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喊我去盗墓 第594章

作者:我知鱼之乐

“哈哈哈哈,四弟说的哪里话,我便是忘了什么,也断然不会忘记四弟的恩情。”

刘备跟着笑了起来。

他是个聪明人,已经彻底放弃了笼络吴良的想法,因为吴良不但含蓄的表明了双方不是一路人,同时也表达出了告辞的意思,否则又怎会说什么待他成事之时再去投奔于他?

话说到这一步,他若一再坚持,便多多少少有些不识趣了。

“放心吧四弟,便是大哥不小心忘了你,我和二哥也照样记得你,到时候我们一定在旁提醒大哥,助他想起你来,哈哈哈。”

张飞亦是在一旁哈哈大笑。

也不知道他究竟听懂了二人话中的意思没有,不过倒也看得出来,张飞是挺认同吴良这个最近才结实的四弟的。

“……”

而关羽则并未说话,只是露出了一丝笑意对吴良点头示意。

“另外,小弟这次过来其实是来与三位哥哥辞别的。”

吴良接着便有切入了主题,一边说着话,一边从怀中掏出那副提前绘制的草图来交到吴良手中,这才继续说道,“大哥,这是我为你绘制的草图,图中标明了‘八卦化煞镜’的尺寸、花纹与打制时的注意事项,你只需要将这草图交给经验丰富的金匠,他便一定能够参照草图打制出合用的‘八卦化煞镜’来。”

“这……”

拿着那幅草图,刘备面露失落之色,“四弟不随我们一同回郡城了?”

“听闻袁本初最近招兵买马,准备与曹孟德交战,而幽州的公孙伯圭(公孙瓒)亦是蠢蠢欲动,如今冀州也不是什么安稳之地,因此我已派人回去通知留在城内的人收拾行装,免得迟了卷入战事之中。”

吴良有理有据的说道。

其实公孙瓒的动作是吴良推测出来的,毕竟公孙瓒曾与袁绍多次在冀州交战,最终被打败才不得不缩回了幽州,因此两者的关系肯定不那么和谐。

而若是袁绍真与曹老板打起来。

只要战局陷入僵持,公孙瓒便极有可能趁机自北面攻打袁绍后方,如此一来,诸多盘踞一方的豪杰亦是会趁乱来扩大自己的地盘,再不济也要想办法占些便宜,上演连横合纵的戏码,届时整个中原都将陷入乱战之中。

“……”

吴良的这番话显然也提点到了刘备,他蹙起眉头似是在考虑一些什么,半晌之后才终于回过神来正色说道,“若是如此,我便不强留四弟了,若是因为我耽搁了四弟的行程,令四弟等人卷入战事,那便是我这做大哥的不是,四弟放心,下回再相见虽不知什么时候,但我一定不会似今日一般窘迫,届时我便实现今日对四弟做出的承诺,为你安排一处山清水秀的好去处。”

看来他已是做好了准备,一旦天下出现乱局,他便要趁这乱局做一些事情。

毕竟他现在刚得了这些黄金,虽然不算太多,但也算是有了一些底气,短时间内养起个几百上千人的兵马应该还是有可能的。

若是再得了常山郡城的赵云相助,的确有能力做一些事情。

“那么小弟便盼着大哥的好消息了。”

吴良拱手说道。

“唉……与四弟相识一场,没想到这么快便要分别,还没来得及与四弟痛饮一番呢,看来只能等下回再相见了。”

张飞叹了口气道。

“四弟,前路漫漫,务必保重。”

关羽亦是对吴良拱手说道。

“大哥、二哥、三哥,你们亦要保重,希望咱们再相见时,便是三位哥哥功成名就之时!”

吴良还礼道。

第五百五十六章 乌角先生

顺利与刘备等人告别,途径上艾(阳泉)、榆次,瓬人军终于在半月之后到达太原郡城。

接着在太原郡城修整了几日之后,吴良等人再次出城,往西南方向前进,于两日之后到达晋阳城。

如今的晋阳城已经是一座历史名城。

非但是上古唐朝的国都北唐选址于此,后来春秋时期亦是赵国的国都,同时也是汉朝并未完全建立起来时的国都。

而就算不是国都的时候,也总是此地封国的首府与郡府。

并且据吴良所知,除了他这次要探寻的北唐遗址,这里应该还有一座现存的古城,这座古城乃是春秋末年晋国大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建造,历经秦汉、三国、南北朝、隋唐、五代,于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才最终毁于战火。

就算如此。

后世的考古工作者依旧在这座古城的遗址附近找到了一些重要的文物古迹,只不过这些古迹大多只能追溯到六朝与隋唐时期。

六朝与隋唐对于现在的吴良来说,也要算是并未出现的后世了。

而与他这次试图探寻的北唐遗址更是相去甚远,因此后世的考古发现对他而言基本上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现在他唯一需要担心的便是,北唐遗址是否还有留存。

毕竟在鄯善国骆驼坟中遇到的那个赛日部落的不死人虽说见过这座古城遗址,但那已经是距今两千年多前的事情了。

历经两千多年,很多事情都已经发生了改变。

何况晋阳城还是一座历史名城,后来屡次作为国都与重要城市,在这里生活过的人绝对不少,并且一定经过了多次重建、改建,这必定会对相关遗址造成相当程度的破坏,甚至可能是直接将遗址铲平了重建。

