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第915章

作者:御炎

李天祚的面色十分难看。

廖兴业所说的不承认南越是独立国家这件事情一直都让南越李氏历代皇帝感到十分不爽。

他们也不是没有向南宋那边要求过,但是南宋那边并不松口,并不承认,以至于明国现在还能拿这件事情来威胁南越,居然说出南越是华夏领土这种话。

说出这种话,难道说他们真的打算发动灭国战争吗?

李天祚不确定,也不敢确定。

不过说到底,他已经做出了决定,他的答复就是实际上的决定,廖兴业的最后发问多少让他重新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思考之后,他觉得自己并不该改变原先的看法。

我的主场,听我的,你算什么?

刚刚打完岭南战役就要再起战端,苏咏霖难道想做赵光义第二吗?

就算你军队强,但是水土不服、后勤艰难、后方不稳这三大难题你该怎么解决?

解决不了的话,我对付你就是事半功倍!

李天祚打心眼里并不认为自己在自己的主场上作战会吃什么亏,就算真的打起来了,他的军队,他的主将,也不会让他失望。

而且若是能靠着这样一战逼迫明皇承认南越是独立国家,做到他的先人们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他的威望还不要蹭蹭蹭往上跑?

怀着莫名的亢奋情绪,李天祚坚持了自己的看法。

“既然使者这样说了,我也要告诉使者,大越国皇帝李天祚,无话对明国皇帝说!大越国的事情,大越国自己处置,不劳烦明国皇帝陛下了!”

李天祚在朝堂上义正言辞的喊出了这样一句话,着实让朝堂上的官僚们觉得提气。

这句话,他们真的很久很久之前就想要对傲慢的中原王朝说了,只是一直都不敢,一直都怀着忧虑,担心引来兵戈之祸。

今时今日,一切看起来似乎都无法挽回了,既然无法挽回,那就大大方方撕破脸皮表明态度,让傲慢的中原王朝真正意识到他们的失败。

所以,他们终于把这句话说了出来。

于是廖兴业冷冷笑了出来。

“如此,我知道了,我会向大明皇帝明确说出南平王的回复的,至于后面会发生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是一切后果,可能就需要南平王和这些文武官员来承担了。”

说完,廖兴业转身离去,当天下午便带着使团成员北返,一路上并没有受到任何阻碍。

返回大南关之后,廖兴业向赵玉成汇报了情况,然后带着赵玉成的嘱托骑马飞驰前往广州。

洪武九年二月初七,廖兴业抵达广州,得知苏咏霖此时正在惠州亲自领导土地改革运动,正在地方上搞得风生水起热热闹闹,便赶快骑马前往惠州找苏咏霖。

他见到苏咏霖的时候已经是二月十一日,当时苏咏霖正在惠州的海丰县领导农民运动,率领的农民们起来反抗当地地主,公审当地地主,并且分土地、建立农会,开创新时代。

廖兴业亲眼看到穿着粗布短打的苏咏霖站在高台上对着底下数百名农民高声呼喊着。

“他们说自己没有余粮?那为什么他们一个个面色红润肥头大耳?家里没有余粮的人居然能把儿子养得如此痴肥,当真是荒天下之大谬!农业收成二八分成,简直是耸人听闻!

你们累死累活一年到头,所得的一切,只有两成能拿到手而他们什么都不做,坐享其成,高高在上,却能拿到其中的八成!你们的血汗收获被他们拿走了绝大部分,难道是理所当然的吗?”

苏咏霖在台上高声演讲,地下农民们面色涨红,情绪激烈,人人握紧拳头死死盯着高台上被捆起来跪着的当地著名地主家族高氏一家子。

第1366章 肉食者鄙,劳动者贵!

革命就该充满热情,本就该充满着暴烈和火热的情绪。

不这样怎么叫做革命呢?

苏咏霖作为开山始祖,对这一切再了解不过了。

演说到激烈的地方,他一脚踢翻了行事凶残暴虐、喜欢无故鞭打佃户再往他们身上泼海水以此取乐的高氏家主,再一脚踩在了他的脑袋上,愤怒的指着他大吼。

“肉食者鄙,劳动者贵!你们用自己的双手劳动获取粮食和财富,哪里不如人了?这些不事生产的卑劣之徒又对国家有什么贡献?

