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是重生者 第159章

作者:熊二先生

此时此刻,何进与士人联手对抗天子,这不代表他们未来还会如此精诚团结。

如果天子没了,何进本人就是最大的权臣,那个时候,他诛杀宦官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完全可以杀几个宦官,意思意思,然后就收服这股力量,用来平衡世家,这是很容易就能想到的。

荀彧觉得,这么简单的未来预测,袁本初不可能看不出来,天下间的士人,能看出来的,也不在少数。

所以,在荀彧看来,这次的第二回,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再次挑起士人和宦官的矛盾,让当前的局面,更加动荡!

第一回挑起天子对刘备的忌惮,第二回挑起士人和宦官的矛盾,大将军看了这第二回,是不是也得表示表示?

到那时,好不容易才保持表面平静洛阳城,说不定一夜之间就像沸腾的水一样,再也静不下来。

而后,荀彧就开始阅读内容。

“……欲除君侧宵人乱,须听朝中智士谋,不知曹操说出甚话来,且听下文分解。”

看完了第二回之后,荀彧只觉得,幕后黑手对于如今的高层很了解,他一定是世家内部之人,地位还不低,否则,万万不可能了解这么多内容。

至于曹操到底说了什么,荀彧并不关心。

不过,当荀彧下意识的按照第二回所说,用逻辑思维推演洛阳城发展的时候,却发现如果大将军何进,不想诛杀宦官的话,那么未来是有可能会这么发展的。

精神修为越强,就越早得知内容,精神修为越弱,就越晚得知内容。

文武兼修的,也可以提前得知,只修气血的,此刻就只能抬头望天,也不知道里面到底说了啥。

就像此刻,张飞就急的团团转,他发现曹操的脸色很不好看,便忍不住问道:“孟德,那上面都说了些什么,你脸色怎么这么难看。”

“潘隐竖子!坏老夫大计!”

痛骂一声之后,蹇硕就直接带着心腹部将去捉拿潘隐了,这潘隐不过是一个军司马而已,只不过他主管的是宫门出入。

大骂一声之后,蹇硕就决定要表现的更加愤怒,然后以私人决斗的名义,杀死潘隐。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原因也很简单!

潘隐不是蹇硕麾下的,他们虽然都是军方,但却是两个系统。潘隐是看守皇宫大门的军司马,而他蹇硕是西园军的老大,主管的是西园八校尉。

蹇硕虽然官大,但是管不到潘隐。

而且,就算三国演义上说的都是真的,蹇硕又凭什么拿着别人未来的罪过来清算此刻的他呢?

所以,蹇硕就装作粗人,装作很愤怒,装作很生气,然后要求和潘隐决斗,最后在决斗之中,失手杀了他。

这样一来,潘隐死了也白死!

想清楚这些之后,蹇硕就愤怒的冲向了宫门……

此刻,能察觉蹇硕想法的不在少数,但可惜没人愿意拯救潘隐。

不过是一个军司马罢了,此刻大家伙儿得抓紧时间,分析谶语三国演义第二回的内容,看看从中能否找出幕后黑手,能否分析出幕后黑手的目的。

至于拦截蹇硕,说笑了!

蹇硕是谁?

是西园军领袖,是西园八校尉的上军校尉,手握上万精兵,在天子的偏帮之下,是可以直接和何进互怼的猛人。

这种时候,有几条命才敢冲上去拦截?

再说了,人家八成是决斗,私人决斗,你要是敢阻拦,你就是看不起潘隐,除非潘隐事先向你求救。否则,你就算救人成功,也会坏了潘隐的名声。

等到蹇硕消失了一刻钟之后,袁绍忽然懊恼的拍了拍大腿:“呀,那蹇硕必是前去陷害潘司马了,我等速速前去营救才是!”

看着演技上线的袁绍,许攸撇了撇嘴,但也没有说什么,而郭图则是忽然长长的吸了口气:“是啊,对亏本初公提醒,那蹇硕是个小人,做事肆无忌惮,最喜欢谋害英雄豪杰,潘司马要是落到了他的手里……”

二人互飙演技,然后就大呼小叫的带着人带着门客,甚至开始呼朋唤友,前去皇宫宫门之处,营救潘隐潘司马!

