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御炎
然而在虞允文的强制命令之下,他只能无奈的接受了这个命令。
“镇江城防如此完善,就算最终会被攻破,我也能掰下明军的两颗大门牙,可朝廷为何如此怯战?连和明军正面对抗的胆量都没有?长此以往,国将不国,还真不如直接投降算了!”
王方愤愤不平的对着下属嘟囔几句,便下令撤离军队,从镇江府转移到独松关布防。
他的新任务是坚守独松关,坚决阻挡明军从北面向南进攻的步伐。
而他听说其他的军队就要继续往南,到临安城附近布防,把临安城打造为非常强大的军事壁垒,以抵抗明军的进攻。
另外还要坚壁清野,就是基本上不要让明军可以从南宋军队撤走的土地上获取军事补给这样的意思。
这涵盖面就比较广了,可以转移民众,也可以把粮食、水源等必要的东西都给破坏掉,把道路桥梁都给破坏掉,以此降低明军的前进速度,增加明军的后勤负担之类的。
反正要做的事情有很多。
王方本来不想这样做,可是虞允文强令他这样做,他只能无奈的下令把农民种植的还差半个多月就能收割的稻米粮食给毁掉,然后强制迁移人口,顺便破坏掉交通路线。
这个命令一下,原本在王方的约束下军纪还还算不错的镇江府大军就露出了自己野蛮且残酷的一面,镇江府百姓遭殃了。
宋军四散而出开始破坏农田和道路、房屋,农民不愿意辛辛苦苦种植的粮食被破坏,也不愿意被那些趁火打劫的宋军夺取财富、子女,便拼命阻挡,拿着农具反抗宋军,结果遭到了宋军的残酷镇压,被杀了不少人。
而王方并不在意,他只在意大局。
“虽然这样做对于大局来说有所裨益,但是这样一来,明年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就算击退了明军,到时候遍地饿殍又该如何处置呢?”
他对身边的亲信如此埋怨。
可他没有参政议政的资格,他只有执行的资格。
镇江府大军这么大的动静,江北岸的明军不可能不知道,他们这样做的第二天,江北岸的游奕军就知道了这个消息,顺带着还知道了南宋决定拒绝明国提出的议和条款。
周至从江南岸眼线的嘴里得知了这些事情,还得知了宋军正在进行的所谓坚壁清野行动,大为震撼,同时也大为不满。
“什么坚壁清野,分明就是强盗行为!可恨,可耻!”
周至非常生气,与此同时,他想到了半个多月以前苏咏霖下达给他的命令。
这命令里头不仅仅有关于整顿军备的事情,还有一个特殊的命令。
苏咏霖考虑南宋可能拒绝议和条款的可能性的时候,想到江南宋军很有可能搞什么坚壁清野的行动,所以一旦游奕军发现宋军要在江南搞坚壁清野,就应该立刻出动军队攻击江南岸的镇江和建康。
绝对不能让宋军完成所谓的坚壁清野,绝对不能让宋军把江南百姓的生计破坏掉,应当立刻南下,趁乱击溃宋军,并且占领建康府、镇江府,然后直接南下推进到独松关一带。
若能攻破独松关当然最好,那就能大大的震慑宋军,威慑临安,若是一时半会儿攻破不了也没关系,这对于宋军也是一种警告和威逼。
若是真的有这样的情况,那么在出兵之前只要知会中都和张越景一下,他就可以出兵南下了,无需在进兵之前请示参谋总部,兵贵神速,直接出兵。
第1123章 逃跑的王方
苏咏霖的这个命令当时是让周至有点不明白的,但是现在周至明白了。
“原来如此,陛下早就预料到有这样一天了,那我懂了,既然命令都到了,还有什么好忧虑的呢?直接出兵吧!”
