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皇 第369章

作者:星辰玖

泰昌看着眼前的一堆理科教程,却是头疼无比。

这些教程里面他也就看过《算法统宗》而已,其它书他基本都没看过。

问题,他总不能图省事把理科会试最后一题出成算术题!

那样就太简单了。

而且,算术本来就是基础性的东西,根本就体现不出考生的技术水平来。

到底出一道什么题好呢?

没办法,他只能把一堆教程摊开,仔细看了看封面。

这些书里面的内容他是没时间一一研读了,不过书名他却必须看看。

不管怎么样,他总得知道人家学了些什么才好出题啊。

这个时候他才发现,理科的教程其实已经比较的全面了。

比如农业基础知识,桥梁建造,漕运大船结构,各种水利设施,矿物的勘探和冶炼等等。

他提到的理科相关知识好像都有涉及,只是大多都是基础,没有什么高深的东西而已。

如果学理科的考生真把这些都学会了,那也能算是不错的理科人才了。

问题,他通过什么样的考题才能测试出来这些考生学得怎么样了呢?

直接让人描述桥梁怎么建造,漕运大船怎么建造,甚至水车什么的怎么制造吗?

这些好像都太肤浅了,只要真正学过的都会,根本没有什么意义。

而且,他还不能光就这些教程出题,他还得结合大明现实发展的需要出题。

这样他才能判断出来哪些考生才是他真正需要的人才。

唉,这题还真不是一般的难出啊!

他盯着眼前的教程沉思了不知道多久,目光突然间停在一本书的封面上。

这本书的书名就是《矿物勘探和冶炼》,作者不知道是谁,因为原本应该印着作者名的位置印着四个小字,工部汇编。

也就是说,这本书是工部根据他当时提出的理科思路临时汇编出来的。

他拿起来翻看了一下里面的目录,不由微微点了点头。

这本书从内容上看还是比较全面的,金银铜铁等常见矿物的勘探和冶炼方法都有,甚至还提到了他所说的合金概念,并且举了几个实例。

他为什么会翻开这本书呢?

因为他想到考题了。

考题就是《论矿》!

这个考题起码能看出考生对于矿物的理解程度来。

如果粗浅一点,就根据这本教程论一论矿物的勘探和冶炼也行,起码证明考生好好学习了这方面的知识,也理解了。

如果深入一点的,能提出书中没有的勘探方法或者是冶炼方法,那就是了不得的人才了。

而这会儿大明正需要这样的人才。

因为大明的的疆域正在急速扩张,这些疆域里面还有很多矿物没来得及勘探和冶炼呢。

矿物资源也正是大明发展最为急需的资源。

如果这次能选拔出一批这方面的人才,那对大明的发展是极度有利的。

泰昌是越想越满意,越想越满意。

这考题,出得可太妙了!

岂不知,这对于考生来说又是个相当奇葩的考题。

大多数考生可能都想过,考题会是论数,论机械,论造船,甚至论火枪火炮。

如果是这类题目,考生都不会觉着奇葩。

问题,这论矿,着实有点奇葩。

咱论点别的不行吗?

第470章 贡院都拆了重建

泰昌八年戊辰科会试终于开始了。

这一次前来赶考的考生比上次还多,足有一万两千多人。

而且,这次理科的考生也猛然间增加了许多,足足达到了五千多人。

这些都是好事,大明这会儿就需要人才,各方面的人才,特别是理科方面的人才。

京城贡院, 明远楼上,泰昌看着坐得满满当当的考棚,不由微微笑道:“这前来参加会试的举人是越来越多了,下一次贡院估计都要装不下了。”

这个的确,如果人再来多一点,京城贡院就挤不下了。

而这会儿赶考是越来越方便了,举人的录取人数也是越来越多了, 前来赶考的举人肯定会越来越多。

徐光启闻言,连连点头道:“是啊,皇上,我们都在考虑,是不是要再扩建几千个考棚。不过,这扩建考棚还有点麻烦,我们正在想办法。”

这么小家子气干什么。

泰昌不假思索道:“这次会试过后,直接把贡院拆了重建吧。”

啊!

为什么要拆了重建?

徐光启愣了一下,随即小心的提醒道:“皇上,京城贡院是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张大人才拆了重建过的,还是新的啊!

而且,这贡院扩建的问题根本不是拆了重建能解决的。

因为当初万历年间重建京城贡院的时候,能建考棚的地方几乎都建了考棚,这会儿扩建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地方了。

而这些考棚就算拆了重建也腾不出什么地方来,因为考棚都已经小的不能再小了。”

这算什么问题?

