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大明:别再叫我监国了 第47章

作者:周星河不会开车

等他做出来我们大明的坚船利炮已经到家家门了。

他万分祈祷李显予的那个高丽亡国公主的故事是真的,至少这样她不是一个间谍,才能安心在一起。

……

三日后,快马赶回的漕运总兵官陈瑄拖着乏累的身子,直接进宫面圣。

陈瑄自永乐元年迎朱棣过长江登基之后就任漕运总兵官,至今一十三年,改革漕运制度,修治京杭运河,功绩显赫。

主要的功绩是在京杭大运河以及其周边水系的贯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后世明清两朝都享受到他疏浚大运河的好处。

也是因为大运河的水系的贯通,朱棣迁都北平才有了保障,毕竟通过大运河可以将江南的赋税几百万石粮食送达北平。

陈瑄是一个健壮的男人,武将身子,文臣面孔,这面相是极好的,那种端正敦厚的模样,来个相面的都得夸他一番。

“臣,陈瑄拜见陛下。”

“快起来吧,事情传令使都与你说了吧。”

“是的,但是陛下,眼下会通河马上可以全面通航,之前决定停止海运,改走内河漕运,怎么忽然间又变成了要重兴海运。”

陈瑄不得其解,传令使虽然说了蒸汽机和蒸汽船的事情,但是使者自己也没见过这两样东西,形容的云里雾里,陈瑄听的更是云里雾里,不知道这忽然冒出来的蒸汽机到底是什么。

朱棣这几日心情都很好,银行那边不断的有好消息,粮票发行又顺利,所以一直脸上挂着笑。

“哈哈,等你见过蒸汽船就知道了,会通河全面通航还是不能停,朕要海运河运两手抓,你今日回去好好休息,大运河的事情先让你手下的人负责一段时间。”

“陛下,臣……”

“不必担心,你通运河做的很好,这不是让卸了差事,而是有更大的差事等着你,今天回去养足了精神,明日去郑和的船厂亲眼看看蒸汽船,再去太子东宫,太子家的老五可也等着见你。”

“五殿下?”陈瑄有些莫名奇怪,这个之前都没什么作为的五殿下,最近好像名声大噪。

“陛下,倭寇小股势力时常扰我沿海渔民,这也是您指定内河航运为主的原因,这……”陈瑄仍旧不解。

“你放心,倭寇的船追不上咱们大明的蒸汽船,而且东瀛倭寇,在海上滋扰我大明多年,朕要重海运,若是找到机会,不久的将来,朕要御驾海上,去看看那东边的东瀛到底是怎么样的地方。”

陈瑄吃惊,朱棣这是动了征伐东瀛的心了,但是要离开本土去连位置都不是很清楚的东瀛打仗,这可太冒险了,我中华大地可从未有过此先例。

“陛下,倭国……”

“不必说了,北方蛮子扰我大明北疆,东瀛倭寇扰我东部沿海,我永乐一朝,没道理让他们嚣张。”

“你且回去休息,明日去看了蒸汽船,若觉得还有不妥,再来找我。”

第78章 江海之路(一)

第二日的正午,宫门口出现了一个匆忙的身影,正是昨天进过一次宫的漕运总兵官陈瑄。

在门口等得有些焦急的陈瑄,脸上挂着兴奋,来回踱步。

“陈总兵,您莫急,已经派人去禀了。”守门的兵士看陈瑄那焦急的模样,怕有什么急事,出口说了一句。

他们这些人想要进宫要么得有召见,要么得的允许。

等待了一会,终于得了允许,陈瑄也顾不得许多,一路小跑了起来。

“陈总兵今日怎么如此慌张?不是有什么大事吧。”

“瞧着陈总兵虽然慌张,但是神色极好,还带着笑,或许是喜事吧。”

陈瑄觐见朱棣,朱棣瞧着他那满脸的喜色便问:“一早去看了蒸汽船了?”

