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第919章

作者:御炎

此去升龙城一片坦途,南越必败无疑。

身处惠州的苏咏霖很快接到了赵玉成的军事通报,得知谅山之战花了九天功夫全部结束,他很满意,对赵玉成的军事能力有了进一步的确信,然后他又得知赵玉成已经率军南下进攻升龙城了。

苏咏霖思虑片刻,决定派人快速传令给赵玉成,让赵玉成包围升龙城就可以,但是不要强攻。

第1373章 好不容易得到的独立局面,难道要舍弃吗?

苏咏霖认为此时此刻升龙城的李氏王朝君臣们一定已经在狼狈准备着逃离升龙城了,他们比谁都清楚一旦失去谅山,升龙城就是无险可守的危险之地,绝对不能久留。

所以快点赶过去是可以的。

但是真的攻打升龙城却没有什么必要。

因为明军发动这一战的目的不是彻底吃掉南越。

当前大明并没有足够的兵力和储备能够一口吃掉南越,也没有治理南越之地的行政储备,还需要李氏王朝来稳定南越之地,不使当地发生战乱,以维持和平局面。

所以目前来看,打下谅山占领谅山就足够了,其他的就可以通过外交谈判来办到,驻守谅山的军队还能作为震慑存在,让某些蠢蠢欲动的地方实力派不敢冒头。

命令下达之后,苏咏霖还是安排之前作为使节出使南越的廖兴业继续出使南越,向他们讲明白大明目前需要达成的条款。

首先,他们必须放弃谅州,谅州从此归属大明直接统辖。

其次,李天祚不准自称皇帝,南越也从来不是一个独立国家,这里只是大明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李天祚必须也只能是大明安排下的一个特别行政区长官,不准有其他妄想。

一应皇帝所用器具和朝廷标准配置全部上缴大明,能留下的只有作为一个特别行政区而存在的器具,所有用度都要得到大明相关官员的许可,绝对不准逾越规制。

再次,大明需要严惩南越朝廷中主张抵抗的抵抗派官员,要向他们问责,要把他们当作战犯来处置。

妄图反抗大明的以及真的上手去反抗大明的,无论是谁,都要被当作战犯来对待,连同本人家族一起交给大明,由大明负责处置。

最后,此番大明发起军事行动的全部费用,都要由李天祚全部负责。

满足这四个条件,大明就承诺停止进军,不再发起进攻,并且将承诺保障升龙城政权存续的必要性。

目前苏咏霖也就那么多的需求,其他的也没有那么多。

既然法理上南越李氏王朝从来都不被承认为独立国家,那么明国无论什么时候收回这片领土也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正如苏咏霖所预料到的,此时此刻,在升龙城,李氏王朝的君臣们正处在一片混乱之中。

原本因为他们用不多的兵力在南方边境扛住了邹亚娜的反扑,李天祚正高兴呢,结果就得到了苏宪诚的密信。

李天祚接到苏宪诚第一封密信的时候还觉得这不太可能,有点匪夷所思,不知道苏宪诚到底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信交给自己,所以他派人去问苏宪诚。

人走了一天之后,第二封信送到手里,再一看,李天祚更慌了,苏宪诚直接说自己搞不定明军,明军太凶了,谅山防线挡不住明军,让他赶快跑,苏宪诚会用自己的命帮他拦着。

李天祚有点坐不住了,又派人去问苏宪诚到底怎么回事,然后就找来了黄义贤、李公信等大臣一起商讨这件事情,探讨一下苏宪诚到底是犯了什么错误才会送出这样的密信。

黄义贤和李公信等少数重臣也不能给出什么有效的答案,毕竟离开升龙城南下避难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动摇国本的事情,性质实在是太严重了。

自打赵家天子取了天下,中原王朝就再也没有对南越形成如此恐怖的足以威胁到生存的军事优势,更别说谅山地区自从被李氏王朝的先人用联姻的方法骗到手里之后就再也没有丢过了。

