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417章

作者:晴了

看到程三郎点头,武媚娘俏脸上的笑容越发地明媚动人起来。

“看来留在宫中,还是能帮到三哥你的忙的。这就证明,当初我没有离开皇宫是对的。”

听到了这话,程处弼一时之间,真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武媚娘负起了双手,踮起了脚尖,嗓音明快而又充满着自信。

“程三哥,这些事情,都是媚娘乐意去做的,远远比我只能依靠别人,来得更有成就感,不是吗?”

“这倒真是,这些事情,也只有媚娘你才能帮得上我的忙。”程处弼点了点头,认同地附合道。

可是心里边却越发地佩服这位最多也就十三四岁的姑娘,后世,这么大的姑娘还在学校里边学习。

而武媚娘,却已经在那最容易被作家们描绘成血雨腥风之地,稍有不慎就会坠入万丈深渊的深宫中稳住了脚根。

打量着这位身材越发窈窕,自己都快要分辨不出她到底是真凶还是装凶地妩媚动人的绝色佳人。

被武媚娘的言行感动得不要不要的程处弼,忍不住咽了口唾沫星子道。“你要是再大上几岁就好了。”

“再大上几岁能怎么样?”武媚娘下意识地顿住了脚步问了一句。

程处弼一低头,看到了武媚娘停顿下来的娇躯旁边的地上,有半截青砖。

下意识地打了个激灵,清醒了过来。卧槽,这特娘的可是砖,怕不比石制砚台轻到哪去。

重要的是砖更加的愈合街头斗殴,这位巾帼女英雄,咱们能不能只走心,别动手?

“那我……我觉得你会更漂亮。”程处弼及时地把差点脱后而出的后半句骚话,变成了正能量的赞誉之词。

武媚娘愣愣地看着有点紧张的程三郎,愣是不明白,自己长大之后会更漂亮这样的事实,需要你来重复提醒本姑娘吗?

一思及此,武媚娘忍不住眯了眯眼,狐疑地打量着程三郎。“你刚刚是不是想说别的事情。”

程处弼看到了武媚娘的模样,直接就呵呵了……幸好老子及时改口,不然那半块青砖怕不是上身就是要上头了。

“怎么可能,我这个人这么实在,一向都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怎么可能还想说别的。”

“真的?”武媚娘总觉得处弼兄的表情很像是心中有鬼。

“必须是真的,真金白银的真。”程处弼差点就想赌咒发誓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了都。

看到程三郎那副死硬的表情,武媚娘目光亦扫到了身边的那块青砖,忍不住拿脚尖点了点。

“哼,暂且相信你一次……好了,三哥你快回去吧。

记住了,明天你先来太医署,我会把娘娘的表现和态度跟你沟通一下,方便到时候你入宫应对。”

“哈,好好好,那咱们一言为定,明天不见不散。”

程处弼不禁松了口气,朝着武媚娘露出了一个绅士而又帅气的笑容,一直看到武媚娘步入了课堂。

这才弯下了腰来,捡起了那半块实沉的青砖,特娘的,哪个没有公德心的混帐玩意把这东西扔在这里。

这不是干扰老子撩妹吗?程处弼黑着脸,提着半块青砖行走在太医署内。

不少正要跟他迎面而行的官员和医者看到了程太常手中提的是啥玩意之后。

纷纷脸色大变,四下走避不已,谁也不乐意去惹这位本身就武力值超凡,再现还提着史诗级武器的武家子弟。

万一三言两语不合心意一砖拍脑门上,上哪说理去?

“程,程太常你这是……”守在院门外的杂役看到了程处弼神色不善地提着块砖走过来,两条腿直接软成了面条。

程处弼一低脑袋,看着那半块已经提了一路的青砖,干脆就递给了那位战战兢兢的杂役道。

“哦,方才也不知道那个不讲公德的家伙随手扔在了路上,我就顺手捡了过来,也不知道该往哪扔,你就看着办吧。”

下一刻,提溜着半块青砖,站在原地发呆的杂役,听到了院子里边传来的打牌声。

终于如释重负地吐了口浊气,还好,看来程太常很正常,说不定那半块砖就是他提过来开玩笑的。

想到了这,杂役赶紧把那半块青砖扔到了一边去,安逸地一屁股坐到了小马扎上。

不大会的功夫,杂身再一次听到了那熟悉的打牌声传来。

“地主……”

“我抢。”

“我也抢。”

“我是地主,三带一……”

……

长孙皇后从武媚娘的手中接过了经过武媚娘修订好的《三国演义》。

不禁欣慰一笑,这两天总算是又有消遣的东西了。

“程三郎又回长安了?”

武媚娘乖巧地点了点头之后,垂首小声地禀报道。

“是的娘娘,另外,程太常还有一件关于太子殿下回京的事宜,意欲启奏陛下,却又担心陛下……”

长孙皇后的表情瞬间变得有些古怪,也是,夫君这段时间怕是应该不太乐意见那个成天尽闹妖蛾子的程三郎。

想想就觉得好笑,可终究那事关自家夫君,长孙皇后只能清了清嗓子摆出了一个贤淑温婉的姿态温言道。

“不妨事,你且坐下来,仔细跟本宫说说。”

武媚娘条理分明地将程三郎告诉她的关于太子殿下入城的方案详细地给长孙皇后陈述了一遍。

长孙皇后听得眼皮直跳,好几次差点想要打断武媚娘,最终还是强忍住,静待着她将全部陈述完毕。

等到武媚娘言罢,长孙皇后有些不淡定地端起了茶汤呷了一口。

“这件事,该不会就是他程三郎出的主意吧?”

