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986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王忆解释道:“这个我知道,咱们自己不也采药吗?我说的是商业化出售中药材,这种商业行为现在还没怎么听说,所以我不知道有没有地方可以采购药材,这得问问。”

赤脚医生挺积极,叮嘱他说:“那你多托几个朋友问问,特别是你在东北那边,东北的药材多,人参、鹿茸、哈士蟆油、防风、细辛、五味子等等,要是能托人买到就最好了。”

“还有刺五加、黄柏、龙胆之类的,这也是关药嘛。”另有人补充说。

王忆匆匆忙忙的迎合下来准备离开。

结果领导们又来了。

孙诚等领导推开门进来敬酒,赤脚医生们见此大喜。

县领导主动来敬酒这也是极有面子的大事,回了村里能吹嘘到过年,过年走亲戚的时候可以提一提‘县领导是怎么敬酒的’这种话题。

另外赤脚医生们近距离接触到了领导,而且还喝了酒,平日里有些不能提的话题这会便趁机提了出来。

首先还是他们刚才委托王忆的事,采购药材特别是中药材。

这方面卫生局帮不上忙,跟王忆一样采取拖字诀,就说他们会打听一下这件事有没有操作空间。

在场的赤脚医生们没见过世面,可也不是傻子,比普通种地下海的老百姓见识多,一听领导开始拖,就知道这事没谱了。

然后有人问:“孙局,中药材的事先不说了,去年国家领导批转了卫生部《关于合理解决赤脚医生补助问题的报告》,怎么没听咱们县里有这股风?”

孙诚就是卫生系统专门负责乡村卫生工作的官员,他对相关的政策熟悉。

于是听到质疑他便解释说:“去年确实发了一份《关于合理解决赤脚医生补助问题的报告》,但是那个三年前、反正就从79年开始,国家卫生部门要考试考核咱们的赤脚医生,这个政策你们知道吧?”

周学医说道:“知道,报纸上都看过了,国家出于规范乡村卫生从业人员的考虑,开始控制赤脚医生数量和质量,并说要通过考试发证的方式,淘汰掉一批不合格的卫生人员。”

孙诚点头说:“对,国家在红头文件里说了,凡经考试合格、相当于中专水平的赤脚医生,发给‘赤脚医生’证书,然后原则上给予相当于民办教师水平的待遇。”

“对于暂时达不到相当于中专水平的赤脚医生,要加强培训,其报酬问题除记工分外,也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补助。”

另一位叫宋鸿兵的科长说道:“这项考核考试现在还没有进行到咱们外岛这边,好像沪都、钱塘这些大城市都是今年下半年才正式开始进行考核考试。”

“所以没有考核考试,没有‘赤脚医生’证书,你们就还不能获得补贴。”

听到这话,赤脚医生们很不高兴:“我们的赤脚医生名号是新华社给命名的,都干快二十年的赤脚医生了,结果现在还得要考试才能拿到认证。”

“就是嘛,谁不知道我是赤脚医生?你可以去我们长海公社打听打听,都不用去我们生产队,去公社就行了,肯定能打听到我名号。”

“不是、不是,国家进行考核给予证书,这是政策,咱不用质疑,主要是我听说有些地区现在没有进行认证,然后就给所有的赤脚医生们进行补助了!”

宋鸿兵笑道:“这位同志说的应该是富裕地区吧?《关于合理解决赤脚医生补助问题的报告》里面提过了,要各地单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补助。”

有人立马发现了盲点:“适当的补助……”

但旁边的人发现了他跟个盲人一样,赶紧拉他一把让他别问了——

领导已经在推诿这件事的执行了,你还问什么?继续问下去不是找不自在吗?自己不自在,领导也不自在!

孙诚自己也很识趣,举起酒杯挨个敬酒,自如的改了话题:

“俗话说,大水大旱之后有大疫,六几年的时候就发生过这种事,对吧?”

“对,当时咱们外岛农村疟疾流行,但村民们普遍缺乏防疫常识,当时上级单位要求我们赤脚医生挨家送药问诊,宣传防疟知识。”有眼力劲的赤脚医生赶紧配合领导转移了话题。

其他人纷纷跟上:“当时人不在家,就去地里找、去海上找。每天跑一遍,一连跑7天,然后把疟疾扼杀在摇篮里,没让它凶猛起来。”

“当时我们队里一些社员自觉身体好,不愿吃药,上级单位还给指示了,叫、叫‘送药到手,看服到口,不咽不走’……”

孙诚笑道:“我当时还在上学,没有步入机关单位,但对这件事也记忆深刻,当时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利用两年时间从中华大地上根除了疟疾。”

“今年秋天,长龙的王家生产队发动社员群众大规模的搞了卫生运动,灭虫灭鼠、清理污水和野草。”

“根据各公社相关单位的统计,他们生产队从入秋到现在,社员健康状况一直保持的比较好……”

说到这里他问王忆:“王老师,是不是?”

