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全都要 第83章

作者:浙东匹夫

顾辙重生前就是搞增材加工工艺的,尤其是石墨烯类二维材料的气相化学沉积法,所以对石墨烯当然是了解得不能再了解了。

刚重生的时候,顾辙怕自己时间不够,也没想到一个比较好的截胡石墨烯这一科学发现的好办法。但是重生后一年多来,他发现自己走得很快,时间和财力都站在他这边,野心也就渐渐膨胀起来了。

他当然知道,“石墨烯”的发现,以及石墨烯发现所颠覆的“自然界不可能存在单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这一传统理论、以及理论颠覆后后续一连串对原子层面微观量子力学原理的修正,有多么的重要,又是多么的巧合。

这玩意儿的发现,难度其实根本不大,应该是2004年6月底、安德烈海姆等人在那个学期的科研任务结束后,趁着期末闲着无聊,偶然做了一个“撕胶带”的实验,

把多层石墨两面都黏在一种特殊胶带上,然后撕开,上下胶带上也就都沾上了石墨层,然后反复撕,让石墨层越来越薄,最后就观测到了可以撕出只剩一层原子厚的材料。

这个撕胶带的动作本身,不值得拿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其颠覆的理论和后续研究,绝对是值的。

顾辙当然也可以自己抢在2004年6月这个时间点之前,由他自己来撕胶带发现这个成果,但是他知道,以他原本的身份地位,如果那么赶时间,要在最顶级期刊上第一时间发高含金量论文,难度会比较大。而且很多后续研究也轮不到他做,肯定会被其他人蜂拥而上。

到时候,自己仅仅有个“撕胶带”的偶然发现,还是拿不了诺贝尔奖。

一个东海大学的本科在校生,哪有那样的江湖地位。

截止目前为之,顾辙投递的最有含金量的论文期刊,也不过是化学领域第三梯队的sci期刊、jc(材料化学)和rc(高分子快报)而已。

内容是关于‘离心法免光学研磨美瞳新材料’的,而且最快也要这个月才发表出来、投递更是早在五月份他被居家隔离的时候就已经投出去了。因为他资历不够,整整四个月才排上jc。

顾辙要想再往上爬两级、到有资格在《科学》或者《自然》上发文章,一年内估计都不太可能。科学界不是产业界,不会因为你研发的技术赚钱快就立刻调高对你的预期,科学界对人的实力认知调整是很缓慢的。

所以,顾辙至少得是一个斯坦福的在读研究生,甚至是毕业了,才能比较好地布局把石墨烯发现及后续主要早期研究,全部纳入自己的功劳。

好在,时间来不及,他也有别的办法,这也是他暑假里、跟法国人谈判拿到了大笔美元后,刚刚想到的——

历史上,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撕胶带”的实验,完全是一个偶然,是他们本身课题做完闲的没事儿干才做的。

所以,就算顾辙目前还没江湖地位做石墨烯研究,只要他先凑够“打入斯坦福系、面向全球科技界高端教授发函重金聘用”的资格,

他不就能把安德烈海姆弄来、然后干扰他的研究方向、让他去搞别的、给他高薪的同时把他的日程彻底塞满、让他没空去“瞎无聊撕胶带”。

而且说来也是巧合,安德烈海姆历史上就属于那种比较吃运气的科学家,在凑巧“撕胶带”撕出石墨烯之前,他并不是什么大牛科学家,只能算是一个曼彻斯特大学中等偏上的物理学教授。正是石墨烯撕胶带撕出名了之后,才跻身顶级大牛。

若非如此,顾辙明年也不可能光靠钱就招募到他了——要是已经是成名多年的大牛,你有钱也弄不来,会招致米国人阴国人的保密审查的。

所以,抢在2004年6月之前去米国开公司,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顾辙之前跟柳处长等人协商时,才如此锱铢必较,拼命想缩短自己大二在国内的学制,苦心孤诣就是为了多抢两个月时间差,从6月读完本科抢到4月就读完本科。

如此一来,只要第一步奏效了,顾辙完全可以把石墨烯的发现拖延到2005年,甚至2006年发现,直接改历史进程。

换句话说,顾辙花个上千万美金在硅谷开科技公司、重金挖这俩人,压根儿不是真心需要用这俩人,他只是为了误导这俩人,扯他们的后腿为主。

当然要是把他们重金弄来之后、真能干点别的事情,也算是添头价值了。

而顾辙自己在产学研三界的地位,是每年都在快速攀升的。

他一边把撕胶带的活儿自己偷偷做了,一边摁住安德烈海姆,等时机成熟、顾辙自己的实力堪堪够资格在《自然》上发表石墨烯发现了,就立刻投出去。

最好是能从原本历史上的2004年6月、拖到2005年4月以后。等顾辙一年的硕士研究生毕业。斯坦福留他读博时他先假意答应、再立刻以其他创业和科研任务过重、没时间为由办博士停学。

博士一停学,他立刻就把石墨烯发现和相关早期研究发表了。

到时候凭着石墨烯发现这个不输于百年前爱因斯坦解决光电效应的成果。

爱因斯坦都能因为光电效应论文、不读书就直拿苏黎世大学物理博士学位,

他顾辙凭什么不能靠石墨烯论文、不读书就直拿斯坦福大学物理博士学位?

