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第1073章

作者:御炎

面对日军的营垒,孔振德用火炮轰击日军营垒,日军没见过火炮这样凶狠的攻击兵器,无从反击,大乱,四散奔逃。

孔振德手中的火炮和弹药数量都很大,足够他肆意挥霍,所以他很是淡定,让炮手尽情轰击,直到对方彻底崩溃为止。

轰击一阵之后,步军上前掩杀,火枪手在阵中配合,一旦发现还有日军,火枪手立刻开枪,做第一波攻击,补刀则交给刀盾手和长枪手。

登陆之后的第一战,孔振德就没有给日军留下什么“好印象”,拱卫难波京的三千守军在明军火炮攻击之下全军覆没,三炷香的时间就失守了重要通道。

之后明军进攻难波京,用火炮轰击城墙,守军难以抵抗,很快被明军攻破城池,难波京随即被明军占据。

不过这不重要,孔振德的目标不是难波京,而是平安京。

孔振德整顿军队,留下少量人马驻守在难波京维持后勤,自己带着主力部队继续朝着平安京的方向奔袭。

一路奔袭,一路遇到勇敢的守军和落荒而逃的守军,孔振德五战全胜,将摄津国日军打崩掉,突破了摄津国防线,进入了平安京所在的盆地,兵锋直指平安京。

总用时,五天。

其中还有一天是因为下雨,所以孔振德让军队休整,保护火器和火药,没有进攻,但是这并没有引来日军的突袭,而是得到了摄津国守军全面后撤的消息。

看起来,平安京方面已经得知了明军登陆摄津国的消息,并且知道摄津国守军不敌,所以赶快让残兵败将们撤退,准备布置第二道防线。

孔振德知道战机就在眼前,不能错过,于是果断挥军进取,并不打算撤退,决定直面目前平安京附近的日本守军。

他确信,以开战以来的短暂时间,平安京方面能够动用的军队绝对不足以让他毫无办法。

孔振德的判断是对的。

平安京方面,尽管平清盛发布了动员命令,开始进行战争准备,但是从动员令开始发布到孔振德击破摄津国,总共才过去二十天。

得知明军攻入摄津国之后,平清盛大惊失色,立刻命人整顿军队,得知自己目前能动用的已经进入战备状态的机动兵力只有三万人。

第1651章 平氏政权的最后一搏

三万人不是一个小数目。

除却世界大战级别的战争,放在任何一个战场上,三万人都是足以影响局势的大股兵力。

但是面对如今的局面,这三万人的兵力实在是稍显单薄。

平氏政权显然不觉得这三万人的兵力其实并不算什么,因为他们从未真正面对过明军哪怕一次,也不曾真正了解到明军正规军的强悍。

这是开战以来他们的一个巨大劣势。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他们的极限了。

除却必要的守备兵力不能动用之外,这二十天的时间显然不足以让平清盛获得更多的机动兵力,而明军的兵力究竟是多少,败退回来的摄津国守军并不能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

他开始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

是派兵出击,迎战明军。

还是固守平安京周边军事要地,以防御姿态面对明军,静待各地援军抵达。

短暂的思考之后,平清盛决定派兵出击,迎战明军。

对于他的这个决定,很多部下都表示反对,他的儿子平重盛更是强烈反对,认为他太过于轻敌,面前的敌人显然不是能够轻视的。

虽然兵力占优,但是或许需要付出很大的伤亡才能制止明军的进攻,第一次可以成功,可万一明军补充兵力再来一次呢?

届时如果没有援军,平安京就危险了。

所以保持防守姿态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但是平清盛的解释让所有人都无法反对。

“如果我们不能打败这支明军,或许,就不会有援兵来了。”

平重盛很快就明白平清盛的意思了。

大家都是趋利避害的。

面对如此强势的敌人,如果没有胜利的激励,就等于是来送死,那么又会有多少平氏家臣和地方守备真的有那么的忠心耿耿,争着抢着前来保卫平氏呢?

明军攻破摄津国防线的消息应该已经传出去了,周边地区早晚都会知道,那么他们会选择冒着巨大风险来平安京支援,还是选择观望局势再做判断呢?

没有人比平清盛更清楚平氏政权的根基浅薄,作为日本史上第一个准武家政权,没有任何先例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制度保障的前提下,能维系到现在,全靠平清盛个人的能力和魄力。

此时还不是幕府时代,天皇还没有彻底沦为傀儡,为了夺回至高无上的权力,天皇和退位法皇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颠覆平清盛集团,恢复自己的力量和地位。

正是在如此紧张的局势下,平清盛才会在这些年里利用南宋和高丽逃人来巩固平氏政权的根基,并且向他们咨询如何在天皇在上的情况下建立一套稳固的权臣体制。

南宋逃人们显然是建议平清盛效法曹丕、司马炎等著名篡逆之人,选择登顶天下至尊之位,但是他们显然还不曾意识到国情不同,状况也全然不同。

尽管平清盛采纳了部分建议,开始设计一套属于他的体制,但是目前来看,这个进度显然还没有走到理想的位置。

平氏政权的本质是一个强人政权,强人政权的核心就在于强人,就在于平清盛自己。

面对强大的敌人来袭,平清盛如果不能展现出强人政权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平氏政权被快速抛弃且瓦解就是理所当然的。