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陈瑄声音清脆的回答:“是的陛下,早上去看了,看完便快马加鞭赶回来,蒸汽船真乃巧夺天工之物。”

“这是朕的孙儿烧开水烧出来的,哈哈。”朱棣至今仍觉得这件事情是如此的不可思议。

“郑和早上与我好一番夸奖五殿下,说殿下能于细微之处观察出道理来,还说殿下写了一本【万物运行之理】真乃奇书啊。”

朱棣拿出了一本书,正是万物运行之理,让太监递给了陈瑄。

“郑和也将书交给朕了,朕看了,有些可以理解,有些连朕也理解不了。”

陈瑄接过书,并未打开:“臣在郑和处看过书了,奇书,而且五殿下竟然将书印制成册要给所有的工匠们学习。”

“他的做法倒是与你想法不谋而合,年前你上书,疏陈三事,专漕运,整军伍,兴学校,其中兴学校一项,你说府州县学的教员多不称职,应予考核,不称职者予以黜落;挑选俊秀之才补为生员;准许军中子弟入学读书。”

“臣惶恐,陛下竟记得臣所疏陈之事。”

“你的意见很好,朕都放在心上,只是学校的事情得从长计议,事情得一件件的做,瞻墡所做与你所想倒是有些相似,蒸汽船你也看了,可还有什么疑虑额?”

“臣目光短浅,今日所见蒸汽船,大开眼界,若蒸汽船能够大量生产,我大明之沿海必然商贸繁盛,倭寇之祸也可解。”

“恩,等会去找找太子,还有和瞻基瞻墡聊聊看。”

“谢陛下,臣先告退了。”

“下去吧。”

陈瑄走后,朱棣拿着那本太监重新递回来的万物运行之理,轻轻的用书拍打着自己的手掌。

“人人都上学了,谁去农耕,养了一大堆眼高手低的文进士可怎么办?愚笨之人有何资格进学堂?”朱棣喃喃自语着。

陈瑄先去了太子那边,正好朱瞻基也在。

“臣陈瑄,参见太子殿下,太孙殿下。”

“陈总兵免礼,听闻你昨日才回来,舟车劳顿,辛苦了。”

一番寒暄之后,陈瑄便聊起了正事:“今日臣去见了郑和,见了蒸汽船,本来陛下传旨给我要重新开海运,我还不知其意,现在明白了。”

“海运重开,河运也要继续做,大运河连通北平和应天府,将来北平皇宫建造完成便会迁都,两都之间的航船依然是重中之重。”

陈瑄点头:“会通河年内可以全面通航,不会超期。”

太子爷对于陈瑄做事还是很满意的:“陈总兵,陛下的意思是运河的事情大致已经落实下来了,你吩咐手下的人去做,至于你自己,陛下要交给你制定海运,江运两者的规则及税款等各项事宜,你可愿意?”

陈瑄立马回:“臣才疏学浅,承蒙陛下和太子抬举,愿为陛下分忧,为太子分忧。”

“陛下有意创建海运护卫兵,与漕运官兵整合为大明海军,陈总兵这差事得交到你头上了。”

新建的海军由他负责,这可是升官的大好机会,看过蒸汽机之后陈瑄对此也是非常的有信心,陈瑄自然不会推脱。

陈瑄是作为海军负责人的第一人选,因为其在水系军队中的威望和经验,也因为皇帝的信任。

这种手掌重兵的职位,若非信任之人是不可能让他去做的。

朱高炽要和他商量一些细节的东西,陈瑄却是自己开口问:“太子殿下,臣听闻蒸汽机是五殿下做的,是否可以让臣先见一见五殿下,臣有些疑问想要问问五殿下。”

“瞻墡还在大本堂上课,而且这孩子。”朱高炽一边说一边苦笑:“就算是让他来了也是在睡觉,都是我们先商量完了,碰到些问题或者想要听听建议再去问他。”

陈瑄对于这个五殿下更加的好奇了,越想越觉得是个奇人。

“瞻墡脑子活络但是性子懒惫了些。”朱瞻基也无奈。

朱高炽看了眼朱瞻基,心想老五这个性格其实也挺好的,至少基本上没和朱瞻基起矛盾,若是两人的性格差不多,现在估计每天都得干架,谁都不服谁。

“按照郑和的估计,蒸汽机应该在年内可以正式使用,现在距离新年还有三个月多月的时间,这段时间陛下要先整治目前的漕运,制定好行船赋税。”