周至很快下达了出兵的命令,正当此时江南岸镇江府的宋军正在准备南撤,面对明军南下进攻的准备并不充足。
虽然王方下令严密监视江北岸明军的行动,可是江北岸明军早就开始备战了,现在备战已经结束了,只等着进军命令了,只要明军进攻的速度够快,宋军就反应不过来。
事实上也是如此。
周至在八月十九日晚间下达了进攻命令,八月二十日天刚蒙蒙亮,刚刚出现一丝微光的时候,江北岸明军就开始大规模渡江了。
而此时此刻江南岸负责监视明军的宋军士兵正在烽火台上打瞌睡,愣是没注意到明军船只已经渡江而来了。
所以很快的,明军渡江先锋队就成功将沿岸的宋军烽火台全部解决掉,没让他们将烽火点燃,然后快速攻击前进,给后续部队的大规模登陆留下了空间。
先锋队马不停蹄进攻宋军设在镇江府到江岸这段路上的三道防线,非常顺利的连续突破,从凌晨到天色大亮,大概也就九十点钟的时候,明军先锋已经成功突破了宋军的三道防线,兵临镇江城下。
镇江城防因为士兵大多出去“帮助”民众“坚壁清野”而较为空虚懈怠,东城门遂被明军先锋一鼓而下,城内乱作一团。
明军将携带的雷神炮纷纷掷出引起爆炸,声若雷霆,声势浩大,让宋军以为明军主力忽然来袭,击溃了宋军的心理防线,城内宋军遂兵败如山倒。
当其时,都统制王方正在城外军营清点物资,不在城内,城内宋军不能进行有效抵抗,城池很快被明军先锋拿下。
等王方得知此事,大惊失色之下连忙命令军队反攻。
五千多宋军慌慌张张赶来试图收复镇江城,但是此时明军主力已经杀到,宋军的反攻被明军拦截在了镇江城之外,当即展开遭遇战。
周至所部游奕军并未装备火器,仍然是明军旧有制式装备,但是骑兵颇多。
而王方部下三万军队之中,加在一起也只有五百余骑兵充作他的亲卫兵。
明军以步军结阵,骑兵为机动作战力量冲击宋军军阵,宋军军阵不稳,王方无奈之下以四百骑兵出战,试图阻挡明军兵锋,但是骑兵战败,被明军骑兵全歼,连后路都被明军骑兵抄没。
明军步军亦是战斗勇猛,三年未曾出战,一朝开战,兵锋锐不可当,将宋军军阵正面击垮,宋军不能抵抗,很快便陷入崩溃之中。
王方大惊,自知失了镇江罪责难逃,便打算带领剩下的亲卫展开决死冲锋,冲击明军中军,但是被副将死死拉住。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惟今之计只有立刻撤退,路上搜集溃兵,一路快速南下前往独松关,只要把守住独松关,就能稳住阵脚,将军也能凭借这样的功劳功过相抵,不至于没有退路!”
王方当然不想就那么无奈的死了,咬咬牙,狠狠心,下了命令。
“撤!”
于是王方舍弃自己的军队,带着一百多亲卫趁乱向南逃窜。
五千余宋军在镇江城外大败亏输,全军覆没,明军大战得胜,夺下了镇江城,一举击溃了宋军镇江都统司的军队,王方苦心经营三年的沿江防御,被明军一个上午彻底击穿。
当然了,若非宋廷撤兵南下集中防御的命令,王方或许也不会败的那么快。
但是事已至此,没什么好说的,王方一路南逃,试图收拢溃兵,赶快南下独松关守卫,以保护临安城以北的安全,但是他没想到的是一支明军骑兵紧紧追击他不放松。
这支明军骑兵一人双马,他跑到哪里,明军骑兵就追到哪里,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样子,王方无奈,只能下令一半的亲卫放弃战马四散逃命,把战马让给他让他和剩下的亲卫也能一人双马,这才继续南逃。
两支人马就这样一个逃一个追,把王方追的上天无路下地无门。
王方本打算收拢溃兵固守独松关,结果被这支明军骑兵用极快的速度追到了安吉之后,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能让副将带着剩下的亲卫们死战明军骑兵,给他争取逃跑的机会。
副将带着五十多名亲卫以决死之心和二十多倍于己的明军骑兵交战,很快全部战死,而王方在最后三名亲卫的保护下夺命狂奔,向独松关方向逃跑。
明军杀光了阻挡的宋军,便一路紧追,结果在独松关附近把王方最后三名亲卫逼得和明军进行决死之战以争取王方的活命,王方最终成功逃入独松关。
但是坏消息是明军骑兵弃马上山尾随而至,和守关宋军血战一阵,损失一百多人之后,居然攻破了独松关,把独松关五百余宋军守军给打败了,独松关遂被明军一鼓而下。
王方则在明军血战独松关的时候一溜烟的逃跑了。
王方本来想死战殉国,但是没成,于是一心想着收拢溃兵守卫独松关,又没成,最后只剩下一个目标,那就是让自己活下来。
好在明军攻克独松关之后没有再追,放过了王方,失魂落魄仅剩下一个人的王方可算是能够继续活下去了。
可他冷静下来之后才发现数万大军没了,他只剩下他一个人,只剩下一个人的他,难道还有回到临安的可能吗?
仅以身免的情况下要是回到临安,会怎么样?
虞允文本来就对他不满意,现在他只身一人逃回临安,失去驻防地,失去大军,还有什么作为立身之本?
