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御炎
这种情绪如果只是用简单的平反和追封,是不能宣泄掉的,不追究主谋,只处罚从犯,也不能彻底将这件事情终结。
它所产生的遗毒将长久的毒害我们的后代,使得外忍内残这种恶质不能彻底根除。我这样做,我把赵构彻底批倒批臭,是要彻底宣泄掉这种憋屈的情绪。
我要告诉所有人,如果你背叛人民的意志,管你是谁,天王老子也要给我跪下认罪,并且为此付出代价。”
苏咏霖捏紧拳头,沉声道:“必须要把岳飞高高捧起,并且把赵构一脚踩到泥土里让他声名狼藉遗臭万年,让他成为最耻辱最肮脏的代表,让他永世不得翻身,如此,这场冤案才算是真正的清算完毕。”
林景春开始有些理解苏咏霖的做法了。
“这对于子孙后代很有意义吗?”
“非常有意义,我们必须要让他们知道,他们在前线为了百姓福祉流血牺牲的时候,我们绝不会让他们流一滴眼泪。”
苏咏霖的眼神变得无比寒冷:“谁敢在英雄背后捅刀子,我就让谁万劫不复,天王老子也救不了他,我说的!”
这种恶质基因,永远不该留存于华夏的基因之中,必须要全部剔除,一点不剩。
赵构,他造成的因,他结的果,所以,也必须要从他身上将这一切终结掉。
林景春认真的想了想,似乎明白了,似乎又没有太明白。
他还是更愿意搞钱,办什么事情都要钱,没钱什么事情都办不成。
所以他只能摇了摇头,把这一切放在了脑袋后面。
“主席,接下来我要去一趟泉州,之后再去一趟广州,那边刚刚稳住,现在有不少事情需要我解决,我得直接过去,还要去临安找沈该……事情挺多的。”
“需要帮手吗?”
苏咏霖收起情绪,开口道:“如果有必要的话,我提前安排三司设置分部在泉州和广州,先把大明律贯彻下去。”
“很有必要,而且官府和复兴会分部组织也应该同步进驻,把这两个地方的行政和司法全面抓起来,立起来,管起来,这样才能把当地彻底管束起来。”
林景春开口道:“您说的没错,那些商人真的都是些无法无天刀口舔血的主,之前都出现过敢于对抗大明水师的人,现在被杀了一批人,暂时老实下来了,不过现在泉州和广州的状态都挺紧张的。”
“紧张是必须的,和和气气的对他们办事只会让他们蹬鼻子上脸,要让他们怕,才会老老实实做生意,给咱们缴税。”
苏咏霖冷笑道:“参谋部到时候会给你一道手令,泉州和广州的水师驻军会全力与你合作,过一阵子我再调一队火枪手派过去,要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
记着,别担心他们会记恨咱们,商人的恨毫无意义,商人把持的国家的恨才有意义,不把他们打怕了,他们就永远也不会老老实实做生意。”
“我知道了。”
林景春笑了笑:“我虽然没上过战场,但是我发现过的贪官可不少,想从我这里捞好处,那就必须要老老实实按照咱们的规则来玩,之前咱们被南宋的市舶司整的很难受,这一次,我要连本带利,全都给收回来。”
出发之前,苏咏霖还给林景春安排了一个泉州、广州市舶司处置使的职务。
除了财政部之外,这两个至关重要的市舶司也全部都交给林景春处理,为了方便他办事,苏咏霖也把很关键的权力交给了他。
