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第716章

作者:御炎

不能吗?

他也有点搞不懂了。

他让军队休息了一个时辰,吃了不少烙饼和奶酪补充体力,解决了一下个人问题,然后继续前进向樊口。

第1036章 王巡转进如风

樊口是一个港口,因为处在樊港入江之处而得名。

驻防在这里的宋军也有两千人,另外还有七十多艘军船以备不时之需。

王顺在这里设置军队和军船的原因是万一九江大军崩溃而武昌守军不能对抗农民军的时候,可以通过樊口的军船实现快速撤退,不至于被追上从而全军覆没。

不过樊口守军也显然没有想到徐通会率领农民军从背后杀来。

三月十八日下午,徐通率领部队强行军,很快就从白鹿矶杀到了樊口。

稍微喘息之后,大军就趁着黄昏宋军集体吃饭的时候突袭了樊口。

他们用火箭焚烧宋军战船,大军突入港口击杀守军,破坏船只。

樊口宋军没有防备,多惊吓落水,或者自相践踏而亡,还有少数被俘获。

只有少数宋军通过船只渡过长江,逃到江北从而活命。

徐通再次获得了一场胜利。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徐通并没有很强烈的获胜的喜悦,他总觉得什么地方有点不对劲,总觉得什么地方缺了点东西。

想了很久,他知道缺的是什么了。

南宋的名将呢?

南宋的精锐军队呢?

真正强大的敌人呢?

在哪儿?

作为一个大国,怎么着也该有点真本事吧?

徐通感觉从他们最开始起兵之初,就没有发现南宋有什么强大到足以威胁到他们生存的攻势,也没有遇到过南宋的名将率领的精锐军队。

这些人为何如此无能?

能人呢?

偌大一个朝廷,连一个能人都拿不出来吗?

徐通对此很是困惑。

但不管怎么说,连续三场胜利之后,鄂州大军的防线被徐通从后方撕扯干净,此时此刻,武昌宋军已经被完全孤立。

而更要命的是,这个时候的他们尚且不知道自己的后方老巢已经完蛋,他们的退路包括粮道都已经被截断,处在一个被两面夹击的状态。

攻取樊口之后,农民军面临着到底是继续进攻武昌还是就地驻守的选择。

继续进兵吧,武昌还有一万宋军,而徐通手上只有体力不济的不到两千人马。

可要是就地驻守吧,他又担心赵玉成主力被九江大军拖住,没能快速解决战斗,不能及时吃掉武昌宋军。

纠结了一炷香的时间之后,徐通做出了决断,他决定使用心理战术,把被俘获的宋军全部放走,让他们去武昌传播鄂州已经被农民军攻破的消息,让武昌宋军感到恐慌。

对方恐慌了,才会犯错,对方犯错,才有他的机会。

他下令全军休整,多吃食物补充体力,接着在看押宋军战俘的地方故意让看守的农民军士兵交谈一些关于大军休整一天就会前往进攻武昌之类的消息。

接着到下半夜,他们又假装防备不严密,看守打瞌睡,故意放走了被俘获的数百宋军士兵。

这数百宋军士兵趁夜夺命狂奔,一部分选择南下逃命,一部分则于三月十九日午后,抵达了武昌寻求保护。

然后鄂州乃至于樊口都被农民军攻破的消息就在武昌宋军之中传播开来了。

他们从将军到士兵都惊恐不已。

农民军什么时候杀过来的?

什么情况这是?

农民军不是在东边九江和九江大军血战吗?怎么忽然出现在鄂州了?

但是面色惊恐的宋军溃兵又不会说谎。

武昌宋军顿时人心惶惶,士兵们惊慌失措,完全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此时此刻的武昌宋军面临着十分可怕的局面。

东边是农民军的主力,西边老巢又被农民军的奇袭部队攻克了,退路断绝,粮道断绝,武昌城中的粮食最多只够他们支撑十天半个月,而根据溃兵带来的消息,农民军下一步就要进攻武昌。

武昌宋军主将王巡立刻就意识到自己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这种情况下固守肯定是死,因为粮食绝对不可能支撑到援军抵达,到时候若是九江大军完蛋,农民军两路夹攻,他连哭都没有地方哭。

往东和往西都有大概率会死,而且他深知自己的部下就是银样镴枪头,根本不堪用,有武昌城作为乌龟壳他尚且还能坚守一些时间,可要是离开城池玩野战,那就是乌龟没了壳。

那么,只剩下往北或者往南了。

往北是江北地区,虽然也是宋境,但是更接近江北明国,他对明国很是恐惧,不愿意北上,那么唯一的道路就是南下。

从武昌南下然后折道往西南地区的岳州,只要能逃到岳州,就安全了。

至于什么守土之责已经完全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他连自己的安全都不能保证,还想什么多干什么?

而且继续往下想的话……

九江大军岌岌可危,鄂州大军已经完蛋,京湖战区三支大军有两支已经危在旦夕,襄阳大军虽然强势,但是面对着明国精锐的河南兵团,难道能不顾他们的威胁全力南下支援?