虞允文一怒之下,估计会拿他开刀,把他干掉,所以绝对不能回去。
但是他的父母孩子族人都在临安,若是不回去,他们怎么办?
会被杀掉吗?
王方心痛难耐,认真思考一阵子之后,还是决定不回临安。
反正现在也没有人知道自己还活着,就算打了败仗,要是战死,朝廷也不会苛待家人,以至于让其余将领寒心。
所以战败身死者的家眷虽然不会再有那么好的官员待遇,可至少能保住命。
自己要是回去了,打了败仗还仅以身免,难免牵连家人和他一起受罚,指不定还要被流放什么的,那可就真正的生不如死了。
眼下的局面是极其危险的,临安说不定都很危险,明军已经夺去了独松关,一旦站稳脚跟,临安就是他们嘴边的一块肉,大宋江山岌岌可危。
此时此刻,无论如何也不能乱跑乱走,最好找个地方躲起来,等战争结束之后再做打算。
于是他决定隐姓埋名躲在临安周围的大山之中,等这场战争结束之后再偷偷返回临安打听家人的消息,若是到那个时候家人尚且安泰,那就最好,还能一家人一起逃离临安,往南面逃,越远越好。
若是就此找不到家人,或者家人不幸被朝廷处置掉,那……那他也没办法,一个大男人,总归还有活下去的可能。
王方一个人呆呆地坐在荒山野岭之中,思考着自己数年来的经历,不由得仰天长叹,嘲讽自己的无能与懦弱。
还发誓要和明军决一死战为刘錡报仇……现在别说报仇,自己都保不住了。
将军……
我对不起你啊!
王方跪地痛哭一阵,然后将自己身上的甲胄脱下,只留单衣,往丛林中逃命去了。
第1124章 投降算了
周至突然用兵进攻江南,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他很高兴。
明军攻占镇江之后,其实镇江附近还有很多宋军不知道这个消息,他们都是接到了王方的命令,要去“帮助”百姓进行“坚壁清野”这个“艰巨”的任务的。
当然了,如此艰巨的任务,在过程中发生一些小摩擦、小碰撞、小纠纷什么的,也是很正常的对不对?
出现一些死伤也是很正常的对不对?
所以明军把军队以排位单位散出去让他们去处理那些四散而出的宋军的时候,便看到了让他们气愤不已的一幕幕。
到处都能看到宋军抢夺百姓财物、妻女、粮食的事情,还能看到宋军挥刀劈砍杀戮百姓的事情,甚至还能看到某些禽兽直接就在路边凌辱妇女的事情。
明军士兵们不能忍耐,立刻抽刀上前击杀宋军,解救百姓,并且将他们护送到镇江城内外安置。
镇江府境内的丹徒、新丰、丹阳、延陵、吕城、金坛等地都发现了宋军正在为非作歹的踪迹,而他们也毫无意外的被赶到的明军击杀一空,大部分都被歼灭,少部分被明军俘获,驱赶着带了回来。
也该算是明军出动的早,这些宋军大兵没来得及给当地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害,地方被破坏的程度有限,大体上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镇江府这边处理着,周至又分兵去攻打建康府,另外还派遣一支人马立刻赶赴独松关,若是独松关已经被占领,那就就地驻扎,若还没有,那便想方设法攻占独松关。
建康府这边,自从李显忠率领主力离开之后,便更换了临安招募的第一批新军两万人驻扎,新任都统制是原先禁军的老资格将领毛腾,此人颇有气力,在军中素有勇武之名,因此被当时的陈康伯看中,提拔为都统制。
不过此人虽然有勇武之名,在为人处世上却颇为中庸,没什么胆气,属于得过且过那一类。
打磨自己的本事是为了自保,而不是为了进取,所有的一切都以自保为最高前提,绝对不会为了其他的事情而动摇这一准则。
于是乎他本来听闻明军在京湖战区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候就非常恐慌,担心明军会顺流而下攻击建康府。
没人比他更清楚建康府这群虾兵蟹将到底是什么水平,襄樊二城的川蜀精兵都不是对手,他这边的虾兵蟹将们估计仗一打起来,跑的比他还要快。
在如此情况之下,毛腾本就心有惴惴,十分不安,再一听闻明军忽然南下攻占了镇江府,且有一支明军正在向建康府发起进攻的时候,便大惊失色。
建康府也接到了南下撤退前往临安布防的命令,当时正在准备之中,但是他们并没有料到淮南明军居然南下渡江了。
更要命的是,建康府知府、他法理上的搭档一听说明军要来了,立刻不管建康府的局面,立马收拾东西跑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