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第863章

作者:御炎

学部的这个计划是按照我之前设定的计划作为基础来执行的,朝廷投入大量资金,耗费大量心血,在县、州、行省分别设立三个等级的学府。

学龄幼童大约五六岁入学开蒙,在每一级别的学府经过至少三年的学习,然后接受层层学府的选拔和考核,最终从行省学府脱颖而出。

这是我设定的未来计划,也是他们这个计划的基础,如果完全按照这个计划来执行的话,那么大约在十年之后,平均每年就会有差不多二十万以上的高级人才从行省级别的学校结业。

而十五年左右,这个数字会上升到三十万,二十年以后,这个数字会达到五十万,再往后,这个数字就要超越七十万,八十万,最后超过一百万。

幼安,我问你,每年,一百万掌握丰富学识的高级人才会从学校里面结业,朝廷打算让他们做什么呢?成为官员?参军?经商?做工?

这些行当加在一起,每年,能承担一百万人的工作需求吗?如果不能,这些人就要回家耕田种地了,除了耕田种地这个行当,没有哪个行当能够承担每年一百万人的工作需求。

我们耗费那么多心血和钱财,传授那么多重要的专精的知识,终于把人培养出来了,结果没事情做,只能让他们回家务农,这种极大的落差感,你能稍微感受一下吗?”

面对苏咏霖的问题,辛弃疾沉默了。

他不得不承认苏咏霖所说的很有道理。

一个人从五六岁开始学习,经过至少九年的教育之后,掌握了十分丰富的学识,整个人的思维也全然不同于幼时,已经可以开眼看世界,并且知道了世界之广阔和自己的渺小。

然后官府告诉他,好了,你们已经学有所成,回家务农去吧。

这感觉……

只能说不是很愉快。

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辛弃疾要是自己这样掌握丰富学识的人只能回家种田,就算是没有这些年的经历,他大概也会产生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想法吧?

“如此说来,张元他……”

苏咏霖点头。

“他考不上宋国的科举,没有其他的门路可以谋生,又不愿意认命,转身便投靠了西夏,然后给宋国带来了好水川之败,宋君臣集体震惊,最后开创了一个殿试不黜落考生的规矩,避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之后呢?之后发生了什么?之后就发生了宋廷从始至终都没有解决掉的冗官,耗费宋大量钱财,导致朝廷增设了太多太多毫无意义的职位和流程。

宋国根本不需要培养那么多的后备官员,它消耗不掉,用不掉,只能让他们毫无意义的皓首穷经,熬到白头,所以这些情况,我在建立大明的时候都有考虑在里头。”

辛弃疾已经理解了苏咏霖所说的,并且认为他说的是对的,所以无话可说。

苏咏霖却好像想到了什么似的,忽然笑了出来。

“就眼下来说,培养出来那么多有丰富学识的学子,他们能做什么呢?有愿意做什么呢?就拿宋的科举来说,多少学子寒窗苦读,可是朝廷所需要的人始终就那么多。

几十万人竞争三年一度的几百个名额,多少人为了一个名额皓首穷经,有用吗?说到这里,我反倒真的觉得封建统治者很有些前瞻性。

他们知道自己不可能要得了那么多官员,知道自己养不活那么多人上人,所以不发展教育,搞愚民政策,这样才能让他们统治的更长久。

人付出那么大的努力和心血学习知识和本领,到头来却要去做文盲都能做好的事情,大方向上暂且不论,我们就从个人角度出发设身处地为一个人来想想,这个人会怎么面对这种现实?有人会认命,不假,但是也有人不会认命,比如张元。”

看着苏咏霖的眼睛,辛弃疾意识到自己想问题想的实在是有点太简单了。

“如此说来,旧王朝不发展全民教育,反而是正确的决策了?”

“对他们来说是的。”

苏咏霖开口道:“反正他们只想着更好的剥削享受,不发展教育,牛马更多,上等人更少,享受的时间就越多,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必须要从根本的角度上看问题。

张元的事情,宋国的冗官,其根本原因在什么地方?就在于朝廷,乃至于整个国家,并不能给那么多的掌握丰富知识的读书人以充分的发挥他们才能的岗位,朝廷和国家要不了那么多的读书人,养不起!”