有了谅山,就有了升龙城,有了升龙城,就有了南越国。

但如果谅山丢了呢?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苏宪诚送密信的原因是希望李天祚能够尽快轻装逃跑,不用被朝臣阻碍,也不用引起大规模动乱,以免想跑都跑不掉。

但是这一手却起到了反效果,让李天祚惊疑不定,不能确定自己到底该怎么做才是最好的。

他只能派人去找苏宪诚问个明白。

两拨过去询问的人抵达谅山地区的时候,苏宪诚还没死,战局还没崩溃,但是也快了,他大惊失色赶快让这些人回去,带着李天祚赶快跑,不然明军一旦攻破谅山,一切就都完了。

第一批询问使者运气好,跑掉了。

第二批就没那么好运气,抵达之后正赶上明军发动总攻,悲剧的成为了俘虏。

第一批逃回去的使者惊慌失措地把原话告诉了李天祚,让李天祚赶快跑,谅山战局万分危急,李天祚这下慌了,他准备逃跑,但是这个时候,这个消息也被朝中官员知道了。

很多有的没的小道消息立刻传播开来,不仅是朝中官员,甚至连民间都已经知晓谅山之战已经失败了,升龙城一片混乱。

而更关键的是,此时此刻,是否逃跑已经不是李天祚一个人就能做出的决定了,他需要为此负责,他需要参考官员们的意见。

不出意外,官员们分成两派,主战派和主和派。

无论什么时代,什么政府,什么政局和战局,总能出现主战和主和两种看法,两派人马相爱相杀的历史贯穿古今。

主战派要求坚守升龙城,对升龙城进行战略防御,然后号召全国军队前来勤王,和明军死扛到底,他们相信时间和气候都站在他们这边,他们相信自己能够获胜。

他们拽着李天祚的衣袖,不让李天祚走。

他们认为李氏王朝的先代帝王们费尽心思打造出了李氏王朝如今的事实独立局面,升龙城就是这一基业的代表,是他们反抗中央强权成功的象征,是一切的希望。

如果升龙城失去了,如果皇帝离开了升龙城,就代表着他们再也没有独立自主的资格了。

如果不能独立击退中央王朝的军队,李氏王朝也就名存实亡,大家都可以准备着向中都行大礼了。

好不容易得到的独立局面,难道要舍弃吗?

先代君王的意志,难道就要这样背离吗?

面对主战派官员们的劝说,李天祚思虑再三,略有动容。

然后主和派的官员不愿意了。

他们可不想死,觉得升龙城无险可守,一马平川,南越军队在山地以防守态势都打不过远道而来的明军,更何况是在升龙城附近的这种地形呢?

怕不是大家一起当王八被抓哦!

第1374章 他已经错过了最佳逃跑时间

主和派的看法很简单。

赶快跑,跑到南边更安全一点的地方去。

现在南边还有一些军队正在与占城国战斗,大不了把这边的军队带到南边去,一鼓作气打赢占城国,那样就安全了。

至于北边就让明国搞,看他们能搞出什么模样来,搞不好就要深陷泥沼之中不能自拔,等时间长一点,他们自己就要被后勤拖垮了。

一招用空间换时间,不需要损耗什么兵力,就能把明国赶走,岂不美哉?

且不说这个方法有没有用,风险也实在是太大了,主战派官员坚决不认同,然后提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明国可是要清算我们的,如果我们逃跑而不反抗,放弃经营很久的国都跑到南边边境上,这不就等于直接把自己捆了交给明国,恭请明国前来清算我们吗?】

这说法很新鲜,也很有说服力,李天祚思来想去,觉得逃出升龙城,他确实没什么太大的把握能够再回来。

就算之后明军撤退,未来南越这片土地上还是不是他来做主,就很难说了。

外人看南越能看到一个统一的中央,但是他这个皇帝却能看到大大小小势力庞大的地主士大夫。

那些地方豪强一个两个都很强势,在地方颇有割据的状态,势力很强,李氏中央并不能全部压服他们。

李氏王朝建立以来为了拉拢他们,也是费了不少心思,各种以官位笼络,总算没有引发大规模的乱局,但也就是这样了,他们并不能真正改变这个局面。

现在李氏中央占据升龙城,控制膏腴之地,最有势力,成为共主,可一旦离开升龙城放弃膏腴之地,明军退后,他们还能顺利回来继续做自己的关门皇帝吗?