林景春这一走带走了差不多四分之一还要多的财政部官吏,堪称是一次上规模的经济进军。
林景春行动的同时,苏咏霖又安排朝廷吏部和复兴会组织部选派司法官员、行政官员和复兴会干部组织队伍,准备全面进驻泉州和广州行使权力。
他们会将明国的一切行政司法规则复制到泉州和广州,对泉州和广州进行一系列的改造,使得泉州和广州这个两个“国际大都会”染上明国的色彩。
工作要是搞得好,泉州和广州也会成为明国对外宣传乃至于输出价值观的重要口岸,成为向外开拓进取的排头兵。
此时是洪武六年的二月底,距离威海水师登陆、军管泉州和广州已经过去了快三个月。
三个月间,苏咏霖也抽时间将明军在江南的驻军问题整理了一下。
除了游奕军三万人驻守在临安附近的皋亭山,另外还有五百名精锐明军士兵驻守在临安城内的明国办事处。
接着就是泉州和广州,因为这两地都是成熟的港口,所以苏咏霖安排威海水师和平海水师各分出一般的兵力驻守在当地。
泉州交给威海水师驻守,广州交给平海水师驻守,暂时将明军水师的两大驻地变成四大驻地。
且驻军同时,威海水师和平海水师的正规军也担负起了临时管控泉州和广州的任务,对两地实行军管,尤其是对港口实行封闭政策,暂时不开港口,等一切问题处理完了之后再开放。
在明军雪亮钢刀和黑洞洞的火炮的威慑之下,两个港口都没有什么异议,主城内的人也没什么异议。
有异议的都被处理掉了,没被处理掉的自然不敢有异议。
其州内各县县城都被明军接管防务,还在各交通要道设下路卡,对泉州和广州实现了全面管控。
这种严格的管控一直持续到了洪武六年的二月初。
因为越来越多的外国商人和江南商人请求明军方面网开一面,希望他们开放港口和路卡,恢复自由流通,所以实际控制泉州和广州的威海水师向中都提出了请示。
苏咏霖则抓紧时间料理明宋二次战争之后的诸多事宜,在料理的差不多之后,则着手开始应付泉州和广州的问题。
第1170章 《洪武政论》在泉州
因为封闭日久,不管是外国商人还是江南本地商人都损失严重。
其实货物本身还好,这年头的海贸商品本身就不是讲究保质期的存在,生活必要物资的转运也在明军的控制下逐渐恢复,主要是明军的封锁、有限通行政策让商人们因为时间原因损失惨重。
原本预定要在什么时间发船的货物因为明军封锁港口而不能按时发船,这就是惨重的损失,搞不好还要破产。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问题所在。
最关键的问题所在是这批外国商人和本地商人大部分都对明国怀有恐惧,恐惧的原因也非常好解释。
《洪武政论》在南宋传的就和大水漫灌一样,自然也传播到了泉州港口。
而且很特别的是,因为这是明国皇帝苏咏霖亲自书写的作品,所以不单单是江南本地商人对这本书怀有浓厚的兴趣,连外国商人也因为那个日益影响力巨大的明国的存在而对这本书怀有兴趣。
他们大多数人都没有直接接触过明国,只是因为明国军力强大极为善战而知道明国的存在。
至于和明国的直接接触,只有少数人经历过,但是因为南宋市舶司官员的威胁,有意和明国达成商业合作的几个外商被迫放弃了合作的想法。
南宋当然不想让明国分他们的肉吃。
原本这些都是南宋朝廷和权贵们掌控的利益,明国硬是要插一脚进来,谁愿意呢?
