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喊我去盗墓 第288章

作者:我知鱼之乐

他已经意识到这《厌劾》有些古怪,只是这种古怪对他来说究竟是好是坏就说不好了……

“公子……”

典韦与杨万里也注意到了吴良的异常,因为他现在的脸色与之前相比又难看了许多,而且脚步都踉跄了起来,仿佛随时都要摔倒一般。

“莫要扰他!”

唯有于吉却是面露惊喜与羡慕之色,连忙伸手将准备上前扶持的典韦与杨万里拦了下来。

“你这老童子,公子眼看着便是身子有恙,你为何却拦着我们,若是公子有什么闪失你承担得起么?”

杨万里鼓着眼睛骂道。

“你这皮肤懂些什么,公子这是要入定了!”

于吉出言斥道,“老夫当年领悟‘堪舆之术’时也是如此,先是目光模糊识不得字,接着神志也变得恍惚起来,再坚持看下去便可神游璇玑,古籍中所载之奥妙一览无余!如今公子若是入了定,这‘厌劾之术’怕便是他的了,你若是此刻扰了他,这机缘可就不知何时才能再来了,懂不懂?”

“真的假的?公子竟真有如此机缘?不愧是公子啊,比你这老童子不知强了多少。”

杨万里也是一脸惊喜的道,不过此时他再说话已经刻意捏住了嗓子,尽可能放低了音量。

“不然你以为老夫为何死心塌地的跟随公子?”

于吉这次倒没有反驳,反而一脸向往的道,“老夫一早便已看出公子绝非凡人,他若得了这‘厌劾之术’修为定会更进一步,到时亦可指点老夫一番,没准儿便住老夫另有所悟。”

两人说话功夫。

众人却见吴良一双眼睛虽然依旧死死盯着简牍,但眼中的瞳孔却是一片混沌,而后仿佛癔症一般旁若无人的坐了下来,将简牍放在腿上继续观看。

没有人知道吴良此刻正在经历什么。

就连吴良自己也不知道。

他只知道,自己不知何时已经身处一片光滑如镜的水面之上,随着他慢慢坐下,水面泛起了一圈一圈的涟漪。

不过那水却并未打湿他的鞋子与衣裳,坐在上面也没有任何下沉的迹象,仿佛那水面便是平地一般。

吴良诧异的低下头,看到了自己映在水中的倒影。

那倒影竟是他的脸!

确切的说,是前世的面容。

而并非现在这张属于“有才兄”的面容。

说起来,他与“有才兄”虽然同名同姓,但两人的面容还是有着不小的区别。

“有才兄”的面容虽然略显消瘦,但却看起来却更加粗狂一些,皮肤也要粗糙一些,并且稍微黑了一些,而前世的他与之相比,更像是一个面容精致的小白脸……

吴良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但他有一种感觉,现在的他看到的极有可能是自己的魂魄,就是那个穿越了近两千年占据了“有才兄”身体的魂魄,这才是真正的他。

或许……

他正在神游?

……

几个时辰后。

“吴有才,你总算苏醒过来了!”

吴良睁开眼睛便看到了白菁菁那张挂满了关切之色的俏脸,其余众人也是围拢在他身边,一脸的紧张与期盼之色。

“……”

吴良四下看了一圈,他已经回到了此前的那个墓室之中。

一切都没有变化,所有人也都安然无恙,“沙沙沙——擦擦擦——”的声音也依旧还在。

吴良循声望去,只见“金刚钻”还在忘我的啃噬着铜壁,那厚实坚硬的铜壁已经被它硬生生啃出了一个直径三尺有余的圆洞,足够他们离开这个“牢笼”。

而在圆洞的下方,细小的铜屑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

“公子,怎么样,这‘厌劾之术’你可曾掌握?”

于吉一脸羡慕的凑过来问道。

“应该……差不多吧。”

吴良望着完全摊开放在腿上的上下两卷《厌劾》,不知不觉中他已经将《厌劾》全部读完,终于动了动嘴唇,用有些干裂的嗓子发出了沙哑的声音。

他也说不清其中的原理。

只记得自己屡次变换场景,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而这些人、这些事统统与“厌劾之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就仿佛有人将其中的巫术在他面前一一进行了一番演练一般。

那时他的眼中并没有《厌劾》上面的古齐文字。

但现在再看到这两卷《厌劾》,其中的内容却是那么的熟悉,甚至吴良觉得自己已经能够将里面的东西倒背如流,就好像有人已经将其刻在他的脑子里一般。

“瞧瞧!你这匹夫瞧瞧!老夫方才说什么来着,老夫就说公子天赋过人,方才正是心有所悟入了定,若非老夫阻拦于你,你恐怕便要坏了公子的好事了。”

于吉立刻一脸得意的对杨万里说道,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个家伙的语气与神色之中都充满了羡慕之意,他真是太羡慕吴良了。

“这次算你拦的对,我认错便是。”

杨万里也是一脸喜气,十分少见的没有与于吉抬杠。

“这还差不多。”

于吉傲娇一笑,又凑到吴良身边一脸殷切的问道,“公子,你快与老朽说说这厌劾之术的妙处,或许也能助老朽心有所悟。”

“一两句话说不清楚,我们进来也够久了,不如出去再慢慢说与你听?”

吴良站起身来灌了一大口水润过嗓子,灵台也瞬间清明了许多,随即将放在身边的铜铃摇动了四下,对着还在奋力啃噬铜壁的“金刚钻”道了一声,“来!”