“咦?怎么这么多人都要救潘司马?”孙策看着门外的动静,很是不解的看向了周瑜。

虽然孙策没有精神力,但周瑜有啊,而且周瑜还是文武双修,所以周瑜拍了拍孙策,孙策就获得了第二回的内容。

“要说潘司马是个忠臣,这真不好说。他是守卫宫门的军司马,按理说应该服从宫内的命令。陛下在的时候,听陛下的,陛下不在的时候,谁有虎符就听谁的。”

程序正义嘛!

大汉朝宫变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中央军也好,宫廷卫队也罢,大家伙儿都不愿意因为少数人搞政变而杀的血流成河。

平时都是一个锅里吃饭的弟兄,如今要因为少数野心家的阴谋诡计而互相杀的血流成河,何必呢?

所以,慢慢的中央军以及宫廷卫队,就养成了应对此类事件的经验,那就是程序正义!

按照程序,谁手里有程序完成的调令,谁那里有虎符,谁的程序更加正义,我就听谁的!

所以,如果按照传统,潘隐应该看到底谁的程序更加正义,谁的手里有虎符。

不用想也知道,那时宦官的手里,一定有虎符,一定可以控制潘隐和他麾下的军队。

潘隐这么做,对大将军何进而言是个忠臣,但代价是把麾下的士兵全都拉到了政变之中。

如果成功了,潘隐本人出人头地,底下的士兵,最多拿一些赏钱。

如果失败了,底下的士兵就得死全家。

所以,当蹇硕来到宫门之处的时候,潘隐已经被手下的军侯、屯长们给孤立了。

“这些人,根本就不是去救潘司马的,他们是获取名望的。对他们来说,潘司马的死活并不重要。所以,他们只会等到潘司马死后才姗姗来迟,然后大骂上军校尉无耻……”

“此行并无风险,因为陛下和大将军都还在。所以,大概率就是露个脸,事后还能扬名,岂不美哉?”

说到这里,周瑜就微微摇头,这些人都是黑了心的,一个比一个黑,一个好人都没有。

在这洛阳城,谁是好人,谁就死得快!

“啊这,难道说,那些名士的名声,都是这么来的吗?”

看着满脸无语的孙策,周瑜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不敢说全部,但大多数的名士,都是靠着互相吹捧,今天你吹捧我,明天我吹捧伱。今天你说我的弟子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明天我就说你的儿子,是千年难得一遇的鬼才。”

“互相吹捧,就相当于有了交情。多次互相吹捧,交情就很深,父辈曾经吹捧过某人,后来某人发达了,那么他就会提携一下儿子。”

“除了吹捧之外,就是举荐。举荐就有举主,被举荐者,要以举主为主君,事事为举主考虑。就算举主要求的事情和汉律有冲突,也要以举主为主。就算举主要求你造反,你也不能告发举主,还得替举主瞒着,否则就是不义……”

听着周瑜的小声解释,孙策只感觉这个世界太疯狂,根本不是他这种老实人能玩转的。

“太复杂了,实在是太复杂了,这些士人之间的弯弯绕真多啊,我果然不适合思考这些,我还是去练习练习武功吧……”

……

“啊,蹇硕,你不得好死,与大将军为敌,你必然不得好死!”

看着潘隐临终前的遗言,蹇硕畅快的大笑三声:“本官与何屠夫为敌,本就是天经地义的。”

大家伙儿对于蹇硕密谋何进不奇怪,也不惊讶,他这么做那是天经地义。这符合他的立场,也是忠臣,是受到尊敬的。

按照之中的说法,就算灵帝已经死了,可蹇硕还在效忠灵帝,执行灵帝的遗言,想方设法的搞死何进,让皇子协登基。

这不是忠臣,什么才是忠臣?