狗大户就那么多,多一个人分一杯羹,其他人就要少吃不少,没谁是傻子。
市舶司和海贸规则掌握在手,南宋官方自然可以轻松排挤明国的那些皮毛制品、中草药成品、骨制品、保质期很长的奶制品、风干肉等十分具有中原、辽东、草原地域特色的商品。
这些是南宋拿不出来的,眼看着某些国家的商人对于这些商品也很感兴趣,似乎有达成合作的想法,立刻就不爽了。
就算他们拿不出来这些东西,他们也不愿意让明国赚取利益,直接通过市舶司渠道威胁那些外商,逼迫他们放弃了和明国做交易的想法。
还威胁他们说要是敢去和明国直接做生意,就会被南宋市舶司永久撤销准入许可,从此都不准和南宋做生意了,丝绸瓷器茶叶一点也别想买到。
谁敢和被撤销许可的人做二道贩子生意,只要被查到,一样会被撤销准入许可。
如此一来,就算对明国商品很有兴趣,外商也不敢直接和明国人做生意了,生怕被市舶司查到他们的“不法”行为,从而被驱逐。
所以大部分外商几乎没有和明国正面接触过,也不太了解明国。
也因此,作为了解明国的窗口之作,《洪武政论》传播到泉州的时候,他们被激起了极大的兴趣。
泉州港内生活着数量比较大的会说汉话的外国商人。
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不仅会说汉话,还能写汉字,于是他们互相协作,为汉语水平不够的同胞们翻译《洪武政论》的内容,使他们也能读懂这本明国皇帝亲自写作的作品。
《洪武政论》没有晦涩难懂的词句,因为这是苏咏霖为了让更多人可以看懂而创作的,所以不仅中国人看起来轻松,外国商人翻译起来也不难,还能尽可能的翻译贴近原意。
时间一长,不仅仅是中国商人读完了《洪武政论》,外国商人也有相当一部分读了《洪武政论》。
然后大受震撼。
该说不说,他们虽然感觉到中国物产丰富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但是从根本上感受上,他们没有感觉中国和他们的祖国有什么不同。
我有国王,你有皇帝。
我有地方实力派,你有边疆游牧民族。
我有贪官,你有污吏。
我有抽人两巴掌的小卒,你有抽人三巴掌的大兵。
我有我的东西分治,你有你的南北对峙。
大家实质上没什么区别,一样的烂。
但是这个时候,我们中间忽然出现了完全不一样的存在。
这个喊着革命、清算、维护农民利益、为人民服务的明国政权怎么看怎么觉得奇怪,而他们的皇帝居然能写出这种要命的书籍!
无论在任何一个地方,写出这种书的都是要命的。
商人们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且基本上都有一定的文化水准和政治眼光,看到这本书的内容后就知道这本书的思想绝对不会是他们的国王、皇帝们能够接受的。
一定是要命的。
可偏偏这种要命的玩意儿居然是一国皇帝写的,他居然光明正大明明白白把那么多要命的东西写在书上广而告之,要让所有人都能看到,要对他的子民公开权力的奥秘,公开政治的奥秘。
这样的话家天下还能持续下去吗?
你可以做皇帝,你的儿子呢?
为什么你如此与众不同?
当然了,这个问题还可以稍微缓一缓,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事情。
明国讲究一个清算和革命。
清算和革命的对象是谁呢?
所谓的通过压迫和剥削获取财富和地位的无恶不作的上等人。
压迫和剥削。
这两个词语大家一开始都不明白,所以南宋方面的理解是欺压百姓欺负弱小,外国商人们翻译的时候也就照着这个意思翻过来,感觉上反正差不多。
然后他们就慌了。
这个事情他们都是做过的,这是毫无疑问的,这年头想要发财,还要发大财,不欺负弱小怎么能行呢?
谁手上没有一点冤孽?
明国要把大家一起清算掉?
这……
除了恐慌还是恐慌。
因为他们都知道,南宋打不过明国,每次和明国交手都被打的惨兮兮,只不过明国从来没有攻击到泉州或者广州就是了,毕竟他们地处偏远,不在传统的核心统治区域之中。
他们觉得自己姑且还是安全的,而且万一出了什么事情,不是还能通过港口赶快润吗?
结果万万没想到的是,明军第一次抵达,就把港口给封锁了,然后各种设置路卡,防止人逃跑,三下五除二就把他们管的死死的,有人不信邪想要逃跑,结果被恐怖的名为火炮的火器打的七零八落惨兮兮。
整个船队所有人都死了,一个都没活下来,然后属于船队所有人的所有财产都被明军没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