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第13章

作者:大英柱石梅中堂

(这把刀全长121cm,刃长101cm,宽度2~2.8cm,几乎和剑差不多)

研究报告:

文字部分

一把断剑:

断剑

另外一根出土剑条的弹性:

弹性

综合考虑上述这些,这种剑如何用应该就更容易理解了吧。

当然,这也和那时的社会风气有关。

先秦两汉时,尚武是普遍现象。

到汉武帝时期,采纳了董仲舒的公羊学(以《春秋公羊传》为经典)。这个学说有两个很重要的理论:一个是“大一统”,一个是“大复仇”。

大一统应该不需要解释了。

大复仇的典故是说纪国的国君害死了齐国的国君。九代之后,齐襄公灭了纪国。所以,虽然这货又是上了自己妹妹,又是害死了鲁国国君,属于典型反面人物,但《春秋》在这件事上还是要夸他……因为按照理论,就算100代都是可以报仇的。

儒家推崇这些由来已久。子路在卫国被杀后留下一个儿子。他儿子长大后,跑去问孔子,应不应该去报仇。孔子说你去啊,给我说什么。这人就去卫国跟仇人约架,把那人砍了。

秦人禁止私斗,这个风气被压制了一段时间。

韩非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其实很多儒生是两边都占的……

诸如子夏、曾子,都因为勇气被人称赞过。而“以直报怨”的思想加上“君子佩剑”的传统,使得儒生很热衷于这些。

公羊学成为显学后,这种风气更加流行了。

民间本就推崇勇武和游侠。而冲突的原因也不止是血亲复仇,自己、家人甚至朋友受辱,都会拔剑打起来。约定日期决斗的例子,也很常见。

(所以主角跟人决斗毫无文化障碍233)

另外,不止男性,女子也一样参与。

(比如“七女复仇”,是说七名女子攻杀咸阳令的故事。这个题材在各地画像石上很常见,可见当时广为流传。

七女复仇画像砖

这些女子配合很有章法,手持的武器也不是容易使用的。可见那时社会上的情况。

不过史书中没有此事的记录,同时代的《列女传》里也完全没提这件事。具体情节也无从知晓了。)

士人练剑的习惯应该一直延续到宋初。

宋真宗时还有进士在朝堂上现场表演舞剑,结果被皇帝直接踢回家了。

此后就很少有这种事情了。

第25节 这几章的背景原型相关介绍(暂时就这些)

五、个头

根据墓葬遗骨推测,秦汉时期男子平均身高大概在168~170cm左右。

按时人记述,七尺到八尺都算正常身高。就是161.7~184.8cm。

选拔骑士、材官时,要求达到七尺五,就是173cm。另外出土汉简里大部分戍吏的身高也是这个标准。

不过那时候当官、升职,仪容是一个考核标准。个子矮的人就很吃亏。

曹操七尺的身高其实也在正常范围内,但一直被认为太矮,他自己都没信心。因为能当官的基本都是一堆大个子,这就很郁闷……

欧洲人的身高差别很大而且一直在变。

按照对北欧、丹麦、英国和冰岛的研究,12世纪时他们的平均身高达到最高,有173.4cm,17、18世纪只剩下167cm了。

其中英格兰属于拖后腿的。平均身高只有168~170。

(当然,个例总是存在的。“长腿”爱德华有一米九,他的死对头苏格兰的华莱士,也是这个块头。比其他西方骑士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法国人稍矮一点。他们最矮的时候已经只有161了。到拿破仑时代恢复到168左右,拿破仑自己就是这个平均身高上的。

意大利人更惨,按照对北意大利保存下来的铠甲的研究,那些人身高基本都在160~170。这已经是贵族武士的个子了。

总之中原人的个头已经是比较高的了。

至于维京蛮子那种就算了,真没法比……

*

六、土地与人口

欧洲其实很大。

比如现代德国的面积等于江浙沪皖之和,法国的面积更大,相当于河南+河北+山东。

而当年神罗的面积已经超过整个中原了。(法国倒是比现在小一圈)

人口的问题是笔糊涂账。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人最多的就是法国。

中世纪法国的人口顶峰在百年战争前那一段,各种估计从800万到1700万不等。

不过人口和能出动的兵力是两回事。比如一个有百多名骑士的伯爵级大领主,公爵招兵的时候,他按规定只出20个。国王招兵的话只要10个就行了。

法国国王能召集的兵力也是最多的,可以拉出6万人。

黎塞留时代,中央集权强化后,这个数字就迅速上升了。路易十四能召集40万人的军队。

(同期清朝也就是40~60万人的水平。这里头还有不少只吃不干活的……)

