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衫取醉
第二条,是以恢复梁朝旧制的名义,恢复三省制。三省制的核心在于分割宰相权力,分别负责门下省和中书省。这样一来,皇帝可以直接向三省官员发布命令。
通俗一点说,之前的宰相权力很大,官员的升迁和俸禄标准需要通过宰相,三省的官员也是直接向宰相负责的。而现在,这些权力实际上被收回了皇帝的手中。
虽然只有短短的两条内容,皇帝却看了很久。
甚至他抬起头来的时候,脸上还带着困惑和不可思议。
当然,也夹杂着几分欣喜。
“王卿,这是何意?”
显然,皇帝也搞不懂面前的这位王文川,到底是怎么想的了。
皇帝心动不心动?
当然太心动了!
甚至觉得,眼前的王文川突然变成了自己的知己,变成了自己肚子里的蛔虫。
甚至这官制法,不像是王文川想出来的,却更像是他这个皇帝自己想出来的……
楚歌不由得微微一笑。
熟悉吗?似曾相识吗?心有灵犀吗?
那就对了,因为这本来就是你想出来的……
他所谓的“官制法”,其实就是这位皇帝在王文川新政之后,自己搞的“元丰改制”。
这两条内容一点没变,全都是这位皇帝想出来的内容。
而这次改制,自然也十分顺利地推行下去了,毕竟是皇帝铁了心地要做的事情。
而王文川在当时,是不同意这个改制的。
原因很简单,这个改制实际上是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官员的升迁、任免,以及三省的职权,有很大一部分都从宰相手中收回,回到了皇帝的手中。
王文川自己就是宰执,是不希望别人掣肘的,怎么可能会同意这种事情?
如果从后世的角度来看,这套改制确实让官员有了定职定位,减少了朝廷的开支,但这种影响仅限于中央,对于地方而言,效果甚微。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造成了行政效率的降低。
而它更深层次的影响,则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宰相的权力,等于是变相地为皇帝乾纲独断、避开以宰相为首的各级官员的监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所以归根结底,这是一次限制相权、加强皇权的改制。
所以皇帝才如此疑惑。
王文川自己作为宰执,为什么会自己限制自己的权力?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虽然这份改制的方案太过诱人,甚至可以说完全就是皇帝心心念念的事情,可是,由王文川提出来,却总觉得里边有什么陷阱……
所以皇帝才会感到疑惑。
楚歌微微一笑。
这是他计划的一部分,自然也已经提前准备好了说辞。
“官家可还记得,当年官家问:‘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有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文谏议是如何回答的吗?”
皇帝愣了一下,说道:“文谏议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楚歌点了点头:“这官制法,便是臣给官家想到,对文谏议的回答。”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楚歌演技爆发,表情赤诚。
再加上天赋“低调行事”的作用,让他显得就像是一只人畜无害、一心为君的小绵羊。
果然,皇帝的眼神中迸射出了光彩。
而这种光彩,甚至比王文川跟他讲变法的时候,还要更亮。
“王卿,快详细说说!”
看到皇帝这急切的样子,楚歌知道,自己赌对了。
要做奸臣,权臣,要权倾朝野,第一步是什么?
是让皇帝信任、并且完全离不开自己。
就拿严茂青来说。
他的能力出众吗?才学过人吗?
算是优秀,但跟同时代那些开挂的人物相比,他并无优势。
他真正的优势在于,牢牢地抓住了皇帝喜欢修道、喜欢搞钱这一点,让自己变得无可替代。
所以,他能够权倾朝野,能够借着皇帝的力量,把不服自己的人全都打压下去。
此时楚歌在做的事情也是一样。
这位皇帝不爱修道,也不爱敛财,也不是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昏君。换言之,想用物质享受来讨好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反而有可能因为贪污受贿、私德有损而被他延误,甚至直接咔嚓了。
那么这位皇帝最在意的是什么呢?
