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了道医之后 第60章

作者:忽悠啊

真正有文化,懂得一点医理的人家,都会比较注意这方面的事情。

中医理论,元阳早泄,起码短命好多年。

且有孔子有言,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过早的破元阳,少年人自制力不行,就会越来越频繁,导致身体虚弱,没有精气神,最损伤的就是记忆力了,人也会变麻木,同时一些尴尬男科问题也容易出现。

比如货郎刘富,他自言十二岁就开始,如今二十六还没娶媳妇,变得时间特别短。

而对于修行中人,对这个也十分看中,特别是内丹派,如果没有修得小成,基本不可能破身,小成也要二三十年,等到了那种年纪,就没有那种世俗的欲望了。

焦大爷没听过这种理论,但是不影响他听着不明白可是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这孩子,果然是读过书的,尽说一些文邹邹,有道理的话,我这个大老粗都听不懂。”焦大爷向李福成搭话。

“他啊!就是爱显摆能耐,学了一点东西,就是这样,一桶水不满,半桶水响叮当。”虽然是这样说,但依然还是一副涨了老脸的模样。

焦大看着李福成这个晒娃的欲望强烈,恨不得叫李郸道在他面前表演一个胸口碎大石,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突然没有啥交谈的欲望了,简单说了几句,就说还要好好看大门。

李福成带着李郸道往里走:“他怎么就不问你徒手打狼的事情呢?我都整理了好几个不同的故事,打算说给他听呢!”

李郸道差点没平地走路摔死。

好家伙,爹你也是做营销号出来的?

李郸道跟着李福成在药肆里面,看着人来人往。

精心挑选了药材,一边打听着产地。

李郸道一边拿着一块薄板,上面有着纸,口袋里有自己做的碳笔。

只见纸上面写着:泾阳县药材市场考察调研报告。

工夫不付有心人,打听到了,本地就有种植药材的,比如终南山脚下,好多药农的,供给山上的道士炼丹制药。

蓝田县的药农也是有的,他们和泾阳县的情况差不多。

种瓜蒌的比较常见,这种东西,嫩的时候是蔬菜,老的时候是药材,里面的瓜子还可以炒着作为零食吃,算是药食同源的一种。

一般老百姓在自己家菜地里种一些,作蔬菜吃,也给药材商收购,也能赚到一些钱。

同样药食同源的还有山药,不过山药挖出来比较难,而且山药比较霸道,种一年,这个地种别的东西就比较困难。

也是这边有药农种植的。

李郸道用山药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山药也算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药材了。

还有就是枸杞树了,这个适合种在院子里。

像是半夏,板蓝根,特别是板蓝根,由于它的染色效果,已经有规模的种植了,同等的还有红花,不过都是作为染布材料存在的。

李郸道和李福成买点药材,见药商没人跟他做生意就东拉西扯,聊长聊短的。

倒是发掘了许多消息,甚至知道药肆里面确实有卖药材种子的,因为许多人家,喜欢种着做菜。

最多的就是罂粟苗了……这个在后世妥妥就是要进局子里面喝茶的。

许多药材,在幼苗阶段,都是不错的蔬菜。

在药肆中从上午弄到下午,午饭都没吃。

终于整合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银花、连翘、天麻、黄连、刺五加、绞股蓝、丹参,黄芪、瓜蒌、山药、潼蒺藜、菟丝子、甘草、柴胡、麻黄、板蓝根、牛蒡子等等都是这边本地就有的药材,或者早就有人种植过的。

不过种是本地种了,在山阴,还是山阳,需要地肥,还是地薄,是要多水,还是少水,怎么治病,治虫,都是人家总结的技术,不可能这样就打探出来。

但总算有些个具体目标了,接下来,要么去书铺看看有没有农书。

古代书店,除了儒家经典,像是道经,养生书籍都是有的,有些地方还有志怪小说,情涩小说。

同样一些指导农业技能的书籍也是有的。

好像自汉朝开始就有专门编写各种专业的农业书籍,比如汜胜之书。

实在不行,还可以找关系去看县衙的档案,毕竟从中央下放的指导农民耕种的法令,也是由当地官吏来做实事的,基本上多多少少有这方面的记载。

第98章 这不白给吗?

父子两忙活半天,收了药材,也收了种子,不过种子并不多,但是种类多,李郸道打算自己试试能不能种活。

又跟药商唠嗑可以带一些小苗来卖。

这一下子钱就去了大半。好在也值得的。

李郸道打算再多多联系一些货郎,帮自己打听一下附近药材种植的药农是如何种植的。

带着药材回到药铺,就发现有人趴着铺子门口。

一看竟然是上次买紫瑾的大爷。

只见这大爷,呜呜呀呀的干嚎:“哎呀嘞!疼呐~”

对面秦一萍站在那里看着。

李郸道去扶大爷:“大爷您怎么了?”

