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第1079章

作者:御炎

大明不需要这些养尊处优的剥削者,把占总人口大约百分之五的这群人全部消灭掉之后,留下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普通人,就能很方便的统御他们,同化他们。

毕竟,他们没有文化,他们能学到的只能是大明的文化,是革命者的文化。

他们是一张白纸,没有受到任何的污染,谁在上面作画,他们就是谁的。

源赖朝和北条时政都没有看到这一幕,他们并没有看到日本平民主动为明军运送后勤物资的画面。

并且他们不知道甚至还有些人听说给明军运送后勤有东西吃之后,主动前来寻找明军,成群结队的要求加入后勤队伍给明军运送粮秣。

因为想要来的人太多,以至于明军后勤部门不得不筛选更加合适的人来为自己运送后勤,因为后勤人员的名额也不是无限的,他们也是要吃饭的,不是机器人。

所以很意外的,为明军运送后勤物资居然在日本平民当中成为了抢手热门工作,甚至在某些地段还出现了类似中介的日本本地人,这情况倒是非常意外、好笑。

后勤得到了保障之后,明军只需要稍微放慢点速度,后勤问题就几乎解决了,因此明军的进攻速度在源赖朝和北条时政等人眼里依然是非常的快,异乎寻常的快。

快到让他们惊恐,乃至于有那么一丝丝的绝望。

眼下被威胁的地区实在是不少,加贺国,飞驒国,信浓国,尾张国,三河国,这一线完全是在明军的强大攻势之下摇摇欲坠,到处都在求援,到处都在寻求支援。

而他们可以动用的兵力实在是太少了。

源赖朝和北条时政找来一大批亲信部下商讨策略,这个说应该支援信浓国,那个说应该支援尾张国,下一个又说应该支援飞驒国。

反正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想法,兵力却只有那么多,援军迟迟不到,想要支援那么多地方,实在是难度很大。

最后源义经无奈之下提出建议,将主要兵力集中在信浓国,若战事不利,则立刻向越后国转移,他会联系陆奥国等国的援军,尽量在越后国集合,再展开新一轮抗击。

如果大家可以在信浓国抵抗到东北各国的援军动员完毕并且抵达越后国的话,那么战争还有继续下去的可能。

如果撑不下去……

源义经没有继续说,反正他是认为当前局势下继续分散兵力支援各国无异于自寻死路,明军兵力雄厚,战斗力强大,日军集合在一起尚且不能战胜,更别说兵力分散了。

集中抵抗一点是唯一的方式,其他的地方……

大家自求多福吧。

源义经的建议被很多人视作胆怯的懦弱之言,认为他的行为都不像是个武士的行为,完全是个胆小懦弱的鼠辈,对他大加抨击。

源赖朝和北条时政也对他很不满意,驳斥了他的看法,坚持要在信浓国一线和明军展开对峙,制止明军前进的步伐。

于是源赖朝决定,自己亲自率领一支军队进入信浓国,北条时政率领一支军队进入飞驒国,而源义经被要求证明自己的忠诚勇武,带领一支军队前往三河国进行支援。

源义经感到痛惜,认为此战必败,自己必死,剩下的大家伙儿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临别之际,向源赖朝敬酒,以示诀别。

源赖朝对这个弟弟没有太多的感情,觉得他是被明军吓破了胆,一味地认为明军强大不可战胜,己方弱小无药可救,这算什么?

所以源赖朝没给他好脸色,要求他不能坠了源氏的威名。

兄弟两人的最后一面就那么草草结束,源义经带着满心的忧虑和一丝丝的慨然离开了伊豆,向三河国进发而去。

但是还没等他抵达三河国,三河国就被明军突破了,三河国守被明军杀死,全军覆没。

明军没有等待,快速突入远江国,远江国军队也遭到了明军的破袭,损失惨重,源义经率领仅仅四千人的军队抵达远江国的时候,远江国军队已经龟缩在佐野郡无力做出任何抵抗了。

源义经眼看着明军强势兵力铺天盖地而来,而自己手上只有四千兵力,很明显什么事情都做不到,远江国已经完了。

远江国一旦被攻破,后面就是骏河国,骏河国再一完蛋,伊豆大本营就在眼前。

而现在拦在明军和骏河国之间的,只有自己这一支军队,骏河国本身的军队大部分都跟着源赖朝去了信浓国,少部分跟着自己来了远江国,一旦自己战败,伊豆就完了。

整个战局也就完了。

源赖朝布置任务之前已经预料到这一点了吗?

还是说他完全没有预料到,只是天真的认为自己可以完成任务?

第1662章 源义经投降

说起来,直到如今为止,伊豆大本营依然不能确定明军的总进攻兵力。

他们糟糕的应对战争的方式和低效的情报收集使得他们至今无法得知明军到底来了多少人,所以在兵力分配问题上出了很大的纰漏。

源义经派去的哨探面色惨白的跑回来告诉源义经,这一路明军的进攻兵力至少在两万人以上,是他们的五倍之多,正面对抗,没有战胜的可能,甚至能不能活着都不一定。

这个答案还是相当可靠的,和源义经自己的判断差不多,他看着身边面色惨白的部下们,长长的叹了口气。

“诸君还愿意继续战斗下去吗?”

部下们纷纷无言以对。

只有他最忠诚的亲信部下武藏坊弁庆公开表态,只要源义经决定战斗,他就会护在源义经身边,战斗到最后一口气。

这位忠心耿耿的武僧部下的表态让源义经感到些许的宽慰,但是大局已定,继续做出牺牲是毫无意义的。

“罢了,何须多做杀孽?大局已定,继续挣扎也没有了意义,就这样吧。”

源义经吩咐部下去向明军表示投降的意愿,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明军不能杀害他们,要给他们一条生路。

投降的决定下达之后,源义经明显注意到身边的部将们松了口气,脸上满是那种劫后余生的表情,显然,他们也不是很愿意在这场战争中丢掉自己的性命。

他们并不是很清楚自己为何而战,或者知道一些,但是并不太愿意接受,他们和源赖朝并没有共情,也没有北条时政一般的姻亲关系。

所以为什么要为此失去自己的生命呢?