(题外话:

清朝的动员和集结能力相当之丢人。作为主要部分的绿营,基本理念就是分散驻扎、严格管制。一支部队大多只有数百上千人,平时任务就是对付下土匪流寇,也没有相互间协同作战的训练和能力。

从这种设计看,清政府更关心的是他们造反而不是外敌。

结果,等到真正需要大军对付的敌人出现,立马完蛋……

所以拿他们去类比其他时代恐怕没什么意义。有些东西真不是后面就一定比前面强的。

毕竟,说句难听话,清军的组织连印度土邦和非酋大联盟都不如……)

*

七、军事相关

(尽量简洁点)

古典时代战争的指挥有三套系统。

首先是金鼓。不同层级的指挥官各自有不同的道具,通过音色、敲击频率、敲击次序来传达信息。

然后是旗帜。旗号的含义也很复杂,用来分别控制不同部队的行动。

最后是徽识。士兵会在身上佩戴标志,区分不同部队,也方便指令传达。另外徽章上也会写上名字,如果有人战死,就用它来帮助辨认身份。

实战中这三套会综合使用,可以很复杂。敲某种鼓之后摇某种旗,击打某种乐器之后按某种节奏敲鼓……组合起来能传递很多信息。

将领也会临时变通。调换金鼓代表的命令,故意混乱自己的徽章迷惑敌人……都是实战中出现过的情况。

当然,代价就是对训练的要求很高。

那时的人也非常重视训练,从孔子的言论到秦汉时的规定,都在反复强调训练的重要性。毕竟和这种军队比起来,临时拉壮丁凑起的乌合之众,基本就是送军功的。

*

关于汉代戍卒(依据居延汉简记录):

戍卒的收入分为三类,口粮、工资和买副食的钱。

成年男子的口粮换算过来,一天等于现在的2.34斤。此外随军家眷也有粮食供给。按学者推算,粮食的供应是比较充足的。

(随手搜了下,抗战时期国军每人每天给9两。这个貌似还是理想情况……)

燧长(看守烽火台的,手下三四个人)的工资每月600文。作为对比的话,上一章贴的一把五十炼的钢剑,铭文标示的价格是1500文。

此外还会给戍卒发肉吃或者发钱让他们自己买。发的钱大概是三天够吃一只鸡的水平。

另外从简牍看,饭食和肉类还好,缺的东西主要是蔬菜和水果。

作为应对,戍卒一方面会去购买,另一方面自己也种菜。非屯田的士卒也经常自己种菜吃。

国家会发放衣物、装备和铠甲。衣服分为军服和常服。

(严格说来那个铁甲应该叫钢甲。)

戍卒会学习识字、写字,当地出土了很多他们练字的简牍。为了考核与提升,他们需要写字、背法令、学算术……总之得努力学习。

秦代的识字课本还在沿用。(《仓颉篇》有三篇,有一篇是李斯写的,还有一篇是赵高写的。)

(左右都分不清的农民拉去充军,也是后来出现的“特色”了……)

另外烽燧里备有医药。上级会定期检查药物的储备情况,作为燧长的考核标准。

上级也会安排医生。医生除了在专门的地方接诊,也会在各处巡行看病。他们也要编制档案,记录病人的单位、名字、时间、治疗效果等。这种档案要定期上报。

戍卒可以请病假。重病的人也要专门上报。

这些记录多有出土,现代的学者可以据此研究上面记录的疾病。有人认为其中一些可能是鼠疫,很吓人。不过应对比较得力,并没有传播开。

戍卒处于军队最基层,生活还是很清苦的。因此他们也参与商业活动。

但政府很重视,对经商的情况多有管理和记录。有些时间段甚至完全禁止经商,原因暂时不太清楚。

选拔出来的精锐骑兵叫“骑士”。这些人一般更富裕,地位和待遇也更高。有人能带着自己的马从军,有人甚至有扈从跟着。

装备也更多样,包括一些保护脸部的面具,还有负羽之类的。

负羽

就是这种东西。

不过他们还是平民,没有贵族身份。

烽燧里也会饲养军犬。

卫生情况也有专人负责,这个也是重点事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