同时这个成果又是顾辙停学回国期间做出来的,虽然斯坦福会被迫补发博士学位,但这个成果却算是顾辙在华夏做出来的,不干米国人什么事。

跟米国人稍微留点关系,也只是虚与委蛇、趁着华夏和西方在2014年前关系还没恶化,先把诺贝尔奖拿了。

历史上石墨烯从发现到拿奖,间隔了六年(2004~2010)。顾辙自问,因为他的肤色问题,诺贝尔肯定会多犹豫拖延一两年,但石墨烯的成果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只要在2014年之前解决,就还有希望。

2015年之后,因为东北亚的某些风险,国际形势被祸水东引,华人难度就会大大增加了。历史上屠教授的生物学奖,也是幸好赶在了15年的末班车上车了。

为了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哪怕花上千万美元布局、开公司、挖坑下套把那些阴籍露西亚人挖角带偏,都是在所不惜的。

这些细节不能跟任何人解释,包括将来为什么要在硅谷公司雇安德烈海姆、甚至开出三五倍于正常薪酬的高薪,都是不能解释的,只能独断专行。

身边的人理解不了,就暂时理解不了吧,顾辙注定是个孤独前行之人,高处不胜寒。

……

顾辙在阳台上,吹着九月的暖风,把一整杯加冰琴酒喝完,思路还算是彻底捋顺了,灵台一片空明。

他悄咪咪地放下杯子,蹑手蹑脚回到卧室,重新上床,轻轻搂着陆幽幽继续睡觉。

陆幽幽的眼睫毛闪动了一下,身体却没有动,心中泛起一股莫名的疏离感,眼角有些湿润:

“阿辙肯定有太多深谋远虑的想法,连我都无法解释吧。算了,就当什么都没看出来,默默支持他就好了。家里的事情,我操心就够了。”

——

ps:以上已经五千字大章了,因为行业背景比较多,没办法,也不拆章了。

后面稍微免费说几句,刚刚一周之前,3月10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任天令教授,在《nature》上发表了“0.34纳米栅极长度的二维二硫化钼(os2)晶体管”成果,比2020年4月那批《sce》文章又进了一大步。

用到的工艺正是目前相对成熟的气相化学沉积法,目前剩下的主要还是气相化学沉积法的工业量产成本问题。

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去找本月刚刚出版的《自然》来看。

所以,别觉得我书里写2026年二维二硫化钼气相化学沉积法芯片工业化生产是什么软科幻吹牛。我这人从来不写玄幻一样的软科幻。

我2017年写《喷神》的时候,第一章就精确预测了2019年出台的个人所得税新税法抵扣条款、以及针对这些抵扣条款可能出现的缺德律师钻空子办法。

或许有人会怀疑我后续有没有修改章节原文,但我想说,那些早期在相关段落留了本章说评论的读者,他们的本章说时间是造不了假的,不信可以去看。专业律师预测两年后新法及其漏洞完全是有可能的。

至于科学界的问题,我只想说,但凡你经常看《科学》、《自然》这些期刊,对于未来三五年内相关领域可以投入使用的工程技术,还是可以比较精确预判的——注意我说的是“工程问题”而不是“科学问题”。

新的科学原理是很难预判的,但是新的工程技术应用进展,是容易预判轨迹曲线的。

分清楚科学问题和工程问题,再做足对相关前沿技术了解的功课,拥有少量三四年的技术领域穿越者先知并不难。

第41章 因为你单身所以你加班

去斯坦福读研、在硅谷开公司巧立名目招安德烈海姆等事情,终究是八个月之后才能操心的。

到时候顾辙最多稍微提前一点、派人打点前站,比如趁着他本人正式去读研之前两三个月,就先去硅谷注册公司。

把后续少数几个新科研项目放在海外、充实在海外公司所需的资金,也免得国内国外转来转去。毕竟国内的外汇管制也是挺麻烦的,国内的美元被强制结汇之后,再要“出海投资”也很费手脚。

好在顾辙的利益大部分来自科技研发,很少涉及制造业,所以还算比较好操作——

比如到时候现在硅谷注册一家专利转卖的代理公司,先把国内这边研发的科技的海外专利权、包销给这家硅谷公司(别被看出是关联交易),

然后这家在硅谷的公司,再在米国找到技术买家、把北美地区的专利权转卖出去,差价部分就是这家硅谷专利代理公司的利润了,可以留在境外。当然其中还有不少法律操作,顾辙知道如何才能确保不踩坑就行。