从他锐意变法就能看出来,这位皇帝最在意的,是能有一番作为。
而且,他对于朝臣其实很不信任,更倾向于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
正是因为他对朝臣不信任,所以他才屡次把王文川罢相;正是因为他想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才搞了元丰改制,绕开王文川,把一部分相权收回到自己手中。
从结果上来看,不管王文川是否同意,这种改制都是要进行的。
既然如此,那何不卖一个顺水人情,自己主动将这些权力交出去?
用这些必然会失去的权力来做投名状。
在皇帝的视角中,王文川就从一个有自己想法的宰执,变成了一个对皇帝言听计从、又十分好用的工具人。
这种以退为进,不仅能让王文川的相位更加稳固,而且还能借此,向文君实等旧党的重臣,发动一次诛心之计。
在皇帝看来,王文川已经非常识趣地倒向了他,对他言听计从,那么固执地认为“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的文君实等人,就显得面目可憎了。
所以,楚歌才以此为切入点,开始自己跟皇帝的对话。
接下来,就是要让皇帝意识到,文君实等人是何等的令人生厌!
第217章 阴谋与阳谋
楚歌所找到的切入点,正是那句“与士大夫治天下”。
这句话之前在盛太祖的那个副本用过,现在,又用到了。
说来凑巧,这句话正是文君实说的。
这件事情就发生在王文川变法后不久的一次御前廷对中。
当时,新旧两党从国家大事讨论到变法细节,最后又逐渐演变成了嘴炮互喷。而最终,那时一心支持新法的皇帝忍不了,下场了。
史料上的原文,是这样记载的。
君实又言: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
上曰: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
君实曰: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这段对话其实很容易理解。
说到变法,文君实说,祖宗之法已经很完善了,没必要改,改了就要失去人心。
皇帝就纳闷了:改革法制,士大夫确实挺不高兴的,毕竟损害了士大夫的利益;但百姓有什么可不高兴的?有什么可失去人心的?
文君实说:皇帝是与士大夫一起治理天下的,而不是与百姓一起治理天下的。
这番对话的结果,是文君实一个大招,把皇帝说得哑口无言。
当时,皇帝磕磕巴巴地说:“士大夫……也不全都是反对的吧?”
这种弱弱的反问丝毫没有起到任何效果,也证明了,皇帝实际上是被文君实给唬住了。
可以说,文君实确实是一个非常耿直的人,把千百年来的大实话说出来了。
在那个年代的人看来,皇帝和士大夫,都是国家的统治阶层。而百姓,是国家的被统治阶层。皇帝想要维护自己的统治,那就得让士大夫满意,否则,这皇帝就统治不下去。
换言之,文君实说的“不须更张以失人心”,这里的“人”,是特指士大夫阶层。
至于百姓?
那都是被统治的牛羊,那能算人吗?
既然他们不算人,可以随便糊弄,而且怎么割都是割,那就完全可以忽略掉。
只考虑皇帝和士大夫这两方,变法要动士大夫的利益,当然会导致国家不稳固了。
实际上,不只是文君实,其他的大臣们,基本上也都是这样的想法。
而正是因为士大夫们有如此的共识,变法才几乎不可能成功。毕竟这意味着,要与整个官僚集团为敌,而唯一能有点用的皇帝,在这一点上也很糊涂。
但就是这番对话,让楚歌找到了突破口。
当时,皇帝确实被驳得哑口无言。
但这并不代表皇帝就接受了文君实的说法。
恰恰相反,皇帝反而因此而产生了愤懑之情,在未来的人生中,他开始绞尽脑汁地想着,如何才能让自己不再这么憋屈。
“元丰改制”恰恰说明了,皇帝的心中始终过不去这个坎。
其实,这才是一个正常人该有的反应。
谁能拒绝权力?
对于每一个皇帝而言,掌握绝对集中的权力都是他们的毕生追求。而对于大臣们来说,则是要千方百计地拒绝皇帝的要求,甚至要从皇帝手中抠出权力。
所以,皇帝只是暂时没想到解决方法,不代表他不想改变这种现状。
而楚歌现在要做的,就是给皇帝提供一种解决方法。
想到这里,楚歌说道:“臣以为,官家非与士大夫治天下,而是用士大夫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