王忆点点头。

搞好卫生确实可以避免很多的小毛病,今年冬天社员们感冒都很少。

不过这也跟他推行戴口罩外出有关,平日里出门就戴口罩,能防范一些传染病。

孙诚没有想到口罩相关的事宜,他兴致勃勃的说道:“所以县里头有个想法,就是号召咱们各公社、各生产队,全民开展一场爱国卫生运动。”

“咱们赤脚医生作为卫生保障体系最基层的执行者,要承担起一些重任,县里的初步构想是开展一次冬季两管五改的工作。”

“同志们要管水、管粪,改水井、厕所、畜圈、炉灶、环境,挨家检查是否做到了灭虫消毒。”

第463章 全县一起抓水匪

全县农村各村庄、生产队开展卫生大扫除工作成为了后面酒桌上的话题。

赤脚医生们很响应这工作。

他们医术虽然不太精湛,但多数拥有着纯粹的医疗观:

但愿世间人无病,宁使架上药生尘。

这些人见过的病中惨事比城里大医院的大夫们还要多,他们是亲眼见到了有些老百姓因为家里贫穷,放弃治疗回家等死的场景。

要知道老百姓在城里医院治不起病,回家后还会找赤脚医生们上门帮忙挂个吊瓶打个针之类的止止疼或者怎么着,这样赤脚医生们往往会见到底层穷人被病魔折腾的惨状。

要亲眼、要一步步的看着他们死亡。

那是让人特别难受又无奈的事。

所以能搞好卫生让身边的乡亲们尽量少生病,这是一件能让他们高兴的好事。

这样话题转来转去又转到了王忆身上,孙诚让他把带领生产队搞卫生清洁工作的经验分享一下。

王忆不太想让自己做酒桌的主角,领导在这里,大家伙都想表现一下自己,如果话题集中在自己身上这算什么事?

他平日里在全县出的风头够多了,今天医生们齐心协力的好不容易救援了一位病人,话题继续集中在他身上就不好了。

惹人讨厌。

于是他客气几句后说回头整理出一份报告复印出来分享给有需要的赤脚医生们,然后便提起酒杯敬了领导们一口酒,不动声色的跑路离开。

他没有挨桌去招呼赤脚医生们,否则容易被灌酒。

作为东道主,他去厨房负责后勤工作。

赤脚医生们这顿饭吃的很开心。

救了病人、留下一段佳话;又人均有一斤肉,更是吃蔬菜吃面吃豆腐的吃到了饱!

平日里难得吃到这么一顿好饭,医生们是真的下狠心去吃了,一个个撑得不是揉肚子就是放腰带!

服务员们看的心疼:“一人两块钱,咱们餐厅要赔钱的,唉,这顿饭要赔钱了!”

王忆笑道:“别光看眼前的利益得失,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

“这顿饭咱们确实得赔钱,可是你们看,全县的赤脚医生都在咱们这里吃过饭了,他们回去会不会帮咱们做宣传?”

“肯定会。”王东美点头,“咱们大众餐厅现在已经成为全县乃至全市的高档场所了。”

“别说村里的大夫们,就是城里的教师干部过来吃一顿回头也得跟亲朋好友说道说道。”

王忆说道:“对,这就是宣传,就跟电视上的广告一样。”

“宣传了没用,村里人谁舍得来咱这里吃饭?”有人摇头道。

其他人响应这话:“就是,他们顶多在码头上吃一碗霜肠,咋能舍得来吃炒菜还有火锅?”

王忆说道:“都说了你们看问题眼光要放长远,他们现在没钱,以后也没钱吗?他们现在舍不得,过两年还是舍不得吗?”

“同志们,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呀!”

“前几年咱们生产队条件困难,你们能舍得下馆子或者进城里的百货大楼买商品吗?”

“但是今年你们就舍得了,那谁又能保证,人家其他生产队就不会跟咱们生产队一样,找到个机会就赚到大钱了呢?”

“何况咱们社队企业可不止是大众餐厅这一个产业,咱们产业多的很,商品多的很。”

“只要大众餐厅和咱们王家生产队的口碑打出去,那必然可以连带其他产业口碑走高,这就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王东美深以为然的点头。

他对王忆伸出大拇指,低声说:“王老师,我只能说你是真的高!”

王忆说道:“嗨,你把眼光放开阔一些、长远一些,你能比我还要高……”

“不是,”王东美冲他挤挤眼,“我说你高明的地方是今天的一系列谋划。”

“又帮钟金柱出气、又恶心了那个国家蛀虫,还能让赤脚医生们高兴,并且给咱们餐厅赚取了一个讨论话题,这叫什么?”

“一枪四鸟呀!”

钟金柱发羊癫疯事件确实是王忆的安排。

他也看马继很不爽,想要收拾一下这种人,正好得知钟金柱有遗传性癫痫而马继和姘头两人想要吃石头鱼。

于是他便找人去码头买了石头鱼,安排个厨工推着小火炉在门口一吆喝,吸引了马继和姘头的注意力,让他们买了石头鱼。

然后钟金柱装发作羊癫疯,而马继和姘头不知道他有羊癫疯问题,看他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再加上王东美过去吹吹风,就让两人以为这是吃石头鱼中毒了。

后面的事情简单了,王忆用煮过的啤酒当童子尿恶心两人,又联系赤脚医生给钟金柱‘缓解’了病症。

王东美刚才夸赞他的话不是拍马屁,这件事真算得上是一枪好几鸟。

给钟金柱出气不说,还用‘情绪受刺激会引发羊癫疯’这点威胁了马继,想必钟金柱的贷款工作会进展的很顺利。

另一个他还帮助赤脚医生们刷了个成就感,也帮助餐厅找了个好话题。

‘全县赤脚医生们在大众餐厅会餐’不算是什么能很吸引人的话题,可是‘全县赤脚医生们在大众餐厅会餐的时候碰到有人发病然后他们救了病人’——

这话题绝对可以上热搜好不好!

王忆敢说,这件事在全县至少可以讨论个一年半载,今年过年走亲戚期间,全县人民都有的聊了。

今天发生的这件事是四赢,钟金柱、赤脚医生各赢一次而大众餐厅赢两次。

唯一输家是马继和姘头。

两人最近一段时间应该是没有胃口了……

如果消息传到市里去,恐怕马继在单位都要抬不起头来!

这件事是王忆和王东美联合演出所成,王东美对他佩服的不行。

因为王忆在这件事里算计的很全面,让王东美佩服的是五体投地,他后面就不断的对王忆说:

“王老师,你安排的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