而忠臣,无论在哪里都会被人高看一眼。

第214章 :大生产、大练兵、大扩张

三国演义的第二回刚出现不久,潘隐这位军司马就死掉了,而他的死亡,并不是结束,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大将军何进与士人集团,本就不是亲密无间的团体,他们本就是为了对抗天子而临时团结在一起的松散团体。

而袁绍, 就是士人集团和何进沟通的桥梁,何进表面上看起来也是相当信任袁绍的,而袁绍表面上看起来,也是何进的谋主,大家伙儿合作的很开心、很愉快。

但万事不能只看表面,荀彧可以收集现有情报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其他谋士也能这么做。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脑袋或许转的没有荀彧这么快,但那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这就很尴尬了!

何进的真实想法,不是帮助士人全灭宦官, 而是先利用士人对抗天子,熬到灵帝死去,在借助士人打压宦官,让宦官无条件投降,然后再彻底吸收了宦官力量之后,再反过来打压士人。

对于何进的真实想法,袁绍表示呵呵一笑,我知道你的想法,但我假装不知道你在想什么!

何进表示:我也知道袁绍在想什么,但我也假装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政客嘛,就没有几个讲良心的,大家都在骗都在哄,都觉得自己是最终的胜利者,所以都在尽情的表演。

可是此刻, 三国演义的第二回, 却把这种尽情表演的姿态给放到了台面上!

有些事儿,大家心里清楚, 很多人也都习以为常,大家称之为潜规则,但是却万万不能拿到台面上说,是见不得光的,一旦见光,那就死路一条。

潜规则之所以有一個潜字,就是因为它本身是见不得光的!

而何进和袁绍互飙演技,本质上也差不多,大家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可是大家都装作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按照三国演义第二回的结果来看,目前为止,是何进赢了,因为何进成功的把张让等人恐吓的无条件投降,捏扁搓圆不过是一念之间。

所以何进就像是个傻子一样,对于士人们提出的最简单消灭宦官的方法,视而不见。

按照演义里面的说法,事情的发展是这样的:

一开始袁绍说,大将军赶紧动手吧,现在趁机杀掉宦官, 肉体消灭他们,易如反掌。

何进说:我再想想!

然后被士人们给说的不耐烦了,何进就大摇大摆的进宫,然后何后和他说了几句话,何进就再次大摇大摆的离开了。

然后就对着袁绍一推二五六:不是我不想杀宦官,是太后阻止我这么做,我是愿意杀的,但太后不让杀,所以你们不要怪我啊!

何进显然是在装傻,想要赖掉当初对士人集团的承诺,然后袁绍就说:可以掉外兵入城,外兵不是熟兵,他们不听太后的,只听大将军的,到时候太后也无可奈何。

(中央军是熟兵,他们讲究程序正义,绝不参与任何谋反行为,就算某个将领想要造反,士兵也不会响应,还会联手把将领给抓了送去领赏。

这就是熟兵,他们熟知大汉朝政治斗争规则,明白如何保全自己,也明白怎么做可以绝对安全。

所以,熟兵畏惧天子,畏惧朝廷,畏惧官员,畏惧士人,谁都怕,常常用程序正义保全己身。

而生兵就是董卓麾下的,兵为将有的私兵,这些私兵的眼里,没有王法,没有天子,没有百官,眼里只有上官一人,上官让他们造反,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造反。

你在没有圣旨的前提下,让中央军去对袁家、杨家动手,他们都不带鸟你的。可你让董卓麾下的羌人军队对袁家杨家动手,他们开心的不得了。)

那时,陈琳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大将军伱不要调外兵入城,你直接让中央军动手,把宦官们杀个一干二净就行。

何进:我不!我不要!

虽然,第二回的三国演义到此结束,但很显然,这只是水面之上的景象,水面之下,士人和大将军早就展开了博弈,否则,何进也不会同意调集外兵进城。

从此刻起,何进和士人的博弈,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此刻,灵帝已死,何进就是天下间最大的权臣,他妹妹是太后,他侄子是天子,只要不造反,谁能把何进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