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第726章

作者:御炎

他估计是在某个不经意间的时刻招惹了什么不该招惹的存在,才让他以这样一种倒霉到了极致的耻辱方式死去。

而如果指望宋军用城头上的三弓床弩对放置在距离樊城五百米左右的明军大将军炮炮组实行有效射击,其难度差不多等于用水枪打十米开外的一只蚊子。

不说是拼技术吧,至少也算是和技术毫无关联。

而这种碰运气的战术行为面对明军大将军炮的有效轰击,无限接近于自取其辱。

所以张越景与何飞虎都不担心宋军的远程打击会对明军造成什么影响。

而如果换做野战的话,宋军又纯粹是送餐上门,明军拼战斗力拼组织度拼武器,样样都在宋军之上,有什么可担心的?

【这种顺风仗打起来还真的挺寂寞的】。

偶尔,张越景的心里也会产生这种无比凡尔赛的想法。

不过,他不会手下留情,狮子搏兔亦尽全力是他的军事信条,于是他一声令下,战斗开始。

大将军炮组的第一轮射击全面开始。

震天动地的轰鸣声之后,二十五发钢铁炮弹裹着灼人高温以一往无前之势闪电般冲向了樊城城墙。

不开玩笑的说,樊城守军当时的感觉是比较复杂的。

他们感觉整座城墙在震动。

城墙在震!

炮弹凶狠的撞上城墙的时候,不仅把城墙接触面击打的粉碎从而露出更里面的墙体,还能使得整座城墙发生震动。

这还不算,还有一颗炮弹非常精准的砸中了城墙上的城楼,只是一颗炮弹,就使得城墙上碎屑四溅,烟雾缭绕,那看上去威武雄壮的城楼直接就给扯没了半边,形状十分凄惨。

还有几颗炮弹击中了城墙垛,把城墙垛击碎了,动能不减,继续往前冲,直接把躲在城墙垛后头的守军士兵砸成了肉泥。

一颗炮弹落在城楼上还弹了一下,直接越过城楼坠入城中,砸死了城中毫无防备的十几个宋兵,震伤、灼伤了二三十人。

一颗炮弹砸碎城墙垛之后直接向上腾起,击中了剩下来半边城楼,打断了两根柱子,把剩下来这半边城楼撕扯的不像样子,大量碎屑坠地飞溅,很多宋军士兵因此受伤。

还有倒霉蛋被碎屑击中了脖子,顿时血流如注,倒在地上不断抽搐,缓缓死去。

一个三弓床弩发射组处在城墙上一个较高的位置上,一个新搭建起来的床弩楼,为的是发射的更远,更有杀伤力,然而这个床弩楼正好被一枚炮弹击中。

楼体碎裂,床弩毁灭,整个发射组七名士兵也无一幸存,全部死难,死状极惨,尸骨无存。

其状况之惨烈,让周围目睹这一切且侥幸未死的宋兵吓得抱头鼠窜,屁滚尿流,再也不敢提起勇气接近前线,疯狂的转身逃跑。

另外还有三颗直接越过城墙冲入城内,落在城池里头,对城池里头的建筑物和建筑物周围的宋军士兵造成了巨大的杀伤,使得城内宋军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

他们叫嚷,他们哭泣,他们抱头鼠窜转身就跑,很多本来成建制的部队受到如此刺激之后发生了动乱,很多士兵不由分说的往城南方向逃跑,军官根本制止不了。

甚至于有些军官自己就带头逃窜,以至于他麾下的士兵都没了纪律,玩命奔逃,感觉像是在出演生死时速。

城楼上的士兵疯狂的往城下跑,城下的士兵疯狂的往内城跑,都要远离城墙,远离恐怖的【明军法器】。

明军还没有接近城墙发起真正的进攻,城内守军的士气就出现了第一次崩盘,幸好此时此刻明军没有发起蚁附登城,否则樊城在接战的第一天就要被明军杀到城墙上。

对于这一切,樊城守将周本元缺少心理准备。

当时王彦已经转移到襄阳城里了,而周本元就在北城楼上督战。

他遥遥看着明军阵地,对于火炮依然看不真切,但是当一团一团的白雾忽然腾起的时候,他就觉得不太对劲了。

果不其然,炮弹击打城楼的时候带来的那种震动感,那种整个城楼像是被一只铁拳打中然后震动的感觉,就像是有人用拳头击打在了他的心里。

炮弹没有伤到他,但是炮弹凶猛的轰击给城墙城楼和宋军带来的巨大生理和心理上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而更要命的是防御力相对于墙体来说比较薄弱的城墙垛遭到了明军炮弹的摧毁,很多城墙垛碎裂,使得城墙对于宋军士兵的保护能力大大下降了。

