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第469章

作者:御炎

“我当然也不希望打起来,但如果宋人坚持不给岁币,偏要对抗,大明也不能就此作罢吧?”

苏长生笑道:“整治黄河确实非常重要,若能把黄河整修完毕,对于大明来说,意义实在是太大了。”

“是啊,黄河之祸患对于大明来说是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下于军国大事,若是可以的话,我是愿意亲身参与进去的,待到黄河整治成功的那一日,我就算功成身退也值得了。”

“您志存高远,属下佩服。”

又是一阵商业互吹,把氛围吹得非常友好。

吹着吹着,苏长生忽然想到了一个事情。

“岁币之事虽然对大明有好处,对南宋也算是削弱,但是对于南宋平民来说绝非好事啊。”

苏长生掰着手指头说道:“岁币不是单单把钱和物交给大明那么简单,当年金国还在的时候,金人不要铜钱,只要白银和绢布,宋就强迫产银地的百姓服劳役,大量采集白银,然后还要求当地人参与运输。

从钱和物的征集到运输,每一个环节都能闹的南宋平民百姓鸡飞狗跳,我曾亲眼目睹过南宋官府为了给金国提供岁币都干了什么事情,他们强制运送岁币到边境交割路线上的百姓无偿服役,强迫他们出劳力。

一路驱赶,一路运送,整条运输沿线周边的百姓生计被破坏的非常严重,每过一地,当地百姓往往大量逃亡,或者花钱贿赂官员免于劳役,逃不走也没钱贿赂的人往往像是牛马一样被驱使。

而且岁币不可能是南宋上层出,必然是从百姓身上榨取,岁币要的越多,则南宋百姓的负担就越重,一年一次,这对百姓来说,非常不利。”

“是有那么回事,我很清楚。”

辛弃疾点了点头。

“所以这难道不是很有问题的吗?”

苏长生不解道:“陛下建立复兴会的意思我很清楚,派我来南宋的意思我也很清楚,为的就是从南宋内部攻破南宋,用前所未有的方式将南宋颠覆,使得南宋民心尽归大明。

可是一旦实现岁币,必然加重南宋官府对百姓的压榨,会给百姓带去巨大的痛苦,如此一来,岂不是会让南宋百姓怨恨大明吗?这样做真的可以吗?”

辛弃疾叹了口气,拍了拍苏长生的肩膀。

“这些问题我们是讨论过的,开会商讨的时候,虽然几乎所有人都赞同向南宋索取岁币,但是也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

“陛下是怎么说的?”

“陛下的意思是,他很清楚这样会带来南宋百姓的巨大痛苦,但是这也是复兴会在南宋发展的良好契机,赵玉成南下的事情你知道吧?”

“知道。”

苏长生点了点头:“陛下让赵玉成带着一些人南下到南宋吉州一带发展复兴会去了,本来是说我去的,但是嘉兴这边离不开我,就换做赵玉成了,现在也不知道他发展的如何了。”

“陛下的意思很明确,我们向南宋索取岁币,南宋向百姓索取岁币,这的确很容易变成大明剥削南宋百姓之类的事情,但是如果在南宋插入复兴会的力量,未必就不能成为复兴会带领南宋百姓抗议南宋索取岁币的事情。”

辛弃疾低声道:“陛下灭宋的计划里,复兴会在南宋广泛发展组织、进行武装起事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复兴会率先起事进行武装斗争以削弱南宋的力量,这是既定策略。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没有压迫,反倒没有了反抗,多了岁币,就能加剧南宋对百姓的剥削,南宋必然会把岁币的压力转嫁到百姓头上,到时候哪里的百姓被压榨的活不下去了,自然就充满了反抗的意志。

这便是复兴会进入当地发展势力的时机,不需要花费什么心思就能动员当地百姓反抗官府,跟随复兴会造反,还能从中吸纳优秀者加入复兴会,这难道不是一举两得之举吗?”

