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顺1730 第734章

作者:望舒慕羲和

要不然,更惨。

他们根本不懂中国皇帝。

也根本不懂紫禁城的权力欲望。

哪怕你支持的皇子登基,上位之后,想的也不是如何感谢这些传教士,而是想着他妈的他们今天能支持我,明天我儿子继位的时候他们岂不是也要站队。

皇权岂能容忍外部势力插手?

别说外来传教士了,帮着皇子登基的大臣,事后翻脸不认,被杀的不也有的是?

反过来,你支持的皇子失败,新皇帝上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持大义:朕的兄弟勾结夷狄,朕要驱逐夷狄传教士。

正愁找不到“兄友弟恭”的借口呢,这不是白送到眼前的大义?

即便他们运气很好,没有在继承人问题上站队、支持、笼络,然而新皇帝登基后没几年,仍旧还是选择了禁教。

本来也就还好,虽然禁教了,但还有转圜的余地。因为还有很多传教士,凭借着天文学数学知识,在皇宫里任职。

然而,几年之后,大顺内部出来个奇葩,几乎是凭一己之力,把皇宫内的传教士也基本肃清了。

皇帝当然信得过自己人,之前用,只不过是自己人里没有这样的本事,现在自己人里也有这样的本事,那干嘛还用外人?

这奇葩用的是釜底抽薪之际,直接抓住了传教士之所以能在宫廷的根源,从根源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现在,忒修斯之船计划,和上层影响计划,全部失败。

又想搞借科学之名渗入计划。

但这个计划的重要执行者,蒋友仁自己,都觉得必然失败。教廷那群人,根本就老了,根本就不知道现在外部世界的变化有多大。

一个已经试图绘制月相图的大顺,缺耶稣会的这么几个半路出家的天文学士吗?

当真是刻舟求剑,以过去的大顺来制定现在的计划,若能成功,便见魔鬼了。

他澳门的这几年,他读了很多的书,参阅了日本那边岛原之变的历史,也看了大顺开国的一些历史。

在多明我会那边提出在闽东赣南传教、要与在苏南浙北传教采用不一样的方式、因地制宜之后,蒋友仁也受到了启发。

他觉得,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在中国传播正信,就需要采取一种大胆的、前所未有的方法——来一场中国版本的岛原殉教大起义。

既然,大顺开国就是武装反抗成功的;既然,中国并不是只有富庶的沿海地区,还有大量的贫困地区,为什么不在那里传教,利用中国贫民渴望公平、天下归公的想法,依靠宗教组织起来,尝试推翻现在的朝廷,取而代之呢?

利用很久很久前在那些高卢部落传教的经验,帮着盖房子挖井看病,拿出在底层活动的韧性,放弃上层路线,走下层路线。

至少,他觉得,这似乎是现在看来唯一可行的方法。耶稣会的新尝试,其实已经宣告失败了。

只是,即使是这个唯一可行的方法真的能得到支持,也需要一个澳门,作为提供资金、训练唐人教徒深入内地的基地。

他们这些人,即便能张口子曰闭口古训,也即便能如白多禄一般闽地赣南方言说的和当地人一样,可他们终究肤色就叫人感到排斥,必要以唐人教徒深入内地方可。

他观中国史书,发现以平民身份而成皇帝,或是掀起一场天下大乱的,比比皆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与欧洲截然不同,既如此,何不因地制宜?