可以想象的是第二轮射击一旦到来,城墙上宋军的防御会更加艰难,死伤会更加惨重。

然而摆在周本元面前的难题在于宋军士兵已经出现了溃逃现象,他得到了报告之后,不得不强打精神下令自己的亲兵卫队出动,斩杀逃跑的军官、士兵,尽快恢复守军的秩序,安排军队上城防守。

遇到恐惧,只能制造更大的恐惧,让城内宋军知道上城楼打仗说不定会死,逃下城楼一定会死,这样的话他们就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了。

这是宿将周本元的经验之谈。

当年对付金军的时候,遇到怯战的士兵他们也是这样做的,他们才不会和声细语的对你做思想工作,他们只会用刀子和鲜血给你展示不上战场的结果,然后问你一句——去不去?

敢不去吗?

在明军发射第二轮炮击之前,周本元的命令就传到了亲兵队伍之中,作为主将的臂膀,亲兵们坚决执行主将的任务,大规模出动追杀逃兵、逃跑军官,拎着他们的脑袋前往前线威胁怯战士兵、军官。

不上城楼死战,这就是下场,除非命令,不准私自下城楼,否则下来一个,杀一个!

第1053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凶悍而身强体壮的亲兵们震慑住了城内的宋军士兵,他们哭丧着脸在同样哭丧着脸诅咒亲兵们的军官的带领下,怀着出殡的情绪登上城楼准备作战。

对于这些宋军士兵来说,上城楼作战等于自杀。

对于明军来说,发射第二轮炮弹倒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对于难于操作的大将军炮。

一发炮弹发射完毕之后,首先炮组的炮手们需要利用特制工具一起呐喊着努力,把火炮复位,按照炮管上的照门和准星调整射击角度。

然后他们必须用带钩的刷子先把炮管内没有燃烧完全的东西钩出来,再用沾水的毛刷伸进炮膛清洗并熄灭火星,然后用干布包裹的炮杆伸入炮膛去擦干。

到这一步,炮手们才能再次填入火药,放入炮弹,有时候还需要塞一些东西固定,增加气闭性,最后引燃发射药,进而点燃炮管内的火药,进行第二次发射。

而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射击次数的增加,需要给炮管子一些时间降温冷却,到后面炮管温度很高的时候,甚至需要浇温水来给炮管缓慢降温,以维持炮管的发射状态。