第614章 不甘心被臣工攻讦,不甘心被流言埋没的太子

武媚娘表情很无辜,目光很呆萌地看着一脸黑线,似乎有着一肚子槽想要吐的长孙皇后。

“这个奴婢没有问,不过听程三郎的意思,此事是他与于詹事和太子殿下商议之后,得到了太子殿下的首肯。”

“呵呵……”此刻已然拉着脸,实在是温婉大度不起来的长孙皇后干巴巴地一笑。

程三郎那小子,干坏事要说他排第二,绝对没有人敢排到他前头去当第一。

偏生他又滑不溜手,出了妖蛾子想要他担责任,怕是绞尽脑汁也难抓住处这小子的痛脚。

怕也就只能像夫君那样,蛮不讲理,甭跟他废话先收拾一顿出了气再说。

看到长孙皇后拉着脸,半天不说话,武媚娘的心中也不禁紧张了起来,最终硬起了头皮道。

“娘娘,其实奴婢一开始也觉得,此事若真实施,会显得过于行事夸张了,说不定还会受朝臣非议。

可偏偏又不得不承认,程太常的解释很有道理。”

内心正自纠结的长孙皇后抬起了头来,看向那显得有些紧张的武媚娘。

终究是事涉承乾,长孙皇后轻叹了口气道。“罢了,你且说说,他程三郎都是怎么跟你解释的?”

“程太常的意思是,太子殿下本该受万民所爱,朝臣所敬,然……自太子晋阳之行伤了腿后。”

“不论在朝还是在野,风评、流言喧嚣于尘上,皆对太子殿下十分不利。”

“太子殿下乃是国之储君,虽然性恪宽厚仁爱,可受了委屈,却无自辩之途……”

长孙皇后愣愣地看着在跟前侃侃而言的武媚娘,听着她所言,仿佛又看到了自己的长子,此刻正站在眼前。

作为母亲,心细如发的她,也的确能够感受得到,李承乾那与人为善,随和的外面下面。

憋着一股子劲,心里边有着一团火。

他极力地想要证明自己,他很努力地去遵照着父皇的安排,努力地想要做到最好。

但是获得的只是那些臣工们一次又一次的鸡蛋里挑骨头,一次次地在他父皇跟前,指谪他不够好。

他不善长于与他的父亲交流,最多最多,也就只敢悄然地在自己身边小声地抱怨上两句。

一直到程处弼出现,那个不守常规,做事让人有些哭笑不得的程三郎,也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

却让向来循规蹈矩的李承乾开始发生了变化,犹记得,那一次,孔颖达再一次习惯性地鸡蛋里挑骨头。

习惯性地在李承乾的跟前展示他作为师长的权威,我教训你,那是为你好。

却没有想到,直接被程三郎给狠狠地怼得气极败坏,怒气冲天地进宫找陛下告状。

一贯小心翼翼,只知道低头认错的李承乾,终于鼓起了勇气站了出来自辩的场面。

那一次,长孙皇后也才意识到,自己这位作为母亲,太少关注这位乖巧听话的长子。

亦意识到,李承乾,已经不再是懵懂少年,他业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独立的思维和观念。

可是谁也没有料想到,一次意外,导致了他足疾难愈之后。

却几乎成为了众矢之的,不论是那些朝中的臣工,就连他的亲舅父也弃他而去。

而他的亲弟弟,亦开始起了别样的心思。

这让长孙皇后的内心,很不舒服,却又十分为难。两边都是自己最为亲近的亲人。

她所能做的,就是一边安抚承乾,一边暗暗警告胞兄。

可是,随着时间越长,已经被掀起的流言,就如同是一道伤疤,镶嵌在李承乾的心口处。

他不甘心,不甘心被臣工攻讦,不甘心被流言埋没。

不然,以他那连高声说话,都会显得腼腆的秉性,又怎么可能首肯这绝对是程三郎手笔的计划。

或许,他也渴望证明自己,不仅仅是向着满朝诸公,他更希望那些市井百姓也能够看到他健步如飞的身影。

长孙皇后犹记得,夫君在朝会之上,同意了诸位臣工推举青雀为编撰《括地志》主持者时。

那段时间,李承乾陡然显得黯然而又憔悴的模样……

武媚娘一直悄悄地打量着久久沉吟不语的长孙皇后,看到这位清丽绝伦的皇后娘娘那张羊脂玉一般光洁的俏脸上。

淡淡的轻愁与纠结,各种情绪,一闪既逝,而她却不敢去打扰长孙皇后的长考。

只能耐心地等待着,内心则在小声地祈祷,希望娘娘能够点下头,能够去说服陛下。

说实话,武媚娘甚至也挺可怜那位倒霉的太子殿下,在宫中,她自然也是得知了不少关于这位太子的消息。

特别是那段时间,太子殿下足疾难愈以来,宫禁之中,亦生起了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