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642章

作者:晴了

“不,丈人,是我跟吴王殿下。”程处弼毫不犹豫地抬手一指身边的李恪。

“……老夫又不会责罚尔等,直说怕什么?”李世民笑呵呵地道。“难道老夫还能笑话你们不成?”

程处弼当然不可能承认是那两个只背过黑锅,没出过力的家伙有功劳。

“丈人,真的是我跟吴王殿下,文章都是我们俩个反复推敲编撰的。”

一旁的李恪有些把不准自家亲爹的心理,可是处弼兄都这么说了。

自己自然要同进共退,也硬起头皮表示自己跟处弼兄是一路货色。

岂不料,看到两个年轻人一副抗拒从严的架势,李世民非但没有生气,反倒是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来。

“好好好,你们两个挺有担当的,不错不错。”

“李义府与那许敬宗,虽然品性方面有问题,但是,论起任事能力,也是极为难得的。”

“而今他们二人又都成了残疾,仕途维艰。正好,有这么两位长于文书,善于理政的人才跟在你小子身边,老夫也能放心一点。”

李世民这话,让程处弼有些懵逼,虽然自己就是这么想的,争取让那天残地缺组合成为自己身边的工具人。

而现在,老丈人居然这么主动,得,总觉得老丈人好像是误会了什么,不过看在这个误会还算美丽的份上,自己也就懒得计较。

就在程三郎胡思乱想间,就看到了跟前的老丈人突然脸色一板。

“贤婿啊,此事,就到此为止了,不许再胡来。不然,老夫可饶你不得。”

“丈人放心,小婿向来都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嗯?!”最后一句话,瞬间让李世民立起了眼角。

程处弼赶紧及时改口道。“是高调做正经事,再说了小婿向来都不主动招惹是非。”

“只要他们不惹事,小婿哪有闲功夫跟他们起冲突。”

看着跟前颇为委屈的程处弼,李世民砸了砸嘴,这倒真是实话。

这小子更乐意蹲在衙门里边打牌,要不就跟一帮子狐朋狗友喝酒吃肉。

不惹他,他还真没主动蹦出来主动招惹过谁,这一点,李世民倒也颇为放心。

可就是,木秀于林啊……谁让这小子太过优秀,撂哪都金光灿灿,惹人妒忌。

算了,还是让他赶紧忙起来,没有心思寻思那些乱七八糟的才对。

……

“那三座大桥,何时可以完工?你可知道,如今随着这洛阳城内的居民越来越密集。

交通越发地显得不畅,城东和城西那两座大桥,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百姓出行的需求。

“甚至有些居住在城南的朝臣,为了赶早朝,都得凌晨就起床,从城南过来,足足要近一个时辰才能够抵达皇宫。”

“再有,如今洛水的渡船急增,导致洛水的水路交通堵塞,百姓们也是没少抱怨。”

听着老丈人这番话,程处弼昂首挺胸打起了包票。

“丈人还请放心,最多也就小半个月,洛阳城内的那三座大桥就可以全部完工。”

“到时候,将会彻底取代过去南来北往只能依靠渡船的交通方式。”

“听你这么一说,老夫可就真的拭目以待了。对了,那三座桥,名字可都有了?”

“回丈人,都已经有了,位于铜驼坊的叫汉唐商行牡丹亭桥,位于承福坊的叫千秋桥,位于温雒坊的叫万载桥。”

李世民砸巴着嘴巴子,总觉得这小子很不对劲,千秋万载,名字倒是不错。

但是中间为什么要夹着一座汉唐商行牡丹亭桥?

“……程三郎,你小子啥意思?汉唐商行也想要千秋万载吗?”

“不不不,丈人你可真是误会了,要知道,这三座双向六车道的高架桥,可是由汉唐商行全资兴建的。”

“没有让朝廷还有洛阳县衙掏个一个铜板,之前丈人你也说过,只要汉唐商行乐意掏钱,命名权可以交给汉唐商行,让我们斟酌。”

看到处弼兄递过来的眼神,李恪明白,自己该张嘴了。

“是啊父亲,一边千秋,一边万载,指的自然是我大唐能够千秋万载。

我们只取了那其中一座桥梁,以汉唐商行来命名……”

李世民打量着这两个不省心的年轻人,翻了个白眼,手指头在案几上敲击了半天。

几次张口欲言,最终又悻悻地闭嘴,嘴里边小声地不知道在嘀咕什么鬼。

看到了这一幕,程处弼顿时大生知己之感,看样子,老丈人果然跟自己一样,都有起名困难症。

好半天,李世民这才有点犹豫不决地道。

“既然你们只命名中间那座桥梁,这样吧,承福坊前的便叫大唐千秋桥,温雒坊前的就叫大唐万载桥,如何?”