战斗时间越长越需要给炮管足够的时间降温,避免炸膛和火炮寿命减损等等问题。

因为这样的限制,每天发射炮弹的数量也是有限的,苏咏霖就给神机营下令,每天、每一门大将军炮的发射不能超过二十发炮弹,多的部分必须轮换发射。

所以神机营在使用大将军炮进行发射的时候,还要注意上限,并且进行轮换发射。

事实上炮手们也不会每天都打满二十发炮弹才进行轮换,一般打到十发炮弹或者十五发炮弹的时候就要开始准备轮换了。

炮手们在战斗的时候还要准备备胎用炮,而从旧炮退场到新炮上场准备发射这个过程还需要相当的时间准备。

这段时间对于现在的火炮来说是必须要支出的,也是大将军炮最大的弱点之一。

不过它的威力十分强大,是现在这个时代最强大的攻城武器了,它的优点决定了明军无法舍弃它,只会不断的改进它。

比如给它制定更好的固定炮身的办法,免去相当耗费时间的复位和调整射击角度的程序。

这个程序要是免掉了,能给炮组节省一半的时间。

亦或者增强炮身强度,让炮手们不要总是担心它会炸膛,免去降温时间,那么也能给火炮发射减去很多的麻烦。

第二轮射击说到就到,二十五门大将军炮再次轰鸣出声。

震天动地的轰鸣声之中,二十五颗铁弹再次裹着灼热的气流砸向了樊城城楼,再次给樊城城楼带去了恐怖的伤害。

宋朝以前襄阳和樊城的城楼都是土城,靠着一层一层的夯土夯起来的,较为结实耐用,不过没有包砖。

而到了宋朝,尤其是南宋,因为襄阳和樊城的重要战略地位,南宋朝廷花了大价钱给城墙包砖。

烧砖这个行当在明朝大为兴盛,所以明城墙多为包砖城墙乃至于纯粹的砖石结构城墙,宋朝以前则多为土城墙,只有一些重镇使用了类似于三合土的技术制作城墙,非常结实耐用。

宋朝出现了烧砖行当,但是还没有兴盛起来,包砖成本比较高,只有重镇才有这个待遇,不然的话朝廷支出不起。

苏咏霖就在明国大力发展烧砖行业,大力兴建烧砖工场,然后给一些重镇的城墙进行包砖改进。

目前得到改进的有中都城、辽阳城、大同城、长安城、洛阳城、开封城等等重镇,包砖的存在大大增强了这些城池的防御力。

而对南宋来说,除了临安城之外,襄阳和樊城都有这个包砖待遇,且城墙十分坚固。

他们已经考虑到了明军会使用投石机攻城的情况,所以升级城墙防御,用上好的青砖对城墙进行包裹,一般的投石机打击不能损坏墙体。

但是明军火炮是直射轰击,和投石机的抛射完全不同,火药爆炸的动能更是远超投石机的机械动能,可以说是一打一个坑,一打一个坑。

凡是击打中墙面的炮弹基本上都把包砖部分打碎掉了,多来几次,直接就露出了包砖后头的土质墙体。

当包砖部分被打掉之后,内里的夯土城墙其实还是有着相当的防御力的,且城墙相当厚实,夯土城墙的厚度往往超过高度,很难破坏。

可是只要被火炮轰击超过一定的限度,也不能说这厚实的夯土城墙就不会垮塌,到底还是土,在火器的轰击下,谁也不敢保证就不会有问题。

就算是强如赫连勃勃的大夏龙雀城,又能如何呢?

火炮铁弹沉重的打击给樊城城楼带去了巨大的损伤,樊城城楼不断震动,城墙上守军则被炮弹打的失魂落魄,一时间完全无法反击。

周本元在部下的保护下离开城楼,躲在了安全的地方,好一阵子才缓过来。

缓过来之后,周本元觉得不能这样下去。

要反击,必须要反击,不能坐视明军用新式火器轰击他们而他们不做出反击。

他注意到明军每一次轰击之后都会间隔好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在他看来就是反击的机会。

他趁着间隙登上城墙观看明军阵势,发现明军没有趁着炮击间隙前来攻城,没有接近的迹象。

难道是想靠着新式火器把城墙摧毁?

周本元不知道,但是还击是必须的。

他的部下告诉他还击难度很大,因为明军距离太远,距离城墙接近五百步的距离,他们的投石机和床子弩未必能够得着明军。

“够不够得着是一回事,反击不反击又是另外一回事,被动挨打会极大的摧残军心,必须要反击!必须要振奋军心!”

周本元很快要求还能发射的床弩机组发射床弩,用床弩反击明军,发射一箭就给床弩机组人员一个人赏赐五百文钱。

接着又要求城楼上和城内的投石机机组发巨石反击,每发射一块巨石也给投石机组成员一人五百文钱钱。

同时他也知道这种空话不能给士兵足够的刺激,于是他许诺专人计数,直接带着一车一车的铜钱就在机组旁边等着,打完就给钱,现场付钱,绝不拖延!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宋军普通士兵本来就是为了钱而参军打仗,一听有钱拿,还是现场支付绝不拖延,很多人立刻兴奋起来。

兵饷还有被长官黑掉的可能性,更是被层层盘剥,拿到手里能有四五成就算军官爱兵如子了,广大官兵深深为此感到郁闷。

但是这一次可是现场支付,绝不拖延!

火炮的恐怖威胁他们不怕了。

城墙上的死亡威胁也值得商榷了。

虽然腿肚子还有点发软,但是一看到整箱整箱的黄澄澄的铜钱,宋军士兵们的腿肚子也没那么软了,手上也有劲儿了。

他们一心念着【五百文钱、五百文钱】,仿佛立刻就能从心底里提炼出力量,这股力量足以支撑着他们顶住对明军火器的恐惧,登城反击。

只要打一发,发射一次,就是临安百姓五天的收入,打六次,就是全大宋生活水平最高、薪资最高的临安城百姓一个月的收入,基本上也是一个家庭一个月的开销。

对于大头兵们来说,这种诱惑是难以抗拒的。

那么多钱,顶的上多长时间的兵饷了?

那么好的机会,难道就要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