“……”

辛弃疾沉默了一会儿,无奈地点头认可:“您说的的确是这样,朝廷要不了那么多的官员,养不起。”

“所以说,朝廷真的是缺少人才吗?不缺的,一个落第士子投靠西夏,都能把宋军打成那样,足以说明人才对于一个旧王朝来说是绝对够用的,甚至溢出的,他们的发展状况和科举制度,是完全匹配的。

你让他们普及教化,养出那么多的读书人,却不给他们出路,让他们怨天尤人,最后,他们会怎么做?他们会把这个王朝送走,换一个新的,上等人从来不傻,他们知道他们要什么。”

苏咏霖顿了一会儿,深吸了一口气,开口道:“而我们更要知道我们要什么,我从来不否认普及教化的重要性,但是在此之前,我们必须要给人才准备足够的岗位让他们可以发挥才能,否则,就是为李元昊们做了嫁衣,害人害己。”

辛弃疾面色沉重的点头。

“您的苦心,我已经完全了解了。”

“我们不能愚民,我们要让每一个人都掌握学识,发挥出自己的价值,然而在当前阶段,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够用了,更大规模的普及教化维持在消除文盲这一阶段,已经足以应付大明目前的需求。

若要持续发展教育,就要求大明国可以提供足够人才们发挥才能的岗位,而岗位不是平白无故诞生了,需要发展来提供,这就是我常说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可是这样的情况并不正常吧?大明不能止步于此吧?”

辛弃疾开口道:“普及教化是迟早的事情,不是吗?”

“当然是,只是根据当下的情况来判断,我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在十年内就能为那么多受教育的人才提供足够的岗位。”

苏咏霖苦笑道:“发展是硬道理,却也是特别困难的一件事情,我竭尽全力在推动,可眼下,我没有十足的把握,我不能给后人埋坑。”

说着,苏咏霖又向前走了几步。

“我是有明确的计划的,我投入那么多钱搞火器,火器研究出来了,很多新东西就出来了,比如焦炭,还有质量更好的钢铁。

制造火器、炼焦、练出优质的钢铁,这些都需要匠人,需要很多很多的匠人,这就提供了需求,有了需求,我们才可以放心的培养人才。

比如工科学子就有了用武之地,他们结业之后,就不会担心没有事情做从而不得不回乡耕种田地,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以至于最后怨恨大明。”

辛弃疾闻言,思考一阵,明白了个中原委,遂长叹一声。

“看来有些同志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

苏咏霖苦笑。

“他们的本意是不坏的,甚至是为人们着想的,立足于千年万年的事情,教育和农业一样,都是国之根本,只是国家要做的不单单是普及发展教育。

发展教育对于大明来说并不难,我们可以做到,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不能不给他们提供岗位,我们不能让他们寒窗苦读那么多年之后,发现自己的所学毫无用武之地。

那不仅仅是对他们生命的辜负,也是对朝廷投入大量资金资源、花费大量时间构建起来的这样一个教育的现状的辜负,更是对累死累活耕田种地给朝廷缴纳赋税的农民的辜负。”

第1277章 老子赌爆他!

对于苏咏霖的看法,辛弃疾沉默良久,最后选择了认同。

苏咏霖则对这样的状态表示无奈,并且认为这是无奈之下的举措,发展真的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就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那么多年来我不断给工部砸钱,就是希望他们可以弄出一些朝廷所需要的东西,同时带来岗位上的需求,可是七八年过去了,进展相当有限。

目前能够拿得出手的成果,也就是炼焦,炼钢铁和制造火器,这三样是真的和过去有了质的不同,其他方面我也投入了很多钱财,只是目前还看不到什么成果。”

辛弃疾主要着眼于军事发展,并未考虑到国家基础发展的这一系列难题和苏咏霖所着眼的方向,对于科技发展方面的问题不甚关心,所以也没有想到这一系列的问题。

苏咏霖那么一说,辛弃疾才意识到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是联系在一起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看来专门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门人才去做,我这样的人,还是搞搞军事算了。”

他有些惭愧地摸了摸脑袋。

苏咏霖笑着摇了摇头。

“有心就是好的,国家应该欢迎任何人的建言献策,不管是什么方面的,你能关注这些事情,我很高兴,之后你也可以适当的多关注关注,别一头扎在军队里什么都不管了,军队想要打仗打得好,还要看后勤够不够好。”

辛弃疾点头。

“我知道了……之前未曾想到这一类问题,也未曾意识到发展的困难,以及发展带来的成果。”