而顾辙要提前在硅谷注册公司所需的手续,相信也不太会被卡——到这学期结束为止,顾辙是否能被保研交流去斯坦福,就已经会出结果了。这种事情本来就不可能事到临头真要开学才敲定。

就好比正常考研,不也是大四上学期就基本上考完了,大四下上来只有一个面试而已。

顾辙只要拿到了“保研资格”后,作为一个“板上钉钉拿到求学签证”的人,再花钱申请投资,然后找个有米国国籍的白手套合作,绝对可以轻松搞定。

实在不行,顾辙甚至可以考虑移一个心腹同学或者学长或者亲戚过去, 先变成米国国籍,帮他在那边当名义上的董事长(这个董事长持股可能只有2%)——当然, 这种改国籍并不是说要投米, 只是为了便于在米国境内为非作歹、回避法律风险。

但不管怎么说, 至少这学期顾辙是完全不需要提前操心这些事儿的,过完年再梳理也完全来得及。

……

一日事, 一日毕,提前想太久远的事情也没什么用。

顾辙因为前一晚操劳过度,周六一直睡到临近中午才起。

倒是陆幽幽比他醒得早得多, 还亲手给他做了饭,早餐午餐一起吃了。

没办法,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地。十八岁的年轻人正是火力最旺盛的年纪,但顾辙要操心的事情太多, 只好雨露均沾。

吃完午饭, 他稍微休息了一会儿, 去跑了个澡, 再收拾出门。

趁着泡澡的工夫, 他基本上也把最近的花钱日程想明白了:

周末两天先看房看车。下周就要操心给天元光学增购新的美瞳生产离心机、配料机的事儿了。然后再下下周紧接着还要操心明远国际的熔喷线技术改良、产业布局……

做这些事的同时,还要穿插两个实验室的建设、设备仪器增购,估计忙到国庆节也忙不完。

不想太多了, 一件一件来。

泡完澡之后,顾辙穿了个长袖t恤、轻薄牛仔裤,陆幽幽穿了套飘逸的连衣裙, 也就挽着他出门了。

九月分天气还有点热,秋老虎余威未褪, 这点着装已经够了, 没必要太华丽。

顾辙的衣服牌子也非常简朴,都是03年国内比较大路货的,lee和杰克琼斯。这种衣服本来就不会穿去会见客户,没必要都名牌, 穿着面料舒服就好。

“今天先看车还是先看房?”走到小区门口, 陆幽幽才想起这个问题,可见她也是恋爱中有点冲昏了头脑,对这些小事都无所谓了。

明明早就想好了“家里的事情要我操心,别让阿辙分神”, 但事到临头,还是习惯了顾辙说什么就是什么, 她只负责细节执行。

顾辙紧了紧搂在未婚妻腰肢上的手,宠溺地说:“先看车呗,房子毕竟准备买期房了,给了钱也暂时用不上。憋了那么久了,先买点立竿见影的爽爽。

打车去吧,顺便通知一下小敏,到时候新车下来了,让她帮我们开回来,她暑假时过了驾照了。你等期末寒假,也尽快把驾照考出来。

家里的司机以后就别一直跟着了,让他把那辆破车开回明州吧,买了新车后就用不上了。”

顾辙和陆幽幽暑假时还不能考驾照,但其他老同学年纪都够了。叶小敏是85年5月的,金牛座。

虽然很多人担心女司机,但叶小敏算是理科女,比较谨慎不感性,顾辙也观察过她的开车风格,挺稳的。其他女同学就更不靠谱了。

03年的紫金港校区周边,也还算是西郊新城区,路况好车也少,开慢一点就很安全。

顾辙原本也想过让徐嵩来客串司机,但那家伙考证一点都不积极。

还是顾辙承诺给手下这群老同学报销两千块学车费,他们才报了名。

不过这种想法也能理解,算是80后学车的一个通病了——当年80后学车,女生普遍是一进大学就利用暑假学了。

而男生都要熬到26~28岁,工作个几年、稍微有点积蓄,自己能攒够买车钱,或者至少攒个首付,才考虑学车。

谁让男人要自己买车,女人只要能嫁个买得起车的就行。

当然,这种情况到了95后00后学车时似乎又消失了。或许是时代进步、更共同富裕了吧, 家家户户都买得起车,自然不用大学生自己攒首付了。

如今徐嵩虽然跟着顾辙鞍前马后干了一年、也赚了几万块, 但他骨子里依然还没把自己当成有前途的成功人士,并不觉得自己能在大学里就凑够钱买车。

要等他们的驾照,至少要期中考试之后了。

……

陆幽幽给叶小敏打了电话后,叶小敏当然是立刻就出来了,在校门口等到顾陆二人,一起去城北的4s店一条街。

叶小敏是那种完全没有女性身材特征的妹子,所以读到大二也没男朋友,她也没兴趣找,这样的女同学使唤起来最方便了,周末随叫随到。

本来邵佳也是理科女,也有驾照,但她有男朋友,周末多半有活动。