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第859章

作者:御炎

我之前之所以和以故的吴相公一起拥立皇帝,一来是对明国政策的恐惧,二来,也是心中尚有大宋,并且奢望着大宋还能继续存续。

可是这一年多来,我算是看透了,这天下的未来,是明国的,不是大宋的,明国皇帝何等强悍?挥手间扫平天下,大宋呢?大宋有谁能与之抗衡?

这是大局,而就当前局势来看,整个川蜀有七支军队与我们为敌,其中四支兵力都在一万人以上,随时可能对我们发起进攻,而成都呢?

就算全力扩军,至今兵力还不到三万人,其中还有一半都是新兵。诸位觉得我们能够打赢那七支人马吗?如果就那么下去任由局势发展,我们是死无葬身之地,还是重获新生?诸位不妨大胆的猜测一下。”

这……

还有什么好猜测的呢?

如此这般继续下去,除了死,还是死,根本没有第二种可能。

被杀了家人的陆(禾兆)等人绝不会放过赵不息,顺带着也会恨极了他们这些“助纣为虐”者,一定会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成都城破之日,就是他们全族覆灭之时,他自己都这样说了,所以这一点没有任何的疑问。

于是众人低头不语。

眼见众人低头不说话,马永康便叹了口气。

“所以,既然这样走是一条死路,而我等又不愿意就这么死了,那么我们只能选择其他的路去走,思来想去,我发现,只剩下投降明国这一条路可以走,可以保全我们的性命。”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一名官员忍不住的询问道:“之前可是您说过的明国要命不要钱,极力反对投降明国,说投降明国一定会被清算掉,可现在为什么改变了想法呢?”

“因为我之前没说过我们有活命的依仗。”

马永康伸手指向了北边,开口道:“川北防线还在我们手里,吴拱还在坚守川北,川北防线被吴相公经营的如铁桶一般严密坚实,各种防御设施非常完善。

就算是明军,想要拿下川北,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而只要他们答应我们投降并且允许我们保留私人财产……也不用太多,维持我们较为富裕的生活就可以,我们可以交出去一部分,换取我们阖家平安。

诸君觉得,如果以这个作为投降的交换和请求,明国是答应的可能性更大一点,还是不答应的可能性更大一点?或者说,明国想不想不废一兵一卒就拿下难行之蜀道?”

马永康勾起嘴角,脸上的神情非常笃定。

众人略一思考,顿时感觉马永康说的很有道理。

吴璘留下的最大遗产——川北防线,可不就是他们和明国讨价还价并且有极大可能求生成功的最大依仗吗?

两万多精兵固守的川北防线,加上吴拱坚守,就算明军极为强大,要想顺利通过,不付出一定的代价也是不可能的。

而现在,成都朝廷手握着让明军无伤通过川北防线的筹码,有了这个筹码,明国真的很有可能放弃彻底清算他们,以此换取无伤通过蜀道。

明国搞清算和战犯追责,主要还是对于那些抵抗到最后的,要是连主动投降的人都被明国解决掉了,那明国方面未免有点太说不过去了。

“既然如此,我们是不是可以……”

“停。”

有人十分兴奋地向马永康询问,结果立刻被马永康打断了发言。

“不要想的太多,活命是最重要的,指望明国答应我们太多,是不可能的,明国只要不有所行动,我们必死无疑。

事实上,我们依然是绝对弱势,对于明国,是恳求,是乞求,而不是要求,有求于人,姿态必须放低,不能有任何奢望。”

马永康的表情十分严肃。

有些花花肠子的众人闻言,脸上的兴奋表情很快便失去了。

他们怏怏地低下头,什么也不说了。

但是说到底,马永康到底给他们提供了一种活命的思路。

比起和赵不息一起【为大宋而死】,他们更想为自己而活,他们已经不想继续争取某种为大宋服务的可能性了,这一年多来的一切证明了大宋就是一摊扶不起来的烂泥。

所以,他们的选择十分明确,并没有任何动摇。

然后,他们还剩下最后一个难以解决的点。

成都城内的本土派官员们,以及成都城外的属于他们的诸多地方性势力。

这些势力有的自成一系,暂时没什么动静。

有的已经和外部的七个军事势力进行了某些联系,有些事情甚至在成都城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

这些人会愿意那么简单的投降明国吗?

外地派系的官员归根结底,利益并不在川蜀本身,虽然决定跳反的时候就已经在川蜀置办产业,基本上放弃家乡了,但是既然家乡都能放弃,那么换在另一个地方生活也不是不能接受。

只要人还在,在什么地方过日子还是很简单的。

川蜀本土派官员在川蜀之地则是相当的根深蒂固,且家族多少代人都在这里繁衍生息,人口流动性比江南的其他地区都要差很多,想让他们接受明国的入主,难度更大。

且他们可能更多的已经厌烦了这个外地人主导的朝廷,双方的利益根本不能达成一致。

所以马永康的意思很明确。

搞兵变,用武力为他们的未来争取一线生机。

“当下,吾等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国库里的钱,还有军队,没有这些,吾等就什么也不是,所以若想要活命,必须要果断,不能有任何迟疑,诸君,你们明白我的意思吗?”