苏长生这样一想,感觉还真的挺有道理的。

“南宋必然会把岁币的压力转嫁到百姓身上,则百姓困苦不堪,而此时此刻复兴会进入当地发动百姓抗争,保护自己的财产,对抗官府,如此就能轻而易举拉起反抗的队伍。”

“没错,南宋官府想要从百姓身上压榨岁币,而复兴会的介入会让这种压榨变成百姓反抗的契机,通过引导,把仇恨转移到南宋官府身上,若是所有被压榨的百姓都站起来反抗南宋官府,则南宋官府想要压榨百姓就变得困难重重。”

辛弃疾深吸一口气,开口道:“这就是陛下的釜底抽薪之策,为了削弱南宋,不断给南宋放血,使得南宋的国力日渐衰落而复兴会势力日渐强大。

南宋越是剥削百姓,则反抗的百姓就越多,反抗的百姓越多,则南宋官府继续剥削的难度就越大,财政就越是困难,所以,逼迫南宋缴纳岁币是在加速南宋的衰亡。”

辛弃疾的一番解释之后,苏长生彻底明白了。

“如此说来,让南宋官方缴纳岁币反而成为必须要做的事情了。”

苏长生捏着下巴上的胡须低声道:“没错,如果南宋压迫不够,没有把百姓逼到活不下去的边缘,百姓是不太愿意造反起事的,复兴会员们这个时候去做工作,效率很低,见效很慢。

但是如果南宋把百姓逼到了生死边缘,不造反起事就没有饭吃,这个时候复兴会见缝插针,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能花费更少的精力拉起更大的队伍。”

“虽然说这样的做法有些不太好形容,甚至可以说有点卑鄙,但是……”

辛弃疾捏住了拳头:“为了覆灭南宋,为了碾碎所有上等人,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以内外双重矛盾共同攻击南宋,使其进退维谷,加速其衰落和灭亡!”

苏长生理解了这种做法的必要性和可能带来的结果,缓缓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我明白了,我会竭尽所能的,在这期间,需要我做些什么吗?”

“主要还是情报吧,将来如果要对南宋开战,打击南宋,我认为两路出击是有必要的,一路走陆路,以绝对强大的军力从陆上直接进攻,一路为偏师,走海路,从海路直接出击,入苏州洋,直抵宋都临安。”

辛弃疾拿出了携带的地图,将自己的大概构想告诉了苏长生。

“直击临安?”

苏长生皱了皱眉头:“据我所知,宋军马步军孱弱,不堪一击,但是唯有水军可称精锐,宋之水军曾经在宋金战事中多次力挽狂澜,宋廷也较为重视水军。

临安紧邻苏州洋,我们都知道可以用水军突击,宋廷不可能不知道,一旦开战,宋廷必然用水军重点防守苏州洋,以我水军突击苏州洋,胜算有几成呢?”

第0656章 胜算不到五成也可以出击吗?

宋军的水师确实是天下精锐,非常善战,这一点连苏咏霖也没有反对过。

当年宋军在马步军被打成筛子的情况下,水师也不曾拉胯,多次成功阻挡金军攻击,为南宋小朝廷苟延残喘立下了汗马功劳。

于是辛弃疾稍微盘算了一下明军水师直击临安的成功率。

“综合来判断,直击临安的成功可能应该不到五成。”

苏长生皱起了眉头。

“胜算不到五成也可以出击吗?这是不是太危险了?”

“就是因为不到五成才能出击,若是超过五成,达到七成八成,宋廷也不傻,不可能把中枢放在临安等着我们来突袭,正是因为宋廷对自家水军非常自信,所以才安然居于临安。”

苏长生不怎么懂军事,他是搞情报出身的,对这种军事技巧性问题只有一般人的理解,既然辛弃疾这种专家都说可以,那么他也无不可。

“对于这方面的事情,我的确不太懂,但是情报方面,我还是稍微懂一些的。”

“我们需要的也就是情报了。”

辛弃疾笑道:“宋军的马步军在我们看来如同土鸡瓦狗,连金军都无法战胜,就更别说咱们大明精锐了,但是宋军水师素来有善战之名,宋水师的战术我们很清楚,但是眼下,我们希望知道宋水师的规模和大概的战斗力,作为参考。”

苏长生双臂抱胸,稍微沉默了一会儿。

对于明军掌握有宋军水师的战术这一事实,苏长生不觉得奇怪,因为明军水师基本上就是按照宋水师的方式来训练的。

这个其实算是历史遗留问题。

苏家是私盐贩子起家,作为私盐贩子,还是在海上行动的私盐贩子,就不可能不与宋军水师打交道。

事实上,最早的苏家私盐船队就是宋军水师退役老兵组成的。

苏咏霖的爷爷苏定光借助自己的权势,秘密招募了一些宋军在绍兴和议之后遣散的水军老兵给苏家私盐船队打基础。

那些水军老兵有不少都是在宋金战争中立下功勋的熟练水兵,还有一些基层军官,但是绍兴和议之后朝廷不需要那么庞大的水师了,就把他们都给遣散了,只保留了最基础的水师人员。