他们有什么资格高高在上?挺起你们的胸膛!站直你们的身子!不要佝偻着腰,不要跪下!堂堂正正地站着,然后,把他们挫骨扬灰!把属于你们的东西拿回去!”

农民们涨红着脸,在苏咏霖的鼓舞下大声吼叫起来。

在他们的吼叫声中,高氏一族被判处死刑,当着所有人的面游街示众,接着罪大恶极之人被公开吊死,化作东南枝上的挂件,随风飘扬。

农民们涨红着脸高声呼喊,在群体的呼喊声之中,高氏一族灰飞烟灭,踩在他们脑袋上的压迫者灰飞烟灭。

“这是我第二次亲眼看着主席领导农民运动,还是如此震撼,还是如此激励人心。”

公审结束之后,廖兴业找到了苏咏霖,颇为憧憬地看着他,表达了心中的激动之意。

“这实在是农民之福,社稷之福,一路走来,我也看到很多地方的农民都起来行动了,轰轰烈烈啊。”

苏咏霖端着粗瓷大碗咕嘟咕嘟喝了一大碗水,然后放下大碗,笑着抹了抹嘴。

“这就对了,不枉费我口干舌燥喊了那么久,农民们总要自己起来参与的,自己起来参与,才会有归属感和获得感,也才会产生责任感,如此,才会真正走上觉醒之路。”

廖兴业笑着点了点头。

“是这样的。”

“呵呵,这边先不说,南越那边怎么样?”

“正如您所料,他们态度强硬,并且已经开始进行战备,谅山一带已经有军队开始布防了,这一战估计是不能避免的,否则大明在岭南这一带的声望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廖兴业低声道:“但是问题同样也有,赵司令托我告诉您,军中还是出现了一些患瘴气病的士兵,状况不好。”

苏咏霖眉头一皱。

“怎么会呢?情况如何?严重吗?”

“倒不能算严重,军队里提前有准备,只是赵司令会有所担忧。”

廖兴业缓缓讲述赵玉成告诉他的事情。

早在此番南下作战之前,苏咏霖便参考过去历朝历代和他所知道的从北往南打的失败战例,意识到水土不服的问题是中原精锐在南方热带地区战力锐减的主要原因,也是热带国家赖以生存的天然屏障。

就比如说传说中的瘴气,其实倒不能算是什么“气”,而是古人对北人抵达南方未开发少开发地区之后所罹患的各种致死率极高的病症的综合称呼。

而瘴气最直接的来源,其实是群飞的蚊虫,这些携带有恶性疟原虫的蚊虫在南方原始丛林地区繁衍生息,数量极大,群飞起来远远望去宛若一团黑雾,肆意叮咬人群,便使人患恶性病,治愈率极低,死亡率极高。

从汉代一直到唐代中后期,北方一直对南方有“瘴乡”的污名化称谓,对南方有各种各样的偏见,主要也是因为北方人当时去南方几乎就等是去跨越鬼门关。

不知道啥时候被一只蚊子叮咬了之后,就犯疟疾或其它病症,人就没了,从生到死,不过十数日乃至于数日,无药可救,实在是可怕。

宋代之后,尤其是南宋时期,因为客观上的岭南开发,加上越来越多生活在当地的人对瘴气病的认知增加、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增加,使得瘴乡的污名化称谓逐渐消失。

苏咏霖所处的这个时代,正是北方人逐渐能够正视南方瘴气、能够采用预防手段遏制瘴气病的时候,所以苏咏霖为了这场岭南战役,也是提前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

比如提前让参战的两个主战兵团驻扎在南方,包括第七兵团原本就是江西人为主体的兵团,第一兵团倒是山东人、河南人居多,但是在江南驻扎、作战了数年,多少习惯了一些江南的湿润气候。

尽管如此,军队进入岭南还是有诸多要准备的地方。

苏咏霖在战前就给各兵团下达了南下作战军事手册,要求大规模印刷下发到军队,保证每个队至少有两本,队长一本,副队长一本,全军每个士兵都要牢记在心,严格遵守南下作战手册上的要求。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准喝生水。