如此一来,调查的难度与以往盗墓肯定不是一个级别。

因此在来之前吴良便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他这一次极有可能什么都查不到,只是不来查上一查,他又实在没办法说服自己不去惦记此事,来此也可以算是为了彻底了却自己的这一桩心事吧。

……

此时的晋阳城果然依旧能够看出浓重的历史痕迹。

它的城墙显然是在古城墙的基础上进行扩建与修复才形成了今天的模样,看起来有些古今结合的感觉,很像是后世的西安古城墙风格。

不过规模上就要比西安古城墙差了不少。

毕竟如今晋阳城留下的古城墙部分乃是春秋末年所建,而那时这里已经不再是赵国的国都,城墙的规模自然也达不到国都的水准。

另外。

此事晋阳城的城墙也不似后世的西安古城墙一般可供游客上去游览,这是真正的战争工事,全天二十四小时都有守城军守卫,吴良等人没有特殊的关系与身份,自然也只能在城下观摩一番。

不过来日方长。

吴良既然到了晋阳城,并且打算以此为据点探寻上古唐朝的北唐古都,便必须在这里耐心待上一些时日,充分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与民间传说,从这些民间传说中筛选对自己有用的消息,从而推测出探查的方向。

这必然是一个相对琐碎而且漫长的过程,说不定今年这个春节都要在这里度过了……

结果瓬人军才刚刚到城门口,便已经发现了不太寻常的地方:

晋阳城的守卫居然十分稀少,总共就只有六名兵士。

并且这六名兵士也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对于初入的行人最多只是简单的询问两句,连基本的检查都完全免了。

亏吴良在进城之前还特意命瓬人军众人在城外寻了一处隐秘的地方将那具“汗尸”连通棺材一同埋了起来,为的便是避开城防守军的检查。

虽然通常情况下,就算是守军也不愿去触碰棺材这种不吉利的东西,但也备不住有些地方防守级别太高,非要打开棺材查看,若是一不小心教这些人发现这棺材里面的尸首居然穿着金缕玉衣,那便绝对不是小事,瓬人军众人一定会惹上大麻烦。

与此同时。

城门口出城与进城的行人也是十分稀少,给人一种十分凄凉的感觉,就好像晋阳城已经完全破败,成了一座人口稀少的死城一般。

疫病?

伤寒?

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导致晋阳城变成了如今这副光景呢?

吴良自是有些忧虑。

倘若晋阳城如今正在经历一场无法控制的疫病,那么他们现在进城显然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毕竟就连吴良也并没有足够有效的办法能够保证瓬人军众人不受到波及。

“杨万里,这是怎么回事,晋阳城遭了大劫?”

吴良侧头看向了杨万里,来之前他已经命杨万里提前一天进入晋阳城打探了一番,可没听杨万里汇报这方面的消息。

“没有的事。”

杨万里却是一脸轻松,笑呵呵的对吴良说道,“昨日我进城时可不是这副光景,这城门口更是人来人往热闹的很呢,今日之所以人迹罕至,乃是因为恰逢冬至。”

“冬至?”

吴良一愣。

算起来今日是十一月十八,的确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再过一个小寒与大寒,就是一年一度的春节了。

而虽然战国末年成书的《吕氏春秋》中记载,战国时期天朝还只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

但到了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便已经确立了下来,并且推行到了全国使用,成了反应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的重要文化。

而在后世,依旧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每逢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是要吃饺子庆祝的,或是在南方的某些区域,也会举行祭祖、宴席等活动来进行庆祝。

不过在汉末。

貌似还没有饺子这种东西,并且就算有也一定没有推广开来。

因为据传说,饺子的发明者正是汉末名医张仲景,那个在后世被称为“医圣”的男人。

这个时期战乱不断,百姓时常衣不遮体,很多人到了冬天都承受不住寒冷的天气被,耳朵患上了十分严重的冻疮,而张仲景见此状况,便用羊肉配合上一些祛寒的药物放在一起,再用面皮将其包成耳朵状,下锅煮熟了分给被冻伤的百姓食用,百姓吃下这种食物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很快就变暖了,一段时间之后,病人的烂耳朵也都好了。

因为这种食物形似耳朵,百姓便很是文艺的将其称作“娇耳”。

再后来还陆续出现了馄饨、牢丸、扁食、粉角一类五花八门的叫法,到了后世终于被统一叫做了“饺子”,成了逢年过节举家团圆时必不可少的传统美食……而在笔者的家乡,依旧有许多人说起方言时,将饺子叫做扁食,听起来十分亲切。

而张仲景正是正活在这个时代。

根据历史记载,张仲景现在应该大约有四十来岁的样子,如果这时候他已经发明了“祛寒娇耳汤”,想来应该也还没来得及推广至太原郡,不过等到了几十年后曹丕登基建立魏国政权,便已经有了相关的记载,只不过在记载中,“娇耳”已经被称作了“馄饨”。

再说这冬至。

杨万里一说出这个节气,吴良便已经差不多明白了晋阳城如今如此光景的原因。

据《后汉书·礼仪》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

即是说到了这一天所有人都会在家里好好待着,哪怕是汉朝官员也会谢绝公事,与全国人民一同处于躺平与停摆的状态。

当然。

《后汉书·礼仪》中还说:“应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

即是说,有些地方还是会在这一天举行一些祭祀活动,不过至于是一个地区的大型活动,还是一些官员的家庭祭祀,还是不太好说。

“正是冬至,因此才会出现这副光景。”

杨万里答道。

“明白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