当然明白,明白的不能再明白了。

一群人面色严肃的缓缓点头。

马永康于是看向了吴挺。

“吴将军,接下来就要看你的了。”

吴挺点了点头。

“这也是我一直以来都挺想做的事情。”

第1270章 一家子人就该整整齐齐

吴挺要做的事情很简单,没什么特别的。

第一件事,是派人秘密联络镇守川北的吴拱,以家族利益和生死存亡作为道理劝服吴拱,让他主动联络明国关中驻军的负责人,商讨投降事宜,务必要快,要稳准狠,不能迟疑。

第二件事,就是组织可靠的军队全面掌控成都内外,拿下赵不息全家,并且将全部本土派官员也全部拿下,控制起来,然后打造成都城内外防线,做好防御那七支军队进攻成都的工作。

这惊险的求生行动不仅要看明国那边是否答应,更要看他们能否在明国展开行动、救兵抵达成都之前守住成都,不被其他势力攻破成都。

攘外必先安内,先把内部问题解决掉,然后全力抵抗即将到来的外敌。

外敌也很强大,将近十万人的军队很快就会在成都城下把成都城围的水泄不通,稍微有一点点差池,被他们攻入成都,对于城内人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这是一场死中求活的惊险行动,但凡有一丁点儿差池,他们这群人都会死无葬身之地,所以,他们必须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事实证明,一群尝试死中求活的人,往往能发挥出超乎想象的力量。

吴挺的密信送出去之后,陆(禾兆)等四支在外军队愤怒的向朝廷发起逆袭的消息就传来了。

成都朝廷大乱,赵不息大为震惊,来不及怒骂这四支军队的背叛,就连忙命令吴挺收拢军队、收集粮秣,做好防御成都的准备。

真是想睡觉就人送上枕头,虽然危险同样存在,但是机遇也同样存在,吴挺正想着用什么理由集中军队到成都附近,最好的理由就来了。

吴挺立刻行动起来,将目前可以掌控的军队两万三千多人全部集中到成都附近布防,建设军寨、临时堡垒等等,封锁各水陆通道,加宽加固成都城墙,加快建设瓮城、铺设守城兵器、拓宽护城河等等。

他们做好了长期坚守的准备。

然后,兵变同时间进行。

洪武七年十月二十九日入夜,因为担心陆(禾兆)等人的逆袭而心情躁动不安的赵不息服用了太医开下的安神药好不容易入睡之后,马永康和吴挺展开了行动。

吴挺完全掌控的成都城防军立刻行动起来,在成都的大街小巷中不断穿梭,将所有列入名单的川蜀本土派官员全部拿下。

他们动作迅猛,踹开或者砸开官员们的家门,然后猛地冲进去,见到下人就杀,见到衣着不凡的上去就是一脚踹翻在地,然后五花大绑起来。

这些人包括他们的家眷在内,都将是马永康和吴挺等人献给明国的礼物,是川蜀本土派的代表,是他们用来提高功劳的道具。

这些人越多,他们的功劳越大,明国不杀他们并且给他们优越生活的可能就越大。

而用处最大的,象征意义最强的,无非是赵不息一家子。

马永康亲自带领军队奔赴赵不息那用旧王府临时翻修起来的“皇宫”,在宫廷卫队主要负责人、吴璘旧部蒋庆的接应下,顺利进入了“皇宫”,迅速控制了“皇宫”内外。

所有内侍、宫女敢于发出声音的全部杀死,生活在“皇宫”里面的赵不息的亲眷们被全部拿下,尤其是那个试图逃跑的“皇太子”,被士兵们抓起来一顿暴揍,才变得老实。

赵不息原本的睡眠很浅,服用安神药之后才能睡得稍微好一点,但是心神不宁的他就算服用安神药也不能深入睡眠,这几日总是在下半夜惊醒。

今天外头那么大的动静,他连下半夜都睡不到。

外边的喧闹让他十分恼火,他揉着眼睛迷迷糊糊的推开了房门,然后就被一片火把汇聚而成的火海发出火光刺得有些睁不开眼。

“臣马永康,见过陛下。”

熟悉的声音在赵不息耳边响起,赵不息略有些诧异,用手挡着火光,好让自己的眼睛稍微好受一些。

马永康一个人站在火海之前,微笑着看着他。

而直到这个时候,赵不息才发现那片火海是一群举着火把的士兵汇聚而成的,而士兵们一手拿着火把,一手拿着的,是明晃晃的钢刀。

兵变。

这个词语突兀地出现在了赵不息的脑海里,让他颇为错愕。

这是兵变吗?

为什么兵变会在我的眼前呢?

这些兵变者到底想要做什么?

赵不息把自己的目光汇聚到了满脸微笑的马永康的身上。

“马相公,你……你们是要做什么?”

“陛下,川蜀局势到了如今这个地步,臣等也是无可奈何,如此危急时刻,臣等别无选择,只能恭请陛下退位,去帝号,结束大宋在川蜀的治理,如此才能挽回时局了。”

马永康长身一拜,十分恭敬的说出了让赵不息大脑宕机的话语。

说真的,那一瞬间,赵不息是真的没有反应过来。

过了一会儿,一年多以前马永康找到自己恭请自己来成都做皇帝的画面浮现在了眼前。

当时的马永康也是微笑着的,表情和现在并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要说有什么区别的话,大概就是当时的马永康没有带那么多持刀士兵站在自己面前逼迫自己做皇帝。

同样的一个人,不同的场景和目标,一度让赵不息觉得世事无常、大肠包小肠。

“当初……是你请我来成都做皇帝的,可现在……你……”

赵不息的嘴唇颤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