陈瑄有些尴尬,民船商船都好说,主要是透露税赋以及皇船私运的事情他是知道的,也是默许的。

他自己并未有假公济私,但是也给朝廷官员开了方便一门,一些皇船的私用他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运送的不是违禁品。

主要是能私用皇船的人也都不是普通人。

他一切都是以漕运畅通为优先的,他对于这些事情睁只眼闭只眼,那些得利的官员,氏族,门阀就会更好的配合他漕运的其他规定。

而现在整个漕运体系面临这一次巨大的改革,其中动到的利益必然非常巨大,想必阻力也不会小,只是皇帝下定了决心要做的事情,而且蒸汽机带来的改革势必是难以阻挡的。

大势在前,陈瑄知其难但是也知其不可违。

一场针对官场和江南门阀氏族的变动要开始了。

陈瑄有些担心事情的发展方向变得不可控,更担心洪武年间那种大规模的杀戮开始。

一个下午和太子爷朱瞻基的详细会谈之后,陈瑄终于迎来了下课之后被朱高炽喊来的朱瞻墡。

朱瞻墡也是一样终于等到了见这位陈总兵的机会,之前就想见,只是一直没等到他回来。

陈瑄打死也没想到,清秀的少年进门第一句是

“父亲,先开饭吧。”

第79章 江海之路(二)

“父亲,先开饭吧。”

“好主意。”

父子两心有灵犀,朱高炽马上安排太监们去准备,太子的晚膳必须得是御膳房精挑细选的顶尖厨子来做,每日还不重样。

太子爷很少生气,对太监下人也多和善,但是你若是做的难吃,那一定大怒,男人必须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陈瑄好奇的打量了一番朱瞻墡,之前远远的见过这位殿下,但是没有仔细的在意过,可以说这是第一次近距离见面。

“五殿下。”

“你就是陈瑄陈总兵吗?”朱瞻墡来的路上已经知道了这位陈总兵在。

“正是微臣。”

“前些日子我二叔说你在济南府,不然我早就想要见一见陈总兵了。”

听闻朱瞻墡叫二叔,陈瑄有些诧异,因为他知道汉王和太子关系不算融洽,这位皇孙却一口一个二叔喊得亲切,不过瞧着太子爷没意见,他自然没意见。

“是的,臣前些日子因为公务都在济南府,昨日才返回。”

接着又说:“早上臣去见了郑和,见了蒸汽机,郑和与臣夸奖了一番五殿下。”

“郑和夸大了,我也就是出了主意而已,还是他与工匠们辛苦,不然也造不出蒸汽机,三月就能做成这样已经出乎了我的预料。”

“瞻墡,方才陈总兵与我们商量了一些漕运海运的事情,我们想听听你的意见。”朱瞻基接过了话。

“大哥,什么事情。”

“陈总兵即将出任河运及海事总兵官,海事先不说,主要是河运,蒸汽船的出现会促使漕运船只速度变快,可以预想航船也会更加频繁,江南士族门阀行漕运最多,与其最相关,如何与之交涉是漕运改革之关键。”

朱瞻基说的很隐晦,其实就是漕运改革会触及士族门阀的利益,这些人又都是纳税大户,一家两家还好,全都得罪了,他陈瑄也做不了。

“陈总兵可否说一下,现在的漕运是个什么情况,如何管理的?”

目前漕运最繁忙最热闹的是大运河,毕竟贯通南北,漕粮和宫廷运输占了一大部分,除了这些之外,明代商贸逐渐发达。

徽商是茶叶贸易起家,晋商是盐业起家,丝绸,陶瓷,各种当地特产,都在这条大运河上繁忙的运输着,随着大明越来越繁盛,这些商贸活动不断的增加。

上一篇:侵入人间

下一篇:神兵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