“金刚钻”随即身子一颤停了下来,而后立刻从铜壁上跃下,一眨眼的功夫便又回到了吴良掌心。

“哈哈哈哈,金刚钻,厌劾之术……”

吴良心中说不出的舒爽,此行大赚特赚!

从今天开始,他终于不再只是一个除了历史知识之外便傍身之术的普通人了……

第二百九十三章 王不见王

其实吴良也不确定自己到底领会了多少“厌劾之术”的奥妙。

他只知道自己神游时看到的人与事很多,并且这些人与事仿佛全都刻在了脑海中一般,印象极其深刻,仿佛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一般。

这现象就又变得很是玄学了。

吴良想到了“天书”二字,这种现象就像是武侠中描述过的“天书”一般,所有人都可以观看,但是能够领会其中玄妙之处的却只有寥寥几人,剩下的人即使看了也不会有任何作用。

吴良其实不是很理解这种现象。

这无疑再一次刷新了他的世界观,使得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光怪陆离起来。

但于吉表现出来的状态却又让他不得不信,这个老童子已经不是第一次提起“天赋”与“机缘”的说法,还拿自己领会“堪舆之术”时的感受与吴良刚才的状态进行对比,两者竟是如此的相似。

但对于这样的世界,吴良又并不陌生。

便是他所在的后世也依旧有许多与这些方术关联紧密的东西,就拿于吉的“堪舆之术”来说,难道新天朝就彻底消失了么?

不仅没有,而且不单单是民间,甚至就连上层也依旧在默认使用。

小的地方不说,就拿帝都的金融街为例,称之为整个天朝的金融中心也不为过,各大金融监管机构、银行、证券、基金协会、资产管理公司都在此处建立了总部。

这些总部的建筑风格与选址都有着各自的说法,有的修的像一座大棺材,有的故意在高楼大厦之间保留了一口古井,有的则特意在楼后修建了一条人工河……如果有人对此作过深层了解,便会发现这些现代化的建筑,绝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其中全都有“堪舆之术”的痕迹与说法。

甚至,就连“金融街”本身的选址,也绝不简单。

那可是元世祖忽必烈经过仔细勘察之后选定的地方。

正所谓“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万事帝王之业也。”,自此地被忽必烈选为“金城坊”之后,元、明之际及清代这里遍布银号、金坊,商贾富豪及皇亲国戚多在此地发迹生财,绝对是一处实至名归的风水宝地。

而吴良的“厌劾之术”在后世也同样有所保留。

不过历朝历代对邪术的制裁都十分严厉,一经发现最轻的也会被处以极刑,厉害一些甚至会诛九族,如此高压政策之下邪术逐渐变得少见,相应与之对抗的大部分“厌劾之术”也显少再有用武之地,自然越来越少在台面上见到。

再加上民间流传的“厌劾之术”太过碎片化,甚至还总是被一些只会装神弄鬼的宵小之徒当做行骗手段,早已形成了劣币逐良币的现象,寻常百姓如何能够分辨得出真伪,如此被骗的多了,自然只能全部当做“封建迷信”处理。

当然。

这其中肯定也有传承的原因。

如果此类方术、巫术都要通过吴良刚刚体会过的方式进行传承,那么传承难度自然绝非一些传统技艺可比,逐渐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也是迟早的事情。

不过说了这么多。

吴良依旧没有办法用科学的方式去理解刚才的经历,甚至他觉得,可能这看似普通的简牍,又或是简牍上的古齐文字之中,又或是“厌劾之术”本身,便蕴含着某种无法用科学解释的力量,因此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这种事一时半会是没有办法想通的,吴良索性也就不再去想。

如今在陵墓中待的时间已经不短,众人又累又饿又渴,还是先离开此处为妙。

不过出去之前,吴良还是照例将暗格与棺材恢复了原样,陪葬品也照原样摆放了回去,只拿了自己决定要带走的东西。

可以说。

吴良此行的收获绝对是开始干这一行以来最丰厚的一次。

八阵图、孔明锁、木牛流马、诸葛连弩、九曲珠、金刚钻、厌劾之术,还有一个未来的卧龙先生诸葛亮,这些东西随便拿出去一样都能在东汉末年大放异彩。

唯一的美中不足便是此行所得的财物。

吴良早已看过,这里面所有的金器加起来也就只有那么几十斤,这些黄金肯定没有办法满足曹老板的胃口。

不过盗墓与打仗一样,谁也不能保证每次都满载而归,这还得看墓主人的家底以及当时的丧葬习俗,曹老板肯定也能理解。

如果盗的是汉墓,那就绝对不可能只有这点黄金了。

吴良也提前想好了说辞,回头就将“九曲珠”与“孔明锁”交给曹老板充数得了,后续再将木牛流马的研究成果送给他,定然也是大功一件。

至于诸葛连弩嘛,看情况再说吧,这玩意儿想要量产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研究,到时候先将瓬人军装备起来再说。

再至于八阵图、金刚钻、厌劾之术这些十分实用而又玄妙的东西,则将会变为吴良的个人收获。

其实也不能完全这么说,“八阵图”就不太一样,吴良只是得到了一个懂“八阵图”的诸葛亮,这玩意儿他还真就未必能够变成自己的东西,只能将诸葛亮留在身边。

反正每次曹老板可能都是大赚,但吴良绝对都不会亏。

……

自丘穆公墓中出来之后,吴良等人先是略微休整了一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