便说个联姻,就能拉拢到我老汤,确实异想天开!
他又不是本地大户,我老汤跟他又不认识!听说这状元才十七岁,怕是少不更事,读书读傻的纸上谈兵之辈!”
刘总兵想到那令人印象深刻的欠揍气质,也赞同了汤把总的看法:
“毕竟是个少年人,又是读书读成状元的,心思只怕全在读书上,对人情世故确实有所欠缺。
你看此子连保密都不知道,如果真想做些事情,就该秘密布置才是。
结果他随随便便的,就把心思想法都泄露给你外甥女了。”
汤把总嘿嘿笑了几声:“这并不奇怪,我那外甥女生得花容月貌,那秦钦差又是个血气方刚的少年。
少年人色迷心窍后,怎么都不奇怪,不然怎么会异想天开的想到联姻?”
一起愉快的嘲笑完幼稚钦差后,汤把总又问道:“如今朝廷将大权授予旁人,大人计将安出?”
刘总兵叹道:“既然朝廷授权给了秦德威,那就只能找他借用了。”
广宁卫作为辽东都司数一数二的卫,地位相当于双省会之一,不但拥有全北方独一无二的两个边市,还有汇聚了大量工农产业。
但这些利益,大都在本地世官手里,属于地方卫所行政系统。而外来户总兵属于镇戍系统,很难直接插手地方行政。
所以年事已高的刘总兵想趁着广宁闹兵变机会,攫取行政权力。
以便实现对这些地方利益的染指,退休后过个富裕的晚年,并给子孙留点财富。
又说这汤把总,现在只是个苦哈哈的军头营官,平时只有固定的粮饷。
但如果能像老上级刘总兵所承诺的那样,转业到广宁卫,当一个边市所在地的守土官,那身家立刻就富裕了。
但很可惜,在辽东巡抚、广宁卫指挥使、宣抚钦差通通都“进去”后,朝廷还是不给刘总兵授权!
刘总兵最多只能以防乱为由,派兵去边市打秋风,捞一笔是一笔,但却无权撤换土官,真正掌握边市。
没办法,那就逼着小钦差来帮忙了。
刘总兵便指示说:“他不是等你回信么?先熬他几日,等着他处处碰壁,什么都做不成时,我们再稍加示好,逼着他按照我们的指令行事。”
汤把总拍马道:“大人高见!应付这些不通实务的年轻文人,正该如此。”
然后又提醒道:“但秦德威与于蛮子等人相处不错,那几个乱兵头领极有可能会被笼络,就此被平息也不是不可能。”
刘总兵不以为然的说:“想继续乱下去,办法多的是!平乱不容易,生乱还不简单么?”
确实是这个道理,从来就是成事难坏事容易。
他又怕汤把总稳不住,真被拉拢过去,叮嘱说:“你也要有点耐性,兵变这种事,动辄持续数月反反复复,这次才几天?一定要沉住气。”
第四百六十七章 拿着鸡毛当令箭(上)
广宁城里驻扎有两营兵马,每营兵马员额三千人。
一个是广宁备御营,主要任务是守备广宁城;另一个则是辽东总兵官标营,具体任务随总兵而动。
刘淮刘总兵之所以有底气,就是因为这个直属于他的标营。
现如今备御营闹了兵变,兼管备御营的袁指挥被乱兵扣押,全营已经成了一团散沙。
剩余的营官能约束亲兵,守住自家基本盘就不错了,谁也无法进行整体指挥。
所以总兵标营是广宁城里唯一保持了完整体系的武装力量,是广宁城稳定的支柱。
虽然刘总兵已经分出两个把总,前往两个边市打秋风,但就算剩下的三分之二,也是城里最有战斗力的力量。
无论哪位大臣来平乱,都绕不过总兵标营的支持。
或者说,无论谁想打他刘总兵的主意,都要考虑到能不能打得过总兵标营亲兵!
就算被他刘总兵暗坑了的,也只能吃个哑巴亏!打不过总兵标营就请忍着!
所以在这一亩三分地上,又是闹了兵变的大背景下,身为定海神针的刘淮刘总兵并不畏惧任何人!
更别说在备御营里,还安插了监视乱兵的亲信!所以刘总兵很自信,这就叫一切尽在掌握。
至于朝廷会不会撤换总兵,刘淮也从来没担心过。
广宁城已经闹兵变了,再撤稳定基石总兵,难道还想把兵变再继续扩展?
而且都官至总兵官了,在武官序列里的地位相当于文官里的巡抚了,在朝中还能不认识几个帮忙说话的国公侯爷?
“他不是说等你考虑三日,然后才公开行使巡抚关防旗牌?”刘总兵对汤把总说:“那三日后给他准备一个下马威,先让他知道这个实权钦差是不好当的。”
两人计议已定,汤把总又返回了备御营营区。
此后一连两日,各方都没有动静,一直到了第三天,备御营营区里突然响起了锣声。
敲锣之人在营区里来回走动,同时高喊道:“钦差秦大人登点将台,宣示朝廷恩赏!”
此时在校场点将台上,已经挂起了本该属于巡抚的王命旗牌。
钦差秦德威独自站在点将台正中间,周围仍然被乱兵头领于蛮子等人紧紧围着。
足以向别人证明,这还是一个被乱兵扣留,没有人身自由的钦差。
也正是因为这样,大批乱兵才敢逐渐汇聚在校场,等着看下一步光景。
不然的话,乱兵们肯定要担心,这会不会是钦差大人故意使计,引诱乱兵聚集起来,然后突然包围剿灭。
毕竟在这个局势下,乱兵和大臣之间,信任是十分脆弱的。
看着点将台下人也不少了,秦德威也不磨蹭,直接宣布说:
“本官与于头领等人会商数日,初步定下两条章程,此刻对尔等广而告之!
第一,肯留下继续为营兵者,发给安家费二两,年底再给岁赏一两!
第二,不愿意留下为营兵者,登记造册送返原籍,听从自主择业,但今后须向卫库交纳代役银!”
秦德威说完,点将台下离得近的人自动向后传话,没多久校场上乱兵都知道了。
众人兴高采烈议论纷纷,看起来这两条章程总体上是受欢迎的。
没其他出路的可以留下来拿笔钱,不想受苦受罪的、又有其他出路的,可以另谋营生,总有一款适合你。
这个时候,秦德威突然又开口了:“本官虽然是钦差宣抚广宁等处地方,但精力和筹集钱粮暂时有限!
所以这些章程暂时只给你们备御营军兵受用,总兵标营不在其内!”
点将台下乱兵听到这里,一起哈哈大笑,甚至还有欢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