农民军发起的这波突然袭击未免也太狠了。

到时候万一明国抓住这个机会趁势南下,京湖战区必然全面崩盘,到那个时候,谁还会顾忌一座小小的武昌城?

那么他留在这里还有什么意义?

等死吗?

想清楚这个问题之后,王巡已经决定脚底抹油润岳州了。

但是带着大军一起润显然是做不到的,现在大军对他来说就是累赘,继续带着这帮没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只会拖慢他逃跑的速度。

于是他决定先摆出一个死守武昌等待襄阳大军支援的态度,稳住这群新兵蛋子,骗骗他们,然后再悄悄逃跑。

这样能让自己有充分的时间拉开距离,确保安全。

他下令部下在军中散布谣言,说襄阳大军正在南下攻击鄂州,农民军兵败如山倒,很快襄阳大军就要收复鄂州全歼农民军了。

所以现在武昌大军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坚守武昌等待援军,如果贸然逃跑,失去城池,下场只会更惨。

小道消息永远都有很好的市场,世界上也从来不缺少只相信小道消息而不相信正式公告的人们。

于是这个小道消息迅速在宋军群体之中传播开来,给了绝望之中的宋兵一丝生的慰藉。

抓住这个机会,王巡率领亲兵威风凛凛巡视城防,慰问士兵,给予一些赏赐,居然就真的稳定了人心,士兵们纷纷安下心来,认为主将都还在武昌城内没有逃跑,那就证明是真的没事。

襄阳大军来救他们了!

当然,这是谎言,王巡露了一次面之后,就带着自己的亲兵卫队在当天晚上偷偷溜走了,丢下了一座城池和一万新兵。

王巡跑得很快,他转进如风,以极其潇洒飘逸的身姿一骑绝尘而去。

而他留下的武昌城和一万新兵们则被抛弃,而武昌城内的新兵也的确如同他所预料的那样,在他走后一天不到的时间里就崩溃了。

因为到处找不到王巡,别说士兵们了,那些中层军官也感到疑惑和惊恐,他们纷纷带着士兵寻找王巡。

但是找来找去找不到,军官们和士兵们的情绪渐渐紧张起来。

而就在这个时候,城内存放火药的火药库爆炸了。

第1037章 他的名字

火药库的爆炸点燃了武昌城内宋军士兵们早就积蓄已久的恐慌情绪。

与此同时,不知道是谁大喊了一声【贼军来了】——武昌城内的宋军士兵们就陷入了疯狂的情绪之中,纷纷夺路而逃。

遇到阻拦的轻则拳打脚踢,重则拔刀相向,互相推攘践踏都能算是礼数周全,直接用刀子开路也算是绅士行为。

互相残杀,红着眼睛挥刀就砍,根本不管身边到底是谁,是朋友,是亲戚,还是昨天还在一口大锅里吃饭的人。

他们全都红了眼睛,为了生存不分敌我的互相厮杀。

为了离开武昌城,为了从城里活着逃命回去,他们已经不顾一切。

一万宋军就在这完全属于炸营的崩溃状态之下完成了自我毁灭。

然而此时此刻,并没有任何一支农民军的军事力量对他们发起进攻。

这个消息被农民军哨骑送到徐通那边的时候,徐通便忍不住想起了之前赵玉成对付邵宏渊的那一战。

同样是利用对方的情绪和军队内部的严苛环境出手,没想到竟然能靠着流言蜚语就把一支军队击垮。

由此,他更加确认了苏咏霖在复兴会内部培训教材当中所写的对于宋军和一切压迫政权的军队的描述。

生于压迫,必将死于压迫,不仅压迫被统治者,也压迫自身,层层压迫,层层剥削,无时无刻不处在激烈的压迫与反压迫的运动之中,以至于必须要用对底层弱者的掠夺来舒缓军队内部的紧张对立情绪。

然而这样可以长久吗?

当然是不可以的。

因为没有超越一切的共同的情感纽带和价值认同,军队内部就会自然而然的出现以出身的县、州府等区域来划分的区域派系。

亦或者会出现不同政治出身的派系,比如张俊派系,比如岳飞派系,比如韩世忠派系,比如刘光世派系等等……

政治派系和区域派系内部还会衍生出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派系,把一个完整的军队撕扯的四分五裂。

地域矛盾政治矛盾会充斥着整支军队,军队内部长期缺乏互相信任,缺乏温情,缺乏真正的战友情谊,互相之间没有情感纽带,彼此之间都处在相互防备、相互对立的状态之中。

和平时期为了物资配给,为了军饷,为了各种各样的好处,他们会明争暗斗,拍桌子砸板凳互相为难。

而到了关键的战争时期,平时积累的各种矛盾往往会在高压的战场上引来总爆发。

他们会在敌人真正发起进攻之前自我毁灭,贻笑大方。

为什么宋军总是以优势兵力的状态战败、死伤惨重呢?

不是因为宋军不能打,而是激烈的内部矛盾把他们的战斗力全都磨损殆尽了,等他们需要面对敌人的时候,已经没有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