未必。

思来想去,李天祚觉得主战派说的有道理,认为他们的说法并不是毫无意义的,所以他最后做出决定,要坚守升龙城,号召天下军队勤王,以击退入侵的明国军队。

当然此时此刻他还不知道苏宪诚已经完蛋的消息。

等他骤然得知苏宪诚已经完蛋的消息的时候,明军大部队已经接踵而至的消息也紧随其后送到了升龙城。

然后他们就都斯巴达了。

好家伙,国内最能打的最文武双全的定海神针被明国人干掉了,六万精锐被干的只剩几千,这怎么和他们预想中的战败而退不太一样呢?

李天祚对苏宪诚还是怀有一定期待的,觉得他就算战败了也能带着主力退回升龙城参与保卫战,对于苏宪诚直接战死这件事情,李天祚也好,朝中官员也好,谁都没有心理准备。

更别说明军大部队一路追击溃兵已经快要抵达升龙城了。

啊这……

李天祚发誓自己真的很想逃跑,但是事实无情的告诫他不要跑,这个时候逃跑,只会让局面更加糟糕,说不定还会被明军骑兵在野外追上,成为可耻的俘虏。

毫无疑问,他已经错过了最佳逃跑时间。

瞳孔地震之后,李天祚开始了无能狂怒的表演。

他把主战派官员们喊过来,狂怒斥责他们,怒斥他们一个两个被猪油蒙了心,居然妄想着抵抗明军,现在可好,大家都要死在这里了!

然后命令他们顶盔贯甲上城楼抵抗明军去,不允许有一个人不去,全都给我去!

主战派的官员们本身倒也没有几个真的有勇气和明军面对面干仗,他们大部分只有看着别人去死战的勇气,而没有自己去死战的勇气。

少数几个有种的转身就走,提着刀就要上城墙作战,不愿意受辱。

没种的膝盖一弯直接跪地上唱征服,哭得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哭诉自己上无老父老母下有娇妻美妾和万贯家财,好日子还没有过够,实在是不想死。

李天祚就差没拔刀出来自己杀人了。

他继续强逼这群主战派的官员出去换上甲胄上城楼准备作战。

主战派的官员们被集体赶到守城一线努力工作去了之后,李天祚双手抱头坐在自己的椅子上,emo了。

黄义贤和李公信两名重臣都不是主战派,而是主张撤退的主和派,所以李天祚的无能狂怒没有牵连到两人。

在李天祚陷入emo状态之后,也是这俩人努力进言,为李天祚出谋划策,为他想方设法保全自己。

但是面对明军的全面进击,他们的谋划似乎并没有听上去的那么有用。

在绝对实力面前,任何谋划都是苍白无力的。

洪武九年三月十一日,明军兵锋直抵升龙城,然后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升龙城外部的军事设施全部摧毁,四面合围升龙城,升龙城遂成为一座死城。

勤王令已经发布出去了,但是多少人能来,甚至于有没有人来,这都是未知数。

明军合围升龙城之后,对升龙城发起了一波进攻。

赵玉成指挥明军用火炮轰击城墙,然后步军推进,开始填护城河,为步军全力压过去蚁附登城创造机会,同时,这也是重要的示威之举。

赵玉成接到了苏咏霖的加急传令,让他不以攻克升龙城为主要目标,而以包围并且胁迫他们答应大明的条件作为主要目标,然后就可以撤兵,没有必要一定攻下升龙城。

大明还需要李氏王朝维持南越之地的稳定,哪怕是表面上的稳定,也必须要维持住,直到大明前来收回这块领土。

直到大明正式回收这块领土建立统治之前,李氏王朝都有名义上存在的必要性,绝不能让这里陷入战乱。

赵玉成明白苏咏霖的意思,苏咏霖从来都关注民生,讲究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