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第964章

作者:御炎

西辽方面可能就是因为这个理由所以才认为明国不可能对他们造成威胁,由此放心发起战争,而不顾及东部防区。

因为茫茫戈壁滩就是天然的防区。

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关键性的因素。

“以当年金国草创之际那极为粗糙的基层治理和动员能力,想要跨越千里之遥的戈壁滩展开作战,确实很难,他们没有那个基层动员能力来实现跨越千里的军队和作战物资的投放。

同理,当年的耶律大石虽然十分睿智,有很强的能力,但是西辽说白了更像一个部落联盟,不是一个我们印象中的国度,这种情况下西辽能给他提供的后勤力量相当有限,也不足以支撑他千里远征。”

辛弃疾站在众人之前,用手指着地图上的千里戈壁滩侃侃而谈。

“西辽国极有可能是因为这两次失败的互相攻伐而产生了大明无法跨越千里戈壁滩发动对西辽战争的错觉,他们认为大明最多也就是金国的水平,不可能比金国更强。

但是他们错了,大明远远强于金国,不仅有更强大的兵力和武器,还有绝对超乎他们想象的后勤物资运输能力,河西行省和关中行省的物资集中现在已经完成,足以支撑十五万军队西征作战一年份的物资已经到位。”

辛弃疾颇为自豪的笑着说出了这段话。

他的确很自豪,他为自己参与缔造和治理出如此强大的国家和军队这件事情感到无比的自豪。

军事参谋们和其他文职后勤官员们对此倒也是发自内心的感到骄傲,只是某些林景春式的家伙们对此多少有点心疼罢了。

十五万军队跨区域投放到西域战场,期间需要支出的后勤物资和军费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大明国库虽然储备雄厚,虽然真的是非常有钱,但是经此一役,估计也能把随时可以使用的储备资源、资金消耗个七七八八。

所以林景春还是忍不住的提醒苏咏霖,让他多少注意点这方面的问题。

苏咏霖对此只是自信的笑了笑。

“当年还在大修黄河的时候,我尚且敢于多次发动战争,而国家经济也没有出现什么问题,更何况是现如今呢?以大明如今的财富分配制度和基层动员制度的完善,我丝毫不担心我们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至于对经济的影响那是一定会出现的,打仗不可能不影响经济,但是我们现在打这场仗,就是为了之后能够更好的盘活全国经济,让民众的生活水准更高一些,那么这场仗就应该要打。

眼光放长远一些,现在支出的军费,会为我们得到整个西域,还会让我们收回葱岭,这将直接把战争隔绝于西域之外,会更大程度的保护中原内地主要生产地区不受损害,潜在的收益是一个我们难以想象的数字。”

话说到这个份上,林景春也无话可说。

只是说他还绝对没有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地步,每一次苏咏霖打仗的确会把他给掏空,但是很快又能给他补齐这部分支出。

林景春自己也觉得有趣,他总是觉得苏咏霖打仗能把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财富打到空空如也,但是每一次战争之后,明国国库的财富数量总会上涨,总是会更加有底气。

他总是担心会有突发状况出现导致财政无力支出,从而引发社会动乱,可事实却是这些年的气候问题一直都不乐观,但是始终没有发生什么足以影响全局的社会动乱。

之后林景春才发现是苏咏霖一直都在主导的全国范围内的水利工程和交通建设为农业发展还有粮食调运创造了条件,从而减少了灾害的影响。

第1455章 对吧,小鱼儿?

根据林景春的了解,苏咏霖为了应对自然灾害,设计了一整套非常详细可靠运转有效的方案。

比如某地出现水灾旱灾,当地的水利工程就是第一道安全阀门,通过放水蓄水的调节,能对冲掉灾害带来的部分影响。

而当本地水利系统无法调节灾害带来的影响的时候,就说明灾害规模庞大,并非简简单单可以应对,需要外部力量的介入。

而此时,发达的交通运输基础又能给调运粮食提供便利。

足量的粮食从没有遭灾的地区进入灾区,很顺利地平复了灾区的粮价,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发达的基层组织手握大量粮食,就能够安定地方。

于是一场在封建社会能闹得人相食的自然灾害往往在大明地方没有引起任何社会动乱。

损失当然是有的,可是这种损失的程度远远不至于到需要中央介入的程度,地方上自己根据朝廷的《紧急灾害应对管理法》协调就能处理掉这些事情。

而在这种事情的应对上,地方复兴会组织往往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大明优秀的基层组织总能快速响应应对灾害,从而将灾害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不会影响全局,于是始终没有大规模的灾害与次生灾害影响到明国的内部稳定。

古时候的一次区域规模的灾害往往会导致一个更大区域的社会危机,进而导致一场全面的社会动乱,对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于需要中央出动军队平叛。

而有些时候遇到规模稍大的灾害,就会出现强大的农民起义军,就能上史书了。

而这里头到底有几分过错属于天灾,几分过错属于人祸,从大明的优秀应对结果来看,或许已经可以明确得出解答了。

优秀的治理水平能够最大限度削减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进而大规模减少财政消耗,苏咏霖正是通过不断优化治理水平,让应对灾害的支出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什么叫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啊?