站在一旁昂首挺胸的赵昆:“……”

程三郎与李恪:“……”

看到这两个年轻人一副呆若木鸡的模样,李世民不禁有些恼羞成怒,大巴掌轻拍案几。

“老夫问你们话呢,咋的,装聋作哑是吧?”

“不不不,父亲,你起的桥名起得太好了,孩儿觉得这样加了大唐两个字之后,直接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是啊,不错,让天下人都能够看到丈人对于大唐未来的愿境。

那就是,愿我大唐能够千秋万载,四海承平……”

一旁的赵昆,看到这两个厚颜无耻的年轻后辈,在这里恬不知耻的狂拍马屁。

偏偏英明神武的陛下抚着长须,眯起了双眼安然受拍的模样。

让赵昆不禁想到了那些文官内卷的时候最喜欢用的形容词:幸进小人、奸邪谄媚、阿谀奉承……

此刻拿来形容这两个厚脸皮的年轻人,绝对恰如其份,没有半点的夸张。

好半天,大唐皇帝陛下这才心满意足地结束了这一场谈话。

“好了,你们二人尽快让那桥梁建成。再有就是太子即将到洛阳了,贤婿你虽然已经不是东宫之属官。

但是你与太子情同手足,可要时常往来,还有恪儿你也多跟你大哥走动……”

“丈人(父亲)放心,小婿(孩儿)明白。”

第2499章 这孩子,心机应该没那么深吧……

“殿下这是要去哪?”

“我要入宫,去见母后,怎么,难道王妃连本王的行踪也要加以约束不成?”

“妾身不敢,妾身方才那些话,都是为了殿下着想,并无恶意……”

此刻,新婚不久的晋王李治拉着脸,头也不回地大步地离屋而去。

那王氏前行数步,看着李治的背影,张了张嘴,最终倔强地咬住了朱唇。

身后边的侍女小声地劝道。“王妃,要不要奴婢去请殿下回来……”

“不用,他是晋王又如何,我可是他的妻子。他身为陛下嫡子,却安于享乐,成日嬉戏。如此,怎么能成大器。”

“我劝他,自然是为了他好……”

侍女看着神色不悦,俏娇的脸上多了几分阴沉的王妃,默默地闭上了嘴,得,自己还是安静如鸡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算了。

王娇儿冷着脸,看着门外,不管怎么样,有些话,自己终究要说出来。

毕竟,程三郎与自己的过节,是没有任何转圜余地。

更何况,王娇儿认真起来之后,经过了多方地打探,对于程三郎的事迹知晓得越多,就越是心惊胆颤。

特别是自己成为了晋王妃之后,王娇儿越发地觉得,自己的处境,非但没有好转,甚至会更加的危险。

这才是自己为何要硬起心肠,让夫君明白这人世间残酷的因由。

……

李治一脸烦躁地走出了王府大门,下意识地扭头看向上方那块巨大的牌匾。

原本那张看似人畜无害,平日里笑眯眯的脸庞上,多了几分的阴沉。

“夫君乃是陛下与娘娘嫡出皇子,岂可成日嬉戏,耽于游乐……”

“夫君要知晓,夫君的几位兄长,不论是那位文采菲然,与人为善的四哥。

还是那位桀骜不驯,却颇有勇力的五哥,都是为谁所害?”

“陛下昔年曾有意改册太子,改立的自然是魏王。

可最后,却因一些出奇的变故和小小过失,魏王殿下就失去了陛下的宠爱,最后不得不挺而走险……”

“而陛下最终没有痛下杀手,却将魏王殿下远远地发配至胶东之地。”

“至于齐王殿下,也因为些许的小过失,就直接被陛下削去王爵,至今仍旧关押在洛阳城外的皇庄之中。”

“夫君,难道你还看不明白吗?”

“夫君莫要忘记了,你与你四哥,还有太子,皆为陛下嫡出。”

“而魏王已经失去了资格,可是夫君你呢,就算是你意欲当个安乐翁,可是夫君别忘记了,你娶了妾身。”

“妾身乃是太原王氏出身,五姓七望之一,太子殿下看似温良恭顺,待人亲和。

可是却与朝中不少世家大族出身的臣工都发生过冲突。足见太子殿下绝非……”

“殿下,殿下车驾已经备好,不知殿下意欲何往。”

这个时候,护卫头子来到了表情阴郁的晋王殿下跟前,小心翼翼地道。

李治吩咐一声去皇宫之后,径直钻进了马车之内,冷着一张脸,坐在车中,内心犹如惊涛骇浪一般起伏不定。

车驾足足行出了柱香的功夫之后,马车里边终于再一次传出了声音。

“去赵国公府一趟,本王要去见赵国公。”

听到了这声吩咐,原本直行的队伍缓缓地改了个方向,驶向了另外一条道路。

不大会的功夫,李治就在赵国公府内,见到了那位正站在书房门口,笑眯眯地抚着长须朝着自己颔首的舅父。

“治见过舅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