第584章 东学西渐的诡异产物(上)

然而蒋友仁知道,他自己实际上已经是一个某种程度的“异端”了。

这种奇葩异端想法,和他来澳门,或者说,和整个大顺这些年的变化,息息相关。

第一个促使他产生他不自知的异端想法的起因,是因为大顺科学院的建立。

因为本身他来华的目的,就是希望以科学知识为钥匙,重新打开耶稣会返回大顺的大门。

故而他对大顺科学院的情况很关注。

而大顺科学院秉持的“法统”,是莱布尼茨的那一套科学院体系,使用的又是俄国科学院那一套外籍院士带本国助理搞研究、本国助理带大学生搞研究、科学是为了应用的模式、是为了技术技术为人类谋福祉。

而不是像英国那群人研究纯粹的、为了科学而科学的、以全面认识自然为最高目的的科学。

是以,大顺这边,算是很标准的莱布尼茨这一科学院体系的。

自然而然,一些莱布尼茨的文章在大顺这里都是很容易找到并且流传的。

本着要了解大顺的科学院,才能从科学院入手打入科学院的目的,蒋友仁当然读了不少关于这方面的书。

也就自然而然地看到了莱布尼茨的《神义论》、《单子论》之类的文章。

神义,由这个词本身,也能知道意思。

这当然是个老话题,老到不能再老的那种。既然神是全知、全能、全善的,世间为什么会存在恶呢?

而这个时代,机械论、原子论又大行其道,但却解决不了世界的连续性、统一性,也不能解释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关系。

莱布尼茨提出了单子论,试图调和和解决这个矛盾,最后通过非常严密的推理,得出了一个结论:

为什么有全善、全知、全能的神,世间仍旧有恶呢?

在创造世界的时候,一定有无数种模板。

既然全知,便可能设计出无穷个可能的宇宙。然而只能有一个宇宙存在,就是我们生活的这个。所以,全知者肯定是经过比较之后,觉得这个是相对来说最好的那个了。

刨除掉神之类的概念,大致就是说宇宙诞生之初,就设计了一套规则,然后后续的一切都按照这个规则演化。包括生命,也只是这个规则之下演化出的必然。

可能有圆周率是3,或者圆周率是4甚至5678的宇宙的可能,但最终选的是我们这个圆周率是3.14的这个……而这个,是比较之后最好的那个。

而至于善与恶,则大致是说,恶是人的有限视角的认识,而在全视无限视角下,这其实也是一种善,或者说是合乎秩序的,而秩序本身站在全视视角下就是善的。

这就需要一个完美的政府,来让恶人必然受到惩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惩罚恶人,就是给人类一种模仿全善的救世主惩恶的机会,这么看,这些恶在更广阔的视角下不就是善吗?

某种程度上,就类似于是个“上帝大棋党”,神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你得用更高的、大棋的视角,来看你们这些凡人有限视角内的善恶。

只有这样,才能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这是蒋友仁受到的第一个冲击。

第二个冲击,源于澳门的特殊性。

从明朝中期东西方贸易开启,澳门的特殊地位,以及前朝的贸易政策,都使得澳门在很长一段时间极度繁荣。

这种极度繁荣,也催生出了一个问题。

耶稣会要传教,传教需要钱,在澳门怎么解决钱的问题?当然是靠贸易。

耶稣会作为宗教改革期间的耶稣连队,又发三愿,不得经商。

但情况特殊,权宜之计,东方教区视察员来转了一圈后,允许耶稣会适度经商,筹措经费。

但是,经商这种事,要么就一直保持不得经商的条例,要么一旦开了口子那就能把这口子撑的无限大。

从一开始的入股日本生丝贸易、到后来的耶稣会专门准备了耶稣会自己的商船、再到垄断安南地区的贸易额……越干越大、越干越大。

蒋友仁和澳门当地的教士聊天的时候,就能感觉到这边教士浓浓的钱财味儿。

而他来澳门之前的欧洲,也处在新时代的边缘,一切向钱看正在取代封建时代的等级身份。

这让他产生了一种对新时代的隐忧。

天主教是禁止偶像崇拜的,这也是中华礼仪之争的重要原因,祭祖祭孔之类都算是偶像崇拜的范畴。

蒋友仁则在反思,偶像崇拜,是不是这个偶像必须是人呢?

抽象而具化后的资本、金钱、财富,利润,是不是也是一种偶像?