“上次的紫瑾喝完了,再来你这里买,你这里怎么关着门呐!”

“隔壁不是也有卖吗?”李郸道问道:“疼得慌的话,怎么不去她家啊?”

“她家比你家一包贵无文钱~~~”

……

您就是严监生?

李郸道把他扶进了屋子里,就感觉这大爷浑身僵直。

仔细一看,他走路都弯不下来膝盖,手指头就跟树根瘤子一样的关节,一按,硬梆梆的。

痛风呐!

大爷有气无力:“我买紫瑾。”

“大爷,这紫瑾不对症,您要不要看一看?”

“不看,不看!没有用!”大爷直接道:“我不看!”

李郸道说道:“我这一副药,不比一包紫瑾贵多少,您试试呗!”

“好吧!你这小子非要赚我的钱,趁我这老头子疼得厉害。”

李郸道给这老头诊脉,一边问情况。

痛多痰火,肿多风湿。

这大爷又干又瘦,脉象阻塞,血虚有火。

看了舌苔,也是带有黄腻。

“大爷平时吃些什么?”李郸道问道。

“就捡些菜市别人不要的下水,一些臭鱼烂虾来吃,平常就是喝粥,对,我还喜欢吃些菌子,捡河里面的田螺。”

“痛多久了?”李郸问道。

“那就久了,起码有五六年了。”

“基本上半身不遂了啊!”李郸道说道:“大爷你就没有家人扶着你过来吗?”

“老太婆前十几年前去了,儿子几年前被捉去打仗了,生死不知,儿媳妇没多久也改嫁了,我自己一个人活。”

“唉!”李郸道叹息一声:“大爷莫怪!”

李郸道说道:“大爷你这个病已经内生坚石了,阻碍关节了,您是不是手指头弯曲不得,早上起来脖子也是僵的,要好久才能起来?”

“对!对!”大爷点头不得,只得道:“你这娃娃有点本事。”

“大爷,你怕是要受罪了,稀饭呐,虾啊!田螺啊!这些您都吃不得了,只能吃蔬菜,还只能吃些清淡的。”

“您呐!平时多吃些白萝卜,马蹄,荇菜,多喝水,我再开药,给您宣泄些汗出来,通一通筋络,没事来这里,我爹给您按摩按摩,揉揉关节,活一活气血。”

“有用吗?”大爷有些不信。

李郸道只得道:“再不治疗,您就僵死在那里动弹不得了。”

李郸道嘱咐:“这段时间吃素啊!菌子也别吃了,多喝水,实在想吃东西可以喝点加了麸皮的麦粥。”

“我给你开点发汗的药,加治痛风的药。”

发汗,通痹,除湿,用的是乌头汤。

麻黄、芍药、黄芪、炙甘草各三两,制川乌四枚。

这个是猛药,不能久服调理,煮水三升为一升,分七次喝完。

平日调理用药乃是生龙骨一两,生牡蛎壳一两,浙贝三钱,赤芍三钱,羌活三钱,茯苓四钱,熟地四钱,山药一两,仙灵脾一两,再加两粒对面秦一萍的虫丸,通经络。

水煎,三碗水熬成一碗,可以熬煮三次,三碗混在一起,每日1剂,早中晚三次服用。

川乌头有剧毒,一般是蜜煎去毒,但李郸道没有蜂蜜,之前也有炮制,是对半切开,大锅加绿豆熬煮六个时辰,祛除毒性后,再切片晾干,拿来舔一口,舌头微麻就可以了。

两个方子,先吃前面的一剂,再吃后面的。

乌头汤本来是用五枚加减的,但乌头有毒,对心脏有影响,对肝肾解毒更是有负担,大爷体瘦,又年老,李郸道就减了剂量。

李郸道开了药道:“大爷,这些药,我们还有些没炮制好,您家住哪?我熬好来,给您送过去!”

大爷点头:“多少钱呐!”

李郸道弄了个成本:“倒也不需要多少钱,您老人家欠着都行。”

“唉!反正我就是这一把老骨头,没钱,你在我身上除了一身病,啥也捞不到。”

李福成给大爷免费按摩了一阵,又伺候大爷喝了许多水。

等觉得舒服些的时候,大爷又慢腾腾的一点一点挪动走了。

李福成道:“这种病治得好?”

“控制住嘴的话,有钱长期吃药的话,大概要几个月吧,慢慢会变好,这东西靠的就是除湿利尿,调理水府,排出热毒,风邪。”李郸道说道:“他这种,都变成石头了,水滴石穿,只能慢慢来。”

“你刚刚给他开了乌头?”李福成道:“你记录一下医案,到时候可是要官府报备的,到时候吃死了人,咱们要吃官司的。”

“嗯,我每个病人都会记录病历的,这个我还是晓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