不会有谁会想要去挽救一个落难的强人。

强人政权的统治者只能自救。

深谙此中道理的平清盛无法将希望寄托在援军身上,此时此刻,明军已经剑指他的咽喉,他别无选择。

他找来范利、张泽里等人商议针对明军的战术,但是很可惜的是,这些南宋逃官具备不错的政治能力和文化水准,在军事方面却是一塌糊涂,根本派不上用场。

且能够成功逃到这里来的,基本上都是没有正面面对过明军的,正面面对过明军的、有对抗经验的人,不是死了,就是降了,抵达日本为平清盛所用的,实在是没几个。

少数几个亲眼目睹过明军威势的也是被明军吓得够呛,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对付明军。

平清盛问了一圈,十分失望,这些南宋逃人和高丽逃人居然连溃逃回来的士兵所描述的声若雷霆般的明军火器都不能给他一个解释,更别说那些威力极大的大铁球了。

他们是尊贵的进士老爷,不是臭丘八,也不是低贱的技术工匠,不懂这些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有南宋军官成功逃亡,也是只有失败经验,没有成功对抗经验的。

三次明宋战争,宋军没打过一次胜仗,全是败绩,一触即溃,和明军正面对抗的经历都没几次,少数几次主动出击也没占到便宜,面对明军的火器基本上就是兵败如山倒,根本找不到对抗之法。

平清盛可以说对明军是一无所知。

而与之相反的是,明军却通过天网军组织对平氏政权麾下的日军有着相当程度的了解,所以孔振德才敢于用少量兵力直接进攻平安京。

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平清盛决定亲自出征,率领军队迎战明军,证明自己的军事强人的身份。

对此,也是大多数人都表示反对,他们坚决不认同平清盛亲自出击的想法。

他的嫡长子平重盛跪在平清盛面前,向他进言。

“您已经五十八岁了,您已经不再年轻了,战场奔波劳碌,已经不是您应该做的事情,您应该坐镇大后方,成为我们的主心骨。”

“我还有选择吗?”

平清盛让身边侍从为他穿戴衣甲——很久不曾穿戴的战争时期的衣甲。

“当然,您有选择。”

平重盛跪在他的面前,开口道:“由我代替您出征,平氏可以没有我,但是不能没有您。”

平清盛闻言面色微动,摇了摇头。

“我已经五十八岁了,还能坚持几年呢?你还年轻,不要太早的说丧气的话。”

平重盛坚持自己的想法。

“我从未违背过您的意志,但是这一次,还请您允许我的悖逆。”

平清盛转过身子,看着跪在地上的长子。

“你是认真的吗?”

“这是我唯一的请求。”

平重盛以标准的土下座姿态进行请求。

平清盛沉默了很久,然后让侍从把自己的衣甲给平重盛穿上。

“这是跟随我征战沙场很多次的盔甲,救过我的命,现在,我把它送给你,它会护佑你,让你免遭伤害。”

平重盛非常感动,穿戴好衣甲之后,向平清盛鞠躬。

“我会竭尽全力,实现您的目标。”

“一定要回来。”

平清盛点了点头,目送平重盛离去。

随后,平清盛下令,将三万机动兵力的指挥权交给平重盛,由他率领前往迎战明军。

为了保证儿子的安全,平清盛把自己的精锐护卫队分出一半,又派遣跟随自己多年的能征善战的勇猛部下九人交给平重盛指挥。

冲锋,让他们冲。

撤退,让他们断后。

你千万不要用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这是一场不能失败的战争,也是平氏政权的最后一搏。

不过平清盛显然没有意识到,坚固的盔甲可以防御冷兵器的击打,却抗不过火药的轰炸。

平重盛死了,死于明军火枪手的射击,因为他穿着的盔甲颜色过于鲜艳,样式过于嚣张,一下子就成为了明军火枪手的集火对象。

日军全线崩溃之后,平重盛试图挽回局面,却没有成功,反而被明军火枪手一轮集火,身中二十一发铅弹,死于内脏出血。

若不是全副武装穿着盔甲,身子都能给打碎掉。

平清盛派给他的九名勇猛部下,七人死了,一人自杀,还剩最后一人带着十几个残兵败将拼死抢回了平重盛的尸体,快马奔回了平安京,带回了三万大军全军覆没的消息。

第1652章 平安京的终末

看到爱子尸体的那一刻,平清盛就知道一切都已经结束了。

他作为一个军事强人的政治生命和生理生命,都已经走向最终的结局且无人可以阻挡了。

强人政权的核心竞争力一旦被更加强大的外力所摧垮,那么被强人镇压住的内部矛盾首先就会爆发,与外力一起,把强人撕得粉碎。

他掌权的时候有多强,死的时候就有多难看。

明军是一个合格的外力因素,打完仗之后都没有停留,连战场都没有顾得上怎么打扫,孔振德就率领主力大军乘胜追击,一路追到了平安京城下。

明军用强大的火力扫清了全部的军事设施,摧毁了三处军营,只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对平安京的包围。

明军抵达平安京之前,大量平安京外围地区的住民和权贵人等就疯狂涌入平安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