新时代人们都利润、金钱的追捧,难道不是一种特殊的偶像崇拜吗?

站在他接受的学院经学体系的逻辑思辨基础上,在产生了“崇拜金钱”是不是也是一种偶像崇拜的疑惑后,他又开始思索更多。

而这种更多的思索,也来源于时代的变化和大顺的贸易政策。

他发现,澳门的衰落,和大顺的贸易政策,息息相关。

如果大顺放开贸易,那么澳门就会衰落;如果大顺封闭贸易只留下澳门,那么澳门就会繁盛。

而在澳门的繁盛期,传教士以繁盛期的澳门,解读为“我们的文明更为优越、所以澳门才如此繁荣”。

然而,伴随着大顺的贸易重心北移到长江下游;伴随着英法荷瑞各国都在大顺的岸上开办的商馆,澳门瞬间衰落了。

不但衰落的肉眼可见,而且还沦落到以贩卖人口和走私鸦片为生了。

蒋友仁不是搞经济学的,他是传教士。

所以,他的视角,也还是那个金钱崇拜的引申问题。

即,“我们的文明更加优越”这个概念,具象之后,算不算一种不自知的偶像崇拜?崇拜对象是我们西方文明自己?

如果不是偶像崇拜,而只是一个事实,那么澳门就不会因为大顺的贸易政策或是繁荣、或是衰败。

而这不是一个事实,而是自我认知产生的一种不合理的相信,那么这显然就是偶像崇拜啊。

谁说偶像崇拜的偶像,一定得是人呢?

而这个崇拜的基础,不正是金钱吗?因为之前赚钱,所以才敢说优越,那这不还是一种对金钱、财富的偶像崇拜吗?

他心中的第二个冲击和思索,源于欧洲已经开始的新时代,最终在大顺贸易政策驱动下的澳门这个特殊之地,萌芽成长。

他在澳门受到的第三个冲击,则要追溯到明末的思想大混乱,以及大顺击败了满清,以保天下之名结束乱世之后,对前朝问题的反思。

简而言之,就是,前朝差点亡天下,得有个什么玩意儿背锅。

谁来背这个大黑锅?

自然是理学,当然,也有批判说是理学衍生出的心学的。总不可能让儒家这个总体来背这个大锅吧?

也就导致了大顺这边,理学破,而新学不立的情况。虽然有官方意识形态,但官方推崇的那些,缺一个半圣来整理成体系。

一时间,很多儒生都认为“破一分程朱、近一分孔孟”,开启了直接读先秦经典的风气,认为后世注书明显是掺杂了私货,要直接看原文,看先秦古籍,不要去看宋儒的注解。

这种风气,根源就是差点亡天下的反思。

而这种风气,也带动起来了先秦古籍的大量传播。然而,先秦书籍,又不是只有儒家的,还有诸子百家的,尤其是先秦时候诸子互喷的文章居多。

蒋友仁在儒学之外,尝试着也看看先秦其余学派的文章,然后就看到了韩非子的书。

韩非子说:在他们那个时代,巫祝经常祝愿别人,长生千秋、万寿无疆。但使人多活一天的应验也没有,也从没指出过该怎么才能长生。

所以当时人们看不起巫祝,逐渐不信这些鬼神之事。

又说儒家的学问也是如此,从不说该怎么办,只说“要是听从我的主张,就可以如何如何”;但又不谈具体如何才能治理好国家,具体怎么办。

不谈现在如何才能治理好国家,反而说一些过去治理国家取得的功绩;不去考察官府法令这样的事务,却都去称道上古流传的美谈和先王就的功业。

韩非子就喷,说儒家的行为,和那些祝人长生千秋的巫祝,有啥区别?这不就是现实里的巫祝吗?

一点也不应验,也没有可操作性。

净说一些上古时候谁也没见到的事。

上一篇:完美之十凶再起

下一篇:仙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