根本就不给你发作的机会,根本不给你力挽狂澜的可能性,总是在没发生之前就把工作做到位,发生了一点点的时候就给你直接掐死,当然不会搞得“名动天下”了。

深深明白苏咏霖敢于大规模发动战争的底气在什么地方之后,林景春就从未像洪武二年三年的时候那般认真的反对苏咏霖发动战争,只是出于自己的习惯和吝啬的本性提一嘴。

如今这场西域收复战,同样需要明国国库和地方仓储系统支出巨额物资和钱财,也需要地方基层组织动员数量庞大的民夫、牲畜、车辆参与到后勤运输的工作当中。

全是钱,全是花钱。

包括战后恢复当地生产和投资建设也需要大量指支出,就是个无底洞,一眼看不到边际。

可是不知为何,面对苏咏霖的强势,林景春却也不由自主的愿意相信大规模支出的后面,真的就是如苏咏霖所说的,是看不到的天文数字般的隐性收益。

西域收复战从一年前开始酝酿,期间还有通过戏剧团和树人书社系统对民间进行的文化输出影响,在民间也做好了战争发起的舆论准备。

在作为本次作战的重点地区河西行省和关中行省中,这一类准备也相当的齐全。

军方通过集中教育和《中原西域记》的学习而做好了战争发起的准备,复兴会系统则频繁的出动宣传力量对民间进行西域收复作战的宣传。

后勤方面,财政部提前拟定了后勤方面的一系列支出规定,还有对民夫的补偿政策,得到了苏咏霖的首肯之后,林景春光速离开中都奔赴长安府和兴庆府。

整个后勤物资的调拨属于枢密院管辖范畴,但是十五万大军出击西辽所需要的后勤运力只靠军队辅兵进行后勤运输是不够的,需要征调民夫协助,而这就涉及到地方动员。

涉及到地方动员的事情需要地方官府和复兴会组织帮忙。

地方官府负责统计人数、发放口粮、记录功劳和战后补偿,复兴会基层乡村组织则负责组织工作。

他与关中行尚书省尚书丞赵长林、复兴会关中行省分部主任周驰明开会,商定关中行省本次需要动员的民夫数量。

之后又马不停蹄赶赴兴庆府,与河西行尚书省尚书丞周琳、复兴会河西行省分部主任步良进行了交谈,商定河西行省出动民夫的数量。

林景春率领后勤工作组在西陲边疆出差办理事务,一系列的后勤工作贯彻到位之际,也就是金秋九月时分,大明已经做好了出击西辽的准备。

此时节,花剌子模国已经通过天网军密探向大明传达了三次求援的消息,甚至许诺说愿意承担大明一半的军费,只要大明尽快出兵就好。

苏咏霖一看这感情好,于洪武十年九月十五日正式下达进兵令。

本次西征作战,以第二兵团司令官苏海生为西征大军总指挥,以第六兵团司令官姜良平为西征大军副总指挥,以第二兵团书记官韩伟为西征大军行军书记,以第六兵团书记张桥年为行军副书记。

本次作战,出动第二兵团和第六兵团的两支兵团直属骑兵队,外加中都虎贲禁卫第二军三万骑兵,再加上第二兵团第四军,第六兵团第十六军、第十七军,还有神机第一营、第二营一万人的火器部队。

总计人数十五万人,都是明军精锐。

或者说明军都是精锐,唯一不同的是有些属于精锐,有些属于精锐中的精锐。

洪武十年九月二十日,进兵命令传达到了西征大军集结点所在的兴庆府。

他们将从这里开始出发,首先前往沙州,再从沙州兵分两路,沿着千百年来人们都很熟悉的丝绸之路南北两条道路,向西辽帝国发起他们绝对想象不到的坚决的进攻。

接到出兵命令之后,苏海生很激动。

“我坚决要从川蜀调回来,等的就是这一天!西域这场大仗硬仗,我一定要打!”