按照明军目前在战场上的顺畅程度,大概率也会接受他们的请求,胜利者的余裕可以很好的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

源义经一个人离开了军队营帐,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不断回味着自己短暂的一生。

他年幼在陆奥国开始就熟读中国兵法,锻炼箭术、马术,勤练武艺,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带领军队杀回京都,手刃仇敌平氏,为父报仇。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还没等他回到京都,平氏政权已经灰飞烟灭。

他尚且没有能够有所作为,仇敌就已经死了,而他所在的整个国家都将要被过于强大的明国吞噬殆尽。

他的心中全是家恨,尚且没有上升到国仇的地步,面对已经从未设想过的敌人,他陷入了思维上的混乱,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判断出日本国即将覆亡的现实。

但是这个国也并没有在他的心里留下什么深刻的痕迹,为国而死,在他看来是个挺荒谬且无厘头的事情。

现在为了更多人能够活下去,他决定放弃战斗。

但是为了维护武士的荣耀和对兄长的诺言,他将自刎,不会选择苟活于世间。

事到临头,很多过去没有放下的事情已经被他放下了,不过他还是有所遗憾。

一是未能亲自手刃仇敌为父报仇。

二是没有机会能够亲眼看看那个书中的地上天国到底是不是真的。

遗憾还是挺遗憾的,但是事到如今,他也没有了多余的选择。

武藏坊弁庆不知何时站在了源义经的身后,眼见源义经落寞的背影,他叹了口气,缓缓走上前。

“如果您决定在投降之后自刎,那么请允许我跟随您一起自刎,黄泉之路,一路相伴。”

源义经深知武藏坊弁庆的忠诚,只是苦笑。

“何必呢?”

“我是您的家臣,曾发誓为您而战,如果您选择了断,我也没有苟活的理由。”

“生命是可贵的。”

“誓言和尊严更加可贵。”

于是源义经没有再试图劝说武藏坊弁庆,只是沉默的等待着命运审判的降临。

得知那支来援日军准备投降,孔振德颇感意外。

一路来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日军虽然兵败如山倒,但是还没有出现投降的,孔振德差点就以为自己遇到了一群虽然菜但是很有节操的对手,认为这些人多少还是有底线的。

结果还就真的出现了投降的。

所以孔振德就开始怀疑,是不是之前大明打的太快了,这些家伙不是不想投降,而是只顾着逃命,根本没反应过来应该投降。

现在他们反应过来了,于是开始投降了。

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之后投降的人估计会越来越多。

投降当然是好事,底下大头兵和普通人有福了,他们虽然会被送到苦寒之地,但是到底成为了大明国民,大明国民能享受到的福利政策他们都能享受到。

对他们来说,这无异于再造之恩。

至于头头脑脑们,对大明来说是没有必要存在的负担,全部消灭掉就可以,他们或许觉得自己投降之后能有什么好的待遇,但是这都是痴心妄想。

以大明的体量和政工干部的行动能力,吞并一个五百万左右人口的小国,根本不需要剥削阶层的配合,正如被全部消灭掉的占城旧贵族、官僚们。

孔振德当着来降使者的面允许了他们的投降,命令他们的指挥官带着丢弃武装的全部军队前来投降。

源义经答应了,于共和二零一七年八月初四日正式率领四千军队向明军投降,放弃了抵抗。

孔振德接见了源义经,发现源义经身材高大,面容俊美,和周围一众部下形成强烈反差,不像是个草包的样子,便好奇地和他交谈。

然后他才发现源义经能够说一口不算流利但是勉强能够交流的汉话。

他继续询问,得知源义经的身份是目前日本抵抗军的领头人源赖朝的同父异母弟,熟读中国多本兵法书籍,具备相当的文化素养。

“你既然是源赖朝的弟弟,还被他委以重任,为什么选择向大明投降呢?”

源义经苦笑。

“我曾亲眼目睹大明军队是如何作战的,然后我就明白了,以我们目前的军力,就算人数多上三倍,也不能获得胜利,继续作战无非是增加无谓的伤亡,还是让这一切尽快结束吧。”

孔振德上下打量了一下源义经,觉得此人不仅相貌非凡,倒也算是有见识有眼光的。

“那么你的兄弟也会选择投降吗?”

“不会,兄长大概率会选择战死而非投降。”

源义经面色严肃道:“我投降是因为我认为我们无法战胜大明,所以想要尽快结束没有希望的战争,减少民众不必要的伤亡,但是我的兄长不那么认为,而且为了不给兄长丢脸,我会在投降结束之后自刎,还请将军允许。”

源义经面向孔振德摆出土下座的姿态,倒是让孔振德略有些不适应。

他让源义经重新站立起来,审视着源义经。

“你是怀着必死的信念选择投降的吗?”

“是。”

源义经面色坚决:“只求将军善待其余部众,让他们做什么都行,饶他们一死,随意给他们一些粗粮果腹即可,他们都是粗人,苦命人,生来就苦,到最后也是苦的,我什么也做不到,唯有活命是我能为他们做的事情。”

孔振德思来想去,点了点头。

“好,我答应你,我允许你自刎,也不会伤害你的部众,他们将在解除武装之后被编入大明的后勤编队,为大明军队运送粮秣,不会死。”

“多谢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