而就算是熟水,也绝对不允许选择没有活动水源的水域取水,必须要选择活水水域取水,煮沸之后方可饮用。

军队驻扎地必须要选择在相对开阔且缺少密林的地方,尤其要避开沼泽、死水潭、灌木丛之类的地方,远离之。

如果没有条件,那就砍伐密林,或焚烧之,创造合适驻扎的条件。

军队安营扎寨之后需要烧热水,给士兵洗脸擦身,且每三天至少洗一次澡,遇到合适的活水水源也能让士兵前去洗个澡,有条件的晚上还应该烧水泡脚。

军营中要准备大量艾草,扎营超过一天的地方就要熏艾。

一旦发现“黑气”接近,立刻用艾草熏,或者点火,用烟火气去熏,绝对不能接近。

一旦发现有士兵出现疟疾症状,要尽快进行治疗,且迅速疏散在原先的营房内的士兵,要在原先的营房中熏艾。

随军军医需要准备足够数量的驱逐暑热之气的药材和食材,以备不时之需。

广州方面提前搜寻能够应对瘴气病的药材和医者,转移到军队之中给军队里的军医做科普和药材储备等等。

苏咏霖甚至在出兵时间上都做了准备。

第一兵团和第七兵团驻守南方,在南方作战生活一段时间,熟悉了当地气候,中招概率较小,所以安排他们进攻两广。

而苏咏霖自己统帅的军队因为不熟悉当地气候,所以选择了东南路线。

苏咏霖想的就是打完福建进入岭南之后也该有十一月、十二月了,这个时候也是岭南的冬季,就算是岭南也没有哪种适合蚊虫活动哦高温。

没有高温相助,蚊虫也不会肆意繁衍到处乱窜,所以他带来的北方士兵也相对安全一些。

反正苏咏霖是真的做足了准备,所以一路南下进入岭南之后,军队的处境就还是比较好的,没有遇到大规模瘴气病的威胁。

不过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一旦出现疟疾等疑难杂症患者,想要治愈难度还是不小。

尽管尽了最大努力,准备了相对充足的医药,从军队南下以来,苏咏霖也接到报告,得知军队中也有三百多名士兵因为疟疾病死,另外因为一些其他暑热疾病病死的士兵也有一百多人。

军医们尽了最大的努力,治愈了一些人,但是还有一些人是救不回来了。

第1367章 目标,谅山

当下,是洪武九年的二月份。

属于岭南的冬季已经过去了,属于岭南的夏季早早到来。

在这片季节变换并不十分明显且有些时候甚至快得让你把握不住的土地上,夏天说来就来,让人没有一丝丝防备。

赵玉成和他麾下的士兵们基本上没有岭南的生活经验,否则他们应该意识到这个时候就应该启用南下作战手册了。

赵玉成本来没有接到任何士兵染病的报告,忽然得知,非常惊讶,一边赶快把染病士兵送到医疗营房进行治疗,一边赶快调查原因。

最后发现是部分军队懈怠了。

因为对当地气候不了解,二月份气温回升的时候没有很好的准备,没有严格执行熏艾命令,并且在驻军营地选择的时候也没有严格按照手册规定,以至于出现了蚊虫叮咬带来的疟疾感染。

还好,数目不多,十几个士兵。

赵玉成紧急下令全军熏艾,然后将一些靠近死水潭和丛林的军营转移走,接着就召开会议,严肃批评一些军事干部和政工干部,要对他们进行追责。

赵玉成自己作为主要负责人,也向苏咏霖请求处分。

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苏咏霖很不高兴。

“出战之前我千叮咛万嘱咐,怎么还出了这个事情?一路走来,因为疟疾和暑热病症,我们已经失去了五百多名战士,难道还要继续增加吗?往小了说这叫懈怠,往大了说,这就是草菅人命!”

看到苏咏霖不高兴,廖兴业连忙帮着赵玉成解释。

“赵司令和各级干部估计也是勤勤恳恳,这次……”

“勤勤恳恳会出现这个问题吗?”

苏咏霖打断他的话,摇头道:“不管怎么说,这是管理疏忽所致,是对军规执行的不到位,之前出现的情况是无可奈何,他们都严格遵循了军规,却还是躲不开,那不是人的问题,可是这一次,你能说不是人的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