姜良平站在一边笑呵呵地看着他。

“第六兵团组建起来也就是为了这场大仗,这都多少年了?得有五年了吧?可算是等到这一天了。”

“是啊……不过话说回来,当年你这第六兵团组建起来,可是从我这儿薅走了不少资深军官吧?”

苏海生笑呵呵的拍了拍姜良平的肩膀,眼神非常的核善:“这一回我做总指挥,你没有意见吧?你会完全服从总指挥的命令的,对吧?小鱼儿?”

姜良平很久没听到有人喊他小鱼儿了。

到底是一个兵团的司令官,位高权重,部下们见了都喊一声姜司令,老搭档张桥年也只是喊一声“老姜”,甚至于军队里知道他原本叫“姜小鱼”这个名字的人也不是很多了。

但是偏偏眼前这个人不仅喊出来了,还很有资格这样喊,喊的姜良平一点脾气都没有。

第1456章 三百年的沧桑变幻,将在吾辈手中终结!

苏海生到底是姜良平的老上级,还是第六兵团成功建立的大恩人,为第六兵团的成功建立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和心血。

所以于情于理,苏海生喊他一声小鱼儿都是他无可奈何的事情。

于是他只能扯着嘴巴挤出一点点很不自然的笑容。

“当然,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这是我们参军之后学到的第一个道理,永远不会忘记。”

“那就好,对军人来说,军规是天,军法如山,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懈怠。”

苏海生笑道:“这一战,大军分南北两路行军作战,你这个南路军总指挥可千万不要拖了北路军的后腿,可不要等到北路军都攻克虎思斡耳朵然后进军葱岭的时候才发现你们还没有全据葱岭哦。”

姜良平嘴角抽搐,笑得很难看。

“还请总指挥放心,这一战,我南路军虽然面临强敌,行军途中千难万险,也一定会在北路军攻克虎思斡耳朵之前全据葱岭,若是北路军到时候拿不下虎思斡耳朵,南路军还可以分兵相助!”

苏海生眯着眼睛看了看姜良平。

“看起来你小子还是挺有自信的,那就这样吧,反正此战你需要面对的西州回鹘还是稍微有些实力的,可别在阴沟里翻车了,明白吗?”

“我绝对不会小瞧任何敌人!是任何!”

姜良平也微笑道:“您也小心点吧,西辽附庸众多,大明兵力虽强,却也经不起太大损失,您可要多多注意啊。”

两人彼此对视着,视线交错之处,似有电光隐隐闪过。

这场战事是灭宋之后大明兴起的规模最大的战争,也是以灭国为目的的战争,苏海生和姜良平谁也不想在这场战争中落于下风,谁都想争一争首功的荣耀。

不管是虎思斡耳朵,还是葱岭,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两人暗暗存了一较高下的心思。

不过一较高下是一较高下,战争还是要以胜利为最终导向的,苏海生接到战争命令之后就召开了进军会议,重申各部队的作战任务,然后提出了本次作战的深刻意义。

不仅是收复疆土之战,也是自安西白首兵全军覆没以后,中原王朝再一次回归西域的象征之战,三百年前白首兵的遗憾,将由大明军队替他们抹除遗憾。

“三百年前白首兵们至死未能瞑目的遗憾,将由吾辈替他们完成!三百年的沧桑变幻,将在吾辈手中终结!”

誓师大会结束之后,苏海生和姜良平一起下达了进兵令,十五万齐聚于此的大明西征军将从兴庆府出发,先期抵达沙州,再从沙州出击,进入西域之地,开始攻城略地。

而十分讽刺的是,明军展开全面军事进攻的时候,西辽方面对此还一无所知。

西辽承天太后、实际上的女皇帝耶律普速完正在筹划着进攻花剌子模国的战事,准备让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藩属国好好尝尝失败的滋味。

然后加强对花剌子模国的管理,进一步压榨、勒索这个国家,获得更多的利益,以填补西辽日渐紧张的财政。

耶律普速完执政时期,西辽仍然维持着强大的军队和国力,在中亚地区国威强大,等闲不敢触犯西辽君主菊儿汗的威严。

西州回鹘、东喀喇汗王国、西喀喇汗王国还有花剌子模国这四个主要附庸对西辽是亦步亦趋,十分尊重,之前也是不敢有任何造次的地方。

不过国家到底是发展了将近四十年,继续维持当年的朝气也很难,随着权贵们的发展壮大,贪腐案件的增多,西辽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

耶律普速完虽然是女帝,同样有着强悍的性格与不错的能力,本次对花剌子模国作战,就是她规划中彰显能力与威严的一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