苏定光抓住机会,从中招募了一些好手,让他们教授苏家人水战的技术和要领,训练水上作战能力和远航能力。

所以打一开始,苏家船队的根基就是南宋水师老兵打造的,苏咏霖和跟着他一起北上的苏家人掌握的也都是宋军水师的战术战法。

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直接导致明军水师创立之初就是按照宋军水师为模板打造的,训练规模战术战策之类的都是一样的。

所以明军水师对于宋军水师不算是知根知底吧,至少也是知己知彼。

战术战策可以知道,但是宋军水师目前的规模还有统兵将领等敏感问题就不是那么好得到解答的了,这些属于军事机密,每一年也都会有变动,若要知道,就要看最新的情报。

对于辛弃疾的需求,苏长生思考一阵子之后,缓缓点头。

“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觉得只要肯花钱,这一类的情报未必得不到手,宋廷军官与我打交道的也有不少,在我看来就是那种只要出够价钱,战船都能卖给你的那种,行,我知道了,您请放心,这个情报我会想方设法的得到,然后送回中都。”

“辛苦你了。”

辛弃疾又一次握住了苏长生的手:“你若是能得到真实的情报消息,我水军若能直捣临安,功劳有你一半。”

苏长生苦笑。

“先拿到情报再说吧,我水军也需要多多操练,宋军水师是真的很精锐,很擅长水战,我军万不可轻敌。”

“我明白。”

辛弃疾点了点头。

他当然明白宋军水军很善战,当年金军风风火火南下,宋军马步军全面溃败,只有水军能打赢金军。

但是话又说回来,明军的水师也不弱。

明军水师起步于光复军时期,或者说整个苏咏霖集团就是水军转职而来的,头头脑脑都对水战有些研究,只是后来转职成为马步军了。

苏咏霖最初建立水师的时候,明军水师只有不到一百艘船,后来孙子义带着水师北上讨伐金国,战胜了金国水师,一战缴获大量船只,把明军水师的规模扩充到了三百多艘船。

后来明军水师多次执行运输和抢滩登陆任务,虽然没有更多的战斗,但是也多次扩编。

到眼下,明军水师大小各类战船和运输船加在一起已经有一千多艘船了,主战舰船七百余,辅助舰船三百余,水兵人数一万三千余人,规模相当之大。

苏咏霖对水师也算是重视,多次拨款维修、新建船只,多次下令增加水师兵员,不断扩大水师规模。

明帝国建立之后,水师独立于陆军五大兵团,单独设军,给番号蛟龙军,以原先孙子义的副手孔振德为蛟龙军正将,以另一副手周满城为副将,率领水师驻扎在大兴府沿海。

蛟龙军在金国原先的港口位置又修了一个新的港口,专门用来给水师驻军用。

与此同时,山东和辽东各有一个水师专用港口,日常情况下蛟龙军需要执行运输和训练任务的时候就在这一带海域转转悠悠,海上航线摸得很熟,驾驶技术也不错。

辛弃疾感觉宋军水师虽然很有底蕴,但是毕竟十几年不曾开战了,明军水师虽然年轻,但是成长于激烈的战火之中,各种意义上来说就算不能碾压南宋水师,也不会惨败。

在此基础之上,若是能得到宋军水师的具体数据,则属于知己知彼,达成最后的战略目标也就不是难事了。

辛弃疾已经料想到南宋绝不会轻易缴纳岁币,因为苏咏霖说过,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也别想在谈判桌上得到。

大不了,再来一次搜山检海捉赵构,让赵构回味一下三十多年前的亡命之旅,这对于他来说应该是一件好事,能让他涨涨记性。

两人谈了一个多时辰,把正事差不多谈完了,于是辛弃疾就问了苏长生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事情。

“你对临安城熟悉吗?”

“一年总要来那么几回,不算太熟,也算是有所了解,您想知道些什么?”

苏长生笑着问道。

“我来之前,陛下跟我说,在众安桥边上的商店街开了很多卖吃食的小摊贩,说滋味很好,让我记得去尝一尝,还跟我说有一家卖清汁田螺羮的摊贩家的羹汤很好喝,特意嘱咐我去尝一尝,你知道这个商店街现在还在吗?”

“众安桥边上的商店街?”

苏长生来了兴趣,开口道:“陛下肯定是懂行的,临安有四个很不错的商店街市,众安桥边上的是吃食最多的,很多店面,还有很多行脚摊子,做的都是很好吃的东西,三更眠五更起,昼夜不息。”

“繁华如此?”

辛弃疾大为感兴趣:“我还从未见过这样的市集,三更眠五更起?临安商人都不睡觉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