“发展是硬道理,这不是一句空话,这是关乎治国理政的要道。”

苏咏霖严肃道:“虽然目前大明的发展程度不高,但是光是炼焦冶铁和制造火器这三方面,就已经给大明带来了很大的需求,大明需要更多的掌握技术的匠人去制造,这就是需求。

之后要是再出现一些什么更多的成果,需求就会更大更大,同时,大明开疆拓土了,更多的土地和民众需要治理,那么就需要更多的官员和吏员,需要复兴会会员。

大明通商到了海外了,商业繁荣了,就需要更多的聪明商人和掌握算数的账房先生,还需要更多的船只,需要更多的水手,需要更多的造船工匠,需要更多的伐木工,需要更多的运输工。

等这方面的需求继续提升,就会要求我们对相关的行业做出进一步的提升,提高运输物资的效率,这个技术得到了突破,就会带来更多的全新的岗位需求。”

辛弃疾边听,边缓缓点头。

“原来如此,这里头还有这些道理……看起来,若是能持续发展,何愁大明不兴盛?”

“倘能如此,兴盛便是最基础的,持续兴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必须把钱用到该用到的地方,而不是用错了地方。”

苏咏霖伸手指向了西南方向:“我始终认为,能为一个国家创造出足够的需求,这才是一个朝廷该做的事情,任何想要阻碍这个目标的人或者组织,我都会把他们全部铲除掉!”

苏咏霖的决定不会更改,而他的决心也很快的交给苏海生负责执行。

苏海生那边通过六百里加急很快就得到了苏咏霖的回复,得到了参谋总部的文件许可,得到了临机专断之权。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军事行动中,该怎么做,做到什么地步,已经完全交给了苏海生来决断,他将获得全部的权力,并且承担一系列的责任。

苏海生大喜过望,摩拳擦掌,准备将齐鲁兵团多年战斗和精心训练积累下来的军事水准应用在接下来的战事上。

当然目前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断定川蜀方面给出的投降意向到底是不是真的,到底有没有可行性。

反正中央分析是真的,中央认为川蜀那帮准备投降的人已经山穷水尽,要是大明不出兵就会死,所以姿态很低,几乎是请求的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怀疑他们在逢场作戏拉大明下水的可能性实在是太低太低了,低于一成。

九成的概率是真的,一成的概率是假的,赌不赌?

老子赌爆他!

苏海生立刻派人联系吴拱,向他咨询宋军的投降意愿和投降方式,双方开始进行讨论,并且提醒他们——你们最好也快一点,不然担心成都那边坚持不住。

吴拱倒是惊讶于明国的高效率,整个过程刚刚走过半个月,明国那边就给回复了。

这效率……

大宋要是有这样的办事效率,也不至于沦落到这个地步吧。

吴拱无奈的看完了苏海生的信件,然后苦笑着把信件扔到了一边。

该急的不是明国,该着急的是我,是成都,是我们这群热锅上的蚂蚁才是。

吴拱犹豫片刻,提笔写信给苏海生,将他设想中的宋军投降和明军接管川北防区的整个过程写下来,让苏海生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或者双方直接派人近距离接触谈判,把事情尽快解决掉。

成都估计是真的扛不住了。

成都确实过得很不容易,面对数万大军的围攻,吴挺使劲浑身解数也就是勉强维持局面而已。

陆(禾兆)为首的四支原朝廷正规军,加上霸蜀军、威武军和乞活军三支原先的起义军,加在一块总兵力已经超过了十万人。

别说陆(禾兆)等人的军队正在快速军阀化,就算是三支起义军,因为地主阶级为代表的社会精英的加入,也褪去了农民起义军的属性,现在个个都出现了军阀化的迹象。

十多万大军已经没有谁还冲着均贫富的理念而战斗了,他们聚集在成都城下,只为了一个理由——杀了狗皇帝,推翻成都朝廷,给自己报个仇。

至于之后要做什么事情,大家会有什么想法,那都是不一定的事情,到时候再说。

反正抵达成都城后,七支军队的首脑举行了会盟,约定大家轮番进攻成都城,而在攻克成都城之前,谁都不能对谁下黑手,就算要敌对,也要等整个战事结束之后再说。

至于成都城被攻破之后功劳怎么分、战利品怎么算,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