泰昌毫不犹豫道:“直接把这半边街清空地方不就够大了吗?”

我的天,清空半边街?

这京城贡院才占了小半边街啊,如果把这半边街都清空了,京城贡院岂不是要扩大一倍都不止!

有这个必要吗?

再说了, 这半边街也不是这么好清空的。

徐光启闻言,颇有些为难道:“皇上,这半边街也就有个户部的草场我们能想办法搬走,其他平民百姓的房舍我们不能说拆就拆了吧?我们如果把他们房舍拆了,他们住哪里呢?”

这个简直不要太简单。

泰昌还是不加思索道:“朝廷出钱啊,出市价双倍的价格把他们的房舍买下来,请他们搬走,不行吗?他们要实在找不到地方住,我们直接在外城建一批新房舍,低价卖给他们,这不就成了吗?”

呃,这么搞?

徐光启不由目瞪口呆道:“皇上,这会儿京城的房舍虽然不是很贵,但这里的老百姓却是不少啊,如果真出双倍的价格把他们房舍买下来,那最少的花几万两银子。”

几万两银子算什么?

泰昌还是毫不犹豫道:“这点银子花得值啊,毕竟,京城贡院是会试的地方,是大明最为重要的几处所在之一,我们花几万两银子算不得什么吧?是户部没有盈余了吗?户部如果挤不出这笔银子来,你直接去内库支取。”

好吧,徐光启只是精打细算惯了,一次让他花几万两银子,他着实感觉有点心疼。

其实,这会儿户部并不差钱,别说几万两了,几十万两甚至几百万两都能拿的出来。

他连忙摇头道:“皇上,不用从内库支取,户部盈余多着呢。这几年税赋收入是成倍增长,我们的支出却没有增长多少,毕竟内库都把粮饷这块包了,省了这笔最大的支出,户部一年盈余都有数百万两了。”

这么多的盈余,那还不赶紧想办法花!

泰昌不解道:“你们留这么多银子干什么?”

这不穷怕了吗?

要知道,以前朝廷可都是紧巴巴的,钱根本就不够花。

不说别的时候,万历一朝四十多年都是如此。

神宗万历皇帝那是使劲捂着内库,把户部的银子可劲的花,搞得朝廷每年都不够钱花。

最终,神宗万历皇帝还把内库抠出来的钱全赐给那几个分封出去的藩王了,一文钱都不给太子或者说当今的皇帝留。

唉,这先帝跟当今皇帝多大的仇啊?

当然,这是皇家的事,他没资格说,也不敢说。

徐光启只能微微叹息道:“皇上,您应该知道万历朝的时候朝廷有多缺钱吧,当时打个仗赈个灾什么的都只能先扣着大部分官员的俸禄不发才能抠出钱来,后面搞的没办法了,还到处纳捐,找商户筹钱,皇上,我们是穷怕了啊!”

呃,你们穷怕了也不能一年省下这么多银子不花啊!

泰昌细细的解释道:“子先,这朝廷的钱跟个人的钱不一样,个人的钱省下来还能留给子孙后代,朝廷的钱省下来能干什么呢?

这钱又不能生钱,而且,这会儿大军的粮饷和赈灾都无需户部来出钱,你们留着钱干嘛?

你们应该想办法把钱花了,给老百姓创造更好的赚钱条件,这样税赋不就越来越多了吗?

比如,让工部把连通各州府县城的官道修好一点,多引进些马骡什么的,这样商户收购货物方便了,老百姓赚钱也方便了,这税赋不就越来越多了吗?

又比如,让农部投钱多开发点高产作物,推广种植,就好像红薯土豆乃至玉米什么的,产量可是比水稻小麦高多了,而且还可以根据季节轮番种植,根本就不影响原来的作物产量。

这样一来,农户不就等于平白增加了一倍甚至几倍的收入吗?

农户的收入高了,就能买更多的东西了,商户也能赚更多的钱了,朝廷的税赋不又多了吗?

这才是生财之道啊!”

呃,好吧,这些是应该好好考虑一下。

问题,这会儿我们说的是贡院啊!

徐光启颇为不解道:“皇上,我们为什么要把贡院拆了重建呢,就算是把这半边街都买下来,我们也只需在外围添考棚就行了啊!”

这个当然是有原因的。

泰昌微微叹息道:“你没看这些考生都冻成什么样子了吗?

这用